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語文教師如何彰顯語文意識 什么是語文意識? <p class="ql-block"> 王老師引用歌德的話闡釋語文的邊界:“內(nèi)容人人看得見,含義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對于大多數(shù)人是一個秘密。”“內(nèi)容”是語文的第一邊界,“含義”是第二邊界,“形式”是第三邊界。</p> <p class="ql-block"> 語文意識主要指的就是語文的形式。王老師一針見血地指出,大多數(shù)人在教語文的時候并不知道語文到底是怎么回事。</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師選取了1-6年級語文上下冊的17課為例子,從12篇課文談文章中的語文意識。</p><p class="ql-block"> 如《雪地里的小畫家》發(fā)現(xiàn)兒歌的形式之美:音韻和意象。</p><p class="ql-block"> 兩個語文意識點:第一點,讀一讀,把詩句語序改變,寫成這樣行不行?“小狗畫梅花,小雞畫竹葉,小馬畫月牙,小鴨畫楓葉”改變之后,我們發(fā)現(xiàn)這樣不行,原來語序不能隨意顛倒。因為兒歌是歌,它的詞是押韻的,是合轍押韻,有韻腳,改變之后就不押韻了。</p><p class="ql-block"> 第二點,把詩句寫成這樣行不行?“小狗畫竹葉,小雞畫梅花,小馬畫楓葉,小鴨畫月牙。”把作品中動物和對應(yīng)的改變一下是不行的,原來畫家和作品之間對應(yīng)取決于腳印的特征,這也是要比較的,只有通過比較,孩子們才能夠作者在遣詞造句方面是非常嚴(yán)謹(jǐn),非常精確的。</p> <p class="ql-block">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xué)習(xí)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有內(nèi)容而含義,進(jìn)而形式步步逼近,語文的核心,學(xué)習(xí)語言文字的表達(dá)和運用,正是語文的獨擋之任,正是語文的本體所在。</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們在細(xì)讀文本時,首先注意的不是一般人所說的內(nèi)容,而是它的語文意識。</p> <p class="ql-block">撰稿:林燕玲</p><p class="ql-block">初審:陳美亭</p><p class="ql-block">終審:張家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家渠市|
松桃|
皋兰县|
巴塘县|
迁安市|
高要市|
平罗县|
建平县|
隆回县|
潞西市|
贵南县|
新巴尔虎右旗|
温泉县|
黄骅市|
合肥市|
同仁县|
泽州县|
翁牛特旗|
涡阳县|
九龙坡区|
华坪县|
库尔勒市|
永善县|
泾川县|
兴仁县|
林周县|
赤壁市|
洛阳市|
古田县|
德安县|
南召县|
湖州市|
慈溪市|
伊金霍洛旗|
喀什市|
乃东县|
洛宁县|
栾城县|
青川县|
吉林省|
喜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