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木門寺,位于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臥佛鎮木門村,為臨濟宗禪院,始建于明永樂年間(1403年~1424年),木門寺坐北朝南,有無際禪師亭、大雄寶殿和祖師殿等建筑,占地面積約600平方米。 </p><p class="ql-block"> 木門寺為亭內修塔,亭外建殿的古建筑群,其仿木結構的石建筑,是現代建筑學者和雕刻藝術家研究、鑒賞不可多得的歷史實物。</p> <p class="ql-block"> 2006年5月25日,木門寺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無際禪師亭位于四川安岳縣木門寺,創建于明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位于安岳縣城北25公里處的清涼山,這里山巒起伏,煙云繚繞,寺前石坊書稱"東普禪林",內葬無際禪師。</p> <p class="ql-block"> 無際禪師亭背北面南,為石砌仿木建筑的無梁方殿,成“介”字形,高12米,長7.8米,寬6.8米。亭的柱、枋、檐、脊、斗拱、熬頭、房瓦、滴水、椽子等均為石制。石亭系單檐四角攢尖式,飛檐挑角面寬6.8米,進深5.65米,通高10米,檐高3.6米,四周以斗拱撐托,空隙間以鏤空雕卷葉花裝飾。脊上雕飾仙人、異獸,亭頂雕刻待放的蓮蕾。亭內正中立五級八角石塔一座,高4.7米,須彌座塔基,此即無際禪師圓寂的石塔,內葬禪師立棺一具。塔身正面陰刻無際禪師坐像。塔頂部呈穹窿狀,中心雕團花圖案,內壁四周四角雕卷草斗拱16朵,除四朵轉角鋪作外,每面各置三朵, 每朵卷草上面圓雕禪師弟子像一尊(現存十一尊),身披袈裟,神態各異,皆面向禪師墓塔,面部表情悲戚凝重。</p> <p class="ql-block"> 木門寺內存一對石碑,長1.5米,寬0.5米,高6米。四面碑文均不一樣,刻記木門寺興建及無際禪師生平事跡。兩碑四文均為工整柳體,字跡清楚、保護完好。</p> <p class="ql-block"> 無際禪師(1380年~1446年),安岳人,俗姓莫,諱了悟,法號無際,臨濟宗第十五代禪師。幼穎悟,好誦佛典,20歲出家為僧,遍歷蜀中名剎,參禮諸大尊宿,后行腳云游,走繁昌山中,參禪宗高僧古拙昌俊,得其真傳。返回安岳后,建立道林寺,繼續苦習禪法,著有《道林錄》。無際禪師的聲望在明朝正統年間(1436年~1449年)達到頂峰,被英宗召至京師,敕封護國蠶骨宗師,“登壇說法,觀者如堵?!逼涞茏映浇B琦禪師也非常有成就,師徒二人在四川大力弘法,振興禪宗,形成和發展了四川體系,為中國禪宗做出了貢獻。</p><p class="ql-block"> 明正統十一年(1446年)無際禪師在北京圓寂后,明英宗下詔禮部尚書派官船護送靈柩回蜀,安葬在清涼山“佛勝寺”(后改名“木門寺”)八方石塔內。為使舍利塔不受風吹雨打,明英宗命蒯祥建一亭覆蓋于石塔之上。為使亭塔結構統一協調,形成一個整體,蒯祥采用了仿木石雕的方式建筑“介”字塔亭。</p> <p class="ql-block"> 木門寺大殿為重檐歇山式屋頂,穿斗式梁架,共5間,每間寬13.7米,進深11米,通高12米,檐高5.5米。梁上書“雍正九年”題記。檐下飾有柱頭鋪作及鋪間斗拱。門額飾“二龍搶寶”圖案,楷書“無際禪師塔亭”6字,門前有石階三級。</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杂多县|
渝中区|
鹤岗市|
南通市|
清原|
安庆市|
英德市|
五家渠市|
炉霍县|
连城县|
志丹县|
太湖县|
淅川县|
连城县|
邳州市|
曲水县|
万载县|
木里|
都匀市|
临泽县|
甘孜县|
灵宝市|
苏尼特左旗|
固镇县|
乌兰浩特市|
合江县|
台南市|
和静县|
宾川县|
绥芬河市|
青川县|
八宿县|
金平|
博爱县|
平泉县|
依安县|
铁岭市|
天等县|
怀来县|
方城县|
始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