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年初秋,“七夕節(jié)”當天,丹鳳詩詞楹聯(lián)學會一行十余人,在陳典鋒會長帶領下,前往寺坪流嶺、銀洞峽等地,開展了一次別開生面的采風活動。</p> <p class="ql-block"> 采風第一站:現(xiàn)場領略流嶺百萬畝飛播造林的豐功偉業(yè)。</p> <p class="ql-block"> 在高聳、雄偉的飛播造林標志塔下,林場辦公室主任李先鋒,給采風團的文友們詳細介紹了流嶺林場飛播造林的發(fā)展歷程及現(xiàn)有規(guī)模。</p> <p class="ql-block"> 看著眼前一望無際的綠色植被,想著近五十年林業(yè)人辛苦付出和摯著堅守,每個人心潮澎湃、激情難抑,都有著想為奮斗的林業(yè)人“誦詩一首”的沖動!</p> <p class="ql-block"> 從嶺頭下來不遠的半山腰,打老遠就看到柏油路邊有一幢漂亮的紅色小洋房。會長調(diào)侃說:看,這山里也有“小別野”!大伙先是一愣,隨即便哈哈大笑。可不是嘛!年輕時聽到好多人把“別墅”念成“別野”!</p> <p class="ql-block"> 在綠樹掩映、少有人家的崇山峻嶺,能看到這樣漂亮的紅房子,自然讓縣城來的人嘖嘖稱贊、唏噓不已:沒想到山里面竟有這么豪華的民居!</p> <p class="ql-block"> 上午9時許,采風團一行來到了“上運石入口處”,路邊豎有醒目的廣告牌和旅游路線圖。</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來銀洞峽探尋上運石。一看介紹,景點還真不少啊!</p> <p class="ql-block"> 進峽谷不遠,就看到路邊有一座小小的石廟,隨行的詩友告訴我:這個是娘娘廟,這個村子就叫娘娘村。</p><p class="ql-block"> 據(jù)遠在北京的彭恩成同學回憶:那時候這里沒有公路。“文革”時石廟被掀了,但廟碑、大樹依然保留著。后來通了公路,當?shù)匦薮迓窌r,砍掉大古樹,毀掉廟碑,扒了石堜。據(jù)彭氏族家譜記載:清末時彭族祖先從商鎮(zhèn)桃園派一戶任甲長,住石廟上邊公路盤山處有個小村叫康崖(文革時更名“七一”)。順河而下十公里直至山陽界統(tǒng)歸彭族所轄,家族學堂就在此村。民國時期并入寺坪國小,教書的先生們大多為彭姓。</p> <p class="ql-block"> 在路邊一戶人家門口,看到一架獼猴桃,果實累累,令人垂涎欲滴。縣城的人只在街上或超市里見過,很少見這活生生的獼猴桃樹喲!</p> <p class="ql-block"> 整架獼猴桃橫跨柏油公路,行人須仰頭欣賞。</p> <p class="ql-block"> 進到峽谷,到處都是風景。初來者看著入迷,拿著手機不停的拍,恨不得把所有的美景都裝進手機相冊里!</p> <p class="ql-block"> 進入峽谷不遠,就見谷底一尊“金蟾望月”。有文友說:這要是誰弄到自家門口,就成億萬富翁了!</p> <p class="ql-block"> 正行走間,有人驚呼:“啊!快看,“三生石!”果然,見河谷中間有一塊臥石,上面刻寫著“三生石”字樣,連忙用手機拍下來。</p> <p class="ql-block"> 走進神秘古老的銀洞峽谷,怎么看所有的石頭,都像是“上運石”啊!</p> <p class="ql-block"> 路邊林蔭下,疑似有人堆放的木板,近前一看,原來是一堆奇形石塊。</p> <p class="ql-block"> 巨石縫隙里,長著野生的山株萸。這可是純天然的珍品,大家都舍不得摘一顆喲。</p> <p class="ql-block"> 在峽谷中段,看到一座峻峭又秀麗的山崖,隨行的姜軍告訴我:這個地方,叫金燈峽,村子就叫金燈村。相傳上邊的崖洞里有一個金燈,常常閃閃發(fā)光。聽說金燈后來讓河南人給偷走了,洞里再也看不見光了。</p><p class="ql-block"> 金燈峽的傳說,在當?shù)厥蔷秘撌⒚摹2簧偃硕寂实巧先ィ幢I燈處留下的石窩及燈焰熏過的巖壁。上世紀盜墓成風,山上的巖洞被人為地毀了!在民國時期,曾有一個叫楊佩萬的民團頭領,在此修有炮樓,雄距此地。</p> <p class="ql-block"> 金燈崖的旁邊有個像手指、又像鷹之尖長嘴一樣的黑色石條,沖天而指。那就是傳說中的“一指禪”。</p> <p class="ql-block"> 來到兩岔口,靠左邊拾階而上,就距目的--“上運石”落地不遠了。</p> <p class="ql-block"> 峽谷到處是奇觀!路邊的巖石縫隙里,一棵不知名大樹根部長滿瘤子,但卻一次次的逃過死劫!很是感嘆巖樹頑強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 打老遠便看到了心心念念的“上運石”!</p> <p class="ql-block"> 終于到達上運石降落地了!先期到達的文友及游客已開始返程。</p> <p class="ql-block"> 在“上運石”一側的溪水旁,一束陽光如同探照燈光柱一樣,穿過密林,映照著“上運石”,文友張開雙臂驚呼:“太美了!太神奇了!”</p> <p class="ql-block"> 上運石,真乃上天神物降至!其雄偉、宏大、壯麗、美感,無不令人嘆為觀止!作者在遐想:在亙古,不知道發(fā)生什么,上天怎么能把這個神物降至于此?后人把它稱之為石,我想:在天上,這個可能就不是石頭了!一定是在翱翔太空久了才跌落下來,天神無力將其回天,但又恐這值錢的神秘之物降臨人世間,引起那些貪婪的凡夫俗子爭相搶奪,于是就讓其化作一塊巨石,隱秘在人跡罕至的崇山峻嶺之中……</p> <p class="ql-block"> 沿此崎嶇神秘的峽谷之頂翻過去,便是嶺南了。</p> <p class="ql-block"> 山的南側有個古山寨叫木瓜寨,還有石馬(聽說豐年災年馬頭有轉向);再往上,還有個寨子叫蘇家?guī)X,寨主蘇萬寶,就是逃荒至此挖到古戰(zhàn)場元寶,清末捐了商州員外,后人有一脈在商鎮(zhèn)金盆一帶西邊。</p><p class="ql-block"> 嶺南還有個五花山廟,亦很有名。當年賀龍率領紅三軍曾轉戰(zhàn)于此地;李先念中原突圍負傷時曾在這里得到高僧救治;嶺頭還有豐地溝“陜豫鄂”紅色革命舊址等等。看來,本次游興未盡,只能期待再來吧!</p> <p class="ql-block"> 從銀洞峽返回后,一行人又來到了遠近聞名的文家谷。</p> <p class="ql-block"> 在谷口,看到大片的示范地上有數(shù)不清的、五顏六色的“小風車”,很招人喜歡。</p> <p class="ql-block"> 這里是全縣有名的天麻種植示范基地。</p> <p class="ql-block"> 在示范地旁邊有新建不久的兒童“成長樂園”。路邊豎有“文家小院”的招牌,但看不見蹤影。</p> <p class="ql-block"> 走近樂園入口,才隱隱約約瞧見林蔭摭掩的“農(nóng)家樂”--文家小院。</p> <p class="ql-block"> 土磚墻、茅草房;很別致,吸引人。</p> <p class="ql-block"> 走進堂屋,迎面的吧臺更引人注目:頂層也是用茅草搭蓋,臺上的木柱子上掛著麥穗、玉米棒子等,真正的農(nóng)家氛圍呢。</p> <p class="ql-block"> 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才能真正體會到遠離城市喧囂世界的那份清靜,真正的放松心境。</p> <p class="ql-block"> 從文家谷出來,到達采風的最后一站:流嶺林場大院。</p> <p class="ql-block"> 青山綠水環(huán)繞的林場辦公樓,干凈整潔,一塵不染。</p> <p class="ql-block"> 在流嶺林場辦公室,劉全保主任主持了“走進流嶺采風活動”座談會暨“實現(xiàn)中國夢讀書比賽”分享會。</p> <p class="ql-block"> 會上,流嶺林場辦公室主任李先鋒結合宣傳視頻和上運石旅游文化的拓展,再次向采風團一行介紹了流嶺林場的光輝歷程及前景展望。</p> <p class="ql-block"> 縣詩詞楹聯(lián)學會會長陳典鋒向林場贈送了詩集《翻閱故鄉(xiāng)的惆悵》。</p> <p class="ql-block"> 丹鳳籍作家張富倉,向林場及采風團的每個詩友贈送了長篇小說《漫川關往事》。</p> <p class="ql-block"> 座談會上,陳典鋒會長、張升發(fā)副會長就本次采風活動作了很好總結,并對開發(fā)銀洞峽森林旅游文化提出許多建設性意見。眾詩友圍繞當天的采風活動,結合所見所聞,暢所欲言,并當場分享了自己新釀的詩作。</p><p class="ql-block"> 整個采風活動安排扎實、緊湊、有趣味、有意義,采風一行紛紛表示:真的不虛此行!</p> <p class="ql-block">(原出生于寺坪、現(xiàn)定居北京的彭恩成同學提供了部分景點素材,在此表示感謝!)</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川县|
重庆市|
西畴县|
江川县|
湛江市|
桓台县|
色达县|
抚宁县|
江西省|
陆川县|
仁寿县|
榆中县|
科技|
龙游县|
乐陵市|
江北区|
郁南县|
安龙县|
麻栗坡县|
迁安市|
右玉县|
宁河县|
平山县|
香格里拉县|
囊谦县|
巴林右旗|
铁力市|
朝阳市|
丰台区|
富蕴县|
武宣县|
大冶市|
涟水县|
曲麻莱县|
揭东县|
巢湖市|
河北区|
龙川县|
崇礼县|
双桥区|
寻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