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殷寶洪</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謹以此美篇紀念著名雕塑家仇志海逝世27周年(根據微信群回憶片段整理)</span></p> <p class="ql-block"> 仇志海——我們67軍政治部小院里的人認識他的不少。我認識他是在1968年軍部還在青島的時候。我們在一個大樓里,我是宣傳干事,他是文化干事。第一次認識他給我印象很深,中等高,方方的臉,皮膚黝黑,確實象飽經風霜的農村大漢。他自己也講,我是沒有文化的文化干事。那怎么選到67軍政治部文化處來的?原來他在199師組織憶苦思甜教育中,把自己的家受地主壓迫的事,生動的搞成了一組雕塑,然后在基層巡環展覽,反響很大。就這樣,他出了名,領導把他調到了軍文化處。他的工作室在地下一層。休息的時候,我常去地下室,欣賞他的作品并和他聊天。他常常滿身泥巴,聚精會神搞創作。作品很多,印象深的是周總理打電話,白色的泥塑,很有神釆。他也送給我了一個。1977年初,他被軍區創作室調走了,以后我們很少見面。1977年上半年,毛主席紀念堂正在緊張施工。我在軍事學院理論班集訓,并且參加了毛主席紀念堂的義務勞動。正好仇志海也在那里,他的任務是搞紀念堂正門口兩側的群雕,集中了全軍雕塑家,有名的也就那么八九個,他的工作環境也蠻艱苦的,近乎高空作業。我再次見到他,是在1990年,那時在136師工作。他風塵仆仆的,想搞一番大的事業,要在日照那里搞一個創作基地。希望408團幫他解決點實際困難。后來果然搞成了龍山黑陶文化。具有仿古的漢罐傳統工藝,又有自己的創新,主要是聲如磬,薄如翼。他把作品送給我幾個,我至今珍藏。之后,他的龍山黑陶文化成為一個品牌,獲得了國際國內很多大的獎項,自己也榮立了一等功。</p><p class="ql-block"> 正在事業欣欣向上的時候,仇志海突然得病去世了,似乎是突發心臟病,走的時候才60歲,非常可惜的!他的兩個兒子繼承了他的事業,現在還活躍在這條戰線上。我寫這一點文字主要是對仇志海老戰友的懷念。因為中間不在一起工作,所以也寫不具體。仇志海是個好同志,我很欽佩他。仇氏黑陶后來被譽為陶瓷藝術之魂。獲得國務院文化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第38屆布魯塞爾尤里卡世界發明獎金獎。軍委給他記了一等功。仇氏黑陶被國內外學術界、藝術界公認為本世紀最輝煌的藝術成果之一。</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小院情緣】微信群戰友留言 </b></p><p class="ql-block"> 史衍良:寶洪?老大哥的描述,勾起了我對仇志海大師的思念!我認識他是當炊事員喂豬的時候。喂完豬,我經常到他創作室看他創作,還幫他摔過膠泥,向他請教繪畫藝術,他也送給我周總理、魯迅、李清照、大肚佛等作品。等我調到濟南,他已經去世,我曾請他家屬和孩子吃過飯。仇大師文化不高,但悟性很高,他的作品堪稱一代大師。看到他的作品也常常懷念他!</p><p class="ql-block"> 劉紹華:1997年,濟南軍區開拍《濟南戰役》電視劇,著名演員李媛媛參加了演出。她回京時,我贈送給她一尊老仇的舉手佛,她非常喜歡。這是在我辦公室給她拍的。也是很珍貴的留影了!老仇并未走遠,他永在我們的心里!</p><p class="ql-block"> 于桂生: 寶洪老大哥的描述,紹華?發的老照片,勾起了我對仇大師及眾多老戰友的深刻記憶。1971春,我到保衛處時,仇志海已成為藝術家了。他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大膽探索,成就了事業。文革結束后,是他第一個為知識分子地質學家李四光制作塑像樹碑立傳,此作品是我給他拍照洗了上百張照片發往全國報刊雜志,均給發表,曾在文藝界引起反響。我到199師任職后,他為史館的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史館門前四幅巨型雕像就是他親自設計燒制并組織指揮掛上去的!我特別感謝他!史館落成不久,他病逝。我和朱志仁專程趕到他家吊唁,見到家人悲傷的場景至今仍歷歷在日!深切緬懷我們小院走出的藝朮大師仇志海同志!永遠懷念您!</p><p class="ql-block"> 顏紀雄:寶洪大哥回憶老仇的文章樸實生動。我到軍機關時,老仇還在文化處,不久調軍區了,一般認識。后來到臨沂136師工作,他兒子正在創辦黑陶藝術,我得到兩件他兒子制作的黑陶珍品,其中一件是周總理打電話的作品,現在放在我書房案頭,每天見面就想起周總理,想起老仇。老仇父子創作的精品,不僅傳承發揚了黑陶藝術,還教育影響了無數人!其功德無限!</p><p class="ql-block"> 徐國祥:被譽為軍人雕塑家的仇志海干事,在他簡陋的工作室里用泥巴和竹片創作出了《艱苦歲月》、《周恩來總理》、《魯迅》等優秀作品。現在開國大典紅一師師史館里,展示著他四幀精心燒制的該師各個歷史時期黑陶藝術品。這是永載史冊的最好回憶和傳承!</p><p class="ql-block"> 顧桂興:為仇志海的杰作點贊!為他英年早逝惋惜!我對他的印象深刻,我和他很談得來!</p><p class="ql-block"> 王登平:仇氐黑陶,我心中的永恒! </p><p class="ql-block"> 朱志仁:美篇《大師并未走遠》激起我對仇志海戰友深深的懷念。上個世紀50年代他入伍在199師防化連,用泥塑配合思想教育;60年代他被軍內外譽為“泥人仇”、“戰士塑像家”;70年代他參加毛主席紀念堂外大型群雕創作,并出席全國文代會;80年代他年近半百又投身黑陶藝術,行程萬里,吃住荒野土窯,使失傳千年黑陶藝術重放異彩,被學術界、藝術界評價為“本世紀最輝煌的藝術成果之一”。仇志海在藝術的道路上,拼的是一種意志:堅韌不拔;拼的是一種信念:始終如一;拼的是一種精神:舍身忘我!</p><p class="ql-block"> 仇志海永遠在我們心里!</p><p class="ql-block"> 王學倫:紹華大哥這個美篇編輯的太好了!一幅幅精美的圖片,展現了一代黑陶大師仇志海對黑陶藝術的孜孜追求和他永恒的人格魅力;一段段經典留言,流露出小院戰友對仇大師無限的懷念和深深的留戀。可惜,我調軍機關時,他早已調軍區,電影隊的老同志告訴我,我們小樓南面低矮平房區,曾是仇大師的工作室。后來我調軍區僅一年,還沒來得及與他相熟,他就帶著滿身的才藝和對部隊對戰友的深深眷戀永遠離開了我們。仇志海大師是我們67軍的驕傲,更是我們小院人不曾忘記的親密戰友。正像紹華大哥說的“大師并未走遠”!他就在你我他的記憶深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參加毛主席紀念堂建設。二排右五為仇志海)</p> <p class="ql-block">(以上圖片為仇志海的兒子、著名雕塑家仇世森提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在我的朋友圈的留言</b></p><p class="ql-block"> 劉景春:已打開美篇評贊!懷念勤奮樸實的軍旅雕塑藝術家仇志海!</p><p class="ql-block"> 戴錫生:軍旅生涯,藝海耕耘,大師風范,永垂青史。</p><p class="ql-block"> 劉忠來:我在軍區宣傳部工作時,曾與仇志海同住在19號樓,兩家樓上樓下只隔一層樓梯,兩人上下班經常不期而遇,一路同行,邊走邊聊,非常親蜜。1994年我們倆還同在軍區總醫院療養近半個月,經常在一起談天說地,使我受益匪淺。那幾年正是他創作盛期,每天幾乎都有人找他求索黑陶作品,還經常有人敲開我家門,問他住在哪里,只要有人相求,他大多有求必應,很少有人空手而歸。記得他曾多次對我說,你到我家看看,有喜歡的拿兩件去。我總覺得他的作品那么寶貴,相求的人那么多,一直不好意思向他張口。他卻嗔怪我說,你這人太靦腆,說了多少次讓你來拿兩件,你就是不來拿,還非得讓我送到你家去!我笑著說,要得人太多,我等以后再說,咱住在一起,來日方長哩,他搖搖頭,直拍我的肩頭,連連說你呀你……沒想到,來日并不方長,他卻英年早逝!直到如今,我手里沒有一件他的作品。但我并不遺憾,因為我心里永遠珍藏著這位雕塑大師的高貴品質,他留給我們的絕不只是那一件件精美的黑陶作品,而是他終其一生所塑造出的一尊標志性偉岸身影,那個身影就是永遠活著的仇志海大師!</p><p class="ql-block"> 王登平:讀文思人!</p><p class="ql-block"> 李乃潤:志在黑陶傾畢生,泥巴藝術耀金星。大師戰友真情在,一片冰心小院中。</p><p class="ql-block"> 李慶峰:睹物思人,大師永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備注:留言以微信群發表為序。表情包皆不能復制。11幅圖片后的圖片均由小院情緣戰友提供,一并表示感謝)</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女性|
邵武市|
芮城县|
屏东县|
高邮市|
北安市|
灵石县|
郯城县|
马山县|
聂拉木县|
绥棱县|
常德市|
岳池县|
重庆市|
大名县|
延吉市|
南京市|
海宁市|
奉贤区|
南涧|
英吉沙县|
涡阳县|
北安市|
荃湾区|
大埔区|
大新县|
龙南县|
金山区|
兰州市|
郁南县|
鹰潭市|
车致|
平江县|
阳高县|
库车县|
九龙坡区|
上饶县|
宣化县|
青铜峡市|
玉树县|
文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