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甘南境內主要是高山峽谷與草原河谷風光,<span style="font-size: 18px;">海拔高度在 2800米至5376米之間,</span>被譽為青海、四川、陜西三省區之間連接的咽喉地帶,也是著名的絲綢之路經過的地方。這塊神奇的土地擁有豐厚的藏傳佛教文化底蘊,是著名的藏族文化傳承之地,還有著壯麗的神山、佛寺和民俗風情,隨著交通便利,近年來成為自駕游的圣地,今年夏天我用7天時間游覽一番,附旅游攻略如下:</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8:30寶雞—天水—12:50臨夏午餐—19:10白石崖(甘加秘境)—20:30夏河晚餐住</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拉卜楞寺—穿越桑科草原—米拉日巴佛閣—合作住</p><p class="ql-block">第三天:反穿洛克之路—扎尕那住</p><p class="ql-block">第四天:扎尕那—小獨庫—郎木寺—若而蓋花湖—黃河九曲第一灣</p><p class="ql-block">第五天: 唐克—蓮寶葉則</p><p class="ql-block">第六天 :阿壩導航至臨夏,一路各莫寺,久治年寶玉則 (永久關閉,想去應該是有辦法的),尕海(看心情),宿臨夏。</p><p class="ql-block">第七天: 炳靈寺、劉家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甘加秘境位于甘肅省西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甘加草原八角村西側,南鑲千年古剎作海寺,東鄰甘加溪豁,凌越北部的達里加山,總面積達131.23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才下縣道就遠遠地看見一道白色的石崖聳立在綠色的草原與藍色的天空之間,朵朵白云正從石崖后緩緩升起,午后的陽光給石崖涂上了淡淡的玫瑰色,金色光韻將綠草點染出迷人的光澤,登上觀景臺鳥瞰,白石崖下八角形的藏族村寨,紅頂白墻,炊煙裊裊,頗具神秘氣息,難怪稱之為“甘加秘境”。</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譽為“世界藏學府”。</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藏語全稱為:“噶丹夏珠達爾吉扎西益蘇奇具瑯”,意思為具喜講修興吉祥右旋寺。</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是藏語“拉章”的變音,意思為活佛大師的府邸。</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的酥油花存放在酥油花大殿里,凝聚著藝僧們的智慧與艱辛,是藏傳佛教藝術的瑰寶,與唐卡、壁畫并稱為藏傳佛教藝術“三絕”。</p> <p class="ql-block">酥油花是僧侶們選取秋天草黃之后產下的牛奶,從中提煉出純白色的酥油,浸泡于冰涼的水中,經過長時間揉搓而成膏狀,必須在寒冷的冬季才可制作,每隔一兩年就要重塑一次。那些制作酥油花的藝僧,往往在制作幾年或者十幾年之后,雙手都會患嚴重的風濕病,不能再從事這項藝術的創作工作。</p> <p class="ql-block">桑科草原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境內,距夏河縣城拉卜楞西南18公里,有公路直通。</p> <p class="ql-block">桑科草原屬于草甸草原,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草原面積達70平方公里,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主要畜牧業基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牦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處的哺乳動物。主要分布在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p><p class="ql-block">中國托牛占世界總數的85%。</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產于中國甘肅、青海、四川三省交界處的</p><p class="ql-block">黃河上游第一河曲處,故名河曲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河曲馬與內蒙古三河馬、新疆伊犁馬被譽為中國三大名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米拉日巴佛閣</span>位于甘肅安多藏區合作市,電影“九層妖塔”,就是以此為原型的。</p> <p class="ql-block">米拉日巴佛閣是為紀念米拉日巴而修建的。是藏傳佛教噶舉派(白教)在安多藏區的代表寺院。</p> <p class="ql-block">我們早上8:30從合作出發,用騎行線路導航扎尕那,從扎古錄進入,途徑紅山口,看到了萬畝油菜花田,陽光正好,盛開在山坡上黃燦燦的油菜花,加雜著綠油油青稞,中間有蜿蜒的公路穿過,還運用了“種畫”藝術,無人機視角下一幅美麗畫卷展現出來—美麗甘南、卓尼。</p> <p class="ql-block">洛克之路并不像傳說中那么險峻,開始的一段是平鋪柏油路面,雙向單車道,雖然在修路,也沒有封路,只是在最高處的山體滑坡,路面泥濘,大家自發的協商有序通過,也只堵了20分鐘,至于幾公里的炮彈坑,越野車揚起的沖天塵土,都在預料在內,只是增加些旅途的樂趣。</p> <p class="ql-block">沿途的風景真的變幻莫測讓眼睛看不過來,轉過一處彎道,造型奇異的山峰聳立眼前,白云縈繞山腰。爬上一座山峰,谷底溪流潺潺,黑色的牦牛散落在綠草坡上,悠然吃草,完全無視人類艷羨的眼神。</p> <p class="ql-block">路過卓尼縣盤橋村,發現了黑木耳基地與青稞協會,這里離我熟悉的文明并不遙遠,年底路完全修好后,會不會被外界的世俗侵擾,再也沒有神秘感了呢!所幸我趕在這條路還有一些困難的原貌時來了,被同化的風景失去的就是精髓。</p> <p class="ql-block">洛克之路,即美國植物學家約瑟夫·洛克當年選擇的一條從甘南卓尼縣扎古錄鄉前往迭部的科考路線,現在因為其具有的挑戰性和一路上令人驚嘆的美景而聲名鵲起,成為甘南自駕旅游的一條經典路線。</p> <p class="ql-block">洛克之路又被稱為中國最美100公里,起點卓尼扎古錄鎮,終點扎尕那,整個景區又叫車巴溝,洮河橫穿其中(洮河,黃河第二大支流,僅次于渭河)。</p> <p class="ql-block">這一路,全是嶙峋的石山,隨著海拔降低有了森林、草原、河流,整條路上曠景和幽景并存,可謂是眼睛上天堂,輪胎下地獄。</p> <p class="ql-block">向東,經過博峪溝抵達大峪溝,沿大峪河溯源而上,到迭山主峰扎伊克嘎,翻越此山即到了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的分水線,由此向南翻越古麻山沿麻牙溝可到下迭部諸峽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向西,先經過麻兒溝、拉力溝、卡車溝,再向西到車巴溝,沿車巴溝逆洮河而上,抵達光蓋山主峰久波隆;穿越“石門金鎖”,向西沿河谷行進即到扎尕那山,再從扎尕那山沿益哇溝到上迭部諸峽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一東一西兩條路線連接了洮河(碌曲)流域和白龍江(舟曲)流域,基本上將卓尼和迭部藏區豐富的生態資源和秀麗山川一覽無遺,若是在春末和夏秋兩季來,沿途更是美得驚天地泣鬼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穿越洛克之路,如果是早上應該反穿,即是從扎古錄進迭部方向出,這樣光線最合適。如果是下午就應該正穿,或許可以看到日照金山。</p> <p class="ql-block">我們早上8:30從合作出發,用騎行線路導航扎尕那,從扎古錄進入,途徑紅山口,看到了萬畝油菜花田,陽光正好,盛開在山坡上黃燦燦的油菜花,加雜著綠油油青稞,中間有蜿蜒的公路穿過,還運用了“種畫”藝術,無人機視角下一幅美麗畫卷展現出來—美麗甘南、卓尼。</p> <p class="ql-block">仙女灘可以俯瞰業日村,在半山腰上,排隊乘景區的電瓶車5分鐘就到了,20元/人。</p> <p class="ql-block">所謂的“仙女灘”是半山腰的一大片草地,從山頭俯瞰,淺綠色的草鑲嵌在黑色的山腰上,在陽光下宛若一汪碧波,風吹草動蕩漾起粼粼波光。</p> <p class="ql-block">落日前半個小時,太陽的暖光打在白色的山峰上,泛起金色的光澤。</p> <p class="ql-block">早起5:30開車前往達日觀景臺,先看天氣,睛天+仙女灘方向山頂有云可趕在日出前抵達觀景臺,拍紅云和日出后景色,若無云便不著急,山擋住了太陽,日出時出發也來得及,但一定要找好方便下山的停車位,會很堵。我們堵了一個半小時才從達日村下來。</p> <p class="ql-block">日出也很一般,光比小的時候,太陽被山擋著,光線沒有變幻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太陽露出山峰又白花花地刺眼</p> <p class="ql-block">期待山下水汽蒸騰的飄渺,也不盡人意,炊煙繚繞時并沒有形成丁達爾效應。</p> <p class="ql-block">扎尕那路邊一個小村落吸引了我,“納加”這個山腳下的藏寨,若能走進去拍一些村民日常生活應該是很有意思的,我只是遠觀,留白思想去想象,何嘗不是一種境界呢!</p> <p class="ql-block">花湖,四川阿壩若爾蓋熱爾大壩上三顆明珠海子之一。</p> <p class="ql-block">花湖之眼</p> <p class="ql-block">雖然作為川西高原知名濕地保護區已耳熟多年,但走進她依然充滿感動。</p> <p class="ql-block">各色野花盛開在綠草散布的沼澤之上,清亮的水面倒影著藍天白云,花湖之眼恰如一只翠綠色的眼睛在一汪碧水中,你能想象出這就是當年吞噬了數萬人的泥沼草地嗎?現在的花湖即是紅軍穿越的草地,果然他人的天堂即是你的地獄。</p> <p class="ql-block">鷗在花湖上歡快地飛翔,游客的投喂讓它們昂揚,撲扇著潔白的翅膀,懸停在空中爭搶食物,紅色的喙在陽光下閃閃發光。</p> <p class="ql-block">進入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州,途徑唐克黃河第一灣折返點洛華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黃河離開青海進入甘肅甘南州,在這里形成了一個較大的灣區,此處被稱作“黃河第一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傍晚到黃河九曲第一彎還是陰天,我們都沒上觀景臺,只是在第二游覽區飛了無人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蓮寶葉則位于四川省阿壩州,和年保玉則是誕生于同一山脈兩側的“雙生子”。蓮寶葉則像是被遺忘的一個仙境,這里有傳說中的神山凈土,有山海之中的世外桃源,有隨處可以拍大片的極致風景,還有浪漫淳樸的民俗風情。這里就像是雄偉的奇峰異石的世界,山體規模宏大。關鍵是這里所有的攝影、記者證件,醫護人員都免門票,并且可以開車到最高處的盤羊坪觀景臺。</p> <p class="ql-block">進入蓮寶葉則就下雨,開車爬上去海拔5141米的觀景臺“盤羊坪”,雨霧完全遮蓋住了風景,眼前一片白濛濛,呆了5分鐘就下來,山路陡峭險峻一路各種急轉彎,下山時雨霧完全遮蓋視線,坐在車上膽戰心驚,好在大家都是老司機,沒有發生交通事故,待下到扎尕兒措停車場,我才敢喘口氣。</p> <p class="ql-block">到扎尕兒措,雨間歇了半個小時,湖水與山峰也從厚厚的云層露了一下臉,湖水的顏色立即清藍了,花了一個半小時拍攝。再往下到了黃鴨灘,雨小了些拍了延時。</p> <p class="ql-block">扎尕爾措意為圣潔之</p><p class="ql-block">湖,面積約3平方公里,繞湖</p><p class="ql-block">一圈,踏青聞香,亦可轉經</p><p class="ql-block">祈福,亦可聆聽雪化無</p><p class="ql-block">聲,鳥鳴蟲嘶,轉湖時不妨</p><p class="ql-block">彎腰掬一棒圣湖之水,拭凈靈魂的綺想;躬身叩幾</p><p class="ql-block">拜神山之巔,拂開心靈的天路。</p> <p class="ql-block">扎尕爾錯意為圣潔之湖,屬于典型的冰川冰蝕盆地積水而成的冰蝕湖,海拔4200米,是蓮寶葉則海拔最高的湖泊。每到夏季扎尕爾措清澈見底,群山倒影湖中,如夢如幻;每到冬季,湖面結冰,猶如一面巨大的鏡子,照耀日月山川,如詩如畫。</p> <p class="ql-block">柏香海海子是當地人們對</p><p class="ql-block">內陸湖泊的叫法,蓮寶</p><p class="ql-block">葉則景區內湖泊星羅</p><p class="ql-block">棋布,隨處可見,,當光</p><p class="ql-block">影恰到好處的時候,四</p><p class="ql-block">周的山峰倒影入湖,清</p><p class="ql-block">晰可見,山光水色,渾然一體,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一吻千年對面山腰處有兩座</p><p class="ql-block">山峰緊緊相擁而吻,傳說</p><p class="ql-block">是格薩爾王和珠母王妃</p><p class="ql-block">共釀甜蜜三湯愛情的地方,據說有情人只要在此</p><p class="ql-block">虔誠祈禱許下諾言,就能</p><p class="ql-block">白頭偕老,相守一生。</p> <p class="ql-block">落霞湖早晚霞光靈</p><p class="ql-block">動,引人入勝,湖中水</p><p class="ql-block">禽點水低唱,黃鴨拍岸棕飛。湖旁白塔雄姿</p><p class="ql-block">挺拔,倒映湖中,湖光山色充滿詩情畫意。</p><p class="ql-block">令人流連忘返是攝影的絕佳之地。</p> <p class="ql-block">晚上住阿壩縣城,必須安排一次藏餐,可是我們都吃不習慣,藏香豬是腌臘制品咬不動、包子是牦牛肉的腥膻、酸奶也是牦牛奶,總之味道都特別重,不適合我們的口味。</p> <p class="ql-block">藏香豬</p> <p class="ql-block">牦牛酸奶</p> <p class="ql-block">手抓羊肉</p> <p class="ql-block">青稞粒</p> <p class="ql-block">牦牛肉包</p> <p class="ql-block">有辦法的),尕海(看心情)宿臨夏</p><p class="ql-block">瑪曲是青藏高原東部,離內地最近的雪域高原,也是全國唯一一座以黃河命名的縣。</p> <p class="ql-block">黃河之水天上來,滔滔黃河從巴顏喀拉山自西向東一路奔騰,在這里形成了一道433公里的“天下黃河第一彎〞,如同阿媽溫暖的臂彎,將10190.8平方公里水草豐美、山巒番翠的草原深情懷抱。</p> <p class="ql-block">瑪曲有世界最大最美濕地,是中國名馬河曲馬的中心產地,也是“高原之舟〞—阿萬倉牦牛“藏羊之玊”一歐拉羊、“雪域雄獅”—河曲藏鏊的唯一故鄉。</p> <p class="ql-block">瑪曲還是“藏民歌彈唱故里〞,珍稀野生動物的家園,礦產、藥材資源的寶藏。</p> <p class="ql-block">路過唐克觀景臺時下著小雨,在草原里許多“土撥鼠”探出腦袋,拿餅干引誘它們,它們只是遠遠的張望,只能丟在草地上,人站在路邊,它們才飛快地過來覓食,還因為爭強而打架,我急忙拿出相機,高速連拍,抓到了幾張生動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傍晚到了臨夏,安頓住下后打車去逛八坊十三巷,在去吃東鄉手抓羊肉。叫車軟件在這里不靈,只能站在路邊等,好在打車不難。</p> <p class="ql-block">唐朝,圍繞著八座清真寺形成了八個教坊、十三條街巷,故稱為“八坊十三巷”。它融合了回族磚雕、漢族木刻、藏族彩繪,集民族特色、休閑旅游、綠色生態、人文科教為一體,呈現出穆斯林的生活畫卷,是河州民族民俗文化名片,民族建筑藝術“大觀園”。在這里慢慢地走細細地看靜靜地聆聽,時間在這一刻并沒有流逝,歷史畫卷鋪延在你的腦海中,時空交錯,恍若昨日重現。</p> <p class="ql-block">手抓羊肉是臨夏頗具代表性的一道名吃。有一種流傳:“說起手抓,想起臨夏”,“客人來了,不吃頓手抓,枉來臨夏”。所以手抓羊肉幾乎成了河州飲食文化的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青菜窩窩</p> <p class="ql-block">大盤雞</p> <p class="ql-block">早起導航河 東碼頭,乘快艇前往炳靈寺石窟,乘船往返大約1個半小時,700往返,可拼人,最多9人,炳靈寺景區游玩時問1小時,想多看看預留2小時,雖然可以開車前往,個人還是愿意多花這個錢,因為乘船所看所享受美景是開車無法比擬的。</p> <p class="ql-block">黃河自積石峽奔涌而出,進入炳靈峽后,變幻出一幅奇妙景致。炳靈峽兩岸的山崖,是典型的丹霞地貌,群峰林立,摩肩接踵,氣象萬千,所以也稱炳靈石林。但見座座山峰如刀削斧劈,亭亭玉立,峰頂形態各異,步移景變,令人驚嘆之余,浮想聯翩;山腳浪濤洶涌,水花拍岸,舟來船往,汽笛聲聲,回音在耳,壁立的山峰與平行的水面形成90度直角,使人俯仰難觀其全景,左右難顧其真妙。</p> <p class="ql-block">從東干碼頭乘快艇前往“炳靈寺”沿途的美景如一幅幅油畫,展現在眼前,讓人折服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一帆風順</p> <p class="ql-block">炳靈峽、劉家峽、鹽鍋峽的恢宏景觀,與炳靈湖、太極湖、毛公湖的旖旎風光交相輝映,璀璨奪目;加之還有與敦煌莫高窟齊名的藝術寶庫炳靈寺石窟,與云南石林相媲美的炳靈石林,以及燦爛文明的齊家文化、仰韶文化、辛甸文化等古文化遺存,使長達107公里的境內黃河沿線,構成了一幅古樸而凝重的黃河風情畫卷。</p> <p class="ql-block">劉家峽水庫大橋</p> <p class="ql-block">紅燒黃河大鯉魚,體態豐滿,肉質肥厚,營養豐富,味道鮮美。</p> <p class="ql-block">炕洋芋</p> <p class="ql-block">干煸豆角</p> <p class="ql-block">炳靈寺石窟,位于中國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西南約四十公里處的積石山的大寺溝西側的崖壁上,西晉初年(約公元3世紀)開鑿在黃河北岸大寺溝的峭壁之上,正式建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上下四層。最早稱為唐述窟,是羌語“鬼窟”之意,唐代稱龍興寺,宋代稱靈巖寺,明朝永樂年后稱炳靈寺,“炳靈”為藏語“仙巴炳靈”的簡化,是“千佛”“十萬彌勒佛洲”之意。</p><p class="ql-block">存有窟龕183個,共計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畫約900平方米,分布在大寺溝西岸長約200米,高60米的崖面上。石窟以位于懸崖高處的唐代“自然大佛”(169窟)以及崖面中段的眾多中小型窟龕構成其主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71龕內的彌勒佛大像龕,依山開鑿雕刻,主供坐佛高達27米,原為石胎泥塑,雖泥塑部分早已經毀壞,但仍保存著唐代造像面型豐滿、面帶微笑,端祥和藹,比例勻稱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釋迦牟尼佛像</p><p class="ql-block">這是我國惟一的一尊北魏時期的佛祖涅像,也是全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臥佛像,人們稱之為“中國第一臥佛"。</p> <p class="ql-block">炳靈寺石窟歷經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等各朝代的不斷開鑿、營建、修葺、擴建,其間包括吐蕃王朝時期、確斯羅藏族政權時期及其后藏傳佛教的長期經營,規模逐漸擴大,形成了僅次于敦煌石窟寺的具有藏漢兩種風格的著名石窟寺。為5A級景區。</p> <p class="ql-block">導航到奔馳溝觀景平臺,是最佳視角。劉家峽水庫位于黃河上游,位于甘肅臨夏永靖縣/城西南1公里處,距蘭州市75公里,是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中國自己設計、自己施工、自己建造的大型水電工程,竣工于1974年。為黃河上游開發規劃中的第七個梯階電站,兼有發電、防洪、灌溉、養殖、航運、旅游等多種功能。 水庫地處高原峽谷,被譽為“高原明珠”,景色壯觀。</p> <p class="ql-block">龍匯世界河流景觀帶是因洮河與黃河交匯而呈現出一種獨特水景。在中國山脈、河流被寓為“龍”。在這里,高家山與霧宿山相聚,洮河與黃河相匯,形成山水相依、四龍匯聚之勢。尤其是黃沙滔滔的洮河與碧波蕩漾的黃河從從山體兩側流出在山頭匯合,涇渭分明的河水逐步渲染融合向前奔流,景色極為壯觀。</p> <p class="ql-block">到劉家峽游覽,可乘船溯流而上,河水清洌,浪花飛舞;進入峽谷后,但見兩岸奇峰對峙,壁立千仞,景色變化多端,足可與桂林山水、長江的巫峽相媲美。出峽后,眼前是高山湖,湖水蕩漾,襯以藍天白云,別有一番湖光山色。</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安县|
深泽县|
开原市|
尚义县|
阳西县|
昌平区|
浦城县|
长白|
西峡县|
镇坪县|
读书|
土默特右旗|
且末县|
英超|
库尔勒市|
包头市|
静乐县|
静安区|
磐安县|
龙岩市|
通化县|
肇源县|
五常市|
海林市|
南涧|
吴忠市|
浪卡子县|
綦江县|
咸丰县|
财经|
大新县|
洪湖市|
闽侯县|
集安市|
岗巴县|
四川省|
微山县|
土默特右旗|
固安县|
耒阳市|
汪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