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書癡者文必工。”——蒲松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為提升自身專業素養,暑期我閱讀了王崧舟老師的《語文的生命意蘊》,從書中得到了一些關于語文和人生的感悟,現將書中部分內容和自己的淺思作以收集整理。</p> 好課三境界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生有三境界,語文亦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到:“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宋代青原行思大禪師總結出人生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讀了王崧舟老師的著作,我知道了一堂好的語文課,同樣存在三重不同境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在課中,課在人中,這是第一重境界。所謂“在”,即身在、意在、思在,一心一意、專心致志,“我思故我在”。課能上出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思想,這才是哲學意味上的一種“人的存在”,是獨立思考、獨立批判、獨立創造的課,經過自己思考的課,才能漸入佳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如其課,課如其人,這是第二重境界。“如”者,不僅謂“好像”之意,更謂“適合”之意。課的風格,取決于對自我、對主體的深刻尊重和理解。人越是彰顯自己的人格特征和魅力,課的風格也就越鮮明、自然,具有魅力。人格率真,課必灑脫;人格莊重,課多嚴謹。本重境界,關鍵在于上最適合自己的語文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即是課,課即是人,這是第三重境界。“即”者,當下也,實現也。你的人生,存在于課的每一個當下;課的每一個當下,成就了你的人生。糟糕的、浮躁的語文課湊成了糟糕的、浮躁的人生;反之,詩意的、寧靜的語文課成就了詩意、優雅、溫婉的人生。全然進入課堂中的每一個當下,表面是老師和學生的思維碰撞,實則為生命與生命的心意交融,要實現這重境界,關鍵是要保持清明的覺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實,好課的境界就是人生的境界。“課”的所有規范、所有準則,因為嵌入了自己的生命和靈魂,成為自由和率性的道場。這樣的課,就是詩意的課;課的詩意境界,也就是人生的詩意境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此想對青年教師們說,無論教學理念如何更新、進步,萬變不離其宗,所有語文課總是要圍繞核心素養回歸到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我們莫被初入教壇、“獨上高樓”的不知所措和孤獨迷茫所嚇倒,有了躬身實踐的教學經驗和堅韌不拔、鍥而不舍的教研精神,終會找尋到教學的正確方向,那時必然“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我們也定會上出人課合一、屬于自己風格的品質好課。當課堂的精彩綻放與你不期而遇時,這不經意間的驚喜和成功會讓我們的人生更加豐盈。</p> 文字背后是人心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統編教材五年級上冊《搭石》一課,有這樣一段話:<i>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嗒嗒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i>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除了感受景美,通過解詞和朗讀感受“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的詞意和節奏感之外,還要理解生活實際中人們走搭石必須走得快才易保持平衡,不能搶路或突然停住,不僅想著自己也想著別人,只有通情達理、民風淳樸的鄉親們,才會走出“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的畫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又如本冊《慈母情深》一課:<b>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i>
</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只從母親一系列的動作、神態的描寫,讓學生感受到母親工作是多么辛苦勞累還遠遠不夠,學生理解不深刻。老師可以啟發學生,按常理“我的母親”在最前面出現一次就足夠了:我的母親背直起來了,轉過身來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但是表達效果明顯不同。在這兒連用三個倒裝句,其實相當于采用電影中的慢鏡頭拍攝方法來放大、定格母親的形象,突出母親帶給作者的強烈震撼和難以言表的痛楚。接著讓學生用自己的朗讀來重現母親彎腰駝背、青春不再、憔悴疲憊的慢鏡頭視角,再結合《游子吟》或其它相關內容拓展升華,偉大的母愛躍然紙上,教學重難點的突破水到渠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定得有那樣的人、那樣的心,才會有那樣的文、那樣的字。否則,只知“借景抒情”“人物描寫”以及詞語的節奏感、韻律美又有何用?“人”若不見了,語用何用?</p> 歸來笑拈梅花嗅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很多語文老師都對每一節課抱有熱忱,但由于生活和工作各項事務的繁雜,課堂教學中難免急躁、缺乏耐心,當學生的反應達不到預期目標時,更是會陷入焦躁、自我專業懷疑甚至放棄本節課。尤其是經歷過各級賽教的老師應該都有這種體驗,從抽取課題起,在很短的時間內要調動所有的專業理論知識對當節課進行研讀、設計、打磨,最終要以良好的狀態展示課堂組織駕馭、啟發引導等能力,這中間大多會經歷焦慮、雜亂無章、才思枯竭……語文教學教研中的這些壓力如何化解?只有放下比賽、放下壓力、放下榮譽、放下一切與生命和語文無關的東西,只想著“帶孩子們讀故事,講故事,享受這個過程”,回歸那一份語文的純粹,才能讓我們在燈火闌珊處與語文生命邂逅。只有經歷一次次教學技藝的切磋,才會在專業淬煉和涅槃中提升我們的思想高度和實踐深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因此,我們只需放下一切心理負累,把語文的種子播撒在學生的精神土壤上,靜待花開就好。唯保留對生命、對語文的那點初心如如不動、生生不息,用初心做課,用初心作文,更用初心做人,那么終有一天,我們的孩子會在人生成長的某個節點上予以最純真質樸的回饋,而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也終會“歸來笑拈梅花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愿和語文,美美與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山市|
黔西县|
伊金霍洛旗|
兴义市|
石林|
澜沧|
晋中市|
张家界市|
逊克县|
南宁市|
咸阳市|
肥乡县|
黎平县|
定边县|
房山区|
清苑县|
岗巴县|
金昌市|
平谷区|
泾川县|
连山|
无极县|
饶阳县|
嘉黎县|
治多县|
新和县|
龙陵县|
永州市|
红安县|
定陶县|
定远县|
扎兰屯市|
昭苏县|
洛隆县|
聊城市|
上虞市|
广宗县|
仁怀市|
河北省|
麻江县|
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