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洞見·姜榆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部分無法解決的問題,換個人就能解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看過一位玉器師傅的采訪。其中有句話讓我感觸良多:打造玉器的工序有很多,但第一步的選材最關鍵。</p><p class="ql-block">因為再精湛的打磨工藝,都無法改變一塊玉本身的質地。</p><p class="ql-block">仔細想想,人和人的關系何嘗不是如此。</p><p class="ql-block">有些人你一開始選錯了,無論再怎么努力,都無法讓他變成對的人。</p><p class="ql-block">正如畢淑敏說的那樣,<b>用心選合適的,而不是為不合適的費心。</b></p><p class="ql-block">0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路易斯曾發現這樣一個規律:一個人養成一種習慣需要90天,形成某種思維模式需要6個月。</p><p class="ql-block">而內在性格,則要花費14年的時間,才能穩定成型。</p><p class="ql-block">每當你試圖改變別人,看似只是改變某個觀點或行為,其實是在否定對方長期積累的認知和三觀。</p><p class="ql-block">經典美劇《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中,米琪發現朋友照搬了同行的脫口秀段子。</p><p class="ql-block">她原本覺得,對于這樣原則性的問題,自己只要提出來,朋友肯定會改。</p><p class="ql-block">沒想到朋友只是敷衍了一句:“其他人也這么做。”</p><p class="ql-block">在他看來,段子只是節目的一部分,只要表演出自己的風格,就不算是抄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米琪為了改變朋友的看法,每次見面都會提醒他,小心因為被指控抄襲而身敗名裂。</p><p class="ql-block">朋友卻表現得越來越不耐煩,還開始對她大吼大叫。 </p><p class="ql-block">最后,朋友甚至將她的隱私編進脫口秀,在舞臺上肆意調侃、中傷她。</p><p class="ql-block">為了自我澄清,米琪四處公關,而且整整半年沒有接到表演邀請。 </p><p class="ql-block">米琪這才意識到,改變一個人的三觀無異于天方夜譚,最終她也選擇離開了對方。</p><p class="ql-block">張小嫻曾說:“如果相處的起點,不是成就,而是改變,那么這段關系只會讓雙方受傷。”</p><p class="ql-block">人生海海,不是每個你遇見的人,都會和你一見如故。</p><p class="ql-block">道不同不相為謀,三觀不同,也不必互相征服。</p><p class="ql-block">與其費心改變,不如篩選自己的圈子,留下那些和你同頻的人。</p> <p class="ql-block">0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德國作家內爾·克雷辛西在《改變別人真的是好事嗎》中寫道:“<b>善良給了錯的人,會變成一種惡意;道理講給不懂的人,會變成一種刻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多時候,你改變別人的初衷,或許是希望對方變得更好。</p><p class="ql-block">但每個人生長的環境、接受的教育、所處的境遇不相同。</p><p class="ql-block">一味灌輸你認為對的,非但幫不到對方,還可能讓一段關系怨懟叢生。</p><p class="ql-block">岳云鵬有個兒時玩伴,是遠房親戚的兒子,一直以來沒有工作,還隔三岔五來找他借錢。</p><p class="ql-block">岳云鵬原本覺得,自己的日子慢慢好起來了,對親戚朋友也該多盡些責任。</p><p class="ql-block">于是,他每次借錢給親戚的兒子時,都會勸對方學門手藝,還幫忙介紹過師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親戚的兒子從不顧及他的面子,每次做不到2個月的學徒,就會跟師傅鬧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跑回村子后,他拿著從岳云鵬那兒借來的錢去賭博酗酒,還當著別人指責岳云鵬:“有點錢就擺臭架子,整天教我做事,跟我老子似的。”</p><p class="ql-block">幾次以后,岳云鵬心灰意冷,索性跟親戚的兒子斷了聯系。</p><p class="ql-block">榮格離世前跟徒弟說:“你連想改變別人的念頭都不要有。”</p><p class="ql-block">一個人若非主動求變,你所有的苦口婆心,到頭來都是自尋煩惱。</p><p class="ql-block"><b>成年人最大的清醒,就是自己可以努力發光,卻不必強行給他人點上燈。</b></p><p class="ql-block">收起無處安放的責任心,人生至少能減少90%的煩惱。</p> <p class="ql-block">0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提出過一個“拼圖理論”:當你是凹形的拼圖時,那么菱形的、方形的、星形的拼圖,就都不是你要的。</p><p class="ql-block">不是你們之間有誰不好,而是你們互有棱角,沒法配合。</p><p class="ql-block">最好的做法是從一開始就找到那個能跟你搭配的凹形拼圖。而不是和其他拼圖強行擠在一起,逼著對方改變形狀。這樣不僅會傷到自己,還可能毀掉整幅拼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網友Meiji在創業時,招到過一位985碩士小楊。其實最開始,她想找的是在本行業有過3到5年項目經驗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考慮到團隊缺乏高學歷人才,她就對自己說:憑著名校碩士的底子,只要得到用心的引導,任何人都能很快獨當一面。</p><p class="ql-block">懷著這樣的念頭,她開始了針對小楊的“改造工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楊做事粗心,她就安排小楊去寫會議紀要,訓練他抓細節的能力。</p><p class="ql-block">小楊性格內向,她就帶小楊去見客戶,想要倒逼他“打開自己”。</p><p class="ql-block">小楊口才欠缺,她就讓小楊主持小組會議,提升他當眾說話的能力。</p><p class="ql-block">幾個月下來,小楊沒有成為她的得力干將,反而因為壓力過大,經常私下跟同事抱怨領導壓榨自己。</p><p class="ql-block">而她自己也被小楊工作上的種種失誤,折騰得身心俱疲。</p><p class="ql-block">查理·芒格說:“人們常常埋怨對方不肯變好,卻很少反思自己挑人的眼光不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塑造一個人的,不是眼前的一兩句忠告,而是過去幾十年的生活環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個人一旦成長定性,其內在的品格、性情和能力就很難再有大的改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與其想著讓不合適的人變得合適,我們更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從人群中篩選出合適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的各個階段,本質上都是挑人合作的過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部分無法解決的問題,換個人就能解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網上刷到過一個話題:什么時候開始,你覺得自己像個成年人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個回答我記到現在:以前遇到想法不同的人,我恨不得扯著對方衣領講一整晚。現在我掉頭就走,不想多浪費一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個人成熟的標志,是趟過山川湖海之后,懂得了不是所有人都活在同一片海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任何一種關系中,你都要學會篩選,而不是試圖改變他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原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洞見】,著作權歸作者所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酒泉市|
苗栗县|
桃园县|
梅河口市|
合川市|
子洲县|
黄大仙区|
无为县|
淮南市|
革吉县|
曲阜市|
林州市|
蓝田县|
上栗县|
屏山县|
岫岩|
蛟河市|
板桥市|
南郑县|
陆丰市|
宁陕县|
丹巴县|
鄄城县|
邯郸县|
大庆市|
宿迁市|
南平市|
邛崃市|
广汉市|
华阴市|
阳新县|
大埔县|
吴川市|
田东县|
海南省|
丽水市|
徐州市|
白山市|
南皮县|
温泉县|
潼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