<p class="ql-block">1983 年 6 月,經海軍總部批準,海軍南海艦隊魚雷快艇第 11 大隊服役的 P4-123 型魚雷快艇,退出海軍作戰艦艇序列。</p><p class="ql-block">同時保留 7201 號、7213 號兩艘快艇,恢復兩艇 1974 年 10 月之前舷號。</p><p class="ql-block">1974 年 10 月,根據海軍統一部署,海軍所有艦船舷號重新統一改編。119 號魚雷快艇改舷號為 7201 號;131 號魚雷快艇改舷號為 7213 號。兩艇均為 P4-123K 型魚雷艇。</p><p class="ql-block">兩艘恢復舷號的原型艇將送往北京中國少年兒童中心,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兵器展品,永久保留。</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突如其來的海戰 </b></p><p class="ql-block">一場突如其來的海戰,我人民海軍南海艦隊魚雷快艇 11 大隊與汕頭水警區協同作戰,將來犯的美制“章江”、“劍門”兩艦擊沉。</p><p class="ql-block">在人民海軍的歷史上,我魚雷快艇以小艇打大艦,為我人民海軍戰史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p><p class="ql-block">根據戰前命令部署:魚雷快艇 11 大隊組成兩個突擊梯隊,131號魚雷快艇為第一突擊梯隊指揮艇,共 6 艘;119 號魚雷快艇為第二突擊梯隊指揮艇,共 5 艘。</p> <p class="ql-block">戰斗中,我海上第二攻擊梯隊在 119 號指揮艇引導下,開始向美制蔣艦“劍門”號發起了最后的沖擊。隨著梯隊指揮員(副大隊長)張壽贏“預備 — 放!”的一聲令下,10 條魚雷帶著全體指戰員對敵人的刻骨仇恨,一聲怒吼,沖出發射管,直奔敵艦呼嘯而去。隨著耀眼的火焰,照亮了夜空,印紅了海面,剎那間只聽得轟!轟轟!三聲巨響,魚雷命中敵艦,頓時滾滾濃煙,如同鋪天蓋地的沙塵暴一般騰空而起,爆炸聲不絕于耳,艦體迅速解體,5 時 22 分,“劍門”號艦首朝天艦尾朝下垂直沉了下去,只幾分鐘,“劍門”號從海面完全消失。沉沒在福建東山島東南 38 浬,東經 118°09′北緯 23°30′7″處。</p> <p class="ql-block">此役我艦隊還一舉擊沉美制蔣艦“章江”號于福建東山島東南24.7 浬處。</p><p class="ql-block">俘敵“劍門”號中校艦長王韞山及中校參謀黃致君以下 33 人。</p><p class="ql-block">斃敵巡防第 2 艦隊少將司令胡嘉恒以下 170 余名。</p> <p class="ql-block">海戰發生在 1965 年的 8 月 5 日夜間至 8 月 6 日晨 5 時許。史稱“八六”海戰。因海戰靠近閩西粵東沿海的兄弟嶼海區,也稱“兄弟嶼海戰。</p> <p class="ql-block">自解放軍海軍艇隊出航到返回基地,歷時 12 小時 45 分鐘,與敵戰斗持續 3 小時 43 分鐘。取得了新中國成立后人民解放軍海軍最大一次海上殲滅戰斗的勝利。是一次人民海軍以近戰夜戰密切協同進行的小艇打大艦的殲滅戰,創造了海戰史上的光輝戰例。</p><p class="ql-block">此役對臺灣國民黨海軍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使海峽兩岸海軍力量的對比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它標志著國民黨海軍在臺灣海峽的軍事優勢已成為過去。</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戰功與榮譽 </b></p><p class="ql-block">1965 年 8 月 9 日下午兩萬人隆重舉行祝捷大會,歡慶我海軍擊沉美制蔣艦的偉大勝利,海軍及廣州軍區副政委郭成柱,南海艦隊司令吳瑞林出席了會議。</p> <p class="ql-block">1965 年 8 月 12 日下午,海軍南海艦隊,一千六百多人在汕頭地委禮堂召開大會,慶祝擊沉美制蔣艦重大勝利,表彰和嘉獎在海戰中的有功人員,海軍及南海艦隊司令吳瑞林、政治委員方正平出席了會議。</p><p class="ql-block">會上海軍首長宣讀了命令。分別授予:快艇 11 支隊第 11 大隊 1 中隊 119 號魚雷快艇,“英雄快艇”榮譽稱號;記集體一等功。</p> <p class="ql-block">119 號魚雷快參戰人員 9 人中,全都立功受獎。</p><p class="ql-block">汕頭水警區第 41 大隊 611 號護衛艇“海上英雄艇” 榮譽稱號;記集體一等功。</p><p class="ql-block">131 號魚雷快艇輪機部門記集體一等功。</p><p class="ql-block">會上對在此次海戰中的有功單位和個人發布了立功受獎命令。表彰,勉勵全軍再接再厲,創建更大功勛。</p><p class="ql-block">119 號“英雄快艇”艇長、一等功臣許永江在會上說:“這次海戰的勝利,是毛澤東思想的偉大勝利,是各級領導正確指揮,地方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大力支持,兄弟部隊配合的結果。”</p> <p class="ql-block">戰后第二天,《人民日報》發表了“把來犯之敵堅決、徹底、干凈、全部消滅掉”的社論。</p><p class="ql-block">海戰勝利后,廣東各界人民熱情慰問英雄水兵,歡呼我海軍部隊擊沉美制蔣艦兩艘的偉大勝利。慰問團的數百名代表高舉“向英雄的海軍戰士們致敬”等巨幅標語,敲鑼打鼓分別到達部隊營區。把一束束鮮花送到水兵的手里,表達他們對英雄的致意。</p><p class="ql-block">在海門基地,11 大隊政委劉維換代表參戰部隊全體指戰員,衷心感謝人民的關懷和慰問。他說:“這次勝利首先要歸功于黨和毛主席的教導,歸功于人民的支援,歸功于上級的正確指揮和兄弟部隊的配合。”</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高度評價這次海戰的勝利,1965 年 8 月 17日下午,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等領導接見擊沉美制軍艦的海軍艦艇部隊代表。毛主席高興地對參戰海軍代表說: “你們的戰斗總結我看了,這一仗打得很好。近戰、夜戰是我們的光榮傳統,過去我們就是用這種辦法消滅敵人的。”</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優良的作風是無形的戰斗力 </b></p><p class="ql-block">11 大隊是早期海軍組建魚雷快艇大隊之一,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在這個部隊得到了很好的繼承和發揚。</p><p class="ql-block">這支部隊有反圍剿過雪山草地走來的老紅軍、有八年抗戰粉碎日寇“鐵壁合圍”的老八路、更多的是為解放全中國英勇戰斗過的老戰士、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最可愛的人。</p> <p class="ql-block">魚雷快艇 11 大隊自五十年代進入南海后,特別是在粵東地區,根據部隊所處的地理位置,常年擔任國家戰備值班任務,確保南下北上艦船的航行安全萬無一失。</p><p class="ql-block">11 大隊因戰備訓練出色,作風紀律優良,被南海艦隊樹為團級標兵部隊;被艦隊評為先進大隊。多次受到海軍、南海艦隊的表彰。</p><p class="ql-block">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全軍開展群眾性大練兵活動,大隊是全訓作風標兵,是大比武先進大隊。羅瑞卿總長親自到大隊看望過全體干部戰士。</p> <p class="ql-block">大隊的營區在一個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小山包上, 官兵們開墾出一層層的果園,種上了桃樹。每當桃子熟了的時候,遍山的桃樹上掛滿了鮮紅的桃子,果香撲鼻,隨手可摘。可是,全大隊的官兵,包括家屬小孩,沒有一人私自采摘桃子。</p><p class="ql-block">鐵打的營盤,流水的的兵。魚雷快艇 11 大隊,在保衛國防,為海軍建設培養輸送了大量人才。參謀總部、海軍機關、海軍院校、國防艦艇研究機構、核潛艇工程建設、基層部隊指揮員有很多從該大隊走出的人才,大隊還參加了中國海軍艦船第七次海外國際主義援助等各項任務。在這個光榮的部隊里鍛煉成長的每一個人,從戰士到將軍再到百姓都感到自豪和光榮,他們始終牢記人民軍隊的宗旨,無愧于人民海軍的光榮稱號。</p><p class="ql-block">軍事高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造成了現代戰爭的復雜化,多樣化。高科技武器的殺傷力和破壞力大大增強,高新技術也在不斷的提升,大量的現代化新武器裝備列裝部隊已成趨勢,多樣化的作戰平臺及艦艇列裝海軍,到九十年代末,我國英雄的魚雷快艇部隊,已逐步退出了人民海軍序列。</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歷史沉淀的是光榮而歷史從未走遠 </b></p><p class="ql-block">1983 年 7 月下旬,在 11 大隊副大隊長孫庚緒(1960 入伍 冀,“八六”海戰 131 艇水手長,三等功)帶領下,由 7201 艇長楊才祥(1973 年 粵)、7213 艇長王順華(1974 年 湘)奉命執行從廣東潮陽海門基地啟航,走水路將 119、131 兩艘原型快艇護送到廣州黃埔港任務,再由鐵路轉運送往北京。</p> <p class="ql-block">119 號、131 號兩艇編隊,像奔馳的駿馬,載著護送的水兵駛向廣州黃埔港。</p><p class="ql-block">多少次數不清的出海戰備航行任務,這是一次絕不平凡的航行,這是快艇 11 大隊列裝組建后,該型魚雷快艇退出作戰序列的最后一次航行,該型快艇將寫完這段平凡而光榮的歷史航程。</p><p class="ql-block">在甲板上看著藍色的海面翻滾著層層的海浪,水兵們心中感慨萬千,矯健的海鷹劃過水面濺起的一陣陣浪花水霧和發出尖銳刺耳的鳴叫聲,心情是那么的不平靜。</p><p class="ql-block">黃埔是當年大隊成軍的地方,1951 年 7 月,中南軍區組建海軍第 11 魚雷快艇大隊時,中南軍區海軍從旅順調來的 8 條 P4-123 型魚雷艇,并抽調二個中隊人員乘火車南下廣州。當時大隊部駐防新洲;后勤處駐防魚珠;艇隊駐防黃埔島的黃埔軍校舊址執行作戰任務。</p><p class="ql-block">從此,一代代人民海軍快艇戰士跟隨著魚雷快艇 11 大隊在廣州黃埔、虎門新灣、廣東湛江、海南島清瀾、海口秀英、汕尾大亞灣、汕頭南澳、潮陽海門、福建東山兄弟嶼等廣闊的南海海域留下了永遠的航跡。</p><p class="ql-block">如今,山還是這座山,水還是這片水,整整 32 年,彈指一揮間。</p><p class="ql-block">瞅著這曾經日夜陪伴著我們一代代年輕水兵成長的英雄戰艦,既無奈又不舍。慶幸的是時代需要賦予“昭示后人”嶄新的內涵!</p><p class="ql-block">在廣州黃埔港,經過幾天的準備和吊裝完畢后,由艇長王順華帶領譚貞祥 7201 艇輪機長(1977 年入伍 湘)、王道林 7213 艇輪機手(1978 入伍 蘇)、黃兩興 7213 艇槍炮手(1980 年入伍 粵)四人奉令護送兩艇由鐵路運載繼續北上至北京中國少年兒童中心任務。</p> <p class="ql-block">因快艇超高、超寬、超重、超長、重心不穩、晃動嚴重,兩艇用鋼絲固定在火車平板車上,為了安全起見,火車被限速行駛。遇車必讓、是站必停,途徑各個站點沒有具體發車時間,護送快艇人員不敢隨意離開火車半步,只有耐心等候發車。</p><p class="ql-block">炎熱的夏季,烈日下堅守,護送人員在路途上基本以方便面充饑,堅守十幾天,在這種情況下的忍受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一路的艱辛履經十二天終于抵達北京西直門站,兩艘原型快艇再轉運至中國少年兒童中心。</p><p class="ql-block">經四位護送者幾天的努力,復原安裝、油漆刷新,快艇最終煥然一新。用海軍的禮儀掛滿嶄新的彩旗迎風獵獵。</p><p class="ql-block">海軍司令部裝備處、海軍政治部群工處對我們的復原保養工作十分滿意。</p><p class="ql-block">據這次負責護送任務的王順華艇長回憶,各軍兵種的兵器向中國少年兒童活動中心移交時,海軍王平副政委率各部門首長指著兩艘快艇說:“三十多年的裝備,還打勝仗,能維護到如此完好,可見授勛部隊廣大指戰員的精神面貌”。并在“英雄快艇”前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在北京官園籌建少年兒童活動中心和少年發展中心,是 1982 年初,經中共中央書記處第 155 次會議研究決定的。</p><p class="ql-block">中國兒童中心,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地方,占地 8.3 萬平方米,建筑面積 4 萬多平方米,園內有功能齊全的兒童活動設施,在南戴河黃金海岸設有夏令營基地。掩映著一座充滿神奇魅力的建筑群,別樣的風格、斑斕的色彩,無不透視出她的獨特韻味,這里是孩子們的幸福樂園。中心集科學研究、興趣培養、教育活動、公共服務于一體,是國家級校外教育機構,是我國兒童工作對外交流與合作的窗口。</p><p class="ql-block">“英雄快艇”的到來,為中國少年兒童中心新增一景,熙熙來賓注足仰視我海軍英雄戰艦的雄姿。</p><p class="ql-block">“英雄快艇” 兵器公開的展覽,注入的是歷史,沉淀的是光榮,保持的是精神,捍衛的是江山,歷史從未走遠。</p> <p class="ql-block">1986 年,北京中國兒童中心為了支援其他城市兒童教育建設需要,將 119 號“英雄快艇”贈送給了天津市紅領巾鳳凰山營地,一直在該營地展出。</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回顧歷史,弘揚紅色精神 </b></p><p class="ql-block">2011 年 2 月 20 日,被海軍授予“英雄快艇”榮譽稱號的 119艇將榮譽傳承至南海艦隊汕頭水警區獵潛艇第 74 大隊 787 號(037-IS 型)定安艇。至此,這個已經服役十幾年的新一代的“英雄快艇”,于 2016 年 6 月 3 日退出現役。</p> <p class="ql-block">2017 年 7 月 11 日,南海艦隊汕頭水警區再次舉行“英雄快艇”榮譽稱號繼承儀式,將該稱號授予基地首艘 056 型導彈護衛艦漢中艦 520 號。</p> <p class="ql-block">2018 年 8 月 6 日,是海戰勝利 53 周年紀念日,原 11 大隊的部分戰友,分別在天津薊縣“天津市紅領巾鳳凰山營地”、上海遠洋賓館兩處舉行了紀念海戰勝利活動。</p><p class="ql-block">119 艇魚雷兵,海戰一等功臣韓杰 、122 艇電訊兵,海戰一等功臣王產仁兩位英雄分別在天津薊縣和上海應邀參加了紀念活動。</p> <p class="ql-block">韓杰在天津會場做了《海戰中的 119“英雄快艇”》的講演。</p><p class="ql-block">王產仁在上海的活動中接受了戰友們對他的致敬與祝福。</p><p class="ql-block">兩地活動主題突出,特色鮮明,隆重熱烈。</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戰旗獵獵,閃耀榮光 </b></p><p class="ql-block">2019 年,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70 周年大會上,“英雄快艇”這面戰旗與百面榮譽旗幟一起整齊列陣,氣勢如虹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黨和人民檢閱。</p> <p class="ql-block">擎旗手高舉著戰旗,心中激情澎湃,堅信:強軍必成,強國可期!體現著我軍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光輝歷史、輝煌戰績,昭示著我軍紅色血脈代代相傳、我們紅色江山后繼有人。</p><p class="ql-block">一面戰旗就是一部史詩。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路披荊斬棘、風雨兼程走來的人民軍隊,正努力在新時代偉大征程上建立新的功勛。</p><p class="ql-block">為紀念“八六”海戰勝利 54 周年,由當年海戰基層部隊原魚雷快艇 11 大隊的幾位官兵共同創作的《我們迎著初升的太陽》詩歌,在 2021 年 6 月 11 日,由上海音樂家協會曲家吳家治先生譜曲,將詩歌改編成《英雄快艇之歌》。歌曲保留沿用著原詩歌詞句。歌曲進行曲速,堅定有力。充分體現出我人民海軍戰士嚴陣以待,保衛祖國海疆的意志和決心。</p> <p class="ql-block">藍白披肩、金錨飄帶、獨特的水兵服,在人們的心中,年輕的水兵將永遠是無法抵擋的高傲、威武、霸氣。遠去的軍旅生涯,承載著共和國軍人的掛念,魂牽夢繞在去歲的一年又一年,一日兵,一生情。</p><p class="ql-block">海戰雖然已經過去 58 年,但世界并不平靜,海峽兩岸還未統一,人民海軍走向大海,邁向深藍的夢想還未實現,今天我們唱著《英雄快艇之歌》,有著現實的意義,向前 向前 向前,我們迎著初升的太陽,保衛著祖國神圣的海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篇背景音樂《邊關軍魂》</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南市|
朝阳县|
新干县|
赣榆县|
和田市|
仙游县|
元谋县|
华安县|
通海县|
鄂托克前旗|
富川|
定南县|
贵阳市|
邯郸县|
广昌县|
云浮市|
陕西省|
新竹县|
综艺|
吉林省|
射阳县|
天台县|
晋江市|
桂东县|
丹江口市|
华坪县|
北辰区|
买车|
台东县|
崇信县|
类乌齐县|
泸定县|
华容县|
福州市|
陵川县|
阿图什市|
略阳县|
蓬莱市|
五大连池市|
宣武区|
西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