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場醞釀已久的遠行在領隊行者的帶領下終于成行了!過完農歷七月十五,一車五人于8月30日早晨六點向內蒙進發。</p><p class="ql-block"> 下午一點到達行程的第一站—烏蘭哈達火山。六號七號之間火山谷地里好多人在認真的撿拾著什么,聽領隊行者介紹才知道人們都在找尋瑪瑙石,我們也不甘落后,拿出工兵鏟加入挖掘大軍。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努力每個人都收獲滿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我的收獲</p> <p class="ql-block"> 內蒙古烏蘭哈達火山地質公園 位于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察右后旗烏蘭哈達蘇木境內,距北京僅400公里,公園面積65.9平方公里,有火山20余座,它們是在內蒙古高原南緣發現的全新世(距今1萬年)有過噴發的唯一火山群。火山口保護良好,噴發規模宏大,熔巖流臺地、火山堰塞湖發育,火山形成年代與人類活動時期較近,集聚著草原火山群、熔巖地貌等地質景觀,構成一處草原深處天然火山“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我們爬上5號火山,近看就是個大盆。</p> <p class="ql-block"> 第一天入住土牧爾臺鎮泰和賓館,早晨在鎮上吃完美味早餐(大包子、奶茶)開始去往第二站—— 二連浩特。首先參觀國門景區。</p><p class="ql-block"> 二連浩特國門被譽為祖國的北大門,矗立于中蒙邊境,門楣上嵌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個大字。國門橫跨鐵路,共4層,高21米,長71.4米,寬13米。矗立在中蒙邊境二連—扎門烏德口岸815、816號界碑是全國邊界站點中的一處雙號雙立界碑。國門下方的中蒙鐵路,是連接首都北京和烏蘭巴托、莫斯科的鐵路交通大動脈,被譽為“歐亞大陸橋”。</p> <p class="ql-block">815號界碑。</p> <p class="ql-block">唯一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去往鹽湖路過天鵝湖濕地公園。</p> <p class="ql-block">恐龍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在距二連浩特市東北8公里處有一片鹽湖,這就是"達布森淖爾鹽湖",現譯為"二連鹽池。"大約在六七千萬年以前,這里是一片汪洋。恐龍出沒在這個綠色的大千世界中。后來,恐龍以及其它爬行動物都在地殼運動中葬入地下。浩瀚的水面由于氣候干燥而逐漸蒸發,形成了今天的二連鹽池。</p> <p class="ql-block"> 我們脫掉鞋子,進入鹽湖,瞬時腿上就出現了亮晶晶的鹽巴,我們笑著,鬧著仿佛回到少年!</p> <p class="ql-block">像不像“如來神掌”!</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入住二連浩特連興大酒店,早晨吃完早餐開始第三天的行程去往大紅山。</p> <p class="ql-block"> 大紅山位于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腦木更蘇木鄉,因砂土土質為紅色而得名。大紅山,又稱腦木更山,山體為戈壁草原臺地斷崖,地質學界稱為第三系標準地層剖面,南北長約十五公里,東西寬約十公里,高處海拔高度1120多米。</p><p class="ql-block"> 遠古時的大紅山曾經是一望無際的湖水,6000多萬年前,這一湖泊如璀璨明珠鑲嵌在這片高原上,隨著地殼運動的影響,湖底向上隆起,湖水蒸發不見,古湖湖底抬升形成山崖,而風化水蝕作用又導致湖底沉積層剝蝕,呈現出凹凸有致的紅色山體。經過歲月變遷,從遠古湖泊演變為如今的大紅山,形成了現在雄偉模樣。</p><p class="ql-block"> 這里雖然屬無水草場,但雨季牧草茂盛,常有季節性水泡,是天然草場。沿途可以看見的不少野駱駝、盤羊、黃羊、狐貍等野生動物。</p><p class="ql-block"> 由于酷似火星的地貌,大紅山每年都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觀光,是自駕游的重要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遠處有駱駝在吃草</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第二個行程——敕勒川高山草原。</p> <p class="ql-block"> 說起敕勒川高山草原,首先讓人想到的是《敕勒歌》。敕勒川,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全詩寥寥二十余字,展現出我國古代牧民生活的壯麗圖景。尤以最后三句"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歌辭大氣磅礴,粗獷雄放,有極大的藝術感染力。千百年來成為婦孺皆知的名句。</p> <p class="ql-block">從敇勒川高山草原下來開始去往呼和浩特入住。</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的行程,首先去往殺虎口長城。</p><p class="ql-block"> 殺虎口,也稱西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境內晉蒙兩省交接處,殺虎口兩側高山對峙,地形十分險峻,其東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兩山之間開闊的蒼頭河谷地,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至今大同至呼和浩特的公路,仍經由此地。殺虎口建于明朝,古稱參合口。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殺虎口聞名遐邇,已有兩千多年歷史。</p><p class="ql-block"> 殺虎關古稱參合口。明朝為了抵御蒙古瓦剌南侵,多次從此口出兵征戰,故而起名“殺胡口”。自從明朝隆慶五年,蒙漢“互市”以來,化干戈為玉帛,改名為殺虎口。</p> <p class="ql-block"> 從殺虎口長城下來,參觀了右玉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從右玉博物館出來向東就是西口古道和通順橋。</p> <p class="ql-block"> 行程的第二站蘆芽山。</p><p class="ql-block"> 蘆芽山系管涔山的主峰,位于山西寧武、五寨、岢嵐縣境內,五寨縣城東南26公里處,“西接岢嵐,東帶寧武,南連靜樂而雄踞五寨”。</p><p class="ql-block"> 蘆芽山,因形似一“蘆芽”而得名,海拔2739米,是高山峻嶺中挺拔的一座雄峰,恰似一尊巨人手擎利劍直插云霄。這里峰巒重疊,簇擁大小200多座山峰,溝壑縱橫,崖溝跌宕,溪水淙淙,有大小瀑布30余處。山峰尖峭,怪石嶙峋,林木茂密。每有云霧縈繞,雄峰兀突,如同青翠的蘆芽破土而出,生機勃勃,鮮嫩欲滴,引人入勝。</p> <p class="ql-block"> 由于時間的原因,只有領隊行者和幽幽小草兩個強驢用時三個小時上下(爬升五百多米六公里),圓了行者十年的夢。</p> <p class="ql-block"> 六點半入住山西忻州九江賓館。第五天早晨七點去往忻州古城。</p><p class="ql-block"> 忻州古城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始建于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至今已有將近1800多年的歷史。是中俄萬里茶路上的歷史文化名城,又因文風昌盛而有“文集九原、雅出秀容”之譽,更具“晉北鎖鑰、三關總要”之名,是晉北政治、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重鎮。</p><p class="ql-block"> 忻州古城是按照中華民族傳統規劃思想和建筑風格建設起來的城市,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特色,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堅強毅力的結晶。歷代多為郡、州治所,險關要塞,人杰地靈,商賈往來,兵家必爭,故有“晉北鎖鑰”之稱。</p><p class="ql-block"> 忻州古城主要建筑結構包括:北門、南門、東門、西門、城墻等。主要建筑有秀容書院、文廟、元遺山祠。</p> <p class="ql-block">忻州古城夜景</p> <p class="ql-block"> 九點半開始返程,十一點到達城南莊晉察冀邊區紀念館。</p><p class="ql-block"> 城南莊革命紀念館,地處于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南20公里處的城南莊鎮,整座紀念館占地5250平方米,建于1972年,這里完整保留著當年晉察冀軍區司令部和毛澤東主席等中央領導同志工作和生活的舊址,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基地。</p> <p class="ql-block">路上風光</p> <p class="ql-block"> 本次行程全程兩千五百公里,參觀游覽了自然景觀,爬了山,受了愛國主義教育,受益匪淺。 </p><p class="ql-block"> 感謝領隊行者對線路的精心策劃,感謝各位隊友的陪伴,期待下一次出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美的風景真的在路上!</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海县|
海门市|
汉阴县|
凉城县|
卓资县|
富阳市|
古丈县|
岳阳县|
万山特区|
加查县|
四子王旗|
乌恰县|
璧山县|
澄城县|
百色市|
凤翔县|
陆川县|
皋兰县|
张北县|
白城市|
绥芬河市|
乌鲁木齐市|
金湖县|
常熟市|
温州市|
阿图什市|
凤台县|
泸水县|
桐梓县|
保靖县|
凤凰县|
大安市|
水城县|
杭州市|
宣威市|
平湖市|
得荣县|
黄浦区|
合川市|
龙南县|
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