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八月盛夏的一個清晨,陪伴著遠方來的親人,來到綠意盎然的“云塢古村”,走進村里,只見各處停滿車輛,“行宮社”前的大曬場上,兒童嬉戲、村民熙攘,滿滿的一派歡快氣氛。一打聽,今日全村在此舉辦“做祭”活動,真可謂“趕的早,不如來的巧”,一年一度的古村民俗活動和我們相遇。</p><p class="ql-block"> 我們在古村里徜徉,卵石鋪就的小巷深處,印上了我們的屐痕;當我們走進一幢名為“泡茶等花開”的茶室民宿,只見這幢明未清初的古民居,古樸而典雅,走進門內,一個四方敞亮的“天井”院落呈現眼前,院子并種植著花草,顯得生機盎然。整個天井由條石鋪就,一個角放著接雨水的大水缸,整個院落由四邊形的排水溝環繞,抬頭可見天空的藍天白云,使整個院落及中堂顯得明亮;熱情好客的女主人讓我們在中堂的大茶桌前坐下,并給每人奉上一杯清茶。主人的好客及幽靜清涼的中堂,頓時消彌了我們剛在烈日底下行走的暑氣;品茗著茶水,絲絲清涼沁入心脾,我們端杯之余,不禁細細端詳起眼前的古民居,并詢問起它和古村的前世今生,女主人為解吾輩之好奇,則把她在此多年所知向我們娓娓道來:</p><p class="ql-block"> 當年龍泉本地的宋代大儒管師復先賢,學問雖高,卻不喜仕途,一直隱居于村后白云崖。管師復在山灣底處廣種樟樹以驅毒蟲,更喜在此“耕云釣月”,和此處的清風朗月相依,和圣賢詩書為伴,以他對人生的瀟灑超脫,在此盡情揮灑著他胸中的筆墨,留下了他氣韻飄逸的詩集〈白云集〉,使之遺韻流長;爾后附近有吳氏等山民逐漸遷入,明末清初時,則有鄭成功的后裔鄭承恩等一族,因未跟隨先祖去臺灣,則從福建榮陽遷徙來下樟,經過多年的“篳路藍縷、櫛風沐雨、以啟山林”的艱苦努力和生存繁衍,在此逐漸形成鄭氏大族及頗具明清特色的古村落。并因村水口處有一“千年古樟”,故得名“下樟村”。古村四周綠樹成蔭,森林茂密,云霧繚繞,宛若仙境。吸引著人們來此感受此處的清淳和古韻。</p><p class="ql-block"> 聽了女主人的介紹,我在想,江南地區很多遍布大山深處自然古村落的歷史形成,和下樟古村有著“異曲同工”之妙;</p><p class="ql-block"> “噼里啪啦”,村里此時鞭炮聲響起,村祭后的中午聚餐開始,在村民的熱情邀請下,我們意興盎然地融入其中,和村民們推杯換盞,酒酣耳熱,把酒言歡,可謂鄉情之濃,悠哉樂哉!在此真實感受品味著唐代古詩中的意境:</p><p class="ql-block">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p><p class="ql-block">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p><p class="ql-block">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p><p class="ql-block">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p><p class="ql-block"> …(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3年8月5日在下樟古村)</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化县|
江城|
榆林市|
建水县|
泾阳县|
平武县|
龙胜|
汨罗市|
九台市|
娱乐|
汤阴县|
丰原市|
九龙县|
香河县|
永安市|
萍乡市|
五华县|
图木舒克市|
淮安市|
剑阁县|
中山市|
离岛区|
舟曲县|
东乌珠穆沁旗|
康马县|
昌平区|
宝应县|
新泰市|
丰顺县|
鄄城县|
濉溪县|
即墨市|
济南市|
仪征市|
务川|
阿巴嘎旗|
安仁县|
祁阳县|
龙南县|
土默特左旗|
井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