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劉三姐是壯族民間傳說人物,聰慧機敏、歌如泉涌、優(yōu)美動人,有“歌仙”之譽。最早見于南宋王象之《輿地紀(jì)勝》卷九十八《三妹山》。明清以來,有關(guān)她的傳說與歌謠文獻(xiàn)記載很多,壯族民間口耳相傳的故事與歌謠更為豐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b>劇情介紹</b></p><p class="ql-block">壯族歌手劉三姐被惡霸地主陷害落水,她沿江一路高歌,引來老漁夫相救。三姐常上山采茶,惡霸地主莫懷仁占了茶山,禁止姑娘采摘。</p><p class="ql-block"> 姑娘們愛唱歌,于是大家唱歌痛罵莫懷仁。莫懷仁又想禁歌。劉主姐提出與之對歌,若莫懷仁取勝就依莫禁歌的要求。結(jié)果,在歌會上劉三姐戰(zhàn)勝了莫懷仁。莫依仗權(quán)勢把劉三姐搶到家中,威脅利誘,三姐堅貞不屈,不為所動。</p><p class="ql-block">老漁夫的兒子阿牛深夜入莫府救出三姐。二人在河邊用山歌對答表白了各自的愛情。這對相愛的人一起遷移到新的地方,繼續(xù)用山歌表達(dá)生活理想,鼓舞群眾斗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山歌好比春江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電影《劉三姐》片段</span></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b23.tv/MtCglq9"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電影《劉三姐》</a>1960</p> <p class="ql-block"><b>合作拍攝,雙方嚴(yán)陣以待</b></p><p class="ql-block"><b>?</b>1959年,為建國十周年,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宣傳部副部長陸地找到長影廠廠長亞馬協(xié)商,要同長影合作拍攝一部在廣西勝傳各個劇種《劉三姐》的電影。</p><p class="ql-block">雙方商定后,請劇作家喬羽來編寫劇本。因為是以山歌為主的影片,作曲是最重要的,所以,又請來新中國著名電影音樂作曲家雷振邦。導(dǎo)演由長影著名導(dǎo)演蘇里擔(dān)任。 </p><p class="ql-block">蘇里邀請喬羽一同前往南寧觀看彩調(diào)劇團演出的《劉三姐》后,喬羽根據(jù)柳州彩調(diào)劇的劇本進行改編,并為影片取名為《劉三妹》。</p><p class="ql-block">劇本和電影分鏡頭腳本完成后,提交廣西自治區(qū)領(lǐng)導(dǎo)審閱,經(jīng)過審閱和討論后,大家肯定了劇本,但是片名定為《劉三姐》并且提出演員首選廣西演員,不足的再從長影廠選取。</p><p class="ql-block">導(dǎo)演蘇里尊重廣西方面的意見,開始在廣西彩調(diào)劇團、桂劇團、話劇團等選演員。經(jīng)過層層篩選主角《劉三姐》由彩調(diào)劇團傅錦華扮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更換主角,攝制組大動干戈</b></p><p class="ql-block">攝制組開始緊張拍攝,因為長影廠和廣西電影制片廠第一次合作,廣西廠派出他們廠里的導(dǎo)演姜樹森任副導(dǎo)演。自治區(qū)宣傳部領(lǐng)導(dǎo)親自選景。</p><p class="ql-block">拍攝一部分后送樣到自治區(qū)審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非常重視,時任區(qū)第二書記韋國清組織廣西一些美術(shù)家來為影片人物造型提意見。自治區(qū)領(lǐng)導(dǎo)看后感覺服裝沒有舞臺戲漂亮,建議重新設(shè)計,扮演《劉三姐》的傅錦華也不夠理想,提議換人。</p><p class="ql-block">換服裝沒問題,更換主角是件大事,導(dǎo)演蘇里馬上向長影廠匯報,廠里很快回復(fù),按照廣西方面意見辦。攝制組馬上停拍。蘇里開始在廣西尋找扮演《劉三姐》的演員,也沒找到適合的演員。</p><p class="ql-block">就在導(dǎo)演蘇里為尋找演員一愁莫展的時候,在影片中扮演舟妹的黃婉秋進入蘇里的視線。</p><p class="ql-block">導(dǎo)演蘇里的堅持下,選一場戲叫黃婉秋來演。樣片出來后,蘇里非常高興,這正是他要找的《劉三姐》。</p><p class="ql-block">于是,馬上送樣片到區(qū)里,自治區(qū)領(lǐng)導(dǎo)觀看后,也非常滿意,這樣主角《劉三姐》就由黃婉秋扮演。</p><p class="ql-block">由于主角的更換,配角也作了調(diào)整,將影片中的阿牛換成劉世龍,《劉三姐》的二哥換成梁音,阿牛的爹老漁翁換成張巨光,莫府的莫管家換成了賀汝瑜。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拍攝成片,長影廠一波三折</b></p><p class="ql-block">影片拍攝完成后,長影廠和吉林省委領(lǐng)導(dǎo)審查,看后都認(rèn)為拍的很好,達(dá)到了"山美、水美、歌美、人美"效果,是一部很有民族特色的音樂風(fēng)光片。于是,長影廠馬上將樣片送往廣西。可是,廣西方面看完后對影片大為不滿,并且提出許多條意見,要求補拍修改。</p><p class="ql-block">此時國務(wù)院副總理賀龍和羅瑞卿到長影視察,廠里將電影《劉三姐》放映給他們看,因為兩位老總都看過舞臺戲的《劉三姐》,所以覺得電影不如舞臺戲好。</p><p class="ql-block">受到爭議的電影《劉三姐》是否修改?廠里決定先不忙著修改,將影片送到文化部審查后,綜合各方面意見再作修改。</p><p class="ql-block">第一次進京送審,是在中宣部禮堂,中宣部副部長兼文化部副部長林默涵和組織部部長安子文等領(lǐng)導(dǎo)觀看。影片結(jié)束后,林默涵說:"影片在政治上沒有問題,藝術(shù)上處理也可以,舞臺戲和電影各有各的特點,可以不改。"</p><p class="ql-block">第二次審查也是在中宣部禮堂,時任中宣部副部長周揚看過影片后說:"影片可以嘛!電影是電影,舞臺戲是舞臺戲,不同的是允許的。可以不改。"</p><p class="ql-block">第三次審查由文化部部長沈雁冰、副部長錢俊瑞、徐光霄、徐平羽,因為在審查長影拍攝的電影《甲午風(fēng)云》所以導(dǎo)演林農(nóng)也在場。沈雁冰部長不大喜歡《劉三姐》,看過后說了一句話就走了,徐平羽、徐光霄談了幾句意見,因有會二人都走了。只有錢俊瑞副部長問過中宣部的意見后說:"我同意中宣部的意見,但是賀老總他們有意見,你們回廠后研究一下,根據(jù)廣西方面的意見盡可能的作些小改,不要大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補拍影片,廣西方不滿有三</b></p><p class="ql-block">回到廠里,時任吉林省委書記吳德聽完匯報后說:"兩位老總有意見,廣西方面有意見。還是以文化部的意見為原則,能改則改,不要大改。"</p><p class="ql-block">廠里受命后,請來喬羽修改劇本,將己回廣西的演員和配唱演員全部請回。廠里的演員已經(jīng)上戲的立刻調(diào)整,全力保證電影《劉三姐》的補拍工作。喬羽和蘇里研究刪去一些多余的場景,添加了盤歌、釆茶等章節(jié)。</p><p class="ql-block">在影片緊張有序修改的過程中,廣西方面仍然不滿意,并提出三個問題: 一、這部影片基本上是長影拍攝的,廣西電影制片廠不掛名了;二、影片原劇本叫《劉三妹》,那仍叫《劉三妹》;三、廣西準(zhǔn)備重拍一部《劉三姐》。</p><p class="ql-block">長影廠馬上向省委書記吳德匯報。吳德聽后也做了三條指示:一、原是兩個廠共同聯(lián)合拍攝,如果不參加,應(yīng)該以正式文件為準(zhǔn); 二、廣西他們叫《劉三姐》,我們也可以叫《劉三姐》; 三、廣西廠要重拍《劉三姐》,那是他們的事,我們管不著。</p><p class="ql-block">影片修改完成后,雙片送審,獲得主管部門的肯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后記</b></p><p class="ql-block">《五朵金花》1959年4月編劇寫稿到拍攝完成,僅用四個月,趕在建國十周年慶典上映。而《劉三姐》從1959年合作拍攝到1961年在全國公映,為期二年有余,那“劉三姐”去哪兒啊?</p><p class="ql-block">好在,《劉三姐》在全國公映后,連續(xù)兩年影院上座率保持在200%以上。電影更在風(fēng)靡東南亞各個國家,在馬來西亞,《劉三姐》當(dāng)年被評為“世界十部最佳影片之一”;在新加坡,一次上映120天,在當(dāng)時是破了電影放映時間的世界紀(jì)錄的。</p><p class="ql-block">1963年第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劉三姐》分別獲得最佳攝影獎、最佳音樂獎和最佳美術(shù)獎。</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极县|
衡水市|
文安县|
巨鹿县|
胶南市|
敦煌市|
绥棱县|
石城县|
平果县|
温宿县|
大理市|
瑞安市|
荆门市|
平乐县|
云龙县|
南川市|
绥江县|
乌什县|
子洲县|
崇信县|
高陵县|
西畴县|
财经|
平谷区|
临潭县|
克拉玛依市|
建德市|
郎溪县|
黄浦区|
包头市|
大埔区|
鄂州市|
江阴市|
西藏|
彭阳县|
临澧县|
高青县|
和平区|
玉林市|
晋城|
东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