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亨茨維爾是馬斯科卡的一個小鎮。它位于多倫多以北 215 公里處,北灣(North Bay)以南 130 公里處。在馬斯科卡三大城鎮中,無論是它的人口(2021 年人口普查為 21,147 人),還是土地面積(710.64 平方公里)都是馬斯科卡地區是最大的。<br>亨茨維爾位于加拿大地盾的丘陵地帶,分布著許多湖泊。由于其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亨茨維爾是吸引世界各地許多人的旅游目的地。 《多倫多星報》將該鎮評為 2011 年夏季旅行的第一名。<br>亨茨維爾是經安大略省 60 號高速公路通往阿岡昆省立公園的西部門戶,也是 2010 年 6 月在迪爾赫斯特度假村舉辦的第 36 屆 G8 峰會的主辦地。</h5><div><br></div> <b>亨茨維爾(Huntsville)傳承中心</b> <div><h5>我們一行在格雷文赫斯特(Gravenhurst)游覽之后的第二天,便去了該地區這個最大的小鎮,亨茨維爾(Huntsville)。而第一站就是小鎮中心主街北邊的遺產地(Heritage Place). 這理有博物館,傳統農業村落,和世界上最小運營里程的商業小火車。<br></h5></div> <h5>停車場邊上就有這樣風景如畫的丘陵和湖泊。岸邊的野草叢中,不知名的粉色小花在夏季的陽光里隨意地四處綻放著。湖水平靜如鏡,周遭碧綠似翡翠,空中幾只加拿大鵝(不知是不是與國內的大雁是同一種禽類)無聲無息地在寶石藍的天幕上滑過。靜寂中的靈動,讓眼前的山水顯得更加靜謐。</h5> <h5>這片湖景是仙女湖的一部分。旅游部門在這里專門放了這個特制的大木椅,以吸引游客。兩位女士忍不住在這里留下了具有紀念意義的照片。而我夫人隨手放在畫中左邊扶手上的Ipad, 也在拍攝了這張照片后就忘記性地遺留在了那里,于是就有了后面的惶恐和著急。<br></h5> <h5>她是在我們登上獅子嶺被山頂上所看到的絕美景色迷倒,不斷地嘖嘖贊嘆,然后帶著無限的驚喜和震撼滿意地下得山來后才發現Ipad不知丟在哪里了。于是乎我們跑遍了這幾個已經訪問過的地方,卻是蹤跡杳杳。</h5> <h5>憑著以往類似的經驗和因此建立起來的對此地公民道德品質的信賴,我們又一次造訪了這個博物館,剛一踏進們,俺那口子就一眼看到了售票處臺子上她的那臺Ipad! 三步并作兩步,她上前去認領那臺Ipad。 滿以為工作人員會要她拿出什么可以證明這IPad是屬于她的證據之類的,當然不會是“我是我”,或“你爸是你爸”之類的那么復雜啦。但好歹讓她當面鍵入保密字以解鎖屏幕應該是很合理的吧。結果人家根本就不問任何問題,直接就把Ipad遞到她手上了。這一切都是本著基本的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本著對加拿大一般人的人性和素養的了解。在這里很少有人會去冒領別人丟失的物件的,因為那是犯罪的行為。<br></h5> <h5>這座氣勢宏偉的建筑居然是小鎮的社區中心。該中心是在第36屆7國首腦會議于2010年6月25日至26日在亨茨維爾舉行前建筑的并作為加拿大峰會中心(Canada Summit Centre)。</h5> <h5>一個人口不過2萬左右,而真正住在小鎮行政中心附近的人一定會更少,卻擁有如此規模的社區中心,小區的居民真是很有福氣。想一想在社區中心的健身房里健身,在游泳池里戲水,人還不多,多舒心啊!我們觀察了一下,陸陸續續地還是不斷有人駕車來此,常常是一家人,滿面笑容,其樂融融地來此參與健身或其它活動。</h5> <b>獅子山觀景臺(Lions Lookout )</b> <h5>車子沿著濃密的緣蔭遮掩的山路曲曲彎彎而上直達山頂。一跨出車門,我們便被涼風習習中眼前的景色驚艷到癡迷了。真有一種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的那種驚喜感。</h5> <h5>當我們來到觀景臺懸崖邊上舉目遠眺,山下是一個湖灣,湖水清澈,平滑如絲綢,微風中水波蕩漾,如同一匹藍色綢緞上微微折起的縠皺波紋。湖灣邊綠樹掩映中,人家的房屋隱約可見,游船散落在湖邊碼頭上。遠處好像就是仙女湖,水天一色,開闊浩蕩。真是如同孟浩然的“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h5> <h5>用了長焦,細細打量湖畔綠樹叢中的度假屋,半遮半掩,是否有點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味道? 還可以隱約看到一條簡易的車道在房舍旁通過。遐想一下如果我住在這樣的度假屋里,此時此刻,沖上一杯咖啡,嗅著濃濃的咖啡香味,透過窗子看著屋外的湖景,耳邊或許能夠聽到風聲,濤聲,鳥鳴聲。心靜的如同這湖灣里的止水,無嗔無喜,無憂無慮。那一刻,整個身心都與這天地相融,仿佛天人和一。<br></h5> <h5>有時候我更喜歡朦朧的意境,并不在乎遠處的景色究竟是什么樣的,不求照片中遠處景物的清晰度。反而是各種色彩的融合更讓我感興趣。如果那種朦朧中的忽隱忽現能夠讓我心靈產生一種說不出道不明的感動,就更會讓我感到喜悅。</h5> <h5>比如這張照片的色彩,多層次由近及遠,由清晰到模糊,各種顏色搭配,近景的清晰和墨綠,遠處的色彩艷麗和明亮,給人以一種很想到那遠處的朦朧里去探索一番的沖動。可是如果景深太大,一目了然,神秘感就消失了。</h5> <h5>今年的第一支紅葉,不知不覺間已經悄悄地出現在樹梢上了,北地秋來早。平靜的由深藍變淺最后平滑過渡成青色的湖面上,煙波浩渺。近處微起漣漪,遠出一平如鏡。陣陣清風入懷,心曠神怡之處,很容易讓人陷入深深的回憶和沉思之中。</h5> <h5>大約30年前吧,我們剛剛習慣了加拿大的求學生活,周末,尤其是夏季的周末,最受大家喜愛的活動,就是幾家人搭伴一起找一處有水有綠蔭有草地的地方去放飛自我,休閑瀟灑在藍天白云之下的蒼翠碧綠中。</h5> <h5>我們幾乎跑遍了渥太華周邊幾十公里范圍內所有的湖邊小鎮,運河上過游艇的船閘邊上的公園,橋邊的綠地。。。在那里,在那時,孩子們在草地上盡情地奔跑撒野;女人們在上百年的大樹底下鋪開毯子,在野炊的桌子上擺上烤爐,食品,水果,飲料。忙碌著準備燒烤(barbecue)。而男人們則跑到水邊選一個避陰的地方,坐下來開始垂釣。</h5> <h5>那時候我最喜歡看著紅色的浮標在閃閃的波光中起伏沉浮。陽光下水面上那無數片粼粼晃眼的金光,閃花了我的眼睛,卻打開了我的思緒。像無韁的天馬,隨云舒云卷,在那無垠的深藍里任意地馳騁。漸漸地不知所終。一時間,沒有過去,沒有現在,沒有未來,萬物皆空,只剩下腦海中的一片空明和心底里淡淡的喜悅。</h5> <div><h5>能打破這一片禪意境界的是伙伴們突然喜悅的驚呼聲,“上鉤啦!”,于是大家呼啦一下都圍了過去,看著幸運兒收桿摘魚。于是可以聽到他的孩子驕傲地向大家宣布“我爸釣上的!",他的女人也矜持地笑著掩不住眼底的得意,呃,還有其他女人略帶失落的表情。于是其他男人趕緊回到垂釣處,換餌,甩桿,又開始了長長的等待。。。</h5></div> <h5>又是夏天,又是在湖邊,又是與當年的老友在一起。只是孩子們都已遠遠地離開了我們,像種子一樣,分散到北美的各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如今,是她們帶著孩子和伴侶,在這美好的季節里,與她們的好友一起,在那一方沒有我們參與的水邊,以更高的規格和方式,盡情地享受著她們的高光時刻!一代一代,如螺旋一般,往復循環,只是每一次循環都會出現在同一點的更高處。這就是人類社會演化的大潮流中的一朵小浪花吧。作為老一輩的我們,無怨無悔,無索無求,惟愿一代更比一代強,更希望一代一代能夠如此歲月靜好下去。</h5> <h5>在獅子山頂上,雖然談不上”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但是用發現者馬斯克卡的話來說:”當你俯視下面的小鎮時,你會感覺到自己站在了世界之巔“。在200英尺高的懸崖上登山遠眺,可以一覽無余地欣賞珀斯沿海平原的廣闊景色,完整地俯瞰亨茨維爾小鎮,360度的開闊視野環繞著城鎮、湖泊和河流,因其絕佳的地理位置,這里也被大家公認為賞楓的絕佳去處,同時,它也是著名的欣賞日落的最佳地點。</h5> <h5>據游客的描述,從這里可以觀賞到四季迷人的風景:</h5><h5>春天,山花爛漫、綠意盎然,美麗的湖泊和綿延的森林盡收眼底;</h5><div><h5>夏天,碧綠的色彩把整個世界都染透了,度假者們的游艇打破了湖水的寧靜,在平靜的水面上劃出一道道的漣漪,當湖風拂面時,隱隱傳來孩子們歡樂的笑聲叫聲;</h5></div><h5>秋天,彤紅如血的楓樹倒映在湛藍的湖面上,形成楓樹的海洋,呈現繽紛的秋日色彩,真個是漫江碧透,層林盡染。夜晚,還可以仰望廣闊無垠的天空欣賞璀璨的星河。很想在那霜葉紅于二月花的季節里再臨此處。陶醉,冥想,神游于山林湖水間,逍遙在五彩斑斕里;</h5><div><h5>冬天,一望無際的茫茫白雪遮蓋住了整個世界,山舞銀蛇,原馳蠟象,但湖面上卻有不少本國,和美國來的冬釣者。他們在湖上砸出一個一個的洞,將釣鉤伸進洞口,時不時地,會有歡笑聲從釣到魚的漁人那里傳來,旋即又被狂嘯的北風夾著風雪吹到遠處。</h5></div> <b>古老的小火車(Steam Train)</b> <h5>馬斯科卡遺跡展覽中心(Muskoka Heritage Place)有一個非常吸引游客的項目,坐上老式的蒸汽小火車,哐當哐當地行駛在獅子山觀景臺附近的一段風景如畫的景區里。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運營里程中最短的一段鐵路了。</h5> <h5>這就是亨茨維爾小鎮坐落在獅子山腳下海灣湖畔的火車站了。一個多世紀以前,"All Aboard" the train (全體上車)是火車上乘務員在臨發車前大聲地喊叫提醒旅客火車馬上就要出發的信號。一百多年來,這句口號成了這趟火車的一個象征。人們甚至稱該火車為“All Aboard the train”。</h5> <h5>政府部門認為,雖然保持這樣一條歷史悠久的陳舊鐵路的運行需要大量熟練的人力和正確的經營策略,花費會不少。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想象一下讓游客們在短短的30分鐘的時間里, 在前往南波蒂奇和海灣湖的短暫難忘的旅程中,體驗一下回到 1904 年代的那種感覺,應該是很新奇和美妙的。</h5> <h5>坐在老舊的火車站臺上斑駁的木凳子上的,是同樣已經很有年代感的耄耋老人了。母庸置疑這是個退休老工人。胸前依然別著“亨茨維爾 海灣湖鐵路“的胸牌,上面還有他的名字,”麥克,布拉夫蒂“。這是他曾經作為這段鐵路工人的榮耀。閑著的時候,他就會坐在這里,看游客們上車下車,看小火車開去開回。回味著自己年輕時在這里工作過的每一天。。。</h5> <h5>這是當班的乘務員,陶德.高登,他為每一名乘客檢票,當每一排座椅坐滿乘客后(4人),就會用鐵鏈拉在車門兩邊以保安全。當我們所有的人都坐穩后,他就會亮開嗓門大聲喊起這輛火車啟動前象征性的口號。而車上許多乘客都會響應,跟著大聲喊起來, "All Aboard the train!" 頓時車廂里的氣氛就熱鬧起來了。大人笑,小孩叫,伴隨著汽笛的鳴叫聲和車輪的哐當哐當聲,充滿了歡樂。</h5> <h5>坐在前排的這個小女孩有些像我的小外孫女,一樣的調皮好動,一樣的聰明慧黠。是那種給她一把梯子,她還真能上屋頂去掀了你家的瓦的那種皮孩子。這讓我不禁想起了前不久我的兩個小外孫女來我這里過暑假的歡樂的日子。。。</h5> <h5>我的第二個外孫女,是一個很讓人懷疑她有多動癥的女孩。從早到晚就不斷地聽到她嘰嘰喳喳的說話聲,啥時突然沒聲音了,那準是她頭一歪睡著了。上面這組照片是我們帶她兩去我家附近一個湖濱公園里游玩時拍的照片。當時她和另外一個女孩在沙灘上發現了一只藍色的龍蝦。后來在大人的勸說下,她們把小龍蝦放回湖中。接著她又在淺水區域掏摸著,我問她掏摸啥呀?她從湖泥中取出一小塊啤酒瓶的碎玻璃。糯糯地跟我說,人們不應該亂扔碎玻璃,那樣會扎著其他人的腳的。然后要求我把碎玻璃扔進垃圾桶里。好有教養啊!</h5> <h5>但是換完衣服后,一錯眼的功夫,她竟然就上了樹。在樹上像個猴兒似地手舞足蹈,招惹了附近的幾位游客紛紛拿出手機給她照像。她也絲毫不怯場,神氣活現地在樹上作出各種姿勢擺拍。真懷念兩個小外孫女和我們一起度過的每一天。想起來,心里就甜甜,暖暖的,很歡樂。</h5> <h5>還是回到我們小火車的旅程吧,鐵軌就是這樣蜿蜒曲直在一片蒼翠碧綠里不斷地延伸向遠方,消失在那茂密的叢林中濃濃的樹蔭深處。</h5> <h5>沿途可以看見海灣湖的美景,游艇在碧波上乘風破浪,水花飛濺,煙霧彌漫,將駕馭者和游艇本身都籠罩在激起的水霧中,朦朦朧朧的,似隱似現。</h5> <h5>近處的綠植,葳蕤蓊郁,水波粼粼,如縠紋縐紗。遠處煙波浩渺,水天一色,湖上的島嶼在迷蒙霧靄中影姿綽約,郁郁蔥蔥。</h5> <h5>水邊人家,自然愛水。小時候在南方,也曾見花衣船娘輕搖櫓,欸乃聲中姿若舞,嫵媚柔雅。但眼前這景象與夢中無數次的畫面相差實在太遠了。看這一身清涼的女子,劃著一葉扁舟,船頭是狗,船尾無擼,狂野辣眼,完全是另一幅異國他鄉的圖畫了。</h5> <h5>小火車在夢境般的景色里穿行了不一會兒,感覺只有十分鐘左右吧,車就到終點站了。全體乘客下車,火車頭從原來的車頭部位脫離車體,換到原來的車尾部,接下來的另一半行程就是回到出發點了。</h5> <h5>站在湖邊等著上車的時候,我凝視著碧波蕩漾的湖水,陷入了冥思之中。獨立湖邊思渺然,天光映水水如天。那眼前微起漣漪的綠水,在我腦海中卻形成了滾滾的波濤。恍惚之間,時空錯亂,我仿佛又回到了“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的江南水鄉。不知到有多少次在夢中,我置身于一葉扁舟之上,漂浮在茫茫煙雨的湖面上,所謂桂楫蘭橈浮碧水,那種“橋如虹,水如空,一葉飄然煙雨中”的感覺,讓人一時間百愁不生,萬念俱消。</h5> <h5>記得曾經在一個夢中的夜晚,泛舟于平靜的湖面上。當漫天的星空如穹廬般籠罩著四周,星光倒映在波瀾不驚的水面上,一時間上下左右八荒六合都是星光璀璨,深邃廣闊。眼前的一切似幻似真、縹緲迷離。我的扁舟就像是漂浮在無垠的星空里,小小的烏篷船,載著我少年時代無數的夢,壓在這茫茫星河的航道上,碾碎了多少船底下閃爍的星星。惟那小舟載著夢,繼續在星河里漂蕩,飄向那神秘星空中的未知處。后來我讀到了元代唐珙的《題龍陽縣青草湖》中的佳句:“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頓時體會到那美妙到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境界了,雖然他是酒醉之后,我只是在深夜夢中,異曲同工。</h5> <h5>身在異鄉為異客,雖不逢佳節,但有時依然不免觸景生情。看著眼前的北國湖澤,總是忍不住聯想起曾經生活了很多年的江南水鄉。一個是老來后的歸宿,一個是年輕時的故鄉。置身于時間長河中的我,站在此岸,遙望來處,只見煙波浩淼,難覓蹤跡。蹉跎一生,坎坷一世,人生如夢,此情此景,唯有“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了。</h5> <h5>不過在加拿大生活久了,也越來越喜歡上這里了。人際關系相對簡單,人們大多相誠以待。平平淡淡,安居樂業。除了聯邦大選,省選時,每個公民會去為自己支持的政黨或候選人投下一票。平時相比較那些家事國事天下事的,人們則更關注于自己的生活。頗有那種“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古樸之風。 一代又一代的,專注于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在享受漫漫的歲月靜好中,逐漸地老去。</h5> <b>多塞特觀景臺(Dorset scenic lookout tower)</b><br> <h5>我們原來是打算去林伯洛斯森林及野生動物保護區的。 亨茨維爾市鎮(Huntsville) 附近的這塊巨大的荒野,幾乎無人涉足,擁有大約20個不同的湖泊,是一塊全年免費向公眾開放的私人領地。其中回音巖是浩瀚森林中最令人驚嘆的觀景點之一。從接龍小徑(Solitaire Trail) 可以到達回音巖的頂部。而巴克湖西側的懸崖則是整個保護區內視野最佳的觀景處。所有進去的游客都必須填寫一份安全棄權書。說白了就是進入保護區后,生死傷殘都與保護區的主人無關。這反而讓我興趣頓生了,畢竟小小的冒險,對于一個老人來說,還是較具挑戰性的。沒想到我們看錯了地址,向汽車導航系統輸入了多塞特觀景臺的地址。就這樣我們陰差陽錯地來到了多塞特觀景臺。</h5> <h5>這個觀景臺位于美麗的貝斯湖地區的多塞特郡/縣上方 465 英尺處。該觀景臺的鐵塔建于 1922 年,高 25 米(82 英尺),一直用作火災了望塔,直到 1961 年。現在的塔建于 1967 年,高 30 米(100 英尺),供游客欣賞周遭360度的美景。這里每年都有超過 10,000 輛車輛(60,000 名游客)通過大門。最高峰的季節是秋季,每年楓葉紅時。</h5> <h5>這張照片是我在計劃此行的路線時在To Do Canada 的網上看到的。我后來試過了,很難找到這個拍攝點。更何況我們來此地是夏季。所以只能用這張宣傳照片來展示金鳳送爽的秋季在多塞特觀景臺上所能看到的壯美景色。</h5> <h5>哪怕是尋常夏季周三的普通的下午,可來此攀登鐵塔的人依然絡繹不絕。很多是父親或母親帶著6,7歲的孩子,男的或女的,鼓勵他們靠自己的努力向上攀爬。</h5> <h5>鐵塔旁邊就是一個禮品商店。同行的伙伴在這里為他的小孫女買到了毛絨絨的貓頭鷹玩具。他家的這個小孫女,與我很投緣的。一見到我就會雀躍地跑來找我,與我這個“有共同語言”的老爺爺聊她最喜歡的話題,貓頭鷹!現在的小孩子啥都能得到,一般的東西已經吸引不住她們了,就會去尋覓一些稀奇古怪的生物來做寵物。比如我的小外孫女,她曾經特別喜歡。。。蜥蜴!自己到樹叢里捕捉到小蜥蜴,再帶回家中飼養。直到有一次養的蜥蜴歸天,然后大哭一場,把它細心地埋了,才算結束了這個愛好。而我這個朋友的小孫女,最喜歡的居然就是貓頭鷹!我真的不知道差了三代人,審美觀會是那樣的南轅北轍。</h5> <h5>同行的女伴有恐高癥,不能爬鐵塔。她老伴兒與她鶼鰈情深,絕對屬于賢伉儷的那種。所以也放棄了這次幾百公里趕來登高遠望的機會,雙雙坐在塔下的休閑木椅上,在陣陣湖風中,躲在濃濃的綠蔭里,難得浮生半日閑。</h5> <h5>俺老伴興趣勃勃,克服了腳上的不便,一直堅持著往上攀爬。</h5> <h5>這是在爬行途中拍攝的。當我們爬到塔頂時,一個六歲左右的小男孩見到我們就興奮地對我們大喊:“I did it,I did! ", 激動地滿臉通紅。我們自然也是毫不吝嗇地贊揚了他的勇敢。 <br>令人喪氣的是管理部門有些亂作為,頂層居然用鐵絲網全遮擋了起來!知否知否,這里一到秋天車子排隊會有幾里路長,人家耐著性子排了好長的隊,然后又辛辛苦苦地登頂了,才發現居然一頭鉆進了個鐵籠子里。怎么拍照啊?希望決策部門至少能將鐵絲網的網眼做的大一點,至少能讓照相機鏡頭伸出去,還能左右上下轉動一下。</h5> <h5>這是我將手機的鏡頭對著鐵絲網的洞口,對著正面的湖光山色咔嚓了一下拍下來的。對比上面那張To Do Canada的秋季風景宣傳照片,景點的位置還真的很match的。<br></h5> <h5>山嵐霧氣中海灣湖的一角。郁郁蔥蔥,朦朦朧朧。</h5> <h5>遠處可以看到公路蜿蜒在綠色的樹林中和藍色的河水上。很安靜,車輛稀少。</h5> <h5>綽約之中,是這張顏色明媚艷麗的照片。有時候,還真是色不醉人人自醉。至少是在這種類似獨處微醺的狀態下,更加放大了心中的喜悅和歡樂。</h5> <h5>回程的路上所遇似乎比在多塞特觀景臺更有意思。首先,我們碰到了不遵守交通規則,任意亂穿高速公路的孔雀母子一家。慢悠悠晃蕩晃蕩地穿過馬路。當母親的還能警惕地四處打量,幾個孩子卻不管不顧地。。。隨意。不過當時我在開車,沒法拍照。照片是后來找了類似情景的。</h5> <h5>當尾隨著一輛車眼看快進入Huntsville小鎮時,前車突然緊急剎車了,我趕緊一腳踏死剎車。車輪尖叫著滑停了下來,幾乎就要撞到了前車。正待義糞填那啥,抬頭一看,原來有3只小鹿瀟灑地橫在路上,見我們幾部車子駛過來,斜眼瞟了一下,然后繼續不緊不慢地走向叢林。剩下我楞在那里糾集,是該心疼我那剎車片呢還是應該驚喜眼前的這幾只萌萌的小可愛呢?…直到后面的汽車終于失去了耐心,禮貌地給了我一嗽叭,我才猛然回過神來,決定不驚不喜,努力做到心如古井,繼續安全趕路。啊,照片也是事后找的。只是無法表現出那三只teenage小鹿搗蛋調皮的場景,尤其是那只小的,穿過馬路后停在綠草叢中,還不忘回頭挑釁地望著我們。可能是錯覺,總覺得它似乎在為它門的惡作劇得意洋洋呢。</h5> <b>亨茨維爾(Huntsville)小鎮</b><br> <h5>由來:歐洲人于1860年開始在亨茨維爾一帶定居,而英國軍人喬治·亨特(George Hunt) 是第一個于 1869 年在該地區定居的歐洲人,他建立了一個小型農業中心。 1870 年,郵局建成,該地區以第一任郵政局長亨特的名字命名為亨茨維爾。 1877 年開通的一條從悉尼港向北至亨茨維爾的通航水路工程刺激了亨茨維爾的經濟發展。1885 年,北部和太平洋樞紐鐵路修建了一條從格雷文赫斯特出發的鐵路線,這鼓勵了發展,并使亨茨維爾終于在1886年成為了一個正式的城市。</h5><div><br></div><div><br></div> <h5>不知怎么搞得,我手機里拍的小鎮日落前后的照片居然都在整理時不慎被清除了。我只能憑著印象找到幾張類似的。特此說一下。</h5><div><h5>主街繁榮地帶也就一,二百米左右,都是旅游商品店。說實話,我個人對商店之類的一直興趣缺缺。更喜歡自然風光之類的。這是主街上進入小鎮公園,河磨坊公園(River Mill Park)的大門。</h5></div> <h5>這張照片拍得真好,這是在公園河岸邊向對岸左側望過去的風景。應該是秋天拍的,岸上的景色清晰完整地倒映在水里,美的如同一副油畫一般。能夠生活在這樣一個如詩如畫的地方,劃劃船,釣釣魚。春天在院子里伺弄百花,夏天倚在湖畔享受涼風,秋天在楓林中的落葉小徑上漫步,冬天。。。還是跑到弗羅里達州去躲避加拿大的凜冽寒冬吧。</h5> <h5>河邊有一條不長的木棧道連通著一座座小小的浮動碼頭,方便船只停靠和上下游客。我們去的時候,許多兒童在這里的甲板上登上了腳踏碰碰船,興高采烈地踩著踏板,讓小船離開碼頭,駛向河心。不同膚色的孩子,高矮胖瘦各不同,但卻發出了同樣興奮快樂的笑聲,叫聲,打破了水面上的平靜,驚飛了棧道上的湖鷗。</h5> <h5>這家與公園相連,一面向河,一面靠著主街的酒吧餐廳,名叫“碼頭上”(ON THE DOCK)是小鎮諸多餐廳中生意最好的一家。畢竟人氣旺,公園的湖邊樂園和水上游戲項目能夠吸引本鎮和外來度假的孩子們。玩得盡興之后,肚子餓了,孩子們自然不愿遠走,就近吃上一頓飯,便利的很。</h5> <h5>這座橋,就是著名的平轉橋(Swing Bridge)了。 亨茨維爾第一座橫跨馬斯科卡河的平轉橋是一座木制結構,建于 1871 年。 1889 年,它被一座木制平轉橋取代,以允許湖輪船和其他交通通過亨茨維爾前往瑪麗湖、仙女湖和半島湖。 1902 年,一座鋼制平轉橋建成。三年后,即 1905 年,半島湖和海灣湖之間的波蒂奇飛行鐵路竣工。隨后,人員和貨物可以乘坐輪船和火車前往海灣湖。</h5> <h5>現在的平轉橋建于 1938 年,主要是由于汽車的日益普及。 1958年汽船停產。后來橋的轉橋機構被拆除;然而,其最突出的建筑特色——橋長的小屋——仍然存在。這座橋是社區的焦點,于 2000 年亨茨維爾鎮成立一百周年時進行了修復。</h5> <h5>傍晚時分,我們在小橋東南角的泰國餐廳共進晚餐。和老友一桌邊吃邊聊。很容易就讓我們的思緒又回到了當年在渥太華做窮學生時在學校餐廳里打工的日子。每次上流水線洗碗之前,我們也是這樣地坐在一起用餐。那時候我們有一句口號叫“吃窮資本主義”。拼命地海吃海喝,以至于飯后總得歇上一會兒才能讓貧血的大腦重新分辯出“北”在哪里。哈哈,資本主義沒有吃窮,我們卻吃得撐壞了肚子。那時候多少豪情壯志,凌云宏圖神馬的,皆在飯桌上傾訴著,盆碗里碰撞著…<br><br>人就是這樣,年輕時不斷地憧憬著未來的輝煌,可一旦真到了未來,卻又總愛掉轉頭來不斷地沉緬于往昔歲月。正如《往日時光》里的唱得那樣:“人生中最美的珍藏,正是那些往日時光。雖然窮得只剩下快樂,身上穿著舊衣裳。” 老友啊!我們這一代的人,到了如今這把年紀,是深深地體會到“窮的只剩下快樂”的那個年代其是多么的令人神往。“徦如能夠回到往日時光,哪怕只有一個晚上”。 祝大伙都快快活活地,惟愿花好月圓人長久…</h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东市|
仙游县|
嘉荫县|
山东省|
安丘市|
冀州市|
蓝山县|
阳山县|
同江市|
射洪县|
曲水县|
于都县|
胶州市|
廊坊市|
岳池县|
万载县|
上饶县|
揭阳市|
汶上县|
禹城市|
固始县|
平谷区|
永春县|
腾冲县|
客服|
汾阳市|
启东市|
镇安县|
温泉县|
闽侯县|
乐昌市|
鞍山市|
瓮安县|
津市市|
大渡口区|
岳阳市|
黄山市|
佛坪县|
土默特右旗|
永靖县|
绥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