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土木堡之變實則是兵變,而靖康之變情況更惡劣,這是大臣勾結外部力量,直接把皇帝就賣了。至于為什么賣皇帝,還是因為宋朝皇帝的變法。宋朝因為是兵變篡位立國,他沒經歷過戰爭,財富沒有重新分配過,所以宋朝剛建立就存在嚴重的土地兼并。</p> </strong>北宋的皇帝一直希望通過變法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財富兼并,一個是冗官冗員,就是士大夫太多了。<strong>然后宋朝的皇帝就和明朝一樣,只要和變法沾邊,就非死即殘,無一例外。</strong><h3><strong>? 1</strong></h3></br>宋朝第一次變法叫慶歷新政,是第四位皇帝仁宗干的。宋仁宗繼位,只有13歲,朝政實際上控制在他的后媽,皇太后劉氏手里。仁宗24歲的時候,太后去世了,親政之后馬上提出變法,結果14個月,仁宗就被他的皇后曹氏,還有太監張茂澤(這名都讓人記下來了),一碗藥就給放倒了,變法失敗。宋朝的下藥技術還不如明朝那么成熟,藥勁不大,吃不死人。宋仁宗就像朱祁鈺一樣,一直病歪歪的,直到54歲才掛,然后三個兒子全部夭折,宋朝到第四個皇帝就絕嗣了。仁宗之后,第五個是宋英宗,控制朝政的還是后媽,就是皇太后曹氏。宋英宗繼位的第二年,他提拔了幾個變法派的大臣,那個意思就是我想變法。但皇太后是保守派的。然后宋英宗36歲就犧牲了,在位就四年。英宗之后,第六個是宋神宗繼位。十九歲神宗繼位的第二年,就召王安石入京繼續變法,變到第七年,他自己沒事,但是王安石出事了,王安石的長子王靂在京城做官,30多歲突然暴斃,就掛了;王安石當時就慌了,因為他知道怎么回事兒,不能再變了,他就兩個兒子,再變他就絕戶了。所以王安石宰相都不干了,京城都沒敢待,直接就跑回老家躲起來了,王安石跑了之后,神宗年輕啊,是條漢子,親臨前線繼續變法,又堅持了七年多,然后37歲壯烈犧牲。<h3><strong>前五個皇帝全部陣亡,無一幸免。</strong></h3></br><h3><strong>上位者是進史書的代表人物,他只能一切獻給國家,他只能不停的奮斗不停的革自己的命,老百姓覺得皇帝非常了不起,在大臣眼里,你皇帝老兒不過是大家都承認都推舉的代表人物。</strong><strong></strong></h3></br>然后哲宗繼位只有九歲,朝政就又跑到了后宮,太皇太后高氏的手里,這個高氏和保守派的頭子司馬光兩個人聯手,就把神宗和王安石的新政全部廢掉了,宋朝的變法再次失敗。哲宗17歲的時候,太皇太后高氏掛了。<strong>哲宗親政,第一件事就是把司馬光的墓碑給砸了,差一點就開棺戮尸,然后把蘇軾蘇轍兄弟,這都是反對變法的頑固分子,全部流放。</strong>但是哲宗也沒有堅持幾年,他24歲就犧牲了。就是比較慘的是他,別說兒子,他連個閨女活下來的都沒有,然后宋朝的皇帝第二次絕嗣。史書上把宋朝變法失敗說成是觸動了大地主、大資本家的利益。但地主資本家他們又不能影響朝政,他們反對有什么用?能夠勾結后宮,控制朝政,干掉皇帝的,只能是大臣,因為在古代,地主、資本家、士大夫、這就是一撥人。<h3>所以宋明兩朝后宮干政,皇帝暴斃,都是士大夫干的。</h3></br><h3>哲宗之后,宋徽宗十八歲繼位,還是后宮干政,但比較幸運的是,太后第二年就掛了。<strong></strong></h3></br><strong>2</strong>徽宗親政之后,馬上就啟用了蔡京全家,幫他變法。<h3>蔡京的本家兄弟就是神宗時候的宰相蔡確,那是王石的支持者,而蔡京的弟弟蔡卞娶的又是王安石的閨女,你這就不用說了,都是變法派;</h3></br><h3>徽宗在位二十多年,做了幾件很偉大的事情,</h3></br><h3>第一個,他建立了全國的福利制度。他在京師設置居養院,在郡縣兩級設置安濟坊,是專門給窮人和沒兒沒女的人養老看病。宋史的原文是:養民之貧病者。然后他還設立了漏澤園,就是免費公墓,相當于宋朝從養老到下葬,國家全包了。</h3></br><h3>第二個是他建立了全國公立教育系統。他在州、縣還有京城三級設立的學校。然后孩子滿十歲,先去縣一級的學校上學,成績優異的話考州一級的學校,再往上就是考到京城。京城的學校還分學科,有軍事學院,有醫學院、司法、美術、數學等等,就和現在的教育制度沒有任何區別。</h3></br><h3>第三個是在軍事上,宋徽宗用童貫征西夏,斬首數十萬,打的西夏差點滅國,收復了河湟、吐蕃,設立了隴右都護府。</h3></br><h3> <h3>這是宋朝唯一一次有都護府,就效仿的唐朝。然后就是宣和四年北伐,童貫策反李良嗣,招降郭藥師,連金滅遼,收回了燕云十六州。童貫也因為收回燕京,被破例封了廣陽郡王。</h3></br><h3><strong>在咱們中國的傳統,漢朝之后,異姓不給封王,就死了可以贈一個,就像徐達和常遇春,而童貫是活著被封王的,而且他還是個太監,所以在徽宗時期,無論是經濟還是版圖,都是宋朝的極盛。</strong><strong></strong></h3></br><h3><strong>3</strong></h3></br><h3><strong>至于為什么突然靖康之變就崩了?</strong></h3></br><h3>還是因為徽宗變法中的一些做法;首先,徽宗的全民教育,全民養老,還有常年的北方,這都是要花錢的,但是錢從何來?</h3></br><h3> <p class="ql-block">王安石變法就是變著法的向富人多征稅。除此以外,崇寧三年,徽宗還把全國的礦產資源、金銀的冶煉全都收歸了國有。政和二年,他又讓蔡京把茶葉的販賣也變成了國家專營,就像現在煙草一樣,你這樣的話,宋朝掙錢的買賣就都被國有化了,那士紳肯定就不樂意。然后是崇寧三年,徽宗又下詔廢除了科舉,就不再通過科舉選官,而是從他設立的學校里面選;這就把宋朝的士大夫也得罪了,因為考科舉需要非常好的教育,而古代只有士大夫、豪紳才能給子女提供好的教育,農民吃飯都是問題,他沒有閑工夫靠科舉。<b>所以,科舉是有錢人財富、權力繼承下去的一個通道。</b>就現在英美的教育模式,完全是照咱們古代學的。社會精英全部來自于私立學校,那公立教育就是掃盲,啥也不教,然后私立教育又特別的貴,一般家庭承受不了;這就保證了社會權利始終被那一小堆有錢人掌握著。最后就是崇寧五年,徽宗還廢除了辟舉,就是你士大夫不能再推薦別人當官了;因為宋明兩朝那個薦舉制,你放心,推舉上來的不是親戚就是朋友,不可能有外人。<b>就因為徽宗做的這幾件事,那宋朝的士大夫對他的仇恨就可以用不共戴天來形容。4</b>然后公元1111年,就是北宋政和元年,在江南的腹地無錫,東林書院就產生了。這是一個代表著私人資本的組織,是標準的資本主義產物。就西方在18世紀私人資本出現之后,也成立了一個類似的組織,就是共濟會。東林書院的目的就是反對國有化,然后抱團對付皇帝。他們的口號一千年了,從來沒有變過,在國內叫國不可與民爭利,而在外頭叫私人財產神圣不可侵犯,聽起來是不是很耳熟?就在東林書院成立十多年之后,宋朝就發生了靖康之變。</p><p class="ql-block">這個我們下回再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原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著作權歸作者所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川县|
米脂县|
仁怀市|
武功县|
北碚区|
加查县|
基隆市|
垫江县|
溧阳市|
海丰县|
同德县|
东海县|
老河口市|
调兵山市|
康马县|
雅安市|
抚宁县|
苏尼特左旗|
星子县|
舞钢市|
开化县|
大冶市|
璧山县|
沾化县|
汝阳县|
铁岭市|
兴城市|
石嘴山市|
旅游|
唐山市|
秦皇岛市|
南京市|
连州市|
衡南县|
新野县|
万安县|
五家渠市|
久治县|
汝州市|
澳门|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