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山東曲阜的孔府、孔廟、孔林,統稱曲阜“三孔”,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表征,以豐厚的文化積淀、悠久歷史、宏大規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p><p class="ql-block"> 孔廟是孔子的家廟,是祭祀孔子的祠廟。孔府是孔子嫡系子孫居住的地方.與孔廟相鄰。孔林是孔子以及家族的專用墓地。</p> <p class="ql-block"> 曲阜孔廟,又名“至圣廟”,位于山東省濟寧市曲阜明故城的南部,是祭祀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本廟,也是孔氏后裔祭祀祖先的祖廟和宗廟。其占地面積約1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6000平方米,因其是全世界祭祀孔子的廟堂中,建造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廟宇,所以被中國古建筑學家稱為世界建筑史之奇跡“唯一的孤例”。</p> <p class="ql-block"> 曲阜孔廟是紀念性建筑群體,是中國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建筑群布局采用均衡對稱的方式,以南北向的縱軸線為主,橫軸線為輔布置九進院落,第六進院落之后分左、中、右三路布局。孔廟南北長1130米,東西寬約150米,共有460余間建筑,建筑主要建于金、元、明、清時期,廟內還存有千余塊兩漢以來的碑碣。曲阜孔廟始建于公元前478年,是魯哀公在孔子去世的第二年將其故居改建而成。自西漢以來,中國歷代帝王對該廟進行了數十次的重修與擴建,現今規模為明弘治十六年的規模,主要建筑有大成殿、奎文閣、杏壇等。</p> <p class="ql-block">進入孔廟之前,首先看到的是萬仞宮墻。萬仞宮墻是曲阜明城正南門,也是孔廟的第一道門上是萬仞宮墻四個大字系清乾隆皇而的御筆。</p> <p class="ql-block">過了萬仞宮墻 才開始步入孔廟,在孔廟入門處小小數百平方米的范圍內聳立著孔廟“金聲玉 振坊” 、“根星門" 、“太和元氣坊”、“道冠古今坊”、 “德牟天地坊”.“至圣廟坊”等六座牌坊。這些牌坊都是褒揚孔子及其倡導的儒家文化的。其中最著名的是金聲玉振坊。</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金聲玉振</b>:這個玉按理說就是錯別字。那么它的意思是什么?這是玉字的一點點到中間是說孔子的中庸思想不偏不倚,不左不右,恰到好處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欞(欞)星門</b>的欞是一個繁體字。三個口下面是有個巫婆的巫。孔子信天命,信風水,不信鬼神。所以乾隆直接把巫婆的巫字給去掉了。</p> <p class="ql-block">欞星門后面是太和元氣坊. 算是進入了孔廟的第一進院落。</p><p class="ql-block">院落內東側有石坊名為“惠牟天地” 西側為“道冠古今”。</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圣時門”</b>原是曲阜孔廟的正門,始建于明永樂十三年,清世宗于雍正八年(1730年)欽定孔廟正門名“圣時門”。</p><p class="ql-block">進入圣時門 就算進入了孔廟的第二進院落</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大成殿</b>:山有主峰,廟有主殿,是曲</p><p class="ql-block">阜城墻以內的最高建筑。在這里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城墻內任何建筑不能超過它的高度。</p><p class="ql-block"> 大成殿的對聯也是兩個錯別字,上</p><p class="ql-block">聯的鬼少寫一撇,下聯老師的師也是少了一撇。鬼還是說明孔子不信鬼神,老師的師少一撇是說任何人到了這里都不能稱自己為老師。</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大成殿祭孔展演</b></p> <p class="ql-block"> 在曲阜孔廟有兩棵奇特的樹,合稱“龍鳳樹”,也稱“龍鳳呈祥”。</p><p class="ql-block"> 龍樹我們叫它“龍紋樹”,因為整個龍樹的樹干從底到頂,一面整齊的長著波紋,真好像有幾條小龍盤柱欲。 </p><p class="ql-block"> 在“龍紋樹”一旁的就是“鳳樹“了,雖然已經干枯了,但是依然保持著傲人的姿態,一直陪伴著”龍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龍鳳樹的傳說</b></p><p class="ql-block"> 據說乾隆來拜孔子時,因為是來拜師,所以是比較講究的,步行而進,孔廟也是比較大,走的有點累了,就靠了下這棵樹,沒想到這棵樹沾了皇帝的真龍氣息后,頓時在乾隆帝靠過的地方出現了龍型樹紋。現在,雖然鳳樹已經干枯了,而龍樹卻一直生長著,就像我們中華民族,龍的傳人一直秉持著堅韌不屈的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孔廟之中古樹參天,郁郁蔥蔥,今白要間1100余株,與雄偉的建筑群相互輝映。而龍鳳樹前游人如織,很多人都想一覽”不的風采。</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孔府</b></p><p class="ql-block">孔府又稱“行圣公府”,位于孔廟東側,孔子嫡孫保有世襲罔替的爵號,歷時兩千一百多年,是中國最古老的貴族世家。其府第孔府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好、最為典型的官漸與宅第合一的建筑群。有“天下第一家”之稱成為我國僅次于北京故宮的貴族府第。</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黑大門</b>:按理說這種身份的門應該是朱紅大門。但是孔家這里為什么?因為孔子要求的是清廉,黑色象征水,表示"清”。孔府宅內所有的門都油成黑色,為的就是著力突出一個“清“字。</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孔府院中的油燈</b></p> <p class="ql-block">據說皇帝來曲阜朝孔時孔家都用黃綾把龍柱裹起來不讓皇帝直接看到龍柱。因為超過了金鑾殿,怕皇帝不高興,加以責怪。其余十八根柱是八棱的淺浮雕龍柱一個棱面刻九條龍 每根柱子八個棱,七十二條龍。共計雕刻一千二百九十六條龍。這是罕見的石刻藝術瑰寶。</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勾心斗角</b>:最開始是形容建筑的。</p><p class="ql-block"> 一個建筑物的一角插進另一個建筑物的兩角中心,這就是"勾心”,而其他角又和另外建筑物的角緊緊地對在一起,這就是“斗角”,合起來就是"勾心斗角”。</p> <p class="ql-block">建筑模型圖片</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海龜運送碑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孔林</b></p><p class="ql-block">孔林又稱“至圣林”。在曲阜城北一公里 占地三千余畝,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專用墓地 已有兩千五百年歷史。它是我國規模最大、持續年代最長,保存最完整的一處氏族慕葬群和人工園林。</p> <p class="ql-block">孔林神道長達一千米,蒼松翠柏夾道侍立龍干虬枝,多為宋元時代所植林道盡頭為“至圣林”木構牌坊 這是孔林的大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不一樣的雪糕</b></p> <p class="ql-block">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圣”、“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后世統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師、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p><p class="ql-block"> 先圣孔子,至真至仁。孔廟一行,回味無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圖文編輯:蔚品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指導教師、班主任:張海超</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卫市|
南江县|
罗甸县|
滁州市|
日土县|
茌平县|
项城市|
比如县|
马边|
浦城县|
瑞丽市|
东安县|
南涧|
炎陵县|
秦皇岛市|
南川市|
石泉县|
渭南市|
平南县|
蒲江县|
龙州县|
临澧县|
宜城市|
诸城市|
钟祥市|
南皮县|
房产|
拜城县|
西畴县|
犍为县|
宜州市|
远安县|
黄大仙区|
太白县|
江口县|
桂东县|
文化|
若尔盖县|
云南省|
博野县|
毕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