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會餐這個詞并不陌生,它是聚餐的同義詞。我這里所說的會餐主要指會議期間或者結(jié)束時,與會者集體聚餐?;叵肓艘幌?,這一生中曾經(jīng)參加過許許多多的會餐。但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三次。</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聽說會餐這個名詞是在1965年。那時我在西安市青年路小學讀書,每天中午放學后到學校東邊的共青團西安市委吃午餐。父親當年是團市委的工作人員,一般情況下,他在飯?zhí)冒扬埐速I好,等我放學了一起吃。</p><p class="ql-block"> 那年金秋十月的一天,像往常一樣,放學后饑腸轆轆的我趕到了食堂。剛剛進入后,我被眼前的景象怔住了。我所熟悉的環(huán)境變化了,只見食堂里煥然一新,張貼了許多各種顏色的標語。原來的小方桌變成了大圓桌,年輕的就餐者圍坐在一起高談闊論,大多數(shù)人都是陌生面孔。望著餐桌上幾碟子幾碗不知名稱的菜肴,空氣中彌漫著的香味撲鼻而來,我竟然挪不動自己的腳步。一個叫戚淑英的阿姨看到我的窘樣,走到我身邊輕聲細語的說:“今天召開市團代會,代表們中午會餐。機關所有工作人員直接去隔壁廚房打飯,你去找馬伯伯?!?lt;/p><p class="ql-block"> 我到廚房時,看到排隊打飯的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興高采烈地談論著今天的伙食。大家都拿著一張紅色的小紙片,上面油印著餐券兩個字,與平常使用的飯票截然不同。炊事員李師傅和馬師傅笑容可掬忙前忙后的打著飯菜。馬師傅對我說:“你父親還在忙會務上的事情,飯菜我給你留著呢,等干部們吃完了,我再給你舀?!币粫Ψ颍L長的隊伍消失了。馬師傅向我招招手,我直接走到灶臺前。馬師傅從一個炒瓢里給我舀了滿滿一碗大燴菜,我剛要端走,他示意我停一下,然后回頭四處張望,接著用鐵勺飛快的在瓢里翻騰兩下,舀了一個大肉丸放在碗里?!斑@么大的丸子?”“這不叫丸子,叫獅子頭!”“為什么叫獅子頭?”“老祖宗傳下來的!”</p><p class="ql-block"> 我端著燴菜,走到灶房外邊的屋檐下,坐在一個小板凳上,大快朵頤。燴菜里有豆腐、粉條、海帶、蘿卜、白菜、一片條子肉、一個獅子頭。三下五除二,一陣功夫,一碗燴菜就倒進了肚子。我猶豫了一下,又來到馬師傅面前,“馬伯伯好!獅子頭太好吃了!”他看著我說,“獅子頭,條子肉,是給參加會議的代表們準備的。經(jīng)過領導批準,咱們機關干部午餐可以每人吃一片條子肉。這個獅子頭是我偷偷給你截留下的?!笨粗奈遥吞@的說:“孩子,好好學習,長大了爭取當一個大企業(yè)的團委書記,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到團市委機關吃會餐了,吃你喜歡的獅子頭。”我煞有介事的點點頭,心里想著,為了吃上會餐,今后要努力學習,長大后一定當上團委書記。</p><p class="ql-block"> 這碗燴菜應該是我小時候吃過的最好的菜肴,過了好長時間還能想起那枚獅子頭的形狀,以及久久揮之不去的香味。</p><p class="ql-block"> 1986年,我終于成為一家國營企業(yè)的團委書記,有一次到團市委開會,我給團市委書記熊力同志講了這段往事。他笑著說,三年以后換屆選舉大會時,一定請你參加會餐。誰料到,兩年后我離開了團委書記這個崗位,再也沒有機會參加團市委的會餐了。</p> <p class="ql-block"> 1974年的秋天,我到關中平原農(nóng)村插隊落戶剛半年。一天,公社知青辦發(fā)了個通知,內(nèi)容是兩天后所有知青點的組長前往公社開半天走會。通知還說,參加會議人員不僅計半天工分,中午會議結(jié)束后還安排了會餐。作為知青小組長,看到通知,興奮了兩天。原因不在于會議,在于會后的會餐。開會那天起了個大早,早飯也沒有顧上吃就出發(fā)了。公社所在地就在現(xiàn)今渭河北岸崇文塔附近。院落不大,只有兩排辦公用的平房。后院小操場左邊有一間可以容納50人的會議室,右邊是兩間相通的灶房。會議的內(nèi)容記不太清楚了,好像是傳達中央有關文件精神,“批林批孔”運動不搞了。</p><p class="ql-block"> 會后,我們二十多個知青組長來到后院會餐。沒有餐廳,只有灶房,只見小操場上擺了兩張破舊桌子,每張桌子旁邊放了四條退了色的長凳子。桌子上沒有菜肴,只有一盤用醋腌制的青辣椒,一瓶子醋,一小罐鹽。也沒有發(fā)放餐券。給每個人提供了一個大黑瓷碗,陜西人把此碗稱為“老碗”。有人著急的問,“會餐有什么菜?”公社的廚師慢條斯理的答,“沒有炒菜,只有臊子面,但可以管飽吃?!蔽遗c大家一樣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高興勁沒有了。廚師見狀提高了聲音說,“為了讓知青同學們吃好,昨天公社石書記專門聯(lián)系了永樂店肉店,用集體戶的肉票買了幾斤豬肉。今天的臊子是肉臊子,想吃的,趕快排隊?!痹捯魟偮洌犖樗查g就排好了。</p><p class="ql-block"> 廚師給每個碗里撈了二兩面條?? ,接著澆了一湯勺臊子,隨手舀了一小勺油潑辣子。雖然臊子里看不到大塊肉丁,但這碗面吃起來那真叫個香。計劃經(jīng)濟時代的農(nóng)村,社員們只有過年時才能吃上肉,平時都是以包谷面為主。我們知青也不例外。記得我前后吃了三大碗,吃的是酣暢淋漓,心花怒放。一位王同學,身高體壯,他一口氣吃了五大碗,大家都向他豎起大拇指,佩服的五體投地。</p><p class="ql-block"> 回到隊里后,有同學問會餐吃的啥?我說豬肉臊子面。他說:“不要說了,再說,我的口水就要流出來了?!?lt;/p> <p class="ql-block"> 第三次會餐的時間是1991年的初春。1990年10月份,我通過全市統(tǒng)一組織的公務員考試進入了市委機關。1991年2月14日是除夕。那天下午機關召開了年終總結(jié)大會,會議結(jié)束時市委秘書長宣布了一則通知,讓各處室處理完日常工作后,所有人員前往機關食堂會餐。晚上六點鐘,市委機關各個部門的幾百個工作人員魚貫而入涌進了餐廳。只見餐廳里燈火輝煌,人聲鼎沸,每個窗口前人頭攢動。十幾個炊事員忙前忙后,一人收飯票、菜票,一人打菜打飯。</p><p class="ql-block"> 等大家圍坐在桌子旁邊后,秘書長站在餐廳中央,兩只手攏在一起,大聲喊道:今天是除夕夜,大家認認真真、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為了感謝同志們的努力和付出,市委主要領導同志一會前來給大家拜個早年,給每一位同志敬酒。他剛講完,市委書記帶領副書記、常委一行幾人來到大家中間。市委書記滿懷深情的講了一段拜年的話,由于講得精彩,講得誠懇,引起全體會餐人員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譽之聲。隨后,這些領導同志排成一隊,給每個桌子上的同志敬酒。這樣的場合,一下子沒有了領導和下屬的區(qū)分,沒有了平時的嚴肅和敬畏,每個人的臉上都綻放著笑容,都沉浸在歡聲笑語之中。</p><p class="ql-block"> 我在機關是新人,認識的人不多,和幾個一起入職的同志坐在餐廳門口的桌子上。一會市委書記走到我們跟前,給大家敬了一杯酒后,關切的問我:“你是哪個部門的?來機關幾年了?家里幾口人?住在哪里?上班時走路還是騎自行車?? ?”面對市委書記的一連串提問,我一時卡殼了,支支吾吾也不知道如何回答。有人說我太緊張。怎么能不緊張。以前在企業(yè)工作十年,見過的最大領導是廠黨委書記和廠長。市委書記是副省級領導,以前只是在電視里見過面。進入市委機關后,也沒有機會與市委書記面對面談話。書記看到我高度緊張,和藹的說,不要緊張,咱們都是一個單位的同志,只不過工作分工不同罷了。領導同志們走遠了,我砰砰作響的心才安靜下來。</p><p class="ql-block"> 過了幾十年后,我與當年的同事說起這次會餐,大家都異口同聲的說,那次會餐令人難忘。至于會餐幾時結(jié)束的?沒有人記住。會餐吃了什么東西?都說不清楚。菜肴口味如何?也忘記了。只記得場面宏大,人氣爆棚,氣氛熱烈。</p> <p class="ql-block"> 民以食為天!中華民族文化傳統(tǒng)源遠流長,餐飲也成為其重要組成部分。百姓餐桌上的變化可以反映一個時代社會發(fā)展的變遷。會餐是時代的產(chǎn)物,它可以折射出不同年代的風景,我們都是從不同的景色中砥礪前行,一直走到了今天。</p> <p class="ql-block"> 2023年8月23日寫于西安市未央?yún)^(qū)景園。共計2927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感謝您的閱讀</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南县|
托克托县|
绍兴市|
阳新县|
呼伦贝尔市|
湘阴县|
玛曲县|
共和县|
邵阳市|
皮山县|
沭阳县|
景泰县|
界首市|
柳州市|
阿克陶县|
响水县|
民权县|
贵港市|
武威市|
芒康县|
哈密市|
河东区|
墨江|
天长市|
新乡市|
祁东县|
东阳市|
汾西县|
肥乡县|
山西省|
安新县|
西乡县|
韩城市|
安顺市|
天等县|
新建县|
太湖县|
竹北市|
揭东县|
平邑县|
嘉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