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涵泳古典詩詞菁華 繼承優秀傳統文化”通州區老干部詩詞誦讀與鑒賞主題系列活動。</p> <p class="ql-block">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中華兒女思想文化的根脈。古詩詞是華夏文明的象征,是連綿千年不斷的烽垛,是璀璨的中華文明的瑰寶,是歷史的豐碑。華夏民族的情感最初形態就是以詩歌形式記錄下來的,《尚書·堯典》載“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孔子曰“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古人說,不讀詩詞,不足以知春秋歷史;不讀詩詞,不足以品文化精粹;不讀詩詞,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靈。古代文人墨客為我們留下了數不勝數的古詩詞作品:春來了,我們“忙趁東風放紙鳶”、夏夜里,我們“聽取蛙聲一片”、中秋節,我們說“明月幾時有”、過年時,我們吟誦“爆竹聲中一歲除”。從“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中人們懂得了珍惜;從“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中人們知道了奮進;從“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中人們悟出了生活的哲理。</p> <p class="ql-block"> 歷史是根,文化是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民族標識,體現著中華民族的氣質與氣節,而古詩詞是我們學習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工具書”和“密碼本”。“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位卑未敢忘憂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報國情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獻身精神等,始終激勵著中華兒女為實現民族復興而不懈奮斗。生命意識、風骨氣韻、家國情懷,這三者合而為一,成為中國古詩詞積淀于文化中的審美基因。它們深隱于華夏靈魂深處,成就了中華文化昂揚的自信:“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這種文化自信與古詩詞偕隱同行,玲瓏剔透,流光溢彩,超越了空間,點亮了時代,燭照千秋,輝映未來。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新時代呼喚堅定的文化自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p> <p class="ql-block">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為進一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導廣大離退休干部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者、踐行者、傳播者,通州區委老干部局活動中心與老干部詩詞研究會聯合開展“涵泳古典詩詞菁華 繼承優秀傳統文化——通州區老干部詩詞誦讀與鑒賞”主題系列活動,在老同志們誦讀古詩詞的指引下,帶領大家自如穿梭在華夏文明的歷史長河中,傾聽詩詞在不斷變換的文字形態中隱藏的別樣詩意,感受包羅萬象的詩詞文化中賦予的特殊情懷與寄托?!白钍菚隳苤逻h,腹有詩書氣自華”,讓我們與經典同行,與圣賢為友,用最高亢的聲音誦讀經典;讓我們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一起聆聽智者的箴言,共賞這華夏文明的瑰寶;讓我們帶著對古詩詞的摯愛,重溫經典,傳承美德,一起向詩海出發,自在遨游!</p> <p class="ql-block"> 從即日起,我們開辟【詩韻·桑榆】專欄,【每周思政微課堂】將陸續播出“涵泳古典詩詞菁華 繼承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中的精彩視頻,聆聽老同志們對經典詩詞作品的精彩解讀!今天由通州區政協原主席王春元為大家講述文天祥的作品《過零丁洋》。敬請收看!謝謝!</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源县|
南城县|
田林县|
天台县|
萍乡市|
岱山县|
罗平县|
乌拉特前旗|
沽源县|
宣城市|
博爱县|
文安县|
根河市|
休宁县|
马鞍山市|
桂平市|
米脂县|
玛纳斯县|
黔东|
昌平区|
桃园县|
囊谦县|
仁怀市|
华蓥市|
太康县|
金沙县|
遂昌县|
胶州市|
峡江县|
敖汉旗|
碌曲县|
荥经县|
永定县|
吕梁市|
南和县|
无极县|
江北区|
潮州市|
隆化县|
乐清市|
潢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