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yeziye</p><p class="ql-block">2023.08.16</p> <p class="ql-block">作家藤萍曾說:</p><p class="ql-block">“這世上只有痛苦,才能真正使人長記性。”</p><p class="ql-block">正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真正可以讓人長記性,能叫醒人的,只有吃過虧、上過當,受過苦,得過痛。</p><p class="ql-block">很多人看似在努力生活,在努力為生活而奮斗,但他們一直都不是向內尋求幸福,而是通過外在的物質來填補內心里的空洞、空虛,以為有了錢,就能徹底掌握幸福。</p><p class="ql-block">可是,到最后,大多數的人都鉆進了錢眼了,被欲望蒙蔽了雙眼,在無休無止的欲望爭搶之中犯暈了,睡著了。</p><p class="ql-block">其實,最幸福的人,往往是那些能夠及時叫醒自己,然后可以看穿一切,看透一切的人。</p><p class="ql-block">如此,內心平靜,思想高貴,眼界高遠,格局遼闊,活得清醒、自信、從容、自得。</p><p class="ql-block">在《人生》的扉頁中,寫著這樣一句話:</p><p class="ql-block">“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p><p class="ql-block">人生的岔道口從來就沒多少,但數量越少,作用就越重要。</p><p class="ql-block">唯有及時地警醒起來,叫醒自己,然后便可一步步地朝著正確的、篤定的方向走下去。</p><p class="ql-block">在覺醒自己之前,要深刻明白一個道理就是:叫醒一個人的,從來不是道理,而是南墻。</p> <p class="ql-block">1 . 人,只能痛醒</p><p class="ql-block">伏爾泰曾說過:</p><p class="ql-block">“使人疲憊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lt;/p><p class="ql-block">1845年7月4日,恰好是美國獨立日,偏偏在這個時候,或許是覺醒了,亦或是痛醒了,梭羅在這一天正式踏上一條隱入森林、遁世而居的隱者之路。</p><p class="ql-block">他到了自己曾經無數個日夜都想要定居的深山老林里,過著一種無人問津的生活。</p><p class="ql-block">這一天,他這樣說:</p><p class="ql-block">“我要到森林里,因為我要過真正的生活,我要活得充實,吸取生命的精髓,拋棄一切與生活無關的事物,當我死時,才不會發覺白活了一場?!?lt;/p> <p class="ql-block">在十九世紀,梭羅周邊的朋友親戚們都一味追求著金錢和物質上所帶來的滿足感,以至于一時之間自己的耳邊里也充斥著一些造富神話。</p><p class="ql-block">但即便如此,梭羅越來越覺得自己的日子過得不合時宜,也深感自己根本無法融入到其他人的圈子里。</p><p class="ql-block">梭羅內心慢慢地感到迷茫、焦慮、痛苦,內心得不到安寧,每一天都想要逃離當下的生活環境,甚至覺得當下的日子過得宛如一種地獄。</p><p class="ql-block">斯蒂芬·金說:</p><p class="ql-block">“地獄從來不是立即讓你掉下去的,而是一點點吞沒你。”</p><p class="ql-block">當一個人慢慢地陷入了困局里,過著一種如同溫水煮青蛙的日子,倘若一直后知后覺地習慣著、頹喪著。</p><p class="ql-block">那么,哪一天你真正陷入了泥潭里,泥水淹沒到了你的頸部、頭部的話,再奮起掙扎也希望渺茫了。</p><p class="ql-block">那些日子過得絕望的人,往往不是生活沒有給你機會,也不是沒有提醒過你,而是你每一次都選擇了逃避,甚至是故作瞧不見。</p> <p class="ql-block">自欺欺人的人,誰教也教不會,誰叫也叫不醒。</p><p class="ql-block">唯有走路碰到了石頭,石頭碰到了腳趾頭,腳趾頭裂開出了血之后。</p><p class="ql-block">下一次,你再次走到那段路,才會下意識地觀察腳下有沒有石頭。</p><p class="ql-block">人就是這樣,別人再怎么好心提醒,苦口良藥,最終都無濟于事。</p><p class="ql-block">直到哪天失去了,吃苦了,絕望了,撞得頭破血流之后,才會徹底覺醒,銘記于心。</p> <p class="ql-block">2 . 要有憂患意識</p><p class="ql-block">作家周桂伊在《認知差》里說:</p><p class="ql-block">“好的一生,是不斷去掉弱者思維,處理好我與自己、與他人、與世界關系的一生?!?lt;/p><p class="ql-block">人這輩子,靠誰都靠不住,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的一個事實就是,人終究還是要稍微靠一下別人的。</p><p class="ql-block">當然,偶爾依賴一下別人的幫助,借助一下別人的心得、經驗、智慧等等,也是可以幫助走過難關的。</p><p class="ql-block">之所以說別人靠不住,是因為我們總不能老想著靠別人。</p><p class="ql-block">因為要想一直都靠別人,那么最終誰見到你都會跑。</p><p class="ql-block">與其將自己的人生主動權交給別人,或是奢望著通過別人來成就自己,那么最終的結局只會讓你越來越被動,越來越失望。</p> <p class="ql-block">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一個人越是懂得及時地審視自我,叫醒自己,就越能夠及時止損,時刻保持著一種清醒的、理性的姿態。</p><p class="ql-block">海涅曾說:</p><p class="ql-block">“反省是一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lt;/p><p class="ql-block">不管做什么事情,唯有及時地反思、反省,才能及時地提醒自己、制止自己,最終使得我們有懸崖勒馬的機會。</p><p class="ql-block">切忌因為一時的過于自信、盲目,而最終將自己推向深淵當中。</p><p class="ql-block">人越是在盲目、麻木的時候,就越容易產生一些偏離常識的,甚至是自我麻醉的幻想和奢望。</p><p class="ql-block">最終,毫無憂患意識,反倒讓自己一步步地陷入人生困局里而無法自拔。</p><p class="ql-block">有位名人曾在演講中說過:</p><p class="ql-block">“我不斷提醒自己,要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修屋頂,不要等到下大雨再去修屋頂。”</p><p class="ql-block">每個人都要有自知之明,更要有憂患意識。</p><p class="ql-block">畢竟,你根本無法預料到明天和無常,哪個先來到。</p><p class="ql-block">所以,讓自己具備常識,拿出必要的憂患意識,目的就是讓自己不管做什么事,都先做好準備,穩扎穩打,才能行穩致遠。</p> <p class="ql-block">3 . 降低姿態,活出狀態</p><p class="ql-block">詩人魯藜說:</p><p class="ql-block">“還是把自己當做泥土吧,老是把自己當做珍珠,就會有被埋沒的痛苦?!?lt;/p><p class="ql-block">人,越是愿意將自己視為塵埃,隱入紅塵,就越容易看到世間的真相,也就越容易了解到自身的渺小。</p><p class="ql-block">我時常發現,一個人越是不高估自己,不將自己當一回事,就越容易過得滿足、知足。</p><p class="ql-block">如此,在一種主動降低姿態的生活過程里,我們也就越輕易保持著一種樂觀的、包容的、豁達的狀態,活出真實的、自在的自我。</p><p class="ql-block">《道德經》有言:</p><p class="ql-block">“知人者智,自知者明?!?lt;/p><p class="ql-block">人一輩子,最可怕的就是認不清自己,最最可怕的,就是不能叫醒自己。</p><p class="ql-block">人在低姿態的歲月里,埋頭前行,偶爾仰望星空,才能看透人性,活出高貴的形象。</p><p class="ql-block">最終,像余秋雨在《借我一生》中寫到的那樣:</p><p class="ql-block">“人生的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去走,真正能保護你的,是你自己人生的選擇?!?lt;/p><p class="ql-block">所以,低調一點吧,清醒一些吧,不論處于人生低谷,或是人生得意時,都及時地叫醒自己,提醒自己,活得真真切切,真真實實,瀟瀟灑灑。</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扬中市|
芜湖市|
定远县|
南靖县|
大渡口区|
乡宁县|
曲周县|
灵武市|
景洪市|
凉城县|
伊金霍洛旗|
申扎县|
昭苏县|
中山市|
怀安县|
康定县|
宁远县|
桦南县|
北川|
黄陵县|
应城市|
舒城县|
凉山|
奉新县|
略阳县|
东阿县|
射阳县|
康马县|
仪征市|
永修县|
安岳县|
晋州市|
张家界市|
景东|
满城县|
东港市|
嘉禾县|
丁青县|
洛扎县|
衡阳市|
堆龙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