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媽媽說:“有媽在,家就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吉林省遼源市是我出生的地方,所以我稱之為故鄉。但遼源并不是媽媽的故鄉,她的老家在遼寧省朝陽縣。當年,爸爸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了遼源礦務局,媽媽隨他一起到了遼源。遼源是媽媽的第二故鄉。因為是從外地來的,所以媽媽在遼源,除了我們自己一家人,沒有別的親人。媽媽有三個女兒,長大成人后,都離開故鄉到外地謀生了。后來爸爸因病去世了,遼源就只剩下媽媽一個人了。但就像媽媽說的“有媽在,家就在”!所以,30多年來,只要沒有特殊原因,我幾乎每年都會回遼源。記憶中的遼源(確切地說,應該是遼源礦務局,因為我對礦務局以外的遼源并不熟悉)離我越來越遠,因為家鄉在不斷變化、不斷發展。作為游子的我,對故鄉的變化,更敏感、感受更深刻。所以,每次回去我都會把我的所見用圖像記錄下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故鄉的變化,既有讓我感到欣喜的一面,也有讓我感到失落的一面。欣喜,自然是因為它越變越好,尤其是可以用眼睛直觀感受的市容市貌方面。失落,是因為我記憶中的很多東西消失了,或者變得面目全非了。</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我的家</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出生在鐵道北,在那里生活到我上初中一年級上半學期。那年供暖前后,我們家搬到了東山三棟樓。鐵道北屬于泰信礦轄區。泰信礦,開發于1911年,曾經有3個主要斜井和3個露天采區。解放后,露天采區采結關閉,增建了泰信四井。全礦年生產能力130噸,最高年產170萬噸。2001年6月1日關閉破產。泰信礦關閉破產后,鐵道北的居民搬遷到了其它地方,曾經的居民區變成了綠地。我家曾經的房子不在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在東山三棟樓住到我上大學。上大學期間,寒暑假都回去住。大學畢業后,每年回去住一兩周。東山曾經是遼源礦務局最好的地方。現在,由于煤炭資源枯竭,遼源礦務局(現已更名為遼源煤業集團,但我還是習慣稱之為遼源礦務局)越來越不景氣,東山由原來的一派繁榮變成了今天的滿目凋敝。它未來的前景如何,目前還是個未知數。我家所在的三棟樓還在,但它周邊的平房都已變成平地,荒草蔓生。媽媽渴望拆遷,因為一方面,那里居民越來越少,買東西越來越不方便;另一方面,她希望有機會住更好的房子。</span></p> <p class="ql-block"><i>圖中白色的樓房就是我家所在的三棟樓。</i></p> <p class="ql-block"><i>羊身后的背景也是我家所在的三棟樓。</i></p> <p class="ql-block"><i>好奇的羊</i></p> <p class="ql-block"><i>圖中的土路是從三棟樓到東山校的那條小路。曾經人來人往,如今人與羊共用。</i></p> <p class="ql-block"><i>曾經的居民區變成了牧羊的荒草地。</i></p> <p class="ql-block"><i>圖中的房子是老干部活動中心。</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鐵路</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煤礦出于運煤的需要,建有很多鐵路。我們家最先住在“鐵道北”,這里的鐵道指的就是一條運煤的鐵路,我們那一片居民區位于鐵路的北側,故而俗稱“鐵道北”。這一條鐵路是從我們那一片居民區的東側分叉過來的,那里還有自北向南好幾條鐵路。我小時候,那些鐵路總是很繁忙,來來往往的火車不斷。那時候都還是蒸汽機車,黑色的火車頭頭頂冒著白煙,拉著裝滿烏黑發亮煤塊的車廂從身旁隆隆駛過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兒。不過,那些火車不只運煤,還運木頭,主要是樺樹的木頭。之所以對此印象深刻,是因為我們那里家家戶戶生火都用樺樹皮,經常有鄰居的的哥哥姐姐拿著鏟子去剝火車上運的樺樹皮。在我那時的認知里,生火就該用樺樹皮。大學畢業后,我到青島工作,發現那里的人們用松球生火,讓我感到驚訝不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現在,曾經每日川流不息的鐵路落寞了,幾乎被荒草淹沒,變成了家禽、家畜的覓食之地,讓人不免心生“滄海桑田”之慨。我每次回遼源都要到那里去看看,既為了找尋童年的記憶,也為了欣賞它的蒼涼之美。</span></p> <p class="ql-block"><i>幾乎被荒草淹沒的鐵軌</i></p> <p class="ql-block"><i>順著最右側叉出去的那條鐵路就能到“鐵道北”。</i></p> <p class="ql-block"><i>泰信礦沒有了,但是見證它興衰的泰信站還在。</i></p> <p class="ql-block"><i>鐵軌上停著兩列運煤車廂。它們已經靜靜地停在那里好多年了。是留作紀念嗎?不得而知。</i></p> <p class="ql-block"><i>這些鐵路并沒有被完全廢棄不用,這次幸運地遇上了小火車。看著它遠去的背影,心里五味雜陳。</i></p> <p class="ql-block"><i>信號燈依舊閃亮,不管你是滄海,還是桑田。</i></p> <p class="ql-block"><i>鐵軌兩旁變成了“人行道”。</i></p> <p class="ql-block"><i>一只大公雞帶著它的全家在鐵軌間覓食。</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我的中學母校</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的中學母校是遼源礦務局第一中學,當年是礦務局的一所重點中學。那里的老師來自全國各地,有些老師有口音,一聽就不是東北人。他們的教學水平普遍都很高,我能夠上大學,真心感謝他們的培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在校讀書的時候,局一中只有一棟樓房,其余都是平房。我畢業不知多少年后,原來的校舍都拆了,新建起了“逸夫樓”和“家炳樓”,學校也更名為“田家炳高中”。再后來,“田家炳高中”與原來的“市三中”合并,并搬遷到市三中校址,校名依舊是“田家炳高中”。令人欣慰的是,“遼源礦務局第一中學”的牌子也一同被搬到了新校址。讓人感覺,根雖然被從土里拔出來了,但還活在空氣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局一中的舊址沉寂了好幾年。今年回去的時候,我發現局一中即將變成“悅動遼源歡樂薈”。學校變成休閑娛樂場所,似乎落差有點兒大!</span></p> <p class="ql-block"><i>搬遷至新址的“田家炳高中”。“遼源礦務局第一中學”的牌子也被搬過去掛在了大門口。</i></p> <p class="ql-block"><i>正在緊鑼密鼓施工中的“悅動遼源歡樂薈”。</i></p> <p class="ql-block"><i>“逸夫樓”、“家炳樓”沒有拆,正在重新裝修。</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四)東山變遷</b></p> <p class="ql-block"><i>東山公園正在重新改造,占地面積比原來擴大了許多。改造工程尚未完工,但知名度已經有了,不少人慕名而來。</i></p><p class="ql-block"><i>(東北淪陷時期,東山公園現址緊鄰東山“日本街”,為居住東山的日本人的專屬休閑郊游場所。20世紀70年代,其西側低洼地帶辟為遼源礦務局第一中學果園。80年代,遼源礦務局正式興建東山公園,周圍建有圍墻,占地10萬余平方米。2019年,公園移交給遼源市園林管理處。2021年,根據市政府統一規劃,公園重新改建。)</i></p> <p class="ql-block"><i>東山電影院已經被拆除很多年了。原址上改建了一個小廣場。當年,我經常去那里看電影。還看過京劇演出《穆桂英掛帥》,是爸爸帶我去看的。記得字幕都是打在舞臺兩側的墻上。我聽不懂京劇唱腔,只能看字幕。我看不懂京劇表演,不明白為什么某某要騎馬去什么地方,卻不見馬的影子。當年,電影院前面有人擺小人書攤,可以花錢租小人書看。我是那里的常客。看過什么小人書已經不記得了,但對小人書攤記憶深刻。</i></p> <p class="ql-block"><i>東山賓館和老教育處中間的那棟居民樓被拆除了,原址上改建了“西安區第三幼兒園”。我兩位高中同班同學的家在那棟樓里。我經常去他們的家里串門。新幼兒園很氣派。</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五)遼源新貌</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雖然礦山衰落了,但遼源市并沒有停止發展的腳步。它變得越來越干凈、整潔、漂亮了。</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六)百姓生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七)備忘</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鞍山市|
台前县|
古蔺县|
古丈县|
招远市|
彩票|
长沙县|
台东县|
临沂市|
正宁县|
刚察县|
五峰|
无极县|
论坛|
正宁县|
罗定市|
纳雍县|
清镇市|
茶陵县|
房产|
六枝特区|
莫力|
仙桃市|
邵武市|
固安县|
嵩明县|
青阳县|
吉木乃县|
拉孜县|
井冈山市|
教育|
黄石市|
黄陵县|
延津县|
嵩明县|
北票市|
城市|
阳原县|
中方县|
镇远县|
嘉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