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弘揚紅色精神,勇擔時代使命</p><p class="ql-block"> 走進延安一西安 </p><p class="ql-block"> 2023年8月1日一6日</p> <p class="ql-block"> 窯洞、信天游、黃土地,是延安的印象,去圣地延安的念頭,隨著年齡的增長,也就越來越向往。</p> <p class="ql-block"> 2023年8月,有幸參加為期6天的“弘揚紅色精神 勇擔時代使命”專題培訓教育活動,受益匪淺。親身體會到延安精神的內涵,接受了一場紅色的心靈洗禮,收獲滿滿。 </p><p class="ql-block"> 聆聽了黨在延安的十三年專題黨課,對黨在延安的十三年的歷史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參觀了延安革命紀念館,王家坪,寶塔山,楊家嶺,再到棗園革命舊址,梁家河,接受了現場教學,期間還在寶塔山上重溫了入黨誓詞、誦讀了?為人民服務》、重溫了革命歌曲,學唱了陜北民歌。通過近距離接觸延安,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感知對延安精神的本質。</p><p class="ql-block">此次延安之行,對延安有了新的了解,感悟到了一種延安精神,它<span style="font-size:18px;">凝結為時代進步的動力。</span></p><p class="ql-block">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延安精神是理論聯系實際,不斷開拓創新的精神;延安精神是全新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p><p class="ql-block">延安涌現出以張思德,白求恩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革命者,他們的精神成為我們可以沿用至今的精神食糧。</p> <p class="ql-block">此行,對延安有了更進一步的親切感,對延安精神有了一種真實的厚重感,將在今后的做人干事、工作、生活中發揮強大而持續的“砥礪”和“警醒”作用。</p><p class="ql-block">延安精神啟迪之一——信仰。有了信仰,就有了自信,也就能增強政治定力,就不會做“墻頭草”,不會迷失方向。</p><p class="ql-block">延安精神啟迪之二——胸懷。在延安,處處體會到共產黨人的博大胸懷。這種胸懷源自于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也是來自于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沒有胸懷,就不能凝聚力量。有了這種胸懷,共產黨才最終從延安走到了北京。在今天更要有這種開闊的胸懷,以延安精神為“燈塔”,努力營造環境,使得群賢畢至,天下歸心。</p><p class="ql-block">延安精神啟迪之三——“干好自己的事”。學習弘揚延安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增強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把延安精神落到實際工作中去。 以"在崗、在位、在狀態"為準則,以有責有位有作為為方向,從奉獻中尋找人生的快樂和價值。</p> <p class="ql-block">楊家嶺毛主席居住的窯洞前面,他親自動手澆水種菜。小學時學過一篇課文叫《楊家嶺的早晨》,說得就是當年毛主席在楊家嶺親自下地勞作的情景。文章結尾的那句話一—“楊家嶺的早晨,一片金色的陽光”,念念不忘啊!</p> <p class="ql-block">在延安,撲面而來的是厚重的紅色文化氣息,這里有別樣的黃土高坡、窯洞民居,也有風情萬種的陜北民謠、安塞腰鼓,更有薪火相傳、歷久彌新的延安精神。</p> <p class="ql-block">作為中國革命的圣地,延安既是黨中央和紅軍長征的落腳點,又是黨帶領人民軍隊奔赴抗日前線、走向新中國的出發點。從1935年到1948年,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戰斗、生活、工作了13個春秋,他們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領導和指揮了中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堅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史詩。</p> <p class="ql-block">在延安,處處都是課堂,樹蔭下、操場上,都留下了我們學員認真聽講的身影。這里的一山一水無不鐫刻著歷史的豐碑,一屋一舍無不凝聚著信仰的力量,一景一物無不閃爍著黨性的光芒,延安精神和梁家河精神將代代相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譜寫新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習.總當初經歷的"四關":一是跳蚤關;二是飲食關;三是勞動關;四是思想關。通過這"四關",此后不分彼此,坦誠相待!</p> <p class="ql-block">在梁家河村史館和知青舊居里,聽著講解員的講述了習總書記在梁家河七年知青的歲月,看著窯洞里的艱苦環境,體會到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插隊時的自強不息、勇于創新的精神,感悟到了習近平總書記思想的轉變和意志磨煉的過程,被他實實在在為民辦實事,帶領村民發家致富的動人事跡和高尚品行所感染,更加堅定了我們在本職崗位上干出新業績,建功新時代的使命擔當。</p> <p class="ql-block">成立于1937年的"八路軍西安辦事處",位于西安市北新街七賢莊,它在抗戰時期是全國15個八路軍、新四軍辦事處中,成立時間最早、堅持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辦事機構之一,擔負著開展統戰工作,推動救亡運動,運送援戰物資等主要任務,并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為延安地區輸送了成千上萬的愛國青年,它無愧于"紅色橋梁"的稱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峡县|
兴国县|
龙州县|
丰顺县|
大方县|
武定县|
射洪县|
镇平县|
文成县|
焉耆|
吉安县|
军事|
雷山县|
安化县|
海城市|
天津市|
马山县|
土默特左旗|
彰化市|
南雄市|
通辽市|
若羌县|
建始县|
乌审旗|
淄博市|
竹北市|
山丹县|
遂昌县|
刚察县|
青浦区|
云龙县|
金秀|
滨州市|
东乌珠穆沁旗|
夏津县|
乡城县|
玛多县|
油尖旺区|
沐川县|
景宁|
全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