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最近,在百度平臺上看到了一位名叫“@曹媽媽在美國留學v”的一個視頻,我對她的言論頗感興趣,她言之鑿鑿,仿佛她的話都是至理名言,我想在評論區留言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可是她的視頻要到“好看視頻“上才能留言,當我安裝“好看視頻”之后,發現她的評論區已經關閉了,就只好把她的言論錄音翻譯成文字保存下來。她說:</p><p class="ql-block"> 作為世界頭號強國,美國為何基建那么差?這是很多朋友問我的問題,估計同樣的問題別人也會同樣遇到。一說基建,都認為應該是上海陸家嘴、北京的國貿以及雄偉的航站樓。是不是這樣的?我再講一講我的觀點。我并不認為美國的基建很差,如果你到了美國,美國的基建都是和您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你可以開著你租來的,隨便到你周邊的幾個公園里面去轉一轉,無論是多么偏遠,兒童游樂設施都非常的完美,維護的也很好,滑梯、秋千、攀爬等等等等,帶著自己的孩子就地來個野餐,公園里面附設的涼棚里面有桌椅、有燒烤爐,都是你免費使用的。當然了,炭火、食材是需要自帶的,注意保持衛生,你想用多久都可以。所以每一個家庭出來也可以,大家都是自帶垃圾袋,帶走了這些垃圾是保護環境,我覺得這才是我們老百姓可以體會到的基建。</p><p class="ql-block"> 中國的基建在我看來只能說是發展的特別快,說句朋友們也許不愛聽的話,我覺得國內的基建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應該是說透支了我們普通群眾的財富。當我剛剛落地美國的時候,最強烈的感受就是美國的交通基本上都是免費的,其次,我感覺美國也并沒有想到會發展鐵路,因為美國飛機的運輸是異常發達的。美國大大小小的機場算下來應該有兩萬多個了,除了開車就是坐飛機。我媽說她在美國這么幾年,前60年坐飛機的體驗也全部都賺回來了。</p><p class="ql-block"> 美國的高速公路跟我們國內是不同的,是穿城而過,它切斷了城市本身的交通要道。</p><p class="ql-block"> 大部分的美國人都是住在郊區的,上班是在市內,每天開車從郊區到市內,也是要經過高速的,路上的時間差不多是一個小時,對于他們來說駕車跑高速是家常便飯的。國內的很多朋友,就喜歡用你們的思維來評價美國的生活,我只能這樣說,適合當地的就是最好的。</p><p class="ql-block"> 我再來講一講美國的公路,美國的公路現在大概分為幾個等級。一種是國道,然后就是州道,還有一般的道路,國道基本上是最早成型的。它的行程和修建的時間在20世紀初,這是美國國家的統一編號公路,高速公路是橫穿整個美國的交通。美國洲際公路,我覺得這是美國二戰以后最重要的一個基建工程了。</p><p class="ql-block"> 談到這個問題就不得不說到美國的兩位總統,那就是艾森豪威爾和羅斯福,艾森豪威爾指導下的美國國會,通過了《聯邦高速基建法》,就是以州政府和聯邦政府互相協作的方式,來修建州際公路。</p><p class="ql-block"> 高級公路就是全線高速,它設計的時速一般是50到65邁,而郊區應該是55到75邁,比較偏遠的地方也是65到80邁。高級公路是于1960年到1970年開始大規模修建的。它的總造價估計是相當于現在的6000個億美元。</p><p class="ql-block"> 我們不要被國內的一些旅游網站所忽悠,到美國來旅游,超5000呢,看什么洲際的一號公路,二號公路,還有什么66號公路。那我覺得除非你做旅游節目,你出來拍一拍,可以有5000多一個人的預算。我覺得可以到黃石公園去,大峽谷、洛基山脈,包括去佛羅里達、加州,所有的公路,它就是一個公路而已。除非你住在加州,你可以全程開車玩一玩,要不你就在那個洛杉磯附近轉一轉,其實就OK了。我們有個朋友過來,要開車去那個公路看一看。老外說,你們中國人怎么想的,干嘛一定要去那個公路呢?美國的高速公路在哪都是一樣的,那不是浪費油錢嗎?這是美國當地人最真實的想法,我當時聽了我也不好意思,老外說他是受了國內的那種宣傳的影響的。</p><p class="ql-block"> 再來說一說朋友們喜歡經常提到的一個是基建狂魔,美國當年的羅斯福總統的新政,中間有主要一條就是要大力新建公共工程,以緩解社會矛盾和階級矛盾,目的就是為了增加就業,刺激消費和經濟增長。同樣的,我們國家的基建發展也是差不多的,在2008年次貸危機以后,基建狂魔的做法本質上就是為了走出經濟危機的一種策略,并非是經濟平穩時期應當采取的措施,基建狂魔不但不是褒義詞,嚴格來說,我覺得應該是一個貶義詞,因為這說明這個國家的經濟正處在危機當中。基建狂魔的做法其實一般也只能用一次,理論上說要經過很長很長的時間才能夠用第二次,或者說是絕大多數的國家都沒有辦法使用第二次。當年我在國內的時候,銀行貸款最青睞的就是鐵路、公路等基本建設。貸款這個項目,它的本金有保障,而且還有收益,銀行絕對愿意做,其實現在想起來,一些基建對于經濟指標的拉動,以及對設施的頻繁更新都有益處。但是,基建的負面影響確實很大,我們國家現在其實就是更希望能夠把基建的腳步慢慢的放緩,甚至要停下來,到目前為止基建雖然已經實現了高速的城市化,它卻讓我們地方的財政背上了沉重的負擔,大量的基建支出增加了財政的壓力。那么。有些地方其實很想停下基建的腳步。不得不承認,基建確實養活了強大的就業人群,所以基于這種考慮,有的地方,又被迫把基建繼續進行下去。</p><p class="ql-block"> 這個就像我當年看的一篇文章,沒有腳的鳥的故事。這個鳥因為沒有腳,它想活下去,就必須要不停的飛,不停的飛。在外人看來這只鳥是身強力壯的,所以說可以飛的很高很遠,但是對于這個鳥本身來說,實際上它真的已經是精疲力竭了,它終究會有落地的那一天的。</p><p class="ql-block"> 基建雖然短時間內拉動了就業,但從長遠看,它會使經濟陷入萎靡和發展停滯的狀態。有些朋友也經常抱怨說,現在國內的生意不好做,沒辦法,因為畢竟過了那么多年的好日子了,現在該過一點苦日子了。</p><p class="ql-block"> 其實大家也是可以理解的,為什么現在美國沒有搞基建呢?因為對他們來說確實是不需要。在我看來制造業才是興邦的根本。</p> <p class="ql-block"> “@曹媽媽在美國留學v”講的一些情況,有的確實存在,有些觀點也是正確的,但是,有些觀點明顯是錯誤的。比如她說,美國總統愛森豪威爾搞基礎設施建設刺激經濟增長,是無奈之舉。這種說法似乎有一定的道理。她還說,現在的美國不需要搞基礎設施建設了,她的意思是說,因為美國現在已經沒有經濟危機了,似乎美國現在的國運正在蒸蒸日上。那么美國日益增長的國債是哪里來的?美國現在債臺高筑,一旦不提高債務上限,就會有發生債務違約的風險。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p><p class="ql-block"> 無奈之舉,也是有力舉措,難道面對經濟危機,隔岸觀火,無所作為,才行嗎?應當積極施救啊!撇開與中國的關系不談,愛森豪威爾和羅斯福在美國歷史上還是有作為的總統,愛森豪威爾在任期間,是美國社會最穩定的時期,羅斯福更是創造了美國經濟發展的奇跡,被稱為美國最優秀的總統,恐怕這些事情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曹媽媽在美國留學v”所不知道的。</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曹媽媽在美國留學v”好像還在說,美國的高速公路已經建設的非常好了,分國道、州道、普通道路三級。國道有統一的編號。其實,國內也是這樣的,分為國道、省道、縣道、鄉道、村道五級。除村道以外,都是有統一編號的。這一點,“@曹媽媽在美國留學v”是不了解的。國內的高速公路是另外的,是對基礎設施質量的提高。美國的高級公路,質量還是不錯的,但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速公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曹媽媽在美國留學v”還說,美國有20000個機場,很方便,不需要修建高鐵。這很好,中國除了發展高鐵、高速公路以外,也正在大力發展民航事業。美國的20000多個機場,可能就沒有發展的空間了,中國在這方面的發展空間還很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再一點就是次貸危機是發生在美國的,后來又引發了全球金融危機。美國的次貸危機波及了全世界,也波及了我國,造成了我國對美國的出口下降,中國為了使經濟軟著陸,才提出了擴大內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方針 。發展國內大循環,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是中國發展經濟的長期方針,不是權宜之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曹媽媽在美國留學v”似乎是想說,美國現在沒有經濟危機了,不需要通過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來拉動經濟增長和就業了。在我看來,一個國家有了勢力,就可以改變和提高基礎設施的水平,無需等到經濟危機來臨的時候。當然,中國在拉動經濟增長和擴大就業的過程中,確實使用了擴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方法,但這只是我國拉動經濟增長和擴大就業多駕馬車中的一駕,并非全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依靠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來拉動經濟增長和就業,也是需要一定的經濟實力的。美國把幾乎所有的財政都用于了擴大軍備,向全世界宣誓霸權,哪里還能擠出錢來搞基礎設施建設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擴大基礎設施建設也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一種有效手段,至于一些地方政府出現的財政壓力也不是完全沒有。但是,地方政府投資的舊房改造,會在一定時間內收回投資,是一定穩賺不賠的,是能增加財政收入的。但是依靠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來增加財政收入的辦法,也要看市場的需求,依靠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要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不能成為財政收入的依賴,要加強制造業轉型發展,使地方政府財政收入有一個長期穩定的來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曹媽媽在美國留學v”把中國的“基建狂魔”說成是貶義詞,這恐怕會有很多人不愿茍同。中國依靠強大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力,改變了人民群眾的住房條件、出行條件,這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中國還可以對國際開展服務外包,對全世界的基礎設施改善也是有利的。不是貶義詞,而是褒義詞。“基建狂魔”是國家行為,與老百姓沒有關系,能參與到“基建狂魔”工程中,是能賺得盆滿缽滿的,根本透支不著老百姓錢。</span></p><p class="ql-block"> 再一點,就是美國實行的是私有制,土地都是資本家的,要重新修建高鐵、高速公路,需要大量的土地,國家就需要跟這些資本家打交道,這些資本家個頂個都是釘子戶,美國的釘子戶,可比中國的釘子戶厲害。相比之下,修建機場,遇到的釘子戶就相對少很多,這也是美國無法大規模修建高鐵、高速公路的真正原因。這一點,是“@曹媽媽在美國留學v”沒有看到。</p><p class="ql-block"> 另外,<span style="font-size: 18px;">“@曹媽媽在美國留學v”所提到的滑梯、秋千、攀爬等體育設施,在中國的城市農村已經普遍存在了,這一點她是不知道的。今后回國的時候,可以到農村考察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至于國家提供野炊的方便,我覺得中國的服務業遍及城鄉、旅游景點,除非到無人區考察,否則是不需要的。中國也不是沒有這樣的范例,在馳名中外的泰山所在地——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角峪鎮魯東村,有一個村民叫韓卓金就修建了一個石頭嶺親子教育基地,這里就提供野炊的所有便利條件。這個模式,在中國也正在興起,這不是什么大事兒,并不是只有美國才能辦到的。大概美國人喜歡逢著自在不自在,非要到無人區去探險、搞野炊,我在一些視頻資料上也看過,都是用石塊壘爐子,鉆木取火,野炊的條件沒有那么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查看“@曹媽媽在美國留學v”的視頻和頭像,可以看出,她年齡也不算小了,好像嫁給了一個美國老頭,生了一個混血兒子,肉體給了美國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靈魂怕是早就也出賣給美國佬了吧?</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阳县|
兴文县|
神木县|
宁陕县|
宜黄县|
盈江县|
穆棱市|
黄冈市|
临潭县|
湖北省|
水城县|
右玉县|
如东县|
建阳市|
高安市|
冷水江市|
平安县|
维西|
体育|
黎城县|
萝北县|
新巴尔虎右旗|
汉沽区|
隆化县|
娄烦县|
永胜县|
安龙县|
东方市|
英山县|
柳河县|
内丘县|
哈巴河县|
平凉市|
贞丰县|
项城市|
获嘉县|
华宁县|
珠海市|
库伦旗|
泸定县|
昭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