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p><p class="ql-block"> 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p><p class="ql-block"> 人生最曼妙的風(fēng)景</p><p class="ql-block"> 竟是內(nèi)心的淡定與從容</p><p class="ql-block">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rèn)可</p><p class="ql-block"> 到最后才知道</p><p class="ql-block"> 世界是自己的</p><p class="ql-block"> 與他人毫無關(guān)系!</p><p class="ql-block"> ——楊絳《一百歲感言》</p> <p class="ql-block"> 有人說,除了天堂,唯有西藏,洗滌靈魂,凈化心靈。</p><p class="ql-block"> 對西藏的向往和期待,是我揪著的一根弦, 弦一斷,即刻出發(fā)……</p> <p class="ql-block"> “住在布達(dá)拉宮,我是雪域最高的王,流浪在拉薩的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對拉薩有朦朧感觸的時候,是幾年前看了倉央嘉措的這一句話。我想象著一個世間最美的情郎流浪在一個叫做拉薩的地方!腦袋里描繪出來的畫面是一個蒼涼卻熱鬧的街道,燈火通明,人來人往,但是人海中的每個人都不曾有任何的交集,他們默默的行走在拉薩的街頭,互不干涉,互不理解!</p> <p class="ql-block"> 近兩年來,我對西藏的各種想象,聽朋友的各種介紹,當(dāng)我來到了西藏后才知道,我所想的和朋友告知的,其實——都對,但是——又都不對!</p><p class="ql-block"> 對的是,西藏這個地方確實是神圣而脫塵的;錯的是,來到西藏的人們,根本沒辦法超脫和安寧!</p> <p class="ql-block"> 拉薩是有名的“日光城”。那里的天空總是那么湛藍(lán)、透亮,好像用清水洗過的藍(lán)寶石一樣。</p><p class="ql-block"> 在拉薩,人們說話的聲音能碰到藍(lán)天,伸出手來能摸到藍(lán)天。有人說“掬一捧藍(lán)天可以洗臉”,這話真是太妙了。有貼著山頂?shù)陌自朴骋r,湛藍(lán)的天空顯得越發(fā)純凈;有拉薩河畔草地的對照,湛藍(lán)的天空顯得更加明潔。</p><p class="ql-block"> 拉薩的天空藍(lán)得讓人神往,它把你的視線緊緊吸引,讓你久久不忍移開。 </p><p class="ql-block"> 據(jù)說一年四季中,不管是隆冬還是盛夏,布達(dá)拉宮的上空總是藍(lán)晶晶的。有了這藍(lán)天,依山而建的布達(dá)拉宮顯得更加雄偉、壯麗。</p><p class="ql-block"> 在藏語中,拉薩是圣地的意思,我想,這湛藍(lán)的天不就是圣地的窗簾了嗎?</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八廓街】 </p><p class="ql-block"> 每個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的一條風(fēng)情老街,它承載著這座城市的記憶,講述著這片土地上的故事,就像長安街之于北京,春熙路之于成都,解放碑之于重慶……</p><p class="ql-block"> 拉薩也有這樣一條街道,那就是:八廓街。這條古街銘刻著拉薩時代的記憶,它收錄了雪域高原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 這次來拉薩,旅行清單里有著非常重要的一項:在八廓街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跟隨朝圣者的身影,看他們朝拜,聽他們誦經(jīng),感受一下信仰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在西藏,信仰有著無窮的力量,無關(guān)年齡、身份和地位。</p> <p class="ql-block"> 電影《可可西里》里面有句臺詞印象特別深刻:“見過磕長頭的人嗎?他們的手和臉臟得很,可他們的心特別干凈。”</p> <p class="ql-block"> 八廓街的朝圣者朝拜的堅定不移的神態(tài)中,我讀懂了人生就是一場漫長的修行。這一路,或許會遇到不同的風(fēng)景,不同的人,有的人是來溫曖你的,有的人是來給你經(jīng)歷的,不管怎樣的遇見,都值得去珍惜。</p><p class="ql-block"> 佛說,笑著面對,不去埋怨。用一顆平和、安靜、從容的心,去體驗,去經(jīng)歷……</p> <p class="ql-block">【倉姑寺茶館——到拉薩必喝的一杯茶】</p><p class="ql-block"> 倉姑寺是拉薩城內(nèi)唯一的一座尼姑寺廟。</p><p class="ql-block"> 傳說吐蕃王朝時期,水災(zāi)嚴(yán)重,藏王松贊干布在拉薩河的河堤上挖了一個地洞,閉觀誦經(jīng),祈愿消除水患,百姓安居幸福。</p><p class="ql-block"> 后來人們把藏王松贊干布修行過的地洞稱為“倉姑”,也就是地洞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解放前,為逃避高額嫁妝,不少貴族都將女兒送進倉姑寺修行,縱使青燈古佛,斬不斷七情六欲。倉姑寺的阿尼,既有佛法修行,又有世俗生活。</p><p class="ql-block"> 也許世俗生活本就是一種修行,不諳俗世,哪悟得出人生的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p><p class="ql-block"> 倉姑寺茶館,是寺院為了減輕政府的負(fù)擔(dān),自給自足做起的營生。由尼姑們經(jīng)營,一面是清規(guī)戒律,一面是“財”米油鹽,佛法與世俗構(gòu)成了它的特別之處,就像多年前為躲避嫁妝而來這里的貴族小姐們,可以一邊修行、一邊談情。</p><p class="ql-block"> 當(dāng)我一踏入倉姑寺茶館,簡陋的雨棚,一層透光薄膜,不算整齊的桌椅和隨意擺放的雜貨,構(gòu)成了茶館的全部,確實不像是苦心經(jīng)營的生意,一切都顯得很“佛系”,給我有一種“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的感覺,好像喝下這杯茶,就離拉薩更近,離佛更近。</p> <p class="ql-block"> 早就聽說中國最極致的地方,是西藏;而西藏最極致的美,是阿里。</p><p class="ql-block"> 阿里是“萬山之祖”、“百川之源”。這里有世界級神山岡仁波齊;這里有藏地圣湖之首瑪旁雍錯;這里還有百公里之闊的扎達(dá)土林和擁有七百年歷史的古格王國遺址。到了這里,我們可以把遠(yuǎn)方的遠(yuǎn),歸還阿里。</p><p class="ql-block"> 阿里殘酷的高原環(huán)境讓許多人望而卻步。正因如此,阿里的宗教藝術(shù)和文化出現(xiàn)了斷層和流失;轉(zhuǎn)山路途艱辛,只有親歷過的人才會明白這到底是身體的苦修,還是心靈的遠(yuǎn)行。</p><p class="ql-block"> 而我來阿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放空自己。</p> <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p><p class="ql-block"> 我們的旅程首站是羊湖。它位于拉薩以西,海拔4441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p><p class="ql-block"> 我們翻越海拔4990米的崗巴拉雪山,來到了“天上圣湖“之美譽的羊卓雍措。雖然天空陰云密布,羊湖少了迷人的藍(lán)綠色,但水面平靜如鏡,和遙遠(yuǎn)的雪山相映成趣。置身其中,我還是能依稀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寧靜與和諧。</p> <p class="ql-block"> 遠(yuǎn)眺羊湖,宛若仙女手中緞帶的湖面,隨著山脈的走勢,在紅褐色的山谷中,劃過幾道優(yōu)美的蔚藍(lán)色,悄然橫亙在岡巴拉的崇山峻嶺之間,靜臥在雄渾高大的寧金抗沙峰下。在這片蜿蜒的蔚藍(lán)面前,一切的色彩都以被掩蓋。</p> <p class="ql-block">【卡若拉冰川】</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海拔5560米的卡</span>若拉冰川是西藏最易接觸的冰川之一。陽光下,這里冰川與藍(lán)天交相輝映,構(gòu)成了一幅壯觀的景象。雪白的冰川,在陽光的照射下,像一顆璀璨的鉆石,引人入勝。而我們所看到的卡若拉卻云霧繚繞,宛若蒙著面紗的嬌羞的新娘一般。</p> <p class="ql-block"> 日喀則,從古至今以其厚重的文化、依山而建的寺廟建筑、壯麗的自然景觀、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成為了“后藏”重鎮(zhèn)。它也是西藏第二大城市。</p><p class="ql-block"> 日喀則是一個寺廟眾多的城市,宗教氣息特別濃厚。這里的人們無比虔誠,無論是走在街上,還是寺廟里,隨處可見手拿轉(zhuǎn)經(jīng)筒的藏族阿媽虔誠的身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扎什倫布寺】</p><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卡若拉冰川,過紅色小鎮(zhèn)江孜縣,抵達(dá)日喀則的尼色日山下由黃教始祖宗喀巴的弟子一世達(dá)賴?yán)铩?lt;/p><p class="ql-block">根敦珠巴主持興建,也是后藏地區(qū)最大的寺廟——扎什倫布寺。這里是歷代班禪駐錫地。</p><p class="ql-block"> 扎寺與拉薩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稱格魯派的“四大寺”。</p><p class="ql-block"> 寺院依山而筑,層層疊疊的寺舍經(jīng)殿,深邃曲折的巷道,可以讓人走到腿軟。扎什倫布寺里供奉著世界最大的銅鑄強巴佛像,有57間經(jīng)堂,3600多間寺院建筑,常駐寺中修習(xí)的喇嘛多達(dá)800多位。這里迎接著絡(luò)繹不絕前來朝拜的虔誠信眾和游人。</p><p class="ql-block"> 在扎寺,我被前來朝拜人的虔誠所感染,為他們的信仰而感動。</p> <p class="ql-block"> 藏廟依偎后藏山,紫光駐錫殿檐斕。</p><p class="ql-block"> 強巴佛在其中穆,嫻靜未來度髻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誰識靈犀一點通,輝煌寺院展奇雄。</p><p class="ql-block"> 壯觀自是神明力,宏美原因造化功。</p><p class="ql-block"> 殿閣參差祥瑞地,鼓鐘回蕩玉樓風(fēng)。</p><p class="ql-block"> 佛經(jīng)釋理禪心悟,回首人間萬事空。</p> <p class="ql-block">【江孜宗山古堡】</p><p class="ql-block"> 離開滿拉水庫,繼續(xù)向日喀則進發(fā),路上遠(yuǎn)遠(yuǎn)看到了英雄古堡——江孜宗山古堡。江孜,藏語意為“勝利頂峰,法王府頂”。它位于西藏自治區(qū)南部,雅魯藏布江支流年楚河上游北岸。</p><p class="ql-block"> 江孜建城已有600年,比日喀則還要稍早,在西藏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她向南可通尼泊爾、錫金、印度,東面可掌控拉薩,北面能扼守日喀則,是喜馬拉雅山和岡底斯山之間唯一的一條通道,是南亞通往西藏的必經(jīng)之地。</p><p class="ql-block"> 江孜古堡的出名是因為當(dāng)年慘烈的抗英之戰(zhàn)而被稱作“英雄之城”。電影《紅河谷》就記錄了其當(dāng)時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p><p class="ql-block"> 1903年冬天,英國侵略軍進犯江孜,從此開始了以江孜人民為主的西藏人民反抗英帝國主義武裝侵略的抗英戰(zhàn)爭。英軍遭到西藏軍民的頑強抵抗,死傷慘重,被迫逃跑。</p><p class="ql-block"> 1904年4月,英軍再次攻打江孜,他們憑著先進的武器,濫殺無辜。江孜軍民和白居寺僧侶們與英軍進行了拼死抵抗。江孜人民在宗山上筑起炮臺,用土炮、土槍、刀劍、梭標(biāo)和弓箭與入侵者展開了英勇的血戰(zhàn),戰(zhàn)斗持續(xù)了兩個多月之久。由于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和武器的落后,以及火藥庫的爆炸,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江孜軍民仍用石頭拼死抵抗,全部壯烈犧牲,寫下了光輝而悲壯的英雄篇章。</p><p class="ql-block"> 至今遠(yuǎn)遠(yuǎn)望去,這座用藏族人民血與汗浸潤的古堡,還能依稀感受到當(dāng)年英雄壯烈的魂魄。看著這座巍然屹立在藍(lán)天之下,依山而建的城墻,仍然讓人不免肅然起敬,心中充滿了對英雄們的敬仰和緬懷。</p><p class="ql-block"> 宗山古堡的紅色圍墻在山峰上一直延伸到了藏南重要的寺廟——白居寺的后山,當(dāng)年,寺廟中的僧人和百姓們一起并肩作戰(zhàn),他們也是抗擊英軍的重要力量。寺廟的僧人們面對死亡,沒有表現(xiàn)出任何畏懼和退縮,實在是可歌可泣令人敬重。</p> <p class="ql-block">【嘉措拉山口】</p><p class="ql-block"> 也稱定日界,這里是珠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山口,巨大的保護區(qū)標(biāo)牌豎立在公路上,無數(shù)的經(jīng)幡迎風(fēng)飄揚。嘉措拉山口5248米,水泥標(biāo)高牌上掛滿了五彩經(jīng)幡。海拔4000米以上植被稀少,山地粗礪堅硬。雨季的西藏,天氣忽晴忽雨。陰云籠罩下,除了灰色的山路,幾乎沒有生命痕跡。藏民在人跡常至之處扯起經(jīng)幡,經(jīng)幡由藍(lán)白紅綠黃5種顏色組成,以其強烈大膽同那天地的單調(diào)達(dá)成了平衡。</p> <p class="ql-block">【加烏拉山口】</p><p class="ql-block"> 加烏拉山口位于西藏日喀則地區(qū)的珠穆朗瑪峰國家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是前往珠峰大本營必經(jīng)翻越一個山口,這是目前觀賞珠穆朗瑪峰最佳的觀景平臺,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雪山觀景臺之一,它位于喜馬拉雅山北面,向南面眺望,是唯一一個能欣賞五座8000米峰的山口,從這個意義上說, 中國 最大的觀景臺不是牛背山,而是加烏拉山口,這里看日出比珠峰看日落更壯觀。雖然天氣不好,但是站在觀景臺上,依然能隱隱約約看到108拐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世界的屋脊——珠峰】</p><p class="ql-block"> 珠峰位于喜馬拉雅山脈,海拔達(dá)到了驚人的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p><p class="ql-block"> 在珠峰大本營,你可以遠(yuǎn)眺珠穆朗瑪峰,感受到它的威嚴(yán)和壯觀。無論你是否打算攀登這座山峰,僅僅站在大本營,你就能體驗到這座山峰所散發(fā)出的無盡力量。</p> <p class="ql-block"> 珠峰大本營的夜晚是屬于年輕人的。夜幕降臨,來自四面八方的年輕人聚集在紀(jì)念碑前,打著手電揮舞雙手,或引吭高歌,或大聲表白,歡聲笑語響徹夜空,激動喜悅之情溢于言表。</p> <p class="ql-block"> 原本計劃夜晚在珠峰大本營近距離看星空的,可是天公不作美,雨一直淅淅瀝瀝下個不停,直到天亮,依然陰云密布。眺望世界第一高峰眼看就要泡湯,日照金山更是成了奢望。</p> <p class="ql-block"> 在西藏,任何奇跡皆有可能發(fā)生。就在大家絕望想離去的時候,奇跡出現(xiàn)了!珠峰周圍的云霧漸漸散去,珠穆朗瑪峰羞答答地顯露出她的芳姿。這一切真太出人意料了!</p><p class="ql-block"> 一旁的工作人員也連呼:奇跡,真是奇跡!因為他們也已經(jīng)好多天沒有看到珠峰真容了。</p> <p class="ql-block">【希夏邦馬峰】</p><p class="ql-block"> 希夏幫馬峰藏語是“氣候嚴(yán)寒,天氣惡劣多變”之意,海拔8027米,位于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在西藏聶拉木縣境內(nèi)東南,距珠穆朗瑪峰120公里,是一座完全在中國境內(nèi)的8000米級高峰。</p> <p class="ql-block">【佩古措】</p><p class="ql-block"> 希夏邦馬峰除了雪峰和草甸,最驚艷的就是佩古措,它是日喀則最大的湖泊。佩古措雖然面積不大,名氣卻不小。狹長型湖泊寧靜安祥,如同一顆巨大的晶瑩剔透的藍(lán)寶石。不遠(yuǎn)處就是她的戀人希夏邦馬峰堅定地守護著她。湖水亦很特別,一邊是咸水,一邊是淡水。</p><p class="ql-block"> 當(dāng)你坐在湖邊,你會發(fā)現(xiàn),整個世界仿佛都靜了下來;當(dāng)你望著眼前湛藍(lán)的湖水,整個心都會無比的放松。也許,這就是生活,更是心靈的旅行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迷之高原——仲巴濕地】</p><p class="ql-block"> 青藏高原是無數(shù)雪山圣湖的安住之地,同時也是亞洲最重要的江河發(fā)源地。雅魯藏布這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便是形成在這里。</p><p class="ql-block"> 雅魯藏布平均海拔4600米,一路東去,造就了無數(shù)的支流、湖泊和濕地。它的上游江段叫做當(dāng)卻藏布,也就四條圣河之一的馬泉河。從仲巴沿著馬泉河而下,馬泉河錯綜復(fù)雜的辮狀水系在岡底斯山和喜馬拉雅山之間蜿蜒東去,平鋪谷底,洋洋灑灑,肆意奔流。無數(shù)的岔流和河川的彎曲,讓仲巴成了濕地王國的起點。</p> <p class="ql-block"> 仲巴地區(qū)地表多沙,加上常年大風(fēng),使得馬泉河在這一帶形成了沙丘和濕地交錯共生的壯美畫面。一座座金色的沙丘或在河畔、或在水中、或繞行于綠地、或靜臥于灘頭。</p><p class="ql-block"> 水草豐沛的濕地環(huán)境吸引了無數(shù)的野生動物在這里“安家落戶”,成群的黑頸鶴在悠閑覓食,三五成群的藏羚羊拖家?guī)Э谠诤优下剑舸舻囊瓣笈E^膝的大毛裙審視著過往的來客。牧民的帳篷星羅棋布,一個個牧場沿著濕地綿延無盡。</p> <p class="ql-block"> 從薩嘎出發(fā),駛?cè)肫骄0?500米以上的阿里地區(qū),途徑較具代表性的“五彩沙丘”。這里的五彩并不是沙子的顏色,而是天空、雪山、湖泊、水草和沙丘共同組成的色彩組合,也是雅魯藏布源頭特有的沙丘景觀。</p> <p class="ql-block">【瑪旁雍措&拉昂措】</p><p class="ql-block"> 藏語“措”即湖的意思,一天之內(nèi)“一措再措”逛了二個措:瑪旁雍措和拉昂措。</p><p class="ql-block"> 瑪旁雍措在西藏阿里地區(qū)普蘭縣城東35公里、崗仁波齊峰之南。其周圍自然風(fēng)景非常美麗,自古以來佛教信徒都把它看作是圣地“世界中心”,是中國蓄水量第二大的天然淡水湖、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藏地所稱三大“神湖”之一。</p><p class="ql-block"> 雨季觀賞瑪旁雍措是要憑借點運氣,的,只有遇到云開日出,湖水碧藍(lán)的美景才可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象雄大藏經(jīng),俱舍論》中所記載的“四大江水之源”指的就是圣湖之母瑪旁雍措。東為馬泉河,南為孔雀河,西為象泉河,北為獅泉河。“瑪旁雍措”意為“不可戰(zhàn)勝的碧玉之湖”,藏語里“瑪旁”就是不敗,無不勝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佛教經(jīng)典說四大神湖中原有四大龍王,起初他們總是興風(fēng)作浪,危害人民。到了唐代藏王赤松德贊時期,蓮花生大顯神通,收服了四大龍王,使他們皈依佛法,逐漸成為藏傳佛教的四大護法神,“瑪旁雍措”因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據(jù)說瑪旁雍措也是最圣潔的湖,是勝樂大尊賜與人間的甘露,圣水可以清洗人心靈中的煩惱和孽障。她是雍仲本教、印度佛教、印度教所有圣地中最古老、最神圣的地方,她是心靈中盡善盡美的湖,是這個宇宙中真正的天堂,是眾神的香格里拉,萬物之極樂世界,印度教說它是濕婆神的住所。</p> <p class="ql-block">【拉昂措】</p><p class="ql-block"> 拉昂錯與圣湖瑪旁雍措相鄰,兩湖之間的地帶是進出普蘭縣的必經(jīng)之路。拉昂錯湖屬微咸水湖,由于湖水不能飲用,且湖岸周圍植物絕少,因而得名“鬼湖”。據(jù)考證,拉昂錯與瑪旁雍錯曾經(jīng)相連,后因湖面下降,才分成了兩個湖,至今兩湖間還有一河相通,圣湖的水可以流到鬼湖中。</p><p class="ql-block"> 在藏傳佛教中,鬼湖亦被視著圣湖,傳說釋迦牟尼普度眾生,用大米救濟窮苦教徒,湖水是淘米水積聚形成的,因此,佛教徒們常來此頂禮膜拜,這里逐漸成為著名的佛教圣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與瑪旁雍錯相比,拉昂錯一直被冷落。據(jù)說傳言:它是羅剎王的主要聚集地,印度古代《羅摩衍那的故事》中誘拐美女斯達(dá)的九頭羅剎王就住在這里。更有人稱在此湖邊遇到一系列不吉利的征兆。另外一個原因是,此湖周圍沒有溫泉可以沐浴。在冬季湖周圍氣候寒冷,景色荒涼。</p><p class="ql-block"> 鬼湖和圣湖在同一座雪山下生存,沒有仇恨沒有戰(zhàn)爭,只有相互廝守著億萬年的蒼涼歲月。鬼湖經(jīng)常是無風(fēng)三尺浪,湖邊是暗紅色的小山,色彩古怪迷離。</p><p class="ql-block"> 兩湖雖一堤之隔,但名氣卻不可同日而語。拉昂錯面積小,僅為269平方公里,海拔也略低于瑪旁雍錯。1906年瑞典地理學(xué)家在測量完瑪旁雍錯的水深后,曾試圖測量拉昂錯的深度,但僅測量了湖體北端便無果而終,它的深度至今仍是一個謎。</p><p class="ql-block"> 我們驅(qū)車來到湖邊前,司機李隊一再提醒不要將手放進湖水中。可是當(dāng)真的來到湖邊,我們的車就陷進了松軟的沙石中,其余4輛霸道只能在路邊看著我們在湖邊苦苦掙扎。不過在美麗的夕陽下,湖面波光粼粼,反而增添了幾分樂趣。也許這真是鬼湖有意在挽留我們呢!</p> <p class="ql-block">【神秘壯美的岡仁波齊】</p><p class="ql-block"> 海拔6656米的岡仁波齊藏語意為神靈之山,是岡底斯山脈第二高峰,是中國的神山之一。岡仁波齊堪稱神山之王,世界的中心。</p><p class="ql-block"> 在阿里,心向神往的岡仁波齊是離天最近、最潔凈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如果一生要去一個地方,那便是岡仁波齊。它供養(yǎng)著人們的靈魂,庇佑著雪域的萬物眾生,不為風(fēng)景,而是帶上虔誠謙卑的心前來放空自己,放下一切的過往,重拾對人生、對生活新的認(rèn)識、新的開始。</p><p class="ql-block"> 極目遠(yuǎn)眺,我暗暗祈禱:愿神山也能給我和我所愛的人們帶去好運,愿所求都能如所愿!</p> <p class="ql-block"> 在朗達(dá)瑪滅佛、天下大亂之時,岡仁波齊成了虔誠佛教徒的避難所,一支崇信佛教的吐蕃王室后裔,吉德尼瑪袞王子,帶著千余騎士來到岡仁波齊腳下的普蘭縣境內(nèi),之后逐步擴展到阿里全境,建立了西藏歷史上著名的古格王國(古格王國遺址距離岡仁波齊峰160公里)。</p> <p class="ql-block"> 在這個充滿了神秘的地方,這些皇宮、寺廟、洞窟的遺址遺跡,不知道隱藏了多少世紀(jì)的秘密:開拓與交流、創(chuàng)造與冥想、戰(zhàn)爭與愛情、陰謀與背叛、輝煌與凋敝……其實,青藏高原何曾荒涼?何曾封閉?喜馬拉雅山脈從來就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礙。幾千年來,這里的文化傳播與交流從未曾間斷,這里的文化繁榮與輝煌超越了我們的想象。</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們起了個大早,去岡仁波齊大本營遠(yuǎn)距離一睹神山岡仁波齊峰。</p><p class="ql-block"> 說早其實也不早,出發(fā)也有9點了,可是天空陰云籠罩,使得看上去天還沒亮。</p><p class="ql-block"> 來到大本營,人不多,神山也始終羞答答地躲在云層后面不肯露出真容。不過這絲毫不影響他在我心中神圣的地位。喝一口神山圣水祛病消災(zāi),膜拜,祈福,為自己,為親人,為所有愛我和我愛的人們!</p> <p class="ql-block"> 離開岡仁波齊大本營繼續(xù)前行,我們來到了芝達(dá)布日溫泉。據(jù)說這里的溫泉可以治療胃病、痛風(fēng)等多種疾病,效果極佳。我們到的時候看到已經(jīng)有不少專程來此泡溫泉泡腳的藏民了,有的還對溫泉頂禮膜拜。</p><p class="ql-block"> 趕緊脫了鞋襪下去感受一番,哦喲,溫泉的水還有點燙腳,下面高低不平的石頭也有些硌腳,只能往下游走一段。司機師傅說,掰一小塊溫泉的巖石嚼一嚼吃下去能治胃病,又熱心地淌著發(fā)燙的水到上游掰了一捧巖石給我,一股熱流立刻涌上心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龍嘎拉山口——西藏的天使之淚</p> <p class="ql-block"> 車子繼續(xù)前行,一處處蜂擁而上的土林令人眼睛一亮——這就是扎達(dá)土林。它們或一根根筆直挺立,或一層層逐漸抬升,或似旋轉(zhuǎn)階梯盤旋而上直達(dá)雪峰,又或似天然巨墻巍然而立。扎達(dá)土林和古格王國的恢宏氣勢著實讓人敬而生畏,也成就了阿里神秘莫測的各路傳說。</p> <p class="ql-block">【托林寺——西藏阿里的靈魂家園】</p><p class="ql-block"> 在西藏自治區(qū)阿里地區(qū)札達(dá)縣境內(nèi),距古格王朝遺址以東十余公里的象泉河南岸,有一處殿宇巍峨、塔群高聳、紅墻圍護的建筑群,這就是名聞中外的托林寺。</p><p class="ql-block"> 托林寺意為懸空寺或盤旋于空中的寺廟。它是阿里地區(qū)歷史上的第一座佛教寺廟,也是藏傳佛教后弘期上路弘法之發(fā)源地。</p> <p class="ql-block"> 雖然托林寺經(jīng)過千年戰(zhàn)亂和文革的破壞,這座千年古寺早已完全失去了往日的輝煌,曾經(jīng)近百座佛殿只剩下三座,近千個佛塔只殘存一處,鼎盛時期九千余人的僧眾目前還有不到十位,但是,當(dāng)我真的站在托林寺門口,看到托林寺破舊低矮的大門那一刻,我們還是不敢相信,這就是那個影響了西藏千年歷史的托林寺。</p><p class="ql-block"> 走進托林寺的大門,千年古寺一展眼前,沒有傳統(tǒng)西藏寺院的那種金碧輝煌,沒有桑煙繚繞,更沒有經(jīng)聲低吟。整個寺院在碧空白云下顯得滄桑,破敗中透露著一絲安寧。</p> <p class="ql-block">【一個最接近天空的神秘古國 —— 古格王朝】</p><p class="ql-block"> 在位于阿里札達(dá)肥札不讓區(qū)象泉河畔的一座山上,坐落著一座高原古城的遺址,它就是古格王朝遺址。自從二十年前被科學(xué)家發(fā)現(xiàn)以來,在古格遺址周圍不斷發(fā)掘出來的造像、雕刻及壁畫,是這個神秘王朝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p><p class="ql-block"> 古格王國是在公元十世紀(jì)前后,由吐蕃王朝末代贊普朗達(dá)瑪?shù)闹貙O吉德尼瑪袞在吐蕃王朝崩潰后,率領(lǐng)親隨逃往阿里建立起來的。這個曾經(jīng)有過七百多年燦爛文明史的古格王朝,它的消逝至今仍是個謎。是什么使得繁榮富強的古格文明突然間消逝得無影無蹤?少量的歷史典刊殘缺不全并且相互矛盾的記載,不僅未能揭開古格王國神秘的面紗,反而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感。古老的古格,像是一座巨大的迷宮,將西藏西部眾多的秘密深鎖其中。</p> <p class="ql-block"> 古格王朝的都城扎不讓位于現(xiàn)札達(dá)縣城西的象泉河南岸,其都城附近四面的多香,北面的東噶、香孜、香巴、皮央遺址,南面的瑪那、達(dá)巴、曲龍遺址等,都具有相當(dāng)?shù)囊?guī)模。從這個大規(guī)模的城市來看,我們可以想象在數(shù)百年前西藏那個離天堂最近的土地上,那個名字叫作古格的王朝的繁榮和美好了。</p><p class="ql-block"> 此處,那時候的西藏還是對外貿(mào)易的重要商埠之一,西藏的特產(chǎn)如藏紅花、冬蟲夏草等各種名貴藥材,金礦銀礦等出產(chǎn)的貴金屬原料,以及用這些金屬所加工的佛像、飾品等都源源不斷地走向了中原乃至世界的各個角落。同時,中原及世界上的商品也得益于這個商埠流通到西藏的各個地區(qū)。正是如此,才有了古格王朝長達(dá)百余年的穩(wěn)定和富有。</p><p class="ql-block"> 然而,這是這樣一個文明、繁榮、穩(wěn)定、富有的國家,卻被一場奪權(quán)之亂徹底毀滅了。這場戰(zhàn)爭結(jié)束之后,這里的繁華落盡,再沒有了往日的繁榮與美好。</p> <p class="ql-block"> 這樣一個經(jīng)濟富足、文化燦爛的王國在一夜之間突然、徹底底消失不見,留給后人的除了感嘆、遺憾,更多的就是對它消失的迷惑。通過對古格王朝遺址中未完成的建筑的考古,許多史學(xué)家推測古格王朝的滅亡與戰(zhàn)爭有關(guān)。</p><p class="ql-block"> 據(jù)史學(xué)家推測,在公元1630年前后,與古格王朝同宗的西部鄰族拉客人發(fā)動了入侵戰(zhàn)爭,結(jié)束了古格王朝的歷史。</p><p class="ql-block"> 當(dāng)時,古格王的弟弟勾結(jié)拉達(dá)克王室,利用拉達(dá)克的軍隊攻打古格都城,古格王率領(lǐng)部下誓死抵抗,最終被困于古格王宮內(nèi)。整個王宮只有一條隧道可以通到山上,而另外的地方全都是懸崖。拉達(dá)克為了取得這場戰(zhàn)爭的最終勝利,便決定在王宮周圍修建一座石頭樓,以便攻下古格王宮。在修建石頭樓的過程中,許多百姓被征召,死的死,殘的殘,古格國王不忍看著自己的子民慘死,于是出城投降。</p> <p class="ql-block"> 那么古格王朝百姓的結(jié)局又如何呢?他們最終究竟是成了入侵者的刀下之鬼,還是成了新國王的臣民呢?古格王朝的最終消亡是不是這場戰(zhàn)爭造成的?這謎一般的“國破家亡”,也許只能從“無頭干尸洞”中得到一些線索。</p><p class="ql-block"> 在古格遺址干尸洞里,有30多具尸體,且都是沒有顱骨的無頭尸。如果說這些尸體是在戰(zhàn)爭中被殺的大臣,那么為何要砍掉頭顱?如果是百姓,為何只選了在這個狹小的地方“藏”下這30余人?</p> <p class="ql-block"> 有人猜測這是一種有一定儀式的葬式。如此說來,無頭藏尸洞中的尸體會不會是國王或是權(quán)貴的人殉,不管從哪種猜測來看,戰(zhàn)爭造成的屠殺和掠奪都不像是毀滅古格文明的真實原因,古格王朝的滅亡更可能的原因是環(huán)境惡化造成的。</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的古格王朝遺址被土林遠(yuǎn)遠(yuǎn)近近地環(huán)抱其中,遠(yuǎn)遠(yuǎn)望去,很難分辨出哪里是城堡,哪里是土林。加之散布在荒原大漠中的斷壁殘垣、坍毀的洞穴、傾倒的佛塔,使得古城在朝霞初起或夜幕降臨時,透射出一種殘缺、悲壯、凄涼之美。</p><p class="ql-block"> 這樣一個曾經(jīng)有過七百年燦爛歷史,經(jīng)歷過十六位世系國王的王國神秘地退出了歷史舞臺,留給人們的,除了這些斷壁殘垣,就只剩下深深的遺憾了。</p> <p class="ql-block">【東嘎·皮央——寶藏級的人文秘境】</p><p class="ql-block"> 皮央,當(dāng)?shù)厝朔Q之為“其旺”、“皮旺”,據(jù)傳因村東有名為“皮央格林塘寺”的古寺而來;東嘎在藏語中意為“白色海螺”。</p> <p class="ql-block"> 在高海拔地區(qū),要往上攀爬是需要勇氣的,同行的大部分伙伴在上午游覽了古格遺址后,對再次爬升石窟看壁畫都望而卻步了。</p><p class="ql-block"> 如今,看護壁畫的只有一位看上去約摸七八十歲的老人。沿著指示牌,我與同找到了老人棲身的小屋,老人帶我們參觀了僅有的壁畫和佛像。老人不太懂漢語,從他只言片語的介紹中,我勉強聽懂了一些。</p> <p class="ql-block"> 雖然原有塑像盡毀,但壁畫尚保存不少,壁畫的題材主要是菩薩、護法小像和千佛小像,菩薩像細(xì)腰豐乳,體態(tài)修長,展現(xiàn)出 12 世紀(jì)前后西藏西部造像的特征。</p><p class="ql-block"> 皮央遺址只殘存兩座佛塔,其中之一較為特殊,塔身是圓柱狀,周圍浮雕 12 根柱子和 4 個身著翻領(lǐng)袍服,頭戴扁平帽子的力士,從力士的衣著來看,具有 12 世紀(jì)前后的服飾特征,整個阿里地區(qū)的佛塔上僅見此一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獅泉河】</p><p class="ql-block"> 我是從《醉美阿里》這首歌里知道“獅泉河”這個城市的——</p><p class="ql-block"> 有個城市 它叫獅泉河</p><p class="ql-block"> 它雖小 但很豐滿 </p><p class="ql-block"> 它不繁華 但很充盈 </p><p class="ql-block"> 獅泉河水 滋養(yǎng)著它的根脈 </p><p class="ql-block"> 紅柳花開 帶給它勃勃生機 </p><p class="ql-block"> 日出時 它宛如朝氣蓬勃的少年 </p><p class="ql-block"> 夜幕中 它仿佛散落人間的星辰 </p><p class="ql-block"> 歲月里 它堅如磬石屹立多年 </p><p class="ql-block"> 不卑不亢 風(fēng)采盡顯</p><p class="ql-block"> …… ……</p> <p class="ql-block"> 從獅泉河進入阿里中北線,獅泉河是中國西部重鎮(zhèn),地處在一個三岔口上。往北走是新疆,往南走是整個西藏的南部腹地,而往東走就是阿里中北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p><p class="ql-block"> 獅泉河鎮(zhèn)是西藏阿里地區(qū)行署所在地,因緊挨著獅泉河而得名,距離中印邊境只有200公里。對邊防的軍事意義尤為的重要。難怪一路上會時不時看到軍車擦肩而過,亦或是軍用飛機空中掠過。司機師傅再次提醒,最好不要拍照,即便是拍照,也不能發(fā)朋友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日土巖畫——凝固在巖壁上的歷史】</p><p class="ql-block"> 巖畫是一種石刻文化,是遠(yuǎn)古的人們對物質(zhì)和精神生活的藝術(shù)再現(xiàn)。在西藏,最具代表性的巖畫是日土巖畫。</p> <p class="ql-block">【班公措】</p><p class="ql-block"> 班公措,高原的眼;班公措,圣潔的泉。</p> <p class="ql-block"> 班公措,又稱措木昂拉仁波,在藏語中是“長脖子天鵝”、“明媚而狹長”的意思。司機介紹說,從高空俯瞰,中印邊界的那片湖確實像是天鵝的長脖頸。</p><p class="ql-block"> 以往這個季節(jié),班公湖上紅嘴鷗成群結(jié)隊在湖面上低飛捕食,可這次去,竟然不見一只,也真是絕了。</p> <p class="ql-block">【森格藏布——觸手可及的美】</p><p class="ql-block"> 森格藏布,漢語譯為獅泉河,是阿里地區(qū)最大的一條河流,是印度河的上源。</p> <p class="ql-block">【錯那措】</p><p class="ql-block"> 錯那措相傳是金剛魯姆女神的瑤池,是當(dāng)?shù)氐摹吧窈薄?lt;/p> <p class="ql-block"> 按照計劃,我們進入了無人區(qū)。不知是司機師傅的車技高超,還是我的耐受力超強,感覺搓板路的顛簸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p> <p class="ql-block"> 在無人區(qū),支個天幕搭個小桌板,拿出自帶的食物野炊也是一件快樂的事。生火做飯,你洗我切,說說笑笑,旅途的疲勞一下子消除了七八九。</p> <p class="ql-block"> 傍晚,我們來到了仲巴縣一個很小的村子,這是我迄今為止看到的最小、最破舊的村子。一條街道,兩邊的房子也很破舊,幾乎看不到人,倒是幾只羊在路邊挺悠閑的走來走去。</p><p class="ql-block"> 晚餐只能在村里唯一一家小餐館里吃。餐館的設(shè)施和菜品及其簡單,倒是室內(nèi)掛滿了各地戶外徒步的旗子,墻上亦寫滿了四方戶外大咖的留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仁青休布措】</p><p class="ql-block"> 仁青休布措位于仁多去措勤的路上,仁青休布錯相對于北線的其它湖來說,給我的感覺更加人跡罕至。出了仁青,四周有些綠色,遠(yuǎn)處連綿的山坡中有炊煙升起,光線照在山坡上射在煙霧上,使人不得不瞇起眼來眺望阿里線上難得的人煙味道。</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似乎只有我們五輛車,四周靜悄悄。遠(yuǎn)遠(yuǎn)看到前方有一個措,與地平線齊平,若影若現(xiàn)。</p><p class="ql-block"> 終于轉(zhuǎn)到措邊,湖水清澈,湖邊石頭清晰可見。湖中有一座小島,山頂覆蓋著白雪,山線柔和。當(dāng)仁青休布措以一種不知名的原生態(tài)方式出現(xiàn)在我眼前時,我沒有發(fā)出驚嘆,沒有說出贊美的話語,只是坐在湖邊久久不愿離去,面對平靜的湖面,什么也不說,什么也不想,就這樣靜靜地發(fā)呆。是還沒從睡意中醒來,還是無法從錯的美色中弄清真實?</p><p class="ql-block"> 你可以說仁青休布措是位深藏的閨秀,但我更愿意說是一種讓人回味無窮的品質(zh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扎布耶茶卡鹽湖——西藏的天空之境】</p><p class="ql-block"> 來到扎布耶茶卡首先映入眼簾的并不是清澈的湖水,而是白茫茫的鹽池天空。由于天空始終被厚厚的云層遮掩,只能隱約看到湖面泛起的淺淺的粉色。</p> <p class="ql-block"> 雖然湖周邊甚是荒蕪,但是在濕地附近棲息著黑頸鶴等珍稀水鳥。</p><p class="ql-block"> 其實,扎布耶茶卡的價值遠(yuǎn)不止驚艷你的眼睛,它還是世界上三大鋰鹽湖之一,中國最大的鋰鹽湖。</p> <p class="ql-block">【達(dá)瓦措】</p><p class="ql-block"> 從措勤到尼瑪?shù)穆飞希?jīng)過達(dá)瓦措。近在咫尺的距離,在路邊就能看到這一汪碧水。達(dá)瓦措,又稱“達(dá)娃措”,意為“月亮湖”,像一輪初升新月,點綴在措勤北部廣袤的大草原之上。</p> <p class="ql-block">【扎日南木措】</p><p class="ql-block"> 扎日南木措在阿里措勤縣境內(nèi),是措勤的母親湖,也是西藏第三大湖泊。措勤,藏語意為“ 大湖 ”,因之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陽光下,扎日南木措藍(lán)得清澈透亮;夕陽中,彤云密布,映紅一面湖水,扎日南木措如同火焰般燃燒起來。</p> <p class="ql-block">【當(dāng)惹雍錯】</p><p class="ql-block"> 當(dāng)惹雍錯遠(yuǎn)離了旅行者的常規(guī)路線,保留了更多原始淳樸的氣息。當(dāng)惹雍錯如海水一般湛藍(lán),延伸至天邊,與達(dá)果神山相接。面對一望無垠、深不見底的大湖,不禁令人感嘆天地之悠悠,神圣之感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當(dāng)惹雍措是西藏最古老的宗教雍仲苯教崇拜的圣湖。湖為南北走向,三面環(huán)山。唯南岸達(dá)爾果山東側(cè)有一缺口。達(dá)爾果山一列七峰,山體黝黑,頂覆白雪,形狀酷似7座整齊排列的金字塔。當(dāng)惹雍措沿湖地帶有許多象雄古國的遺跡。</p> <p class="ql-block"> 我們住宿的地方雖然簡陋,但是還算干凈,站在二樓走廊就能看到當(dāng)惹雍措。可惜天陰沉沉的,夜里還下起了雨,夜晚的星空只能下次再見了。</p> <p class="ql-block">【變幻莫測——當(dāng)瓊措 】</p><p class="ql-block"> 當(dāng)瓊措是距離當(dāng)惹雍措不遠(yuǎn)的一處小湖泊,在第四冰河紀(jì)時期與當(dāng)惹雍措是相通的,湖邊是文布鄉(xiāng)所在地。當(dāng)瓊措在北線眾多的湖泊中顯得非常特別,湖水的顏色令人驚愕,第一次來的朋友,很多都以為湖水是被化學(xué)物質(zhì)所污染而變色所致,像人為浸染,不可思議的翠綠。</p><p class="ql-block"> 站在山上俯瞰當(dāng)瓊措,它就像塊翠玉鑲嵌在藏北高原,湖水中還有一縷縷如絲綢般的紅色帶狀區(qū)域,非常奇特。大家都說“九寨歸來不看水”,我想說,在西藏的湖泊,色調(diào)之豐富,不遜色于這世上任何地方的湖水。</p> <p class="ql-block"> 西藏是世界上湖泊最多最集中的地區(qū)之一,這里的湖泊星羅棋布、形態(tài)各異,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水色極美。湖泊的透明度一般在1~10米,湖水清澈明凈。湖面多呈深藍(lán)色,因為陽光中的紅、橙、黃等長波易被水體吸收,紫、藍(lán)等短波則被水分子散射折返湖面。在高原上行走,不用刻意尋找,你就會與各種美麗的湖泊相遇。</p> <p class="ql-block">【色林措——野生動物的樂土】</p><p class="ql-block"> 色林措,藏語意為“威光映復(fù)的魔鬼湖”,是西藏第一大湖泊。</p> <p class="ql-block"> 達(dá)則措—恰規(guī)措—吳如措—色林錯—錯鄂鳥島,再回首,驀然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傻傻分不清哪是哪措了。其實,行走在阿里無需分清,一錯再措的視覺感受,令人美到似在仙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天空之樹 向陽而生】</p><p class="ql-block"> 這棵在荒蕪的羌塘無人區(qū)上生長著的“天空之樹”,它靜靜躺在G317國道邊。放眼望去,除了偶爾出現(xiàn)的野生動物再沒有其他生命跡象,我們不得不贊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這棵“生命之樹”。</p><p class="ql-block"> 在這個傳說“沒有樹”的地方,大自然卻用他的鬼斧神工雕刻了這樣一棵極為罕見的樹。</p><p class="ql-block"> 這棵“大地之樹”是由于潮汐作用在河口海灘,形成的一種特殊“潮溝”地貌。河流是大地的脈絡(luò),經(jīng)久的侵蝕和潮汐的沖刷形成了今天的樣子,美得驚心動魄,令見到它的人都嘆為觀止。</p> <p class="ql-block"> “天空之樹”位于位于阿里北線,距國道G317 里程(2442)石墩旁,“大地之樹”樹干在國道南側(cè),它的根與國道317相連,彷佛這條國道就是它的供給線,而流水沖刷的痕跡則構(gòu)成了它的軀體與枝干,甚至連樹葉分叉的地方都清晰可見,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它都是一棵生長茂盛的大樹,不過也有人覺得它是生長在大地上的,應(yīng)該叫做“大地之樹”,這比“天空之樹”更為貼切,不過官方給的名稱就是“天空之樹”,為了讓游客不錯過它,還專門在這里立了告示牌,畢竟這樣神奇的地貌,放眼全西藏也是獨一無二的。</p><p class="ql-block"> 可為什么叫“天空之樹”呢?同去的小伙伴和我都有些納悶。</p><p class="ql-block"> 我猜,也許是因為當(dāng)你經(jīng)過時,肉眼平視時四周,你看到的只是一條條不起眼溝壑,在那不毛之地普通的得你都不會多看一眼。只有用無人機航拍,你才能拍出這“大地之樹”的全貌,才能一睹它的神奇。</p><p class="ql-block"> 可是,路邊的這個牌子上又赫然寫著“大地之樹”。你覺得這棵樹叫“天空之樹”貼切呢,還是稱它“大地之樹”更好呢?</p> <p class="ql-block">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你一定想象不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能在大地之上描繪、雕刻出如此美妙的畫卷。</p><p class="ql-block"> 看到這么震撼的畫面,我忍不住感嘆—— 我們也應(yīng)當(dāng)如此樹:</p><p class="ql-block"> 如果不能朝天而立,那就向下而生! </p><p class="ql-block"> 有一種力量叫: 扎根。 </p><p class="ql-block"> 天空之樹,向陽而生!</p> <p class="ql-block">【納木錯】</p><p class="ql-block"> 納木措,世界海拔最高的圣湖,意為天湖、靈湖或神湖,是藏傳佛教的著名圣地,為密宗本尊勝樂金剛的道場。它和阿里的瑪旁雍錯、山南的羊卓雍錯并稱為西藏三大圣湖。</p><p class="ql-block"> 天湖象一面巨大寶鏡,鑲嵌在藏北的草原上。湛藍(lán)的天、碧藍(lán)色的湖、白雪、綠草、牧民的牛毛帳篷及五顏六色的山花,交相輝映,遙望湖畔,水天一色、碧空藍(lán)湖渾然一體。納木措湖中島嶼星羅棋布、千姿百態(tài)。</p> <p class="ql-block"> 我們登上小山坡,可以隱約看見湖南面的扎西半島上奇形怪狀的巖石和具有眾多傳說中的山洞巖窟組成一道道奇特的亮麗風(fēng)景線。可惜圣象天門沒有開放,我只能坐在湖邊,靜靜地看水,看山,看天,看云,體驗?zāi)呛⒛巧健⒛巧瘛⒛侨恕⒛乔椤?lt;/p><p class="ql-block"> 這里的天,湛藍(lán)湛藍(lán);這里的云,雪白雪白;連綿不斷的念青唐古拉雪山,一望無垠的藏北草原,迎風(fēng)飄揚的五彩經(jīng)幡,湖面上泛起的點點波瀾就如同女神身著的那襲珠玉之裙,美得如此肆意,美得如此自信,美得如此燦爛,美得如此震撼!</p> <p class="ql-block"> 倉央嘉措曾作詩描述自己的西藏印象,在嘆服其文采的同時,可見西藏的美,足見藏人對自己家園的衷心贊美:</p><p class="ql-block"> 那一天,閉目在經(jīng)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誦經(jīng)中的真言。</p><p class="ql-block">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轉(zhuǎn)經(jīng)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p><p class="ql-block"> 那一世,轉(zhuǎn)山轉(zhuǎn)水轉(zhuǎn)佛塔,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p> <p class="ql-block"> 天路之行圓滿結(jié)束。</p><p class="ql-block"> 我們由拉薩一路西行,總行程4000多公里,所到之處大多都在海拔4000米以上,旅途的顛簸和高原的感受無以言表。</p> <p class="ql-block"> 感謝自己,無知無畏地選擇了阿里大北線;感謝一路同行的伙伴,一起堅定不移地奔赴前行;感謝精心組織安排的領(lǐng)隊司機,才有了終生難忘的阿里之行!</p><p class="ql-block"> 再見!阿里!再見,西藏!</p><p class="ql-block"> 期待不久更好的遇見!</p><p class="ql-block"> 扎西德勒!</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荥经县|
会同县|
龙门县|
萍乡市|
沙洋县|
甘谷县|
灌阳县|
吐鲁番市|
莱西市|
习水县|
新竹县|
建宁县|
淳化县|
邯郸市|
于都县|
盐边县|
古浪县|
仲巴县|
泽库县|
肃宁县|
台安县|
铁力市|
吉安市|
思南县|
宜都市|
栾川县|
即墨市|
阿尔山市|
稷山县|
江源县|
山阴县|
新晃|
行唐县|
合阳县|
万盛区|
临沭县|
五河县|
保德县|
斗六市|
祁连县|
年辖:市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