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今天的 成都,是一個既流淌著遠古文化的血液,又充滿著現代文明的生機,全國矚目、全球關注的新一線城市。武候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昭示著她的歷史沉淀與厚重;錦里,寬窄巷子,鶴鳴茶社、煙火街巷,演繹著成都市民生活的安逸與舒適;太古里、金融雙子塔,天府新區的流光溢彩,吹拂著無盡現代化的強烈氣息。成都近期挖掘發現了新玫寶——摩訶池,必須去一睹芳容。</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九月二日周六,吃過早飯打車天府廣場,搶拍幾張廣場美景,便步行到東華門,誤以為摩訶池在東華門街上,經小攤師傅指點,穿小巷回到人民中路體育場旁東華門遺址公園,參觀完這個以明代建筑遺址為主的公園,始終沒有見摩訶池的倩影,在友人指引下穿過人民中路大馬路,才找到了摩河池正址。</b></p> <p class="ql-block"><b> 摩訶池座落在成都市人民中路一段22號附10號,騾馬市至后子門房管大廈與實驗小學之間。</b></p> <p class="ql-block"><b> 摩訶池,又名龍躍池,宣華池。</b></p><p class="ql-block"><b> 摩訶池建于隋朝,公元585年益州刺史楊秀為修建成都子城,在摩訶池地域大量取后留下大坑,積水成池,形成古代人工湖泊,總面積約500畝。一西域僧人見之曰:“摩訶宮毗羅”,蓋摩訶也大宮,毗羅為龍,謂此池廣大有龍,因此得名摩訶池。</b></p><p class="ql-block"><b> 唐節度使韋皋(758年)開解玉溪,并與摩訶地連通。853年節度使白敏中開金水訶,自城西引流江水入城匯入摩訶池,連接解玉溪,至城東入油子河(府河)。</b></p><p class="ql-block"><b> 蜀皇帝王建(915年)修建新皇帝,將她納入宮苑,改名龍躍池。后擴建皇宮將龍躍池注入流水,改名宣華池。環池修建宮殿、亭臺樓閣,其范圍廣達十里。</b></p><p class="ql-block"><b> 五代至兩宋,摩訶池水源逐漸枯竭。</b></p><p class="ql-block"><b> 明洪武十八年(1385),蜀王朱椿將大半個摩訶池填平修建蜀王府。</b></p><p class="ql-block"><b> 清康熙四年,在蜀王府廢墟上興建貢院,但西北角仍殘留小量水面。</b></p><p class="ql-block"><b> 民國三年(1914)將其完全填平作為演武場。摩訶池消失無影無蹤。</b></p> <p class="ql-block"><b> “日照錦城頭,朝光散花樓。”(唐.李白)“摩訶池上春光早,愛水看花日日來。”(唐.武元衡)“畫舟可輕橈柳色新,摩訶池上醉青春。”(唐.高駢)“摩訶古池苑,一過一消魂。”(宋.陸游)。這里曾經風光無限,李白、杜甫、薛濤、孟昶,陸游等文人騷客都留下詩篇。</b></p> <p class="ql-block"><b> 這里也曾經是亭臺樓閣,草綠花紅,名揚天下的皇家園林,保持千年,留下許多風流韻事。</b></p> <p class="ql-block"><b> 2008年成都市考古隊在天府廣場西側發現了明代摩訶池的南面邊界。2014年在東華門遺址考古時確定摩訶池東部邊界。近年耗資十七億,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在摩訶池舊址修建了遺址公園,并在今年七月大運會開幕之前向世人開放。千年摩訶池煥發出新的生機。</b></p> <p class="ql-block"><b> 一期公園占地六十三畝,水面十余畝。水波瀲滟,柳色輕新。遺址舊貌,新姿迎客。暑褪未盡,游人如織。這里已經成為世界認識成都的新名片,這里己經成為游人和市民參觀休息好去處。</b></p> <p class="ql-block"><b> 摩訶池的恢復重建似乎給我們帶來新的希望:倘若金河、御河水系修復,明遠樓重建,成都是不是會更加靈氣,更有味道呢?我們憧憬著,我們等待著!</b></p> <p class="ql-block"> 魚游千里</p><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3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安市|
连云港市|
巩留县|
孝义市|
镇原县|
玛纳斯县|
广水市|
大田县|
高平市|
商洛市|
岳阳市|
同德县|
陕西省|
曲麻莱县|
丽江市|
收藏|
厦门市|
晋城|
农安县|
原阳县|
宝兴县|
胶南市|
江北区|
当涂县|
兴宁市|
千阳县|
德化县|
高淳县|
吉首市|
石门县|
乌鲁木齐县|
南皮县|
顺义区|
都安|
侯马市|
池州市|
安丘市|
常宁市|
云和县|
龙南县|
神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