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穿越廣袤無垠曠野仙蹤的奇境,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掠過雄渾壯麗的東非動物王國,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觀賞豐盈富饒動物成群的草原,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探訪壯猛霸氣威武雄獅的家園,</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追尋萬里遷徙不知疲倦的牛群,</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聆聽千萬生靈氣勢磅礴的呼喚,</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沐浴萬里草原清新芬芳的氣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感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氛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觀察生存捕食自然平衡的世界,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體驗狂野原始自然競爭的張力,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見證天地和諧萬物相生的神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驚嘆萬物有光各顯其美的創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東非草原是動物的樂園, “這是喧囂塵世之外的天堂”。人一生至少要去一次東非, 而且要趁早, 否則, 你就看不到乞力馬扎羅山頂的積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這次東非之旅從肯尼亞到坦桑尼亞, 游覽了五個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電影《獅子王》中的許多場景和元素都是根據肯尼亞的自然風光, 野生動物和當地文化所創作。丹麥女作家凱倫·布里克森的《走出非洲》和海明威的經典作品如《乞力馬扎羅的雪》,《綠丘》和《老人與海》等等故事背景和創作靈感都來源于這片神奇的土地。</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 25, 25);"><span class="ql-cursor">?</span>艾麗門泰塔湖保護區 (Lake Elementaita Wildlife Sanctuary)</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這個位于肯尼亞大裂谷的自然保護區, 是一個重要的鳥類棲息地, 有許多全球和區域受威脅的物種, 如大白鵜鶘, 非洲琵鷺, 紅嘴鷗和大, 小紅鸛。這里也是一個野生動物的天堂, 有羅斯柴爾德長頸鹿, 伊蘭羚羊, 非洲水牛, 斑馬, 黑猩猩和獅子等。因有一些永久的溫泉, 為鵜鶘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它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考古遺址, 有屬于舊石器時代的石器工具和黑曜石礦山。</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這里也是拍攝野生動物與自然風光的好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艾麗門泰塔湖保護區有數以萬計, 分大小兩種類型群居的火烈鳥。大火烈鳥比小火烈鳥高大, 喙也更彎曲, 它們主要吃藻類。小火烈鳥比大火烈鳥更粉紅, 喙也更直, 它們主要吃小蝦。</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這個湖是火烈鳥和鵜鶘的共同棲息地。</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Maasai Mara National Reserve)</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18px;">這個保護區位于肯尼亞西南部與坦桑尼亞</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交界地區, 與坦桑尼亞塞倫蓋蒂動物保護區相連, 是非洲最著名和最重要的野生動物保護和荒野地區之一, 也以非洲五獸(大象, 獅子, 豹子, 犀牛和水牛)的棲息地而聞名。那里也是每年7月至10月發生的大遷徙的舞臺, 這是一場壯觀的自然奇觀, 數百萬的角馬(也叫牛羚, wildebeet), 斑馬, 水牛和羚羊等動物從塞倫蓋蒂跨越馬拉河來到馬賽馬拉, 途中要面對河里的鱷魚和岸上的獅子等捕食者的威脅。大遷徙被評為非洲七大自然奇觀之一, 也是世界十大奇觀之一。在這個大遷徙的季節里, 我們在肯尼亞3次Game Drive中看到了數不清的角馬, 羚羊和斑馬。</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獵豹(Cheetahs)因其面部有黑色的淚痕狀條紋, 身上斑紋有實心小黑點而與空心的圓環或花朵狀豹子(Leopard)區分開來。這次我們碰到兩只正準備捕獵的獵豹, 因過多的旅游<span style="font-size: 18px;">越野車聚集而使它們不知所措, 獵豹肯定錯過了那天傍晚的晚餐, 后來它們干脆爬上高土堆休息了。此時我的內心感到矛盾, 內疚和不安, 因為我們的行為正在影響著它們的生活, 或多或少地改變著這里的環境。</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這里的疣豬(Warthog)都下跪進食, 導游告訴我們, 那是因為它沒有脖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蛇的天敵之一斑鼬(Mungos), 它大小如同小松鼠, 成群結伴而行, 常常有個別的站立觀望警戒。</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亞凱倫·布里克森的《走出非洲》</b></p><p class="ql-block">來肯尼亞不要錯過參觀一下凱倫·布里克森 (Karen Blixen) 的故居博物館, 那里收藏了她的個人物品, 手稿, 書籍, 照片和畫作, 展示了她的生平和創作。凱倫以她1937年出版的回憶錄《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 而聞名, 該書講述了她從1914年到1931年間在肯尼亞經營咖啡農場的生活, 以及她與英國獵人丹尼斯·芬奇·哈頓的愛情故事。<span style="font-size: 18px;">凱倫</span>是一位具有獨立思想和豐富想象力的作家, 她的這本書是一部展現殖民地時代非洲歷史和文化的重要作品, 該書被翻譯成多種語言發行, 并拍成電影于1985年上映, 《走出非洲》榮獲了包括最佳影片, 最佳導演, 最佳改編劇本在內的7項奧斯卡金像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與這位傳奇式人物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0px;">乞力馬扎羅山頂的最后一片積雪 (The last snows on the top of Kilimanjaro)</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去東非不得不提一坐山, 乞力馬扎羅山(Kilimanjaro), 它位于坦桑尼亞東北部, 靠近肯尼亞邊境, 海拔5895米, 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山峰和非洲最高的山, 它以其雪白的山頂而聞名。1889年德國地理學家和奧地利登山者成為有記錄以來第一批登上山頂的人。從此, 此山成為當地人和游客的熱門徒步旅行和攀巖目的地。由于不需要登山裝備和經驗, 每年有數萬名登山者攀登這座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36年, 由美國作家海明威創作描寫”壓力下的風度”而成名的中篇小說《乞力馬扎羅的雪》(The Snows of Kilimanjaro) 中是這樣描繪這坐山的: “像整個世界那樣寬廣無垠, 在陽光中顯得那么高聳, 宏大, 而且白得令人不可置信, 那是乞力馬扎羅方形的山巔。” 然而, 科學家曾經警告, 山頂這些積雪很可能會很快消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今年八月初去坦桑尼亞時從飛機舷窗中一眼望去, 令人驚嘆的乞力馬扎羅山沖出云端, 雄宏而凈美, 屹立于塵囂之外! 蔚藍色的山峰與從機身和山頂飄過的白云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海明威筆下白皚皚的山峰已不復存在, 我們只看到了山頂上很少的一點點不起眼的白雪, 而這也許就是乞力馬扎羅山頂上最后的一片積雪了。在結束了三天的肯尼亞行之后, 我們一行人在以乞力馬扎羅山命名的機場轉機去了下一站: 坦桑尼亞。</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塔蘭吉雷國家公園 (Tarangire National Park)</b></p><p class="ql-block">這個公園有很多大象, 原因是這里有很多猴面包樹(Baobab), 在雨季猴面包樹會吸收大量的水分, 把水分儲存在直徑數米的樹干里, 到了旱季缺水季節, 大象可以啃食猴面包樹樹干而獲取水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幸運, 我們在這個公園里看到一家12口獅子在一個河床進食的情景。在我們到達之前, 估計是早上角馬來河邊喝水時, 被這家獅群打了埋伏, 獵獲了3-4頭角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喝水的大象<span style="font-size: 18px;">神態各異</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快要作媽媽的斑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非洲水羚(Waterbuck)</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 25, 25);">?馬尼亞拉湖國家公園 (Lake Manyara National Park)</b></p><p class="ql-block">馬尼亞拉湖國家公園(Lake Manyara National Park) 不大, 面積約300多平方公理, 公園里有一個很大的湖就是馬尼亞拉湖。由于氣候變遷, 近年來當地的降雨量增大, 馬尼亞拉湖的湖面也不斷升高, 到目前為止, 公園的三分之二面積已經被水覆蓋。也許若干年以后, 這個公園就會全部被水淹沒。據說這個公園里有很多的野生動物, 包括會爬樹的獅子。但是由于湖面升高, 公園很多路段被淹沒, 很多地方都去不了, 所以我們也沒有看到會爬樹的獅子。我們倒是看到了很多猴子和鳥類, 包括狒狒, 藍猴, 和黑長尾猴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黑長尾猴(Vervet Monkey) 是一種非洲特有的猴, 因其天藍色的陰囊和紅色的陰莖而易被辨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狒狒(Baboo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藍猴或王冠猴(Blue Money)的名字并不是因為它的毛色是藍色, 而是因為它的臉部沒有毛發, 有時會呈現出一種藍色的外觀。它的身體主要是橄欖色或灰色的, 頭部有一束黑色的羽冠, 額頭上有一塊淡黃色或白色的斑紋, 這是它的“王冠”。看著猴子的神態表情和眼神, 我相信在猴子的世界里, 也有道不盡的江湖恩怨, 說不完的愛恨情仇。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0px;">?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 (Ngorongoro Conservation Area)</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位于坦桑尼亞北部的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是坦桑尼亞的一個國家公園, 也是一個受保護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地點。該地區以恩戈龍戈羅隕石坑 (Ngorongoro Crater)命名, 是該地區內的一個大型火山口。公園的西部與Serengeti National Park相鄰, 由兩個公園和肯尼亞的Maasai Mara保護區組成了大遷徙 (Great Migration)的家園, 這里是數百萬頭角馬, 斑馬, 瞪羚和其他動物年度大規模的遷徙場。</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者歸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清晨飛煙山, 斜陽灑草原,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穿云雨, 受顛簸,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越流云數里, 終到隕石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剛從恩戈龍戈羅山頂云雨中走過, 下山雨過天晴, 沐浴著晨光, </span>頓時<span style="font-size: 18px;">感到清爽, 通透, 微涼和清新。遠處的山丘和遍地的動物被斜陽照耀, 回目望去下山的路途, 眼前程現一幅旭日初照, 青山環繞, 白云蓋頂, 牛羊成群的《青山牛羊云霧圖》, 此景正好應印附和了這首出自元代馬祖常的《河湟書事二首》中的一首詩;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陰山鐵騎角弓長, 閒日原頭射白狼。</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青海無波春雁下, 草生磧里見牛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這首七言絕句, 用雄健的筆力, 描繪出西北邊塞地區有代表性的幾個畫面, 組成一幅境界壯麗的射獵圖。其中描繪了青海湖水波不興的壯闊圖景, 春雁翩翩落平沙, 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祥和景象, 極富時代和地方特色, 表現邊塞游牧民族尚武之風和英武性格。雖然這是描繪青海湖畔旖旎風光的詩句, 恰好也是此時此刻坦桑尼亞恩戈龍戈羅大草原上"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瞬間寫照。</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手機橫過來看全景大圖)</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恩戈羅恩戈羅火山(活躍于約250萬至190萬年前)的地質為玄武巖質的粗面安山巖, 其中有一個1.7米深的咸水馬加迪湖, 湖水鹽度約為30%, 比海水還要咸, 其pH值約為10.5, 屬于強堿性。因這些特殊的環境條件使得湖中只有少數生物能夠生存, 例如藍綠藻, 鹽藻, 鹽角蟲等。在馬加迪湖區我們吃午餐的地方風景如畫, 湖<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有成群露頭的河馬, </span>湖岸邊有用鼻子吸土吹氣的蠻旱傻萌大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金合歡樹(Acacia tree)在肯尼亞隨處可見, 它是一種有刺的灌木或小喬木。有時我們會從遠處看到金合歡樹上很多象倒掛梨一樣的小黃球球, 那就是雄織巢鳥(Weaver birds) 建好的巢穴, 通常它呈球形或圓錐形, 開口朝下。織巢鳥的筑巢行為是一種展示其智慧和創造力的方式, 也是一種吸引配偶, 防預侵襲和保育后代的策略。</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金豺(Golden jackal)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動物, 能夠利用各種食物資源, 包括從水果昆蟲到小型有蹄類動物類, 也會攻擊家禽和家畜, 甚至能殺死水牛犢。我們有幸無意中追蹤到一只隨車同行的金豺, 它邊走邊撒尿留記號, 不久后它突然在某一處草地上用前雙腳挖地刨土, 不一會兒從地上拉出一個東西吃起來, 我用長焦鏡頭拉近一看, 原來是只殘留帶短頸的小羚羊頭,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小羚羊還睜著眼睛。</span>可憐的小羚羊, 還沒來得及體驗世間的春夏秋冬, 就變成別人的盤中餐, 死不瞑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秘書鳥或蛇鷲(Secretary Bird)是一種非洲特有的大型陸生猛禽, 它主要吃昆蟲和小型脊椎動物, 特別喜歡吃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上帝創造萬物, 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在我們去欣賞高天流云, 沐浴溫暖陽光, 遨游荒蠻草原, 跨越火山鹽湖, 追逐角馬羚羊, 探尋雄獅獵豹, 在享受大自然所有的美好之時, 我們感謝造物主的饋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后記: </b><span style="font-size: 18px;">時間帶走的是歲月, 留下的只有回憶。</span>建議觀看作者這次東非旅行時拍攝的動物視頻集錦; 我們曾“飄過”和“馳騁”在肯尼亞馬賽馬拉大草原”, “穿越曠野奇境雄渾壯麗的東非動物王國”, 遇到了“奈瓦沙湖國家公園里嘻嘻的斑馬”, 看過“肯尼亞艾麗門泰塔湖里的紅精靈”, “探險坦桑尼亞恩戈龍戈羅隕石坑”, 飛越“沖出云端, 在云霧繚繞中的乞力馬扎羅山”。這些濃縮精彩視頻<span style="font-size: 18px;">帶您身臨其境地感受大自然賦予動物們的壯闊, 奔放, 優雅和靈動的動態之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以下</span>介紹兩篇東非游記, 無論從歷史, 故事, 知識, 語言還是寫作手法方面, 都是文學佳作, 值得去過, 想去非洲和想了解非州的朋友們一讀:</p><p class="ql-block">1. 《東非高原之旅--肯尼亞, 坦桑尼亞游記》作者:之微/半杯清茶社。“八萬五千年前, 我們的智人祖先再次出發, 從紅海南端穿過當時因海水水位下降而出現的谷底, 走出非洲……走向世界。幾萬年后的“返鄉”已經找不到任何“回家的感覺””。…..“大自然不相信憐憫……豺狼虎豹毒蛇猛獸所行, 只不過是簡單的生存之道。它們捕食動物, 目的僅在于為自己和后代填飽肚子。那種成千上萬的殺戮唯有人類才做得出來” 。</p><p class="ql-block">https://mp.weixin.qq.com/s/r1h_TguLSSkvLzZNRQmE_g</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 《寫給非洲的情書: 冰雪烈焰·我來了》作者:周勵/留美學子。“……飛行八萬里, 四次來到非洲, 尋找凱倫·布里克森, 海明威, 老羅斯福, 丘吉爾的足跡, 在這充滿未知與不安的世界, 汲取探險先驅對生命的激情與樂觀, 今日災難壓頂, 明日鳳凰涅槃! 正如凱倫所說, “非洲就是如此, 它是從六千英尺深處淬煉而出, 濃烈而純凈的精華----我無非是經過遙遠的旅程被派出的信者, 來告訴人們世界里還存在著希望。”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周勵還是自傳性小說《曼哈頓的中國女人》的作者。</span></p><p class="ql-block">https://mp.weixin.qq.com/s/QAw8peDq3KkDz8mBaa0Yfg</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感謝臨帖欣賞!</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港市|
临澧县|
镇雄县|
芷江|
宁城县|
沙雅县|
北安市|
兴安盟|
贵州省|
新民市|
呼图壁县|
会东县|
徐汇区|
文化|
内黄县|
水富县|
鄂托克前旗|
乾安县|
习水县|
新绛县|
开远市|
邯郸市|
讷河市|
清丰县|
思南县|
定结县|
彰化县|
兴安盟|
读书|
寻甸|
黎城县|
克山县|
西乌珠穆沁旗|
吉隆县|
柳河县|
靖江市|
故城县|
太谷县|
彭阳县|
鄯善县|
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