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炎帝神農的傳說早勾起我對神農架的憧憬,女武松陳傳香的故事更激起我的神往。我無數次勾畫出心中的神農架:連綿群山壁立千仞,蒼松翠柏參天蔽日,潺潺流水甘甜清澈,杜鵑聲聲虎嘯猿啼,蒼蒼翁媼童顏白發……為釋然心中的向往2023年8月17日我們一行來到神農架,準備揭起她神秘的面紗一睹芳顏。</p><p class="ql-block">每到一個地方我總會先搞清楚它名字的由來,因為,很多地名中蘊含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p><p class="ql-block">遠古時候,神農為遍嘗百草率眾尋到了一座高山上,這兒森林遍野人跡罕至,他認定必有奇藥密藏,不禁喜出望外。因山勢陡峭他架木為梯攀緣而上,尋得奇異草藥三百六十五味,著成《神農百草經》為人祛病解厄,后人為紀念神農氏便名之神農架。</p><p class="ql-block">一個津津樂道的神話故事平添一種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奉獻精神,驟增一份對華夏始祖的景仰之情。</p> <p class="ql-block">我們第一站是到天生橋景區。</p><p class="ql-block">天生橋是一個天然溶洞,是神農架億萬年滄海桑田的結晶,堪稱神農架巖溶地貌的典型代表。天生橋,顧名思義,天然生成的橋。億萬年來,泉流鍥而不舍沖刷侵蝕,在山崖間雕刻出這樣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天然橋洞,實在讓人慨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p class="ql-block">關于天生橋還有一個傳說:當年太上老君煉丹在此取水時,正值山洪溪水驟增,行人無法通過。這時太上老君將手中的浮塵架于兩岸,立即變成了一座石橋, 這里的山民從此不再受山洪暴發時河水的困擾。</p><p class="ql-block">科學的精度,傳說的厚度凝聚成了游人對天生橋的關注度。</p> <p class="ql-block">天生橋入口處有兩掛澗水瀑布,瀑布自半山腰傾瀉而下,王維詩云: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我想此詩寫的可能就是這里。這里有千山萬壑、參天樹木、鶯鶯鳥鳴、樹杪瀑布,或許后面我們就可以看到漢女巴人……</p> <p class="ql-block">天生橋景區除了人工木質棧道外都是純天然自然景觀。</p><p class="ql-block">這是羊潭,據說是野山羊飲水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虎潭,是老虎消遣的所在。</p> <p class="ql-block">唐朝名士楊遠山隱居之地——遠山人家。</p> <p class="ql-block">關于心舟石又有一個傳說:當年太上老君來此地煉丹,炎帝神農勸說他,世間本無長壽藥,不如冶金可以造福百姓。于是,他改煉丹為煉鐵。忽一日他發現山體有崩塌的危險,他用自己的一片指甲放在即將傾頹的大石中間,山體在指甲的支撐下轉危為安。這塊山石是指甲變化所得,像心像舟,故名心舟石。</p> <p class="ql-block">這里有巴人部落,與巴人發祥地武落鐘離山一樣供奉著廩君。廩者虎也,所以,白虎是巴人的圖騰。如此看來,這里應該是當年廩君發現部落壯大武落鐘離山難以為繼,在經過與鹽水女神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后為巴人尋找的新的容身之所。</p> <p class="ql-block">看著這碩大的酒窖我想當年巴人的生活應該優哉游哉,為何他們還要“訟芋田”?</p> <p class="ql-block">我始終認為:只有風景沒有故事只能算是優美的山水畫;只有故事沒有風景只能稱為枯燥的教科書;有風景有故事才是扣人心弦的影視劇。</p><p class="ql-block">《陋室銘》中“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說的就是風景應該與故事相輔相成的道理。“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都是因為有了諸葛亮、揚子云才不簡陋。</p><p class="ql-block">天生橋景區用一連串的故事把自己打造成了扣人心弦的影視劇!</p> <p class="ql-block">我們的第二站是神農壇。如果說天生橋是純天然自然景觀,那么神農壇就是人工鑄就的人文景觀。</p><p class="ql-block">說實話我有點談“壇”色變,我認為“壇”總與“祭”有關,“七星壇”是孔明祭風的;北京的天壇、地壇是祭拜天地的……懼“壇”及壇,對“**論壇”我也心存敬畏。</p><p class="ql-block">神農壇是祭奠炎帝神農的地方,其主體建筑是高21米、寬35米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神農巨型牛首人身雕像。</span>雕像立于蒼翠群山之間,兩個牛角與身后的山峰融為一體、指向高遠,預示著茫茫宇宙奧妙無窮;雙目微閉似在思索宇宙奧秘,讓我不由想起白水寺光武帝凝望遠方堅毅的雙目。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神農的閉目頓悟,光武的凝望堅毅都昭示成大事者必頓悟堅毅;緊閉的嘴巴讓我想起老子告誡孔子參拜后稷廟的故事,想起那嘴巴被封三層的銅人像,想起銅人背后“<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安樂必戒,無所行悔。”的銘文。看來大智慧者都恪守謹言慎行之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祭</span>祀區內,有天壇地壇之分,踩在腳下的是代表天和地的圓形和方形圖案,在代表地的方形圖案中,五色石分別為五行學說中的金、木、水、火、土。據說,當年地壇是平民百姓祭拜區,在下面。天壇是達官顯貴朝拜處,在上面。</p><p class="ql-block">當然,現在沒有了這種等級區分,所以,我們才有幸沿著蒼松翠柏間的石階拾階而上,登上477級石階近距離祭拜華夏始祖。</p> <p class="ql-block">石階西邊處于天壇與地壇之間的1600多年樹齡的杉樹,相傳乾隆年間幾乎被雷電一分為二,當地人用泥捏的神農像置于開裂處,后逐漸愈合至完好無損。這些傳說在為神農披上神秘面紗的同時反映了后世子孫對始祖的共同心態——始祖是超自然的存在,是可望不可即只能頂禮膜拜的神明!</p><p class="ql-block">在肅穆的神農壇遇到兩件與環境格格不入的事。</p><p class="ql-block">拜謁神農在聽導游解說過程中,我有一個問題不大明白,導游正在講解不便打斷。我抽身到另一個正在休息的導游身邊禮貌的向他請教。這個導游生硬的說道:“你別問我,問導游是要錢的。”我很氣憤甚至有了舉報他的沖動,但,得饒人處且饒人,我還是有這種素養的。</p><p class="ql-block">我覺得導游是景區的形象大使和說明書,游客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接觸得最多的就是導游,導游的言行舉止成了這個地區的縮影。導游的職責就是引導游覽,排憂解疑應該是份內工作。像這個導游的這句話就傳遞給我兩個信息(1)生硬不友好。(2)逐利一切向錢看。雖然,我不會以偏概全,把這種認識加在景區頭上,但,我絕對不認可這種職業態度,或多或少會影響到我對景區的印象。</p><p class="ql-block">在緩慢的游覽過程中我無意間聽到不同的旅游團導游解說詞幾乎如出一轍,很有可能是一人捉筆全區受益。所謂“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相同的景致,不同的游客會有不同的看法。導游的理解也應該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了自己的見解、思想才能夠很好的引導啟發游客,以拋磚引玉的共享游客的真知灼見。不斷的如此良性互動導游水準才會水漲船高,游客也會在正確的路上見美景、長知識,生發不虛此行的喟嘆。</p> <p class="ql-block">我們的第三站是官門山景區。</p><p class="ql-block">官門山景區位于木魚旅游度假區南郊的石槽河沿岸,是一個以生態環境和物種、科研與人文展示為主的大型生態科普游覽區。</p><p class="ql-block">官門山景區有自然博物館、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野人洞、地下暗河、攀巖基地、昭君親水休閑區等景點,建成了珍稀植物保育園、中藥材園及梅花鹿園、蜜蜂園、多個動植物觀賞園。景區還有集地質、生物、科考、民俗、會展于一體的自然展覽館,全新4D影院全景式、大縱深、高沖擊、真感覺地展現神農架19億年的自然變遷與神奇景觀。</p><p class="ql-block">一來我們認為這是一個科普基地,二則我們的座駕出現了小的問題影響了我們游覽心情,走馬觀花看了一下。縱如此地下暗河讓我感知了溶洞的形成過程,熊貓館貪睡的熊貓讓我感受到景區的煞費苦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是神農頂風景區。有小龍潭、金猴嶺、神農營、神農谷、神農頂、涼風埡、迷人埫、板壁巖、太子埡幾個景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龍潭不是潭,是金絲猴觀賞處。長30米、寬20米、高15米的鐵絲網做成的猴屋中有包括可可、嬌嬌在內的大大小小十余只金絲猴。屋內假山、石洞、樹木這些樹食動物金絲猴喜聞樂見的要素一應俱全。</p><p class="ql-block">不知是天氣炎熱需要靜養,還是久處樊籠導致抑郁,這些生性活潑的猴朋友都靜靜的匍匐地上,靈動的眼睛注視著屋外的群山,或許它們正在留戀曾經廣闊的天空,盤算逃離這禁錮的囹圄。忽而,兩只猴攀附樹木快速的攀上屋頂,逃向屋外。</p><p class="ql-block">原來,屋頂最高處是一個天窗,是景區預設的金絲猴與外部群山聯系的通道。聰明的金絲猴呀,請你們體諒善良的人類的良苦用心:倦了煩了你可以回歸你的家園;苦了累了你可以回到你的客棧。只為你自己能夠健康的活著,你的家族能夠猴丁興旺!</p> <p class="ql-block">錯過金猴嶺,進入神農營,我們繼續沿著神農走過的路一路前行。</p> <p class="ql-block">很快我們來到神農谷。</p><p class="ql-block">神農谷景區位于神農頂西側,海拔2950米。</p><p class="ql-block">時間、體力不允許,出于安全的考量我們在工作人員的勸誡下放棄了深入谷底的計劃。</p><p class="ql-block">站在觀景臺山俯瞰神農谷“V”字型的峽谷,怪石嶙峋如劍、如柱、如指、如掌、如峰,如朝圣者。巖石間冷杉挺拔高聳,簇擁著冷杉的箭竹積絮翻綿,地上的野草層層疊疊,鉆進巖石縫隙的樹木或直或曲,它們把神農谷妝扮成綠色的海洋。</p><p class="ql-block">谷底升騰起隱約的薄霧如裊裊的炊煙,似輕揚的白紗它們縈繞在峽谷中、樹梢上在為神農谷增添無盡神秘的同時帶走了我的思緒。</p><p class="ql-block">恍惚間我似乎看到頭戴斗笠、背背背簍、手拄拐杖的炎帝神農正仔細分辨、小心挖起、謹慎品嘗著一種又一種前所未見的野草、瓜果,認真記載形狀、顏色、氣味、藥性、功用……突然,神農口吐白沫、倒地不起,隨行人眾不知所措。神農用盡最后一點力氣指了指所嘗之草旁邊的靈芝和自己的嘴巴,隨從心領神會,嚼碎靈芝放在神農嘴里,過了一會神農緩緩的睜開眼睛,活動活動四肢掙扎著站了起來……</p><p class="ql-block">虛驚驚醒了我的恍惚,人們常用“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形容一個人的勇敢,殊不知我們的始祖五千年前每天都在吃著各種不同的“螃蟹”,這需要怎樣的“勇”才敢做?需要怎樣的“仁”才愿做?</p><p class="ql-block">回首看向天生橋方向,想起同住此山的楊遠山以及與他一樣隱居的陶淵明、嚴子陵等,他們隱居深山不是為了達成自身成就的頓悟需要,就是要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總之他們的出發點都是為自己,是小我。而我們的始祖是以蒼生百姓為出發點,是忘我的境界,兩相對照高下立判。心存大愛方能為圣,由此,對炎帝的景仰之情更深更重!</p><p class="ql-block">人說“不入神農谷就等于未到神農架”,可我并不遺憾未入谷底,我覺得這就好比沒有揭開新娘的蓋頭,你可以有無盡的美的遐想。有的時候距離產生神秘,神秘生發敬畏,對始祖耕耘的地方心生敬畏未嘗不是一種景仰!</p> <p class="ql-block">離開神農谷登上神農頂,一種山高我為峰的豪邁油然而生。杜甫說“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登上這華中第一峰,站在海拔3106米的絕頂借助華中第一哨我也來覽覽群山。看看怎么“陰陽割昏曉”,想想如何“蕩胸生層云”。不得不承認詩人的觀察是細膩的,在這夕陽西下的時候,向陽的山的西面是明亮的橘黃,背光的東邊是幽幽的暗綠,真的如黃昏與白晝。層層群山連綿不斷,看看西南我想它們定然牽手了重慶,望望西北我知道他們肯定肩并了秦嶺。遠方山上不知是薄霧還是青云使得它們逐漸變得小而暗,像玉簪似羅髻。看著這茫茫群山,我不禁思緒萬千。</p><p class="ql-block">首先,站得高未必看得遠。站在這華中屋脊瞭望遠方,視線被層巒疊嶂阻隔,山漸次遠去、小去,看不到山的盡頭。肯定沒有站在相同的高度看一望無際的平原,遼闊無垠的草原來得遼遠。這個論斷只適合于相同的外部條件下。現實中有很多的專家、公仆,他們自信自己比普通群眾看的高遠,拒絕聽取合理的意見建議,拍腦門決策、拍胸脯保證,最終鑄成大錯落得個拍屁股走人的結局。因此,在作決策時不要盲目自信自己所站的高度,要關注一下是否有東西遮擋了你的視線,影響了你的眺望。</p><p class="ql-block">其次,只有出類拔萃、超群脫俗者才會贏得發自肺腑的尊重。俗語說這山望著那山高,拋開它的比喻義不談,站在神農絕頂我真切的感受到這一現象。目力所及的范圍內確實有些許山峰似乎高于神農頂,不知是自己的錯覺還是地球的圓形作祟。因之我想這神農頂如果不是3106米,而是6000米抑或8000米,可能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類似的情況,文人相輕,雖然口頭上佩服個不止,內心里不定多么的瞧你不起。千萬不要耿耿于懷,只能努力豐富自己,要知道要是你是日月星辰,別人只有仰視才見,他勢必會由衷的佩服你。從這個意義上講“一覽眾山小”是一個視覺誤差,只能抒發作者的滿懷豪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感慨后我們驅車來到板壁巖。</p><p class="ql-block">板壁巖以石林和野人而著名。這里的石林栩栩如生饒有風味:</p> <p class="ql-block">熊雞報曉,熊前雞后</p> <p class="ql-block">狐假虎威</p> <p class="ql-block">負重前行</p> <p class="ql-block">野人石</p> <p class="ql-block">生命之根</p> <p class="ql-block">美女照鏡</p> <p class="ql-block">雛燕待哺</p> <p class="ql-block">我很費解各景區為何總喜歡為山石命名,是因為石頭被歲月的刻刀雕刻成了各種形象各異、栩栩如生的造型形美,還是它不僅僅是一種物質,同時它們還承載著歷史、文化和情感的神美?(當然,膚淺如我者只能觀其形,淵博者則可以通過化石研究探明歷史文化,從這個意義上說石頭是人類與自然之間的信使。)</p><p class="ql-block">我想:給石頭命名不是簡單的附庸風雅,而是表達鐘愛之情、追求美好事物的一種方式。絞盡腦汁為摯愛的孩子起名,亦莊亦諧給喜愛的寵物一個稱謂是喜愛之情的表達;觀其形運用豐富的想象給石頭一個恰如其分的名字是對美好事物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其實中國人從骨子里都是喜歡石頭的。女媧補天用的是石;最初的生產工具是石;泰山石敢當是石;孫悟空是石頭里蹦出來的;賈寶玉含玉而生、君子溫潤如玉這“玉”也是石;高門大戶的鎮宅石獅,街頭巷尾的巨石路標……石無處不在無所不能。</p><p class="ql-block">花崗石的堅硬、鵝卵石的圓滑、石灰石的多變、和氏璧的無瑕、活化石的底蘊……都是我們喜愛石的理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觀覽完板壁巖的美石我就開始思索野人出沒的可能性。板壁巖相對平坦,植物以箭竹為主。箭竹雖然叢叢簇簇,但比較低矮僅一米左右,身形高大的野人是難以藏身而不被發現的。如果真的有野人,我認為他應該存在于那些人跡罕至樹木高大的崇山峻嶺中。</p> <p class="ql-block">太子埡這個唐中宗李顯做太子時到過的原始林區給我帶來了震撼。</p><p class="ql-block">在我的心中原始森林是最初始、最古老、未開發的林區,應該是廣闊無垠古樹參天;應該是豺狼麋鹿出沒無常;應該是蛇蟒穿行虎嘯猿啼……可是,太子埡長度大約1500米,寬度目測不足200米,樹齡雖然有幾百年,但樹木稀稀疏疏,行走在木質棧道上幾十分鐘只看到景區警示牌提醒注意虎豹,但從始至終未見其蹤。原始林區面積、樹木、動植物都與我固有的認知大相徑庭。</p><p class="ql-block">我不禁小小失落大大震撼。失落不言而喻,震撼來自于所見顛覆了我的認知。</p> <p class="ql-block">原來原始森林不在于面積的大小(當然,面積有大有小),判斷是否原始森林有五大依據即五大特征:</p><p class="ql-block">1)地面有苔蘚植物。</p><p class="ql-block">2)伴生的蘭科植物和地被物。</p><p class="ql-block">3)附生的菌類。</p><p class="ql-block">4)自然倒伏的樹木。</p><p class="ql-block">5)藤本絞殺現象。</p><p class="ql-block">行千里路讀萬卷書古之人誠不我欺也!</p> <p class="ql-block">我們最后一站是大九湖濕地公園。</p><p class="ql-block">大九湖是神農架景區的一個山間盆地,四周高山聳立,中間低洼平坦,南北長約15公里,東西寬約3公里,平均海拔1700米左右,是我國唯一一個遠離城市的國家級自然濕地公園。這里<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有湖水、沼澤、濕地和草地,是山居者難得一見的景觀。</span></p><p class="ql-block">對于一個地道的農村人,我見過更深的湖水,更險的沼澤,更寬的濕地,更廣的草地。所以,大九湖我只是簡單瀏覽走馬觀光。令我駐足者有三:</p><p class="ql-block">第一:大九湖名稱的傳說。</p><p class="ql-block">遠古時期,神農在此遍嘗百草,并支起九口大鍋精心熬制,以救民間病苦。九處架鍋之處幻化成湖,故名大九湖。</p> <p class="ql-block">第二:小火車的體驗。可能是景點比較分散、狹長,景區為方便游客提供小火車、電瓶車、公交車等交通工具,小火車是一個亮點。現在很多景區都注意到這種體驗,竊以為一個景區必須注意三個“度”——長度、強度、高度。景點較少的景區通過各種表演來吸引游客是增加游覽的長度;讓游客乘坐特別的小交通,現身參與沖浪、滑雪、鬼屋、大擺錘、玻璃棧道……是通過體驗增強游覽的強度;導游由此及彼、由近及遠、由現象到本質的講解是在提高游覽的高度。游客有了游覽的長度、強度、高度才會提升景區的關注度。</p><p class="ql-block">第三:大九湖落水孔。據說大九湖有大小47處落水孔,其北側最多最大。這些落水孔通過地表徑流和地下暗河注入房縣堵河,如果沒有這些落水孔大九湖可能是一片汪洋。我不去考慮“如果”,只是費解我們的河流流著同一處湖泊的水,血管流著同一個始祖的血為什么還要人為的設置各種藩籬,民族融合、祖國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香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站在“三省臺”邊眺望重慶、陜西,我明知這里的“省”是行政區劃讀“sheng”,可我偏偏覺得它是反省的“xing”。孔子“日省其身”是以為圣,凡夫俗子的我們更應通過不同的形式來促成自己的反省,旅游可能也是反省的一種方式。譬如通過這次神農架之行我感知了神農那種“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犧牲精神,感喟道“心存大愛方能為圣”。</p><p class="ql-block">走近神農!感念神農!景仰神農!</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清市|
理塘县|
肇东市|
广灵县|
全州县|
临沭县|
志丹县|
陵川县|
黄梅县|
庆城县|
临泉县|
灵川县|
增城市|
简阳市|
水富县|
绥德县|
汶川县|
红安县|
宜都市|
长垣县|
青州市|
建瓯市|
将乐县|
宜春市|
肥西县|
鄂尔多斯市|
莱阳市|
龙游县|
瓦房店市|
稷山县|
长岭县|
天镇县|
大理市|
封开县|
湖口县|
特克斯县|
祥云县|
巴彦县|
南宫市|
富民县|
南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