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夜游黃浦江,觀浦江兩岸夜景,是兩年前的計劃,但因疫情影響始終沒能成行。8月30日,一個煙雨蒙蒙的日子,終于成行啦!現在,行進在路上,乘車經過南浦大橋。</p><p class="ql-block">(照片均為手機拍攝)</p> <p class="ql-block">從浦東花旗集團大廈看到的十六鋪碼頭:十六鋪碼頭,是上海外灘最著名的碼頭,擁有150年歷史。曾是遠東最大的碼頭、上海的水上門戶,承載著很多關于上海的歷史人文記憶。為了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會,隨著上海外灘歷經近3年整體改造,這座外灘最著名的老碼頭也脫胎換骨,重新精彩亮相,功能再造。</p> <p class="ql-block">老上海十六鋪碼頭:據上海市檔案館編著的《上海名街》記錄:清代乾隆以后,海禁開放,上海港由于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當時中國南北洋航運貿易的聯結點。當時有文獻這樣記載:“凡遠近貿遷皆由吳淞口進泊黃浦”,這時的十六鋪區域已經是中國最大港口。</p><p class="ql-block">地名學上“十六鋪”的首現,是在清朝的咸豐、同治年間,距今約140余年。為了防御太平軍進攻,當時的上海縣將城廂內外的商號建立了一種聯保聯防的“鋪”。由“鋪”負責鋪內治安,公事則由鋪內各個商號共同承擔。最初計劃劃分27個鋪,因為種種原因實際只劃分到了16個鋪(即從頭鋪到十六鋪)。而其中十六鋪是16個鋪中區域最大的,包括了上海縣城大東門外,西至城濠,東至黃浦江,北至小東門大街與法租界接壤,南至萬裕碼頭街及王家碼頭街。1909年,上海縣實行地方自治,各鋪隨之取消。但是因為十六鋪地處上海港最熱鬧的地方,客運貨運集中,碼頭林立,來往旅客和上海居民口耳相傳都將這里稱作“十六鋪”,作為一個地名,這個名稱也就存用至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是十六鋪3號碼頭</p> <p class="ql-block">寬敞明亮的登船大廳</p> <p class="ql-block">辦理登船手續,很方便</p> <p class="ql-block">進入一號登船口</p> <p class="ql-block">今天乘坐的是這條船—龍船:門票套餐每人265元,包括:自助餐,行船時間2小時。黃浦江兩岸景色一覽無余。</p> <p class="ql-block">在船上吃自助餐!自助餐還是很豐盛滴!</p> <p class="ql-block">碼頭對面。</p> <p class="ql-block">游船裝飾</p> <p class="ql-block">對面的游船,小巧玲瓏。</p> <p class="ql-block">華燈初上,對面游船游客并不多</p> <p class="ql-block">因今天陰天,且有小雨,游船游客較少</p> <p class="ql-block">碼頭周邊</p> <p class="ql-block">裝扮漂亮的游船</p> <p class="ql-block">不時的下點小雨,景色更清晰</p> <p class="ql-block">7點鐘,游船向南開啦!行船路線:先向南,行至盧浦大橋處掉頭向北,一路前行,行至楊浦大橋附近掉頭向南,回到十六鋪3號碼頭,時間1小時50分。兩岸美景一覽無余。</p> <p class="ql-block">花旗集團大廈</p> <p class="ql-block">陸家嘴三件套</p><p class="ql-block">上海陸家嘴三件套指的是開瓶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打蛋器“上海中心大廈”、注射器“金茂大廈”。其三座大樓相鄰矗立,獨特的外形和緊挨著的地理位置,賦予了他們“廚房三件套”的稱號。</p><p class="ql-block">1.開瓶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 樓高492米,地上共101層,2008年8月竣工。2、注射器:金茂大廈 樓高420.5米,地上88層,若再加上尖塔的樓層共有93層,1999年4月竣工。3、打蛋器:上海中心大廈,2013年8月3日主體結構封頂,總高為632米,結構高度為580米,由地上121層主樓、5層裙樓和5層地下室組成。</p> <p class="ql-block">不同角度</p> <p class="ql-block">東岸夜景</p> <p class="ql-block">站在船頭向前方</p> <p class="ql-block">即將到達南浦大橋</p> <p class="ql-block">南浦大橋(Nanpu Bridge)是中國上海市境內連接黃浦區與浦東新區的過江通道,位于黃浦江水道之上,為上海內環高速架路組成部分之一。南浦大橋始建于1988年,于1991年11月19日工程竣工,于1991年12月1日通車運營。南浦大橋西起魯班路立交,上跨黃浦江水道,南至張江立交;線路全長8364米、主橋全長836米;橋面為雙向六車道城市快速路,設計速度60千米/小時;總造價8.2億人民幣。</p> <p class="ql-block">穿過南浦大橋</p><p class="ql-block">南浦大橋是中國上海市區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雙塔雙索面迭合梁斜拉橋。主橋采用鋼梁與鋼筋混凝土預制板相結合的迭合梁結構,主橋橋塔為折線H型鋼筋混凝土結構,每座橋塔兩側各以鋼索連結主梁,索面呈扇形布置,塔座選用鋼管樁群樁基礎;大橋引橋為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梁體和鋼筋混凝土墩臺結構,其中浦西引橋以復曲線成螺旋形、上下三環分岔銜接周邊街道,而浦東引橋向東直通街道,并以兩個復曲線長圓形環與浦東南路兩頭相連。</p> <p class="ql-block">上海世博會演藝中心</p> <p class="ql-block">演藝中心右側為世博軸</p> <p class="ql-block">盧浦大橋</p><p class="ql-block">盧浦大橋位于上海市盧灣區黃浦江段,地處市中心,是市區南北高架道路的南延伸部分。該橋西距上游徐浦大橋7.2千米,南距下游南浦大橋3.5千米;南起上海南北高架路,上跨黃浦江水道,北至魯班路立交,其浦西段位于市中心盧灣區南部黃浦江北岸,由上海南北高架路向南接出,浦東段位于浦東新區南部。</p> <p class="ql-block">游船在此掉頭。</p><p class="ql-block">盧浦大橋是中國上海市境內連接黃浦區與浦東新區的過江通道,位于黃浦江水道之上,為上海南北高架路組成部分之一。[1]盧浦大橋始建于2000年10月;[1]于2002年10月7日完成主橋合龍;于2003年6月28日通車運營。盧浦大橋南起上海南北高架路,上跨黃浦江水道,北至魯班路立交;線路全長8722米、主橋全長750米;橋面為雙向六車道城市快速路,設計速度60千米/小時,工程總投資22億元。</p> <p class="ql-block">遠眺盧浦大橋</p><p class="ql-block">盧浦大橋以弧線的中承式拱橋呈現,不僅能在保證主航道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縮短主橋的跨度,同時,其柔和順滑的曲線和閉合通透的空間,還能區分當時已建有的南浦、楊浦、徐浦三座大橋。</p> <p class="ql-block">沿岸風景看不夠</p> <p class="ql-block">什么造型?</p> <p class="ql-block">又路過南浦大橋,這是西橋頭</p> <p class="ql-block">上海盒馬總部大廈</p> <p class="ql-block">三件套之一:開瓶器</p> <p class="ql-block">游船經過陸家嘴</p> <p class="ql-block">路過花旗集團大廈</p> <p class="ql-block">雨停之后</p> <p class="ql-block">云霧繚繞</p> <p class="ql-block">東方明珠</p><p class="ql-block">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簡稱“東方明珠”,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陸家嘴世紀大道1號,地處黃浦江畔,背擁陸家嘴地區現代化建筑樓群,與隔江的外灘萬國建筑博覽群交相輝映,1991年7月30日動工建造,1994年10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是集都市觀光、時尚餐飲、購物娛樂、歷史陳列、浦江游覽、會展演出、廣播電視發射等多功能于一體的上海市標志性建筑之一。截至2019年,為亞洲第六高塔、世界第九高塔。</p> <p class="ql-block">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主體為多筒結構,由3根斜撐、3根立柱及廣場、塔座、下球體、5個小球體、上球體、太空艙、發射天線桅桿等構成,總高468米,總建筑面積達10萬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1995年,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被評為上海十大新景觀之一。[9]1999年,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獲上海市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p> <p class="ql-block">2007年5月8日,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游局批準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p> <p class="ql-block">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內共有5個觀光層,主要由高90米、直徑50米的下球體室外觀光廊和高272.5米、直徑45米的上球體觀光層組成,是鳥瞰上海全市的最佳場所之一。</p> <p class="ql-block">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空中旋轉餐廳位于塔內上球體,高267米,建筑面積達1500平方米,是亞洲最高的旋轉餐廳。</p> <p class="ql-block">上海歷史陳列館</p><p class="ql-block">上海城市歷史發展陳列館位于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的塔座,通過城廂風貌、開埠掠影、十里洋場、海上舊蹤、建筑博覽、車馬春秋等展區的80余個景點介紹、數百件珍貴歷史文物、上百幢按比例縮小的歷史建筑、117個高仿蠟像、數千個小蠟像、小泥人,反映了上海市城市歷史的發展過程。</p> <p class="ql-block">燈光系統</p><p class="ql-block">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藝術燈光系統由法國燈光設計師設計,由泛光照明和藝術燈光兩部分組成,藝術燈光部分有7種基本演播方式,包括左右移動、閃爍、漸亮漸暗、橫開閉幕程式、上下移動、豎開閉幕程式、混合演播程式等;燈光可進行個性化設置,呈現三色及多色效果,在電腦控制下可以有1000多種變化。</p> <p class="ql-block">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陸家嘴世紀大道1號。</p> <p class="ql-block">外灘</p> <p class="ql-block">楊浦大橋,游船再此掉頭</p> <p class="ql-block">北外灘景色</p> <p class="ql-block">玉蘭廣場</p> <p class="ql-block">北外灘新、老建筑渾然一體!</p> <p class="ql-block">外白渡橋是中國上海市境內連接黃浦區與虹口區的過河通道,位于蘇州河匯入黃浦江口附近,是中國的第一座全鋼結構鉚接橋梁和僅存的不等高桁架結構橋梁,也是上海市優秀歷史保護建筑。</p> <p class="ql-block">上海大廈,原名“百老匯”(Broadway的音譯)大廈,1934年由英商所建。地處北蘇州路20號,南靠蘇州河,東臨黃浦江。大廈高76.7米,22層,氣勢雄偉挺拔。大廈原址是上海英商電車公司,民國19年動工興建,民國23年竣工,1951年5月1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改名為“上海大廈”,現為掛牌五星級涉外飯店。</p> <p class="ql-block">上海市人民英雄紀念塔: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建成于1993年,是為了緬懷自1840年以來為解放上海而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而建成的紀念性建筑。她位于外灘黃浦公園內,在黃浦江與蘇州河的交匯處。</p><p class="ql-block">三根拔地而起的擎天巨柱,宛若無言的豐碑,追念著由1840-1921年、1921-1949年以及1949年為上海解放而英勇獻身的革命先驅。三根巨柱象征著永垂不朽,這是根據上海市政府為書寫碑文而定的。粗壯的塔身巍峨雄偉,每當人們置身塔下,仰望塔頂,一根根挺拔的線條垂直向上,將人們的思緒引向天空,引向無限,使人產生崇高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上海老建筑</p> <p class="ql-block">南京路口的和平飯店(綠頂)</p> <p class="ql-block">沿黃浦江的萬國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碼頭夜景</p> <p class="ql-block">回到出發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夜游浦江,觀兩岸夜景,時長2小時,一飽眼福,不虛此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莲县|
县级市|
凤台县|
连城县|
四川省|
永善县|
虎林市|
洞口县|
德格县|
固安县|
桐乡市|
姚安县|
镇江市|
桂平市|
城步|
太康县|
泸西县|
和静县|
林甸县|
汝城县|
绵阳市|
怀化市|
孝感市|
龙川县|
新兴县|
平昌县|
宜宾市|
当阳市|
商丘市|
海口市|
宜州市|
温州市|
丹阳市|
镇平县|
江西省|
延庆县|
临夏市|
秦安县|
龙里县|
攀枝花市|
云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