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年8月12日早6時許,由女兒開車帶著我和小外孫一行三人,從遼陽某駐地出發,6時18分上高速,直奔營口qingzhen西寺。</p> <p class="ql-block"> 給小外孫系好安全帶,路上這小伙又美美噠睡了一覺??</p> <p class="ql-block"> 7時38分 到達營口西寺</p> <p class="ql-block"> 營口是母親的故鄉,當年在她出生不久,我的外公就攜全家去了哈爾濱。外公兄弟三人**留學,回國后外公在哈爾濱jingchaju供職;二外公辦報館;三外公通多國語言,曾在安達、青岡縣等地供職,可以說,母親家以當時的社會地位和家庭條件,是比較優越的。</p><p class="ql-block"> 然而母親的童年卻是不幸的,在我還是懵懂少年的時候,她就時常對我哭述著自己不平凡的身世,不厭其煩的嘮叨著她爺爺張子泰家族遭遇的家庭變故。</p><p class="ql-block"> 此次營口之行的目的是為我的曾外公張子泰家族的亡人們舉辦一場追思祭奠會,以過乜貼的形式邀請親朋好友參加。</p> <p class="ql-block"> 置辦經堂席是過乜貼的重要內容,所以由家在營口的族內近支伯伯馬云非代理操辦此事。</p><p class="ql-block"> 上午,云非伯伯和他表弟磊哥、廚師等先后去市場買菜、開車去牧羊點拉羊、擇菜。待回來后安排完,已近午時,接著點燃安息香,請教長哈明阿訇執刀、接獨哇誼,宰乜貼羊,備經堂席。</p> <p class="ql-block"> 廚師們在忙著備菜、燒菜</p> <p class="ql-block">族親十九世馬逢治伯伯</p> <p class="ql-block"> 在后廚,通過相互介紹,認識了蒿坡馬氏家族的姐姐們,還有云非伯伯的姨母們,還有我在營口的親家(小姑爺的舅舅)——樹成二哥從始至終在后廚幫忙,遺憾的是兩位廚師和親家哥的“工作照”都沒有抓拍下來!</p><p class="ql-block"> 這是馬淑梅大姐和云非伯伯的姨母等人在收拾羊下水。</p> <p class="ql-block"> 炸油香 油香是mu si lin的傳統美食,每逢開齋節、古爾邦節或紅白喜事、祭奠先人都要炸油香。炸好的油香呈棗紅色,味道醇香,外酥內軟,用手掰開,內瓤有鏤空般的大蜂窩,油香香氣撲鼻,撩撥著人的食欲。</p> <p class="ql-block"> 12日下午三時許,慶超表弟從天津來到營口</p> <p class="ql-block"> 遠在大連的金鑫表哥表嫂也提前來到營口,并贈送我們9部由他和通州張家營張瑛表姐共同整理編輯出版的《六十年大事記》(張氏家族1875--1934)</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這是與金鑫表哥(中)、天津慶超表弟(右一)在qingzen西寺門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歡迎春夏秋冬客,款待東南西北人” </p><p class="ql-block"> 晚上云非小伯、小嬸特意在營口伊園燉菜館款待我和女兒、小外孫,并特邀慶超表弟。</p> <p class="ql-block"> 8月13日上午8點半多,受臺風影響下了一天的雨終于停下來,參加追思祭奠先人活動的各地親朋好友陸續來到營口清真西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與從鞍山、滄州市青縣、定州來的親人們留影。他們是鞍山我八十四歲的大姐夫、八十三歲的大姐,伯父家年近八十的二哥、二嫂,老姐、老姐夫;外甥、外甥媳婦,外女、外女婿,侄子、侄女、侄女婿,孫子明超等,河北來的哥嫂、弟妹,女兒,外孫等近30人</p> <p class="ql-block"> 與一脈相承的血親:大連金鑫表哥表嫂、營口表姐、天津慶超表弟等留影</p> <p class="ql-block"> 與在營口的親家哥嫂、親家姐們留影</p> <p class="ql-block"> 與同是當過兵的親家王樹成二哥留影</p> <p class="ql-block"> 原來親家嫂與我二嫂還是好姊妹呢,都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大石橋人。</p> <p class="ql-block"> 與家在營口、祖籍青縣的二門十九世馬躍伯伯留影</p> <p class="ql-block"> 與來自熊岳、營口的祖籍蒿坡馬氏宗親,二門十九世馬逢治、馬逢安、馬逢軍、馬逢利伯伯及馬淑梅大姐等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與云非小伯小嬸、廚師及所有后廚幫忙的族親們留影</p> <p class="ql-block"> 上午10時36分,營口qingzhen東西兩寺的阿訇、qingzhen西寺的鄉老們,來自大連、天津、熊岳、營口、鞍山、滄州、定州等親朋好友近80人走進大殿,追思祭奠活動正式開始。 </p><p class="ql-block"> qingzhen西寺教長哈明阿訇提前二十天開經,主持殿內游墳、傳經、圓經等儀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追思、祭奠先人儀式上的致辭</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阿訇、各位鄉老,各位親朋好友,大家上午好!諸位多斯提們:安賽倆目吾來庫目!</p><p class="ql-block"> 我叫馬文達,河北省滄州市青縣人。今天我和我的姐姐、姐夫,哥哥、嫂子,弟妹,外甥男、外甥女們,還有我的女兒和我的小外孫等一行近30人,來到我母親的出生地——營口雙廟子,在qingzhen西寺以最虔誠的乜貼方式,來追思和祭奠母親的先人,祭奠曾外祖父張子泰家族中所有歸真的亡人們。可以說,這既是一場祭奠先人的追思會,又是一次替母盡孝的故鄉行,了卻了母親生前幾十年思念故鄉,尋親未果的夙愿!</p><p class="ql-block"> 參加今天這個乜貼盛會的,有營口東西qingzhen兩寺的六位阿訇及諸位鄉老;有來自大連的金鑫表哥表嫂、在營口的表姐和專程來自天津的馬慶超表弟,他們是我曾外公張子泰家族中一脈相承的血親;有祖籍青縣蒿坡馬氏,家在營口的二門十九世馬躍伯伯、四門十九世逢安、逢治、逢軍、逢利伯伯等;有我的近支、祖籍青縣東馬橋五門十九世云非小伯和他的家人們;有我在營口的親家哥、親家姐們;再就是來自鞍山、河北滄州、定州等地的家中親人們。</p><p class="ql-block"> 在此,謹代表全家向前來參加追思祭奠活動的親朋好友表示誠摯的敬意和感謝!向幾天來為制作經堂席而操心受累,精心安排組織的云非小伯、二位廚師以及后廚幫忙的多斯提們表示感謝!您們辛苦啦!沾您們塞瓦布!同時對提供場地支持的營口qingzhen西寺管委會、阿訇及鄉老們表示由衷的感謝!</p> <p class="ql-block"> 我母親張桂琴,原名張穎琦,1931年生,2009年歸真。童年時代的母親是不幸的,經歷了一次次家庭重大變故: 幼年跟隨父母去哈爾濱生活,三歲時父親去世,六歲被三叔張少鵬要去做女兒,九歲時與母親、哥哥和妹妹在哈爾濱北十二道街三樓見過一面。十歲時曾跟隨三叔回營口參加爺爺張子泰的葬禮。十五歲時三叔病逝,從此生活一落千丈,隨之帶來的是小娘出走,剩下她和大娘,還有一個小她八歲的弟弟。母親十六歲時出嫁到哈爾濱道外qingzhen義和館馬家。不久,孤兒寡母的大娘因病抑郁而終。十九歲時,帶著她的弟弟跟隨我的父親回原籍河北青縣。</p><p class="ql-block"> 在那個生活極其艱苦的年代,母親生下了我姊妹兄弟五個并培育我們長大成人。由于家庭困難,只供我上了學,所以我感恩父母給我生命的同時,更感恩父母讓我學到了知識、懂得了更多做人的道理,也感恩那個年代所有幫助、照顧、救濟過我的親人們!令人感到寬慰的是,我們兄弟姊妹都很孝敬母親,使母親能夠安享晚年。</p> <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家庭中,父親是典型的農民,憨厚實在,能吃苦。母親有文化,心地善良、但對子女要求嚴。在父母身上,傳承了先輩們敬老愛幼、善待他人的遺風,父母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先后贍養了四位孤寡老人,被中共青縣縣委、青縣人民政府授予“文明之家”牌匾,省市廣播電臺,河北日報、滄州日報等連續多次宣傳報道過母親的事跡。</p><p class="ql-block"> 值此追思祭奠先人之際,我們舉辦這個乜貼盛會,邀請諸位親友參加,目的是弘揚主zhu道,行孝雙親,昭示后人,當自求強。</p><p class="ql-block"> 俗話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德行天下者,必然會厚德載物。各位親朋好友、多斯提們,今天我們來到營口qingzhen西寺,有幸聆聽qingzhen東西兩寺多位阿訇誦經,為我的曾外公家族所有的亡人們祈禱,感恩我們生在這個和平的國家,感恩zhengzhu,祈求大能的zhengzhu提高先人們在天堂的品位,阿迷乃!</p><p class="ql-block"> 此時此刻,親朋好友能夠聚集在這里,令我感動,感觸頗深,我覺得既要學會舍得,學會傳承,更要珍惜當下,學會感恩!既要和睦宗親,和睦鄉鄰,更要輕財聚人、量寬待人,弘揚忠孝之風、傳承中華美德,善待父母,和宗親朋,做一個對個人、家庭、社會有責任、有擔當的人。謝謝大家!</p> <p class="ql-block"> 1983年,中共青縣縣委、青縣人民政府授予母親“文明之家”牌匾</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張我和母親1985年在部隊時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寫給天堂里的媽媽:</p><p class="ql-block"> 親愛的媽媽,我們來到了您生前一直思念、渴望與期盼回去看看的故鄉營口雙廟子,這里是qingzhen西寺,是您生前常常與我嘮叨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媽媽,今天我帶著您的孫女和外重孫來到這里,為外公家、為張氏家族所有歸真的亡人們舉辦追思祭奠活動,做乜貼盛會,請阿訇誦經,誠邀眾親友參加。您看,遠在大連、天津的張氏血親金鑫表哥和慶超表弟等專程趕來;鞍山您所有的親人們、包括我剛剛出院不久的大姐、和84歲高齡的姐夫都來啦;您大兒子兒媳從河北老家,老兒媳從定州、孫女美玉也都專程從河北老家和長春趕來,營口我的兒女親家們也來啦,家族親朋好友來啦!只是這一天,我們來的太晚啦……</p><p class="ql-block"> 媽媽,我知道這里有您難以忘卻的童年記憶,有您永遠抹不掉的傷痛。駐足這里,我想告慰天堂里的媽媽: 您的兒孫們來看看您的故地,或許給您帶來些許寬慰,圓您一生的思鄉夢,了卻您一生的夙愿。因為從我記事起,您就經常說起您的家庭事兒,哭訴著對親人們的思念……</p><p class="ql-block"> 此時此刻,我愿相信前生與后世,相信靈魂的存在,祈求大能的zhengzhu接受我們的祈禱,接受我們最虔誠的舉意,圓您夢想,圓您和外公一家的團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8月13日于營口雙廟子</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察隅县|
宜兰县|
于田县|
泸州市|
洪江市|
高邮市|
迭部县|
丽江市|
黄石市|
峨边|
永和县|
都安|
宜宾市|
都江堰市|
剑川县|
开鲁县|
英吉沙县|
三河市|
绍兴市|
家居|
怀化市|
临夏县|
河源市|
法库县|
南投市|
宿松县|
定南县|
绥棱县|
靖宇县|
松滋市|
夹江县|
盐边县|
如东县|
澳门|
新和县|
天镇县|
赤壁市|
南溪县|
府谷县|
池州市|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