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黨史學習系列之讀書接力賽(第120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民銀行北鎮市支行 李雨薇</div> 贛西南革命根據地位于江西贛江中下游地區,正式形成于1930年3月,快速發展時期正是新軍閥間進行中原大戰的時間,中原混戰牽制住了國民黨精銳部隊,但為扼殺創建不久的紅色革命政權,蔣介石依然抽調滇軍、贛軍對井岡山根據地進行了四次“進剿”和三次“會剿”,最后一次“圍剿”,因經濟嚴密封鎖和軍事力量懸殊,毛澤東、朱德率領紅軍主力3600余人撤離井岡山,在東固得到休整,隨后紅四軍抓住有利時機,轉戰并開辟和發展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后將贛南和閩西兩塊革命根據地連在了一起,形成中央革命根據地。<br> 贛西南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在東固,東固根據地不僅是中央蘇區紅軍主力的重要來源之一,在經濟金融建設方面也開展得有聲有色,東固平民消費合作社、東固貧民借貸所、東固平民銀行相繼組建,對促進贛西南革命根據地的經濟發展和鞏固蘇區政權起了重要作用。 一、1928年至1930年國內局勢<br> 1928年至1930年下半年,成為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和中央政治會議主席的蔣介石掌握了軍政大權,隨即將主要精力和精銳部隊放在“二次北伐”和“裁軍削藩”上,放在完成獨霸中國的圖謀和聯合馮、閻、桂各派新軍閥打著“北伐”旗號進攻奉系張作霖集團上,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在東北宣布“易幟”,國民黨政府取得了并不穩固的、形式上的統一。<br> 1929年,國民黨反動集團的控制版圖上無可爭議且直接控制的只有幾個省,“西北王”馮玉祥稱雄于北方,控制了山東、河南、陜西、甘肅、青海以及寧夏等省,擁有22萬人的軍隊。閻錫山則從山西大本營中向河北、察哈爾、綏遠等省發號施令,有20萬人軍隊。在南方,李宗仁控制著廣西、湖南等省份,擁有一支23萬人的軍隊。以張學良為首的東北軍控制著黑龍江、吉林、遼寧、熱河、察哈爾等幾個省份,兵員超過36萬人。四大集團軍擁兵自重,分庭抗禮,中國實際上依然被分割得支離破碎,中國依然處于軍閥割據……<br> 新軍閥時刻威脅著南京國民政府的政權,蔣介石試圖通過裁軍來削弱地方軍閥的勢力,引起李宗仁、馮玉祥、閻錫山等人的警覺和不滿,激化了矛盾,結果中國大地又重新燃起戰火。1930年5月至10月,蔣介石與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等在河南、山東、安徽等省發生混戰,史稱“中原大戰”,中原大戰歷時6個月,由于反蔣聯盟內部矛盾重重,東北軍在張學良的帶領下入關“武裝調停”,幫助蔣介石收編了地方集團軍,中原大戰以蔣介石集團勝利而告終。<br> 1928年至1930年間,二次北伐和新軍閥混戰雖然牽制住了國民黨精銳部隊,但為扼殺創建不久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蔣介石依然派出滇軍、贛軍進行了四次“進剿”和三次“會剿”。中原大戰尚未結束,蔣介石已迫不及待地任命何應欽為“鄂、湘、贛三省剿匪總指揮”,拉開對蘇區曠日持久的“剿匪”大戰序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阳县|
睢宁县|
赤城县|
咸宁市|
讷河市|
新昌县|
浦北县|
会东县|
枣阳市|
天门市|
南丰县|
南汇区|
德兴市|
九江县|
双城市|
义乌市|
奎屯市|
张掖市|
万源市|
佛冈县|
宝清县|
黔西|
浦县|
鹤岗市|
石泉县|
博罗县|
万年县|
新晃|
永川市|
荆门市|
连山|
安陆市|
尖扎县|
仙游县|
和静县|
都昌县|
岑巩县|
天长市|
资中县|
图们市|
平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