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飛紅舞翠秋千院,擊鼓鳴鉦蹴鞠場</p><p class="ql-block"> ——當足球遇上納西文化公益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飛紅舞翠秋千院,擊鼓鳴鉦蹴鞠場。”是麗江木氏第八世土知府木公《春居玉山院》中的詩句,生動地描寫了明朝時期納西族嬉戲足球的熱鬧場面,納西族對足球的熱愛古來有之。</p><p class="ql-block"> 最近玉龍縣正在舉辦全民健身月的職工足球運動會,我們單位是30個參賽隊中平均年齡最大的球隊,但因實力不足,最終成為了小組一輪游的球隊。通過3場小組賽,我們再次見證了參賽各方的傾力而為、血戰到底態度,足球打的是血性、勇氣、豪氣,這就是這項運的本質和魅力所在。盡管我們戰績不佳,但我們敢于亮劍,敢與強大的對手正面硬剛,打出了我們的斗志和精神,也是對這項運的尊重和詮釋,我們這支球隊也是最近幾年參加了玉龍縣所有比賽的少數球隊之一,真正做到了累戰累敗、累敗累戰。亮劍是我們的勇氣,喜愛是我們的底氣,我運動、我快樂!</p><p class="ql-block"> 足球對于麗江人、對于納西族來說是意義深遠的運動,似乎是從血液中傳承而來的,任何一個納西人對足球都有自己的認知和理解,從戰術體系到臨門一球都能說出一二。足球是11人團隊作戰的集體項目,攻防轉換變幻莫測、粗中有細,是體能與智慧的結合體。寬大的球場有如遼闊的疆域,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一城一池的爭奪需要審時度勢、伺機而動。納西族在遷徙和發展的漫長過程中就像足球運動一樣要長途奔襲、攻防轉換、歷盡艱辛。這項運動契合了納西族早期的發展經歷,幾百年來納西族無論在怎樣的社會條件下,總會把足球當成與生俱來的最喜愛的消遣方式之一,無論春夏秋冬、嚴寒酷暑、雨雪霏霏,在玉龍山下金沙江邊總能見到塵土飛揚、雨泥飛濺的激烈爭搶場面,正是這項運動,傳承了納西族在艱難的發展歷程中所形成的堅韌和頑強,這樣的民族精神譜寫了納西族無數壯麗的華章。</p><p class="ql-block"> 機緣巧合,第二期麗江納西公益課也剛好在運動會期間開課,8月5日那天雨下不停,下午5點是我們小組賽最后一場對陣魯甸隊(目前魯甸隊已進入決賽),匆忙請假從授課的古城區文榮學校趕到玉龍縣的文筆學校應戰最強對手(魯甸隊當時已是小組兩連勝,鎖定小組第一)。從滿腦子都還是這兩天各位專家的授課內容又快速地切換到了一觸即發的球場,一面思索如何應對對手,一面還沉溺課程之中,更想到了開班課上楊杰宏老師講到的“學文化可以安魂、安身立命”的觀點,而我們教練和梅樁(教練兼隊員,老牌云師大體育專業畢業,麗江知名球星和教練)在雨中給我們做了簡明扼要的戰術安排及心理暗示,使我們緊繃的神經得以放松,高質量地享受到了這場比賽。如果這場球我們還是按前兩場一樣的死纏爛打,那就幾乎是沒有意義的比賽。公益課傳授給我們的是文化的學習、遺產的傳承、問題的思考、心境的修煉,同時也是一個開放、包容、創興的培訓。如何在我們幾乎沒有可能取勝的這場榮譽之戰中打出我們的精神、打出我們的斗志,這是我們當下最應思考的問題。而結果也正是這樣,我們在雨中切實執行了教練的戰術安排,最大限度做到了揚長避短,盡管這是一場以弱戰強的遭遇戰,但在局部爭奪中我們同樣有上佳表現和亮點,也攻破了對方的大門,對方始終不敢麻痹大意。更多的是我們要珍惜與強手過招的機會,學其所用、品味足球,在逆境中修煉自我。</p><p class="ql-block"> 和繼全老師在上“旋律、形象、意境——東巴之美”課時的誦經演述,東巴經那古老的韻律和傳說有如從天而降,滋潤著大地的萬物,熠熠生輝的東巴文化養育了在藏羌彝走廓中艱難跋涉人納西族。之前我拜訪過很多東巴大師,他們深居簡出,誦經時的神態是如此的專注,學識是如此的高深總是讓人肅然起敬。油米的楊扎實大東巴就是這樣的一個高人,這個居住在遠離鄉鎮的加澤大山深處的大東巴,學識十分淵博,從古至今,天文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皆有涉足,與其交流,有如涓涓細流、潤物無聲。同樣,足球也是這樣,通過思考,這項運動總能給人以足球之外的感悟和享受,它是藝術、力量、智慧的結晶。足球場上看似力量的比拼,但這背后蘊藏著戰術體系、觀察思考等智慧所在,僅以蠻力很難走遠走深,既要有力拔山兮的氣概,也要有以柔克剛的韜略,就像學習納西的立世哲學一樣,要做到審時度勢、大道之行。公益課上的楊杰宏、楊福全、李群育、李錫、鄧彧位老師都談到了納西族的睿智、家國情懷。同樣,足球作為一項運動,球員的精彩表現就是藝術的展現和他們對這項運動的理解,包括球技、意志、態度等多個方面。近年來國足(男足)已不是純粹的足球,這是導致人們不再熱衷國足,偏愛類似村超這樣的比賽的原因所在。當年白沙人踢球的最大特點就是白沙大腳,這與當年白沙風大,球場差而難以控球等原因有關,但即便如此,白沙人樂此不疲、每球必爭、戰無不勝、干凈利落的踢球風格也同樣形成了白沙足球的實用價值和地域特點,也正是白沙人如此的稟賦,白沙因此而人材輩出、文武雙全,創造了白沙悠久燦爛的文化。</p><p class="ql-block"> 香港中文大學教師、納西文化國際人士英國人鄧彧(Duncan Poupard)在“納西文的國際化未來”授課中談到了關于納西文化傳承的觀點之一就是不僅要把文化宣傳出去,還要吸引外人來學納西文化,這樣我們就會有更多的民族自豪感,我們自己也會更愛我們的文化,更會努力學習自己的傳統,我們的文化氛圍就會更加深濃,文化就會有更好地傳承和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讓我們能夠在更廣闊的文化空間中,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探索面向未來的理論和制度創新。”談及到現在街面上有的東巴文亂用的問題,鄧先生及多位專家的觀點是不要過多糾纏這個現象,麗江的街面上出現東巴的標識總比沒有出現要好,至少說明東巴文在麗江是存在的,這也是麗江有別于其他地方最顯著的標識,是人無我有的唯一性,更是我們的金子招牌。因此納西文化的傳承不只是幾個學者和愛好者的事,它需要大家的共同喜愛,不能讓他只停留在課本教材和學術報告、博物館之中,要讓我們的文化活起來,走進千家萬戶,讓我們獨具魅力的文化浸潤更多人的心,讓我們的文化成為人類共有的精神家園。就像納西古樂一樣,我們幾乎說不清古樂是納西還是唐宋余音,但納西古樂經歷了獨創和外來音樂有機融合的漫長過程并為我所用,特別是在經歷了宣科先生的潤色后,納西古樂的國際化已是風生水起,吸引了許多國內外友人前來聽音覓樂,麗江的納西古樂也因此迎來了空前的發展,古樂已不再是垂暮老人的專利,如今麗江已有很多年輕人撫音迷樂,呈現出后繼有人的可喜場面。正在中央民大攻讀民族語言研究生的侄姑娘及她的外地同學也參加了這次的公益課,像她們一樣的年青人占這次公益課學員的半數,他們孜孜以求的好學精神和專注的神態讓我們看到了文化傳承的希望,甚是欣慰。同樣,足球在麗江也是一個彌久融合的運動,足球始終陪伴麗江人的喜怒哀樂、以球抒懷、借球消愁,足球也和納西古樂一樣是麗江人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足球更是一項年輕人的運動,可喜的是這次很多參賽隊中都是年輕人勇挑大梁,展現出了極高的技戰術水平和體能優勢,我們這支老年隊輸給他們是值得高興的事,并不丟人,說明我們的足球也是后繼有人,江山代有人才出,正所謂少年強則中國強,體育強則中國強。楊杰宏在“納西族史詩概論”授課中講到:文化不能嚴防死守、被動挨打,要走出去,要像足球一樣,以進攻代替防守”。特別是講到納西語已變成了受驚的語言,號召納西族要講好母語,要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就講自己的母語,要學好《崇般圖》、《董埃術埃》、《魯般魯饒》這樣的納西經典,守護好人類共有的精神家園。</p><p class="ql-block"> 在這次的公益課中,除了前面提的幾位老師外,還有和冬梅、楊一紅、木誠、和集虎、和向軍、趙振金、和素文、趙慶蓮、和旭輝、木琛等幾位老師從納西文化的多個角度為我們打開了新的視野,讓我們沉浸式享受著文化的滋潤。</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們的球賽、文化公益課都已結束,兩件令人賞心悅目事碰在一起總能閃爍出耀眼光芒,足球是納西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麗江的精彩不止于此,我仿佛聽到了擊鼓鳴鉦,故事仍在繼續。</p><p class="ql-block"> (2023年8月16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鼓县|
钟山县|
长岭县|
竹溪县|
涟源市|
勃利县|
罗源县|
甘孜县|
鲜城|
彰武县|
莱芜市|
惠东县|
西充县|
安康市|
高尔夫|
嘉祥县|
奉新县|
黄浦区|
黄山市|
台安县|
泰顺县|
颍上县|
柏乡县|
邮箱|
隆子县|
甘泉县|
普安县|
紫阳县|
资兴市|
祁门县|
河北区|
类乌齐县|
冕宁县|
郯城县|
香河县|
镇康县|
惠水县|
利辛县|
长白|
祁连县|
东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