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為希望辦學 為希望牽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初秋的一天,陽光不燥,微風不寒。應“西部知青聯席會議”之約,赴興平市豐儀鎮高家村“牽手希望小學”,為知青慈善公益活動做前期工作籌備。</p><p class="ql-block"> 出了繁華擁擠聒噪的西安城,車輛沿著渭河公路而行,公路不寬,干凈平整。兩邊的垂楊柳及一些景觀樹婀娜多姿,濃蔭屏障,時而可見渭河像一條湖藍的飄帶泛著粼光,清新的空氣,水墨的風景,讓人感到爽快舒暢。</p><p class="ql-block"> 約半個小時,我們來到了目的地——牽手希望小學。學校的三面被一片望不到邊的青紗帳(玉米地)環繞,玉米桿已有2米之高,每一株玉米稈上都結著幾個胖胖的玉米棒子,好一派喜人亮眼的豐收景象。</p> <p class="ql-block"> 牽手希望小學一所由興平市教育局、民政局批準的民辦學校,創始人為劉艷夫婦及女兒翟琳娜兩代人的愛心傳遞拼搏。現有一棟標準的三層教學樓,數十間標準的教室,有學生200多名,教師員工20多人,有接送學生上課的標準校車,有圖書閱覽室,有供學生寄宿的宿舍,有供學生、教師、員工就餐的簡易食堂,教學樓前有體育活動操場,操場前面有劃分到各班級的教學勞動園地。只是園地里長滿了近1米高的雜草,與美麗的校園環境不太協調。</p> <p class="ql-block"> 在“希望小學簡介”宣傳欄結束語有一句話:“一切為了孩子,竭力確保千家萬戶的貧困孩子都能有學上,上好學,學得好,讓所有的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是牽手希望小學永遠不變的宗旨。”</p><p class="ql-block"> 正是堅守了“一切為了孩子”,讓劉艷母女倆接力傳承20年,義無反顧,歷盡艱辛,無怨無悔地做著一項義務教育慈善事業,堅持招收農村的貧困兒童、留守兒童、智障兒童及孤兒為主要生源,并免費為這些學生提供一日三餐,提供住宿,提供學習用品及生活用品。</p><p class="ql-block"> 正是堅守了“一切為了孩子”,為了關愛貧困學生,不讓一個學生因貧輟學,因貧失學,學校盡可能的把有限的資金優先用于正常的教學。教師員工的生活待遇與學生一樣,住著簡陋的宿舍,吃著清淡的飯菜。當天午飯,我們看到學生們從一年級開始排著隊在食堂打飯,一人一碗米飯,菜是蓮花白、粉條和豆腐的燴菜,教師員工是在學生們吃完后才去打飯。看著學生們端著飯碗,或坐在地上,或靠著墻壁,滿臉笑容地吃著清淡飯菜的場面,讓我們中的幾位老人禁不住地流下了心酸的眼淚。</p> <p class="ql-block"> 正是堅守了“一切為了孩子”,學校招收的學生在質量上,在起跑線上就處于弱勢,再加上教育資源在分配,占有方面的不平等,使得學校教學在整體運作上始終處于舉步維艱,始終是在困境中求發展,在拼搏中謀生存。雖然歷經20年全體教師員工的不懈努力和奉獻,已取得了一些顯著的成績,校內懸掛著一排排錦旗、獎狀、牌匾就是最好的證明,但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在上檔次規模發展與同類學校相比,仍處于起步的初級階段,尤其是一些最基本的教學硬件設施的短缺尤為明顯。</p><p class="ql-block"> 正是堅守了“一切為了孩子”,劉艷母女倆20年來舉債義務辦學校的善舉,就像一位取火的殉道者,為了孩子,為了學校,歷盡了千辛萬苦,嘗遍了酸甜苦辣,其執著的義務辦學精神,最終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贊譽和支助。</p><p class="ql-block"> 2016年中央電視臺節目組來到了牽手希望小學,為孩子們送來了學習用品和慰問品,并把學校設為中央電視臺重點扶持特色學校。中國國情調查研究中心秘書長方建艾同志親臨學校視察指導,國內多家媒體對學校的情況進行宣傳報道和關注。隨著更多的愛心人士了解到這所希望小學的辦學義舉和辦學艱難,越來越多的各界領導,公益團體,慈善協會等愛心人士都積極的參與到幫扶學校的愛心之路上來。 </p><p class="ql-block"> 人們常說: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孩子是祖國的希望。花朵需要善心的培養才能開放,希望需要各界的扶持才能實現。</p><p class="ql-block"> 讓我們牽起手來,為花朵的開放獻出愛心,為希望的實現行動起來吧!</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桥县|
九寨沟县|
富阳市|
获嘉县|
托克托县|
北辰区|
南安市|
龙井市|
洞口县|
镇沅|
洮南市|
荔波县|
雷山县|
沽源县|
仲巴县|
诸暨市|
甘泉县|
望奎县|
凤冈县|
舟山市|
岚皋县|
彩票|
荔波县|
襄汾县|
革吉县|
邢台市|
沅陵县|
汽车|
沾化县|
绥江县|
宣化县|
蒙山县|
罗田县|
凤城市|
忻州市|
平南县|
洞口县|
安陆市|
筠连县|
洛南县|
高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