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D30、拉薩休整</p><p class="ql-block">地球村說小不小,說大還真不大,在雪域高原,在日光城拉薩,偶遇自駕游的游泳好友,什么也不用說,一醉方休是對偶遇喜悅的最好詮釋。</p> <p class="ql-block">D31、6月1日</p><p class="ql-block">拉薩—羊八井—當雄</p><p class="ql-block">全程163.1公里</p> <p class="ql-block">今天和木木森大哥分手道別,他踏上反程之旅,我們三個開始反騎青藏線(G109)的行程。</p><p class="ql-block">國道109線,東北起北京西二環阜成門橋,西南止于西藏拉薩,全長3922公里,2009通車。青海西寧到西藏拉薩段叫青藏公路,全長2032公里。</p> <p class="ql-block">出發啦!北京街頭,與布達拉宮圣殿道別,也許是今年拖后的日子或者明年、后年,還會前來朝拜。</p> <p class="ql-block">在紀念碑前打卡后,總感到向西!向西!大約17公里后,到達堆龍德慶區并入國道109線,折頭向北奔向羊八井。</p> <p class="ql-block">陽光明媚,天空湛藍,幾朵白云滑過黑褐色的山頂,寬敞的柏油公路蜿蜒伸向大山深處,道旁灌木郁郁蔥蔥;由于京藏高速的開通 ,109線少去了車水馬龍繁忙景象。</p> <p class="ql-block">幾天的休整,滿血復活,通往羊八井的道路雖然一路起伏上坡,感覺比較輕松。</p> <p class="ql-block">京藏高速、青藏鐵路、青藏公路三線并行,久違的長長的火車鳴笛聲又在耳邊回蕩。</p> <p class="ql-block">午后時分到達羊八井鎮,放棄了住宿羊八井泡溫泉念頭,午飯后向當雄進發。</p> <p class="ql-block">從羊八井到當雄73.9公里,前18.4公里起伏爬坡路。</p><p class="ql-block">羊八井出發便進入羌塘草原,連綿起伏的念青唐古拉山脈一路相隨,青草茵茵的牧場,星星點點的氈房營帳,波光閃爍的湖泊,自在悠閑的牛羊,都會讓你興奮不已, 都會讓你目不暇接。忘記了勞累,忘記了一只在爬坡。</p> <p class="ql-block">站在行者黑帳篷觀景臺,眺望念青唐古拉山脈主峰,靜謐地感知念青唐古拉山脈與羌塘草原的美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到達拉多拉山埡口,騎完了18.4公里的起伏上坡路,下面是五十多公里的起伏放坡路。</p><p class="ql-block">上好的柏油馬路,道路兩旁是廣袤的拉多濕地草原,沒有溝壑深淵,沒有峭壁懸崖,沒有車輛過往的熙攘,任憑單車在大草原上馳騁,真真感知速度與激情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到達蠶蛹帳篷群,單車才降下狂奔的腳步。</p> <p class="ql-block">到達當雄,入住溫樂氧氣太空艙賓館,完成今天行程。</p> <p class="ql-block">D32、 6月2日</p><p class="ql-block">當雄縣—谷露鎮—那曲</p><p class="ql-block">今天的行程166.6公里</p><p class="ql-block">當雄有去納木措路,距納木措68.5公里,翻過那拉根山口就能看到納木措的全貌,放坡下到扎西半島,從扎西半島返回當雄的路上有鄉道到那曲。我們放棄了游玩納木措的行程,一是因為我們在藏區騎行那么久,對山川河湖的美有點視角疲勞,二是把懸念留在某年某月騎行G317線上。</p> <p class="ql-block">金烏把第一縷陽光撒向羌塘草原,天空湛藍,萬里無云,念青唐古拉山下的龍仁小鎮還在夢囈中,草原上的牦牛三五成群,在悠閑的自由啃食,平靜的湖面,倒映著遠方的群山,長天、湖水渾然一色,這是身臨其境的感受,所有的圖片都不能讓你擁有這種就在眼前的山湖天心合在一起的無塵的靜美。</p> <p class="ql-block">離開當雄就是上坡,但坡度較緩,過烏瑪唐鎮8.8公里到達藏北八塔。</p><p class="ql-block">相傳,當年格薩爾王統一藏北草原時,有八位將軍在此殉職,為紀念這八位英雄,在納塘草原上修筑八座塔,佑護納塘草原的永久和平安寧。</p><p class="ql-block">藏歷每月的十五、三十日,草原上的牧民都要從幾十公里外來此轉經朝拜,祈禱英靈保佑平安。</p><p class="ql-block">五彩經幡隨風飄蕩,仿佛在傳唱世界最長的英雄史詩《格薩爾王》,也訴說著祈愿者美好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藍天白云一路追隨,陪伴著我們爬坡越嶺,路在走,心在飛,完美地詮釋了心曠神怡的豐富內涵。</p> <p class="ql-block">在谷露鎮吃過午飯,不敢久留,到那曲還有93.3公里的路程。</p> <p class="ql-block">長長的路,長長的坡考驗你的是體力和耐,兄弟們加油!</p> <p class="ql-block">翻過渾圓的山頭,放坡下山,撲入眼簾的是藏北重鎮—那曲。</p> <p class="ql-block">那曲,別稱黑河,黑河是怒江的上游,水色發黑而得名。地處西藏北部的唐古拉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和岡底斯山脈之間,青藏高原腹地,是長江、怒江、拉薩河、易貢藏布等大江大河的源頭,是鑲嵌在藏北高原一塊璀璨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D33、 6月3日</p><p class="ql-block">那曲—扎仁鎮—安多</p><p class="ql-block">今天的行程135.6公里</p><p class="ql-block">非常悲催第一天,上午那曲到扎仁鎮94.7公里,起伏上坡路頂風,還好吧!風力3—4級;下午扎仁鎮到安多40.9公里,大坡起伏路頂風,山口的風力5—6級。累的像狗,無暇顧及沿途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G線109那曲到格爾木段,因沒有了高速,道路逐漸繁忙起來。</p><p class="ql-block">那曲到安多109線沿怒江逆流而上,景色逐漸單調,渾圓的山頭,微微范青的草,高原上特有的生靈牦牛偶爾能看到有幾頭,沿途幾乎見不到村鎮,間或能遇到幾處道班,一路陪伴的,帶有不友好鳴叫的,川流不息的是大貨車,不離不棄。</p> <p class="ql-block">在扎仁鎮吃過午飯,出門就是又陡又長的大坡,上坡后,路在山包之間起伏。午后的朔風有點狂躁,吹的的單車歪歪扭扭,遇到迎面而來大貨車形成內吸氣旋非常危險,在這種情況下,建議提前預警下車,推車前行。</p><p class="ql-block">那曲到格爾木段,路窄、路況差、來往的大車多,遇到大車會車也要根據路況提前下車推行,或者停下車,等會車完畢在騎行。不然,摔車的概率較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申卡崗坡是到安多的最后一個大坡,然后放坡就到安多縣城。悲催的是,放坡還要靠腳踏的助力,神奇的是,到達山下的安多草原,狂躁的風不再咆哮,溫柔的像少婦的裙擺。</p><p class="ql-block">不要以為放坡很爽 ,放一個大坡是為登上更高大坡的準備和前奏。</p> <p class="ql-block">上源的怒江,在安多草原上畫出迷人的曲線。</p> <p class="ql-block">到達安多,氣溫降到個位數,從此,在穿越可可西里無人區的幾天里,我們又進入晚冬的季節。</p> <p class="ql-block">D34、 6月4日</p><p class="ql-block">安多—妥巨拉山—天下第一道班</p><p class="ql-block">全程77.2公里</p><p class="ql-block">安多:藏語意為“末尾或下部”,隸屬于西藏自治區那曲市,那曲市的北部,唐古拉山脈的南側,是西藏自治區的北大門;安多是青藏公路安獅公路的交匯處,藏北重要的交通樞紐;安多屬于高原亞寒帶溫潤季風氣候;境內湖泊星羅棋布,河流交匯縱橫,主要河:流尕爾丁曲、加木采曲,主要湖泊:錯那、茲格、唐錯、董錯、篷錯。</p> <p class="ql-block">昨夜的北風刮去漫天的流云,晨陽明媚,天空蔚藍,屬于高原特有的靈動草原的獵獵山風躲進大山深處,山谷空曠而寧靜。</p> <p class="ql-block">回望安多,隨長長的天路漸行漸遠。</p> <p class="ql-block">高原的六月還延續著晚冬和早春的季節,早晚的溫度在零度上下徘徊,天氣好的時候中午也能充到兩位數河流湖泊的堅冰在凍土的邊沿開使融化。</p> <p class="ql-block">登上妥巨拉山埡口,終止了47.7公里的起伏上坡路 。</p> <p class="ql-block">下坡路像孩提時凍傷手,到處是瘡疤和裂口,放坡在這樣的路上,真心心疼我的碟片,屁屁也倍感的憂傷。</p> <p class="ql-block">兩個湖泊,在相同的緯度,分布在109道路的兩旁,出現迥然不同的景象,一個是波光粼粼,一個是堅冰封凌,這就是藏北高原的神奇。</p> <p class="ql-block">成群的藏野驢闖入我們的視線,我們的驚呼和走近并沒有影響它們悠閑自得的啃食。</p> <p class="ql-block">下午到達“天下第一道班”,結束今天的行程。</p><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道班”是地處唐古拉山口的青藏公路109道班的榮譽稱號。 由于該道班職工出色的工作,1990年被國家交通部命名為“天下第一道班。”</p><p class="ql-block">109道班大部分職工是藏民,自成立以來,職工換了一茬又一茬,有的是子承父業、有的是夫妻、有的是兄弟,他(她)們以道班為家,在漫漫的天路上,獻了青春先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用熱血和忠誠書寫了一部艱苦創業、勤儉養路、甘當路石、奉獻終身的不朽史詩。</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道班”不僅承擔繁重的養修道路的任務,還主動承擔了救助工作,被救助的有徒步、騎行、自駕游和磕長頭的朝圣者,還有被冰雪圍困的、故障拋錨的大貨車司機,得救者不計其數 。有人說:唐古拉山上有多少雪花,109道班職工就有多少動人的故事,是啊!展室墻上的榮譽和救助站的錦旗充分詮釋了“天下第一道班”的豐富內涵。</p><p class="ql-block">救助站的條件不錯,干凈的被褥、煤爐、燒水壺、暖水瓶、煤炭、氧氣瓶、吸氧機一應俱全,美中不足的是沒有電熱毯,生一堂爐火其暖融融。</p><p class="ql-block">救助站沒有晚飯和早餐,門前有超市,可以購買泡面、火腿腸、雞腿、面包。</p> <p class="ql-block">D、35 6月5日</p><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道班—唐古拉山口—唐古拉兵站—雁石平鎮</p><p class="ql-block">今天的行程108公里。</p><p class="ql-block">昨晚吃的是泡面+火腿腸,今早晨吃的是火腿腸+泡面,打掃完救助站的衛生再出發。</p> <p class="ql-block">藏北高原的早晨非常冷,把馱包內所帶的衣物都護到身上還是冷,哥們加油啊!到唐古拉山埡口還有八九公里的大坡,努力蹬踏才是取暖的王道。</p> <p class="ql-block">群山護衛的唐古拉山主峰寧靜而高遠。</p> <p class="ql-block">埡口之上,冰天雪地,打完卡急忙下山,再嘚瑟一陣,山風會吹走登山爬坡時肌肉釋放的僅存的一呼呼熱量。</p> <p class="ql-block">向冒風雪,戰嚴寒 ,千辛萬苦,萬苦千辛的筑路英雄致敬。</p> <p class="ql-block">放坡下山,到唐古拉兵站是47公里的起伏上坡路。</p> <p class="ql-block">雪山、冰壺湖 ,唐古拉后山一副隆冬景象。</p> <p class="ql-block">湛藍的天空萬里無云 ,飛機滑過山脊,尾氣將長天與雪峰隔斷,形成壯麗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草原、山坡、藏野驢渾然一色,不仔細看很難發現高原生靈的蹤跡。</p><p class="ql-block">右轉彎下坡就到唐古拉兵站,軍事禁區沒有拍照,旁邊有個河南人開的四川餐館,我們在這里補水就餐。</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道班到雁石平也就108公里,我們到達雁石平接近傍晚,我們沒有住在鎮子里,而是去了三公里外的景區,住宿條件很好。晚飯后天空下起了小雨。</p> <p class="ql-block">D36、 6月6日</p><p class="ql-block">雁石平—唐古拉鎮</p><p class="ql-block">今天的行程90.7公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昨夜的雨不知什么時候變成了漫天的飛雪,到清晨還在紛紛揚揚,低沉的云籠罩在山谷草原,沒有要停下來的跡象。我們商議,繼續下就在雁石坪休整,10點前雪停就繼續前行。</p> <p class="ql-block">早飯后,我們整裝待發,不知是九點還是十點的哪一刻,天空落盡最后一片雪花,我們又踏上東歸的路。</p> <p class="ql-block">在空曠的山谷又與藏野驢邂逅。</p> <p class="ql-block">從雁石坪到西藏北大門起伏路,大坡大起伏,小坡小起伏。風力2—3級偏逆風,上坡有點吃力。</p> <p class="ql-block">通天河,金沙江的前身。傳說《西游記》中著名的過渡曬經的章節就發生在這里。</p> <p class="ql-block">在通天河邊飲水的藏野驢,藏羚羊去哪兒啦?</p> <p class="ql-block">青海、西藏的地界牌坊,穿過地界牌坊左拐向開心嶺進發。這是長達6公里的陡坡。</p><p class="ql-block">爬坡期間天空飄下零星小雨夾雜著冰雹,換上雨衣褲繼續前行,到達山頂,呼嘯的山風吹來漫天的烏云,雪中夾雜著冰雹鋪天蓋地砸降下來,帶著眼鏡因寒氣看不清道路,摘下眼鏡冰雹打的臉疼。好在開心嶺到唐古拉鎮只有18公里,好在一路起伏下坡。</p> <p class="ql-block">能見度很低,我們數著路碑前行,到達唐古拉鎮,感覺有點失溫,把單車直接騎到賓館門口,不在挑三揀四,不在計較房間的貴賤,能沖熱水澡、有暖氣就行。</p> <p class="ql-block">D37、6月7日</p><p class="ql-block">唐古拉山鎮休整</p><p class="ql-block">昨天紛紛揚揚的大雪不知什么時候轉成雨夾雪的,清晨還在繼續,三人商議,決定在此休整,等待明天的風和日麗。</p><p class="ql-block">唐古拉鎮也叫沱沱河鎮,因為鎮子健在沱沱河邊上。</p> <p class="ql-block">D38、 6月8日</p><p class="ql-block">唐古拉鎮—二道溝(沱沱河保護站)—五道梁</p><p class="ql-block">今天的行程146.9公里。</p> <p class="ql-block">一天的休整,我們沒有等來風和日麗,陰沉的天空,像哭喪的臉,雪粒隨風飄舞,好像是在告訴我們,今天是昨天的延續。看看天氣預報,這幾天都沒有風和日麗的好天氣。</p><p class="ql-block">走!說走就走!風雪阻擋不住東歸的心。。</p><p class="ql-block">頂風踏雪前行不只是我們三個騎行者,還有喔喔的大貨車 ,它們的穿行碾化了路面的冰雪,無形中幫了我們的大忙。</p> <p class="ql-block">風雪中與藏羚羊偶遇。這次決定騎行青藏109,就是要挑戰一下可可西里無人區,偶遇圖畫中的高原特有的生靈們。</p> <p class="ql-block">風停雪止,天空微微透出藍意。</p> <p class="ql-block">一個人、一輛單車、一包行囊,</p><p class="ql-block">一條路、一顆二逼的心,</p><p class="ql-block">一路向前,逼格不在終點,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高原的天,娃娃的臉,太陽公公眨巴眨巴眼睛又躲進云層,烏云像有紀律的士兵聽風的號令迅速聚攏,漫天的飛雪如約而至,脫下不久<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雨衣褲又</span>得重新穿上。</p> <p class="ql-block">到達二道溝(沱沱河保護站)沒有停止的跡象。雪雨中逆風騎行了63公里,途中沒有補給,身心疲憊,饑寒交迫 ,決定不在前行。然而,在救助站找了半天也沒有值班人員,好不容易找到值班的藏族小伙,同伴們改變了注意,決定冒雪前行,奔向五道梁。</p> <p class="ql-block">風雪中狂奔15公里到達風火山,天陰的還是那么沉,但雪花停止飄落 ,挪緊的心才松弛下來,停車吃午餐,離五道梁還有68公里。</p> <p class="ql-block">下午老天爺的臉色還是那么難看,間或飄一陣小冰雹,風向隨天路的婉轉在頂風、偏頂風之間飄逸。到達五道梁暮色將至。</p><p class="ql-block">長長的路,長長的坡,皮臉的雨雪還有沒完沒了,還有惱人的逆風,把我們折騰的精疲力盡,晚餐點一份新疆大盤雞稿勞一下,誰知與老夫的廚藝不知遜色多少 ,盡管味道欠佳,饑腸轆轆我們還是風掃殘云。</p> <p class="ql-block">D39 6月9日</p><p class="ql-block">五道梁—索南達爾保護站—不凍泉</p><p class="ql-block">今天的行程88公里</p><p class="ql-block">五道梁是生命的禁區,主要是其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極為惡劣。五道梁位于青藏高原和西部高山地區,海拔高達4800米,植被稀少,空氣不流暢,含氧量低,僅相當于內地的40%;地高天寒,四季皆冬,最低氣溫可達零下40多度。當地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叫娘,納赤臺得了病,五道梁要了命。</p> <p class="ql-block">今天氣溫:地冷天寒。</p><p class="ql-block">風向:西北微風偏逆。</p><p class="ql-block">路況:柏油路較差,到索南達杰保護站55.5公里起伏微下坡,索南達杰保護站到不凍泉起伏上坡。</p><p class="ql-block">15公里到達藏羚羊觀景臺,沒有看到藏羚羊的蹤跡。</p> <p class="ql-block">湖邊與大群藏野驢不期相遇。</p> <p class="ql-block">索南達杰保護站。</p> <p class="ql-block">索南達杰:杰桑.索南達杰,男,藏族,中共黨員,青海玉樹治多縣索加鄉人,曾任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縣委副書記,治多縣西部工委原書記。1994年1月18日,在與盜獵份子搏斗中壯烈犧牲。保護站就以他的名字命名。</p> <p class="ql-block">索南達杰保護站到不凍泉35.5公里,起伏上坡路。</p> <p class="ql-block">加油!前面就巍巍昆侖。</p> <p class="ql-block">聳立云天的玉珠峰。</p> <p class="ql-block">不凍泉:一個保護站,一個加油站,國道兩邊林林總總的全是飯店和旅店,穆斯林清真飯店占據了整個不凍泉。</p> <p class="ql-block">D40 6月10日</p><p class="ql-block">不凍泉—昆侖山口—西大灘—納赤臺—格爾木,行程186.6公里。</p><p class="ql-block">今天是兩天的路程合為一天,還要要翻越昆侖山埡口,我了順利到達格爾木,我們決定7點出發。</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6:30,不凍泉很冷清,早餐的鋪子大多沒有開門,找到一家亮燈的鋪子,店家剛生著火。陰沉的天空,偶爾飄下幾片雪花,路邊的坑娃存水處都已結冰,氣溫在零下4、5度的樣子。</p><p class="ql-block">在G109旁邊,經幡飄舞的旁邊有個泉眼,經年累月不斷流、不封凌,孕育著一方草場,生活在這里的藏民稱之為神泉,也因為在零下40多度也不封凌,人們稱它為不動泉。</p> <p class="ql-block">出門就一路上坡,狂蹬21公里到達昆侖山口,身體暖和了許多,只有手和腳任然是麻木的。</p> <p class="ql-block">埡口的風呼呼作響,老天陰沉著臉,一抹往日的皺紋,一場暴風雪即將來臨,換上雨衣褲打卡下山。</p><p class="ql-block">昆侖山口到西大灘31公里,山上大雪山下大雨,雨大沒有停下來拍照,印象中道路一側山坳處有部隊的營帳和軍車,有西大灘觀景臺,現在只有風,沒有景。</p> <p class="ql-block">到達無極龍鳳宮,云熙雨停。</p> <p class="ql-block">照片中進山的路通往昆侖山祭仙臺。</p> <p class="ql-block">昆侖河水庫。</p> <p class="ql-block">翻坡過山口,騎出昆侖山 進入茫茫戈壁。</p> <p class="ql-block">在戈壁灘騎行32公里到達天路的零點——格爾木。</p> <p class="ql-block">一次騎行,一段故事,一路邂逅,一路擦肩為曾經的陪伴心存感激。再見啦朋友!祝你們一路高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城县|
大渡口区|
柳江县|
华池县|
交城县|
阳春市|
乾安县|
仲巴县|
高清|
虹口区|
昭通市|
财经|
临汾市|
金乡县|
镇雄县|
屯昌县|
德钦县|
新巴尔虎右旗|
汉川市|
谷城县|
平舆县|
湛江市|
柳江县|
泰顺县|
稷山县|
柳林县|
从江县|
阆中市|
社旗县|
温州市|
平顺县|
平安县|
揭西县|
安化县|
铜鼓县|
神池县|
布拖县|
黄梅县|
双辽市|
宁河县|
兴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