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向鼓浪嶼出發</p><p class="ql-block">在廈門島悠閑自由玩了四天,準備去鼓浪嶼玩二天,提前在廈門輪渡公司網站訂好從鼓廈輪渡碼頭到鼓浪嶼內厝澳碼頭的船票,因為我們預定的民宿,在內厝澳碼頭附近,早上退房后,打車首往碼頭東費約30元,準時趕到碼頭乘船往鼓浪嶼出發!</p><p class="ql-block">鼓浪嶼,位于福建省廈門市西南隅,面積約1.88平方公里,島上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無車馬喧囂,處處鳥語花香,宛如一顆璀璨的海上明珠,鑲嵌在廈門灣的碧浪綠波之中,由此素有“海上花園”之稱。</p><p class="ql-block">鼓浪嶼,是一張燙金的名片,島上海礁嶙峋,岸線迤邐,山巒疊翠,峰巖跌宕,鼓浪嶼明麗雋永的海島風光吸引著無數游客慕名觀光游覽,故有“不游鼓浪嶼,枉費廈門行”之說。</p><p class="ql-block">需然在鼓浪嶼玩了兩天,鼓浪嶼是一座值得用心去感受的島嶼,萬國建筑群,每棟都不同,卻各自美麗的佇立著,有些藏于深巷,有些佇立在醒目的路旁。那些老洋房大多數都不出名,可又如此的好看,這或許也是鼓浪嶼的魅力所在。故賦詩一首:《廈門行·鼓浪嶼》 鼓浪嶼游靠步行,四季如春慢節奏。 菽莊花園目林美,十二洞天海沙灘。</p> <p class="ql-block">鼓浪嶼</p><p class="ql-block">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宋朝時期命名五龍嶼,明朝改稱鼓浪嶼。因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涌,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鼓浪嶼街道短小,縱橫交錯,是廈門最大的一個嶼,與廈門島、與廈門島上的雙子塔、廈門大學等隔海相望。</p> <p class="ql-block">鼓浪嶼,全島的綠地覆蓋率超過40%,植物種群豐富,各種喬木、灌木、藤木、地被植物共90余科,1000余種。代表景點有: 日光巖、菽莊花園、皓月園、鄭成功紀念館、毓園、鼓浪石、鼓浪嶼鋼琴博物館、天然海濱浴場等。</p><p class="ql-block">鼓浪嶼風景名勝區獲得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最美五大城區等榮譽。2017年7月8日,“鼓浪嶼”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p> <p class="ql-block">準時趕到鼓廈輪渡碼頭</p> <p class="ql-block">坐輪渡很快到達鼓浪嶼的內厝澳碼頭,在碼頭留個影。</p> <p class="ql-block">維畝園民宿</p><p class="ql-block">位于內厝澳碼頭附近,民宿小哥早在碼頭等候,小哥很熱情問候我們,隨后幫我們老人家拿行李,約步行15分鐘左右就到民宿地方。安頓下來,休息吧。晚餐就在附近小吃店品嘗廈門小吃。</p> <p class="ql-block">鼓浪嶼街道</p><p class="ql-block">沿著鼓浪嶼街道閑逛,剛下過小雨,游客不是很多,空氣清新舒暢,街道寂靜而清潔,綠樹龍蔭的街巷小道很多,縱撈交錯,兩旁都是花園式的小樓,小樓掩映在那迷人茂盛濃密的榕樹和五彩繽紛的鮮花中,具有歐洲岡格,又有閩南特色,別有一番情趣,構成了一幅精致的畫卷。</p> <p class="ql-block">萬國建筑博覽會</p><p class="ql-block">鼓浪嶼遍布著各類建筑1000多座,精致優雅、錯落有致、造型迴異,紅色、淡綠色或白色的房屋,并冠以“萬國建筑博覽會”之美稱。</p><p class="ql-block">感覺每一塊青色的石板上,都鐫刻著一道道音符,不時社會聽見優雅的琴聲,時而柔和緩慢,就像涓涓小溪,時而明快激昂,犾如浩瀚的大海拍擊著岸邊的礁石、讓人會瞬間沉浸在浪漫的感覺中。</p><p class="ql-block">搖曳的三角梅輕柔又那么精致地隨風飄蕩,鼓浪嶼上沒有汽車,全是步行街道,只有海浪輕拍、鳥語花香、美食四溢。</p> <p class="ql-block">年輕姑娘忙于擺好各種姿態,留下難忘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鄭成功紀念館</p><p class="ql-block">鄭成功是明末清初著名民族英雄,從荷蘭殖民統治者中收復臺灣。鄭成功紀念館系統展示鄭成功的生平事跡,以及爭取民族獨立,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而英勇奮斗的歷程。</p> <p class="ql-block">鄭成功紀念館外面的鄭成功雕像。</p> <p class="ql-block">菽莊花園</p><p class="ql-block">菽莊花園建于1913年,位于鼓浪嶼島南部海濱,面向大海,背倚日光巖,原是地方名紳林爾嘉的私人別墅,1913年,林爾嘉先生購置了草仔山一片面海坡地,仿照其父輩林維源在臺北建造板橋別墅(故居)而修的私人花囩。園主人以他的字“叔臧”的諧音命名花園,有白洋水景風光,有火山島之礁石,又有兔耳嶺高山草甸之美。</p><p class="ql-block">1955年林爾嘉先生家人將該園捐獻給廈門市政府,廈門市政府進行修茸和擴建,1965年辟為公園,對外開放。</p><p class="ql-block">菽莊花園,東倚草仔地山坡,坡下為一小港灣,西側為灣仔后沙灘浴場,占地面積2萬多平方米。菽莊花園,利用天然地形巧妙布局,全園分為藏海園和補山園兩大部分,藏海之意即游人進入目中,并非一下就看到大海,而是經過曲折的前導之后,突然使人視野大開,海闊天空的感覺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菽莊花園,名景錯落有序,園在海上,海在園中,既有江南庭院的精巧雅致,又有海鷗飛翔的雄偉壯觀,動靜對比,相得益彰。園內還有四十四橋和十二洞天等景點。</p> <p class="ql-block">林爾嘉先生,字叔臧,1874年生于廈門,祖藉福建龍溪,其先祖于清乾隆年間赴臺灣淡水墾殖發展,富甲臺灣。甲午戰爭后,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時任臺灣墾撫兼團防大臣的林維源不愿做忘國奴,1895年隨父親林維源舉家內遷定居鼓浪嶼。1905年林維源逝世,林爾嘉繼承父業,先后擔任廈門總商會總理。發起建設廈門的電話、電燈、自來水等公用事業。1914年任全國參議院候補議員,1915年任廈門市政會會長,對廈門的城市建設作出過突出貢獻。1951年去世,終年 77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菽莊花園的正門口,大門上的匾額“菽莊”,是林爾嘉先生花一萬銀元的“潤筆費”,請當時的大總統徐世昌題寫的。</p><p class="ql-block">花園內設置眉壽堂、生秋閣、真率亭、四十四橋、聽浪閣、頑石山房、十二洞天、亦愛吾廬、觀潮樓、小蘭亭等十景,小巧別致,自成一格。</p> <p class="ql-block">眉壽堂</p><p class="ql-block">眉壽堂,林爾嘉先生別號“眉壽”,故名之。該堂為主人宴請賓客之所,也被稱“讀瀛軒”,“瀛”是臺灣的別稱,表達了主人懷念臺灣故園的心情。眉壽堂原為一層,磚木結構,屋面鋪綠色琉璃瓦。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維修時改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并加建成兩層建筑。</p><p class="ql-block">把眉壽堂、壬秋閣等建得小巧玲瓏,采用重檐歇山頂、飛檐翹角,玻璃粉墻,小橋流水,淡雅高潔,與海色、山色渾然一體,組成了風格統一的中國傳統園林建筑群,使整座花園既有江南園林的秀美,又兼閩南園林的亮麗。</p> <p class="ql-block">如果說鼓浪嶼是海上花園,那么菽莊花園可稱得上園中之園。</p><p class="ql-block">菽莊花園,主體分為“藏海”和“補山”兩組景觀,藏海是隱含把山河攬入祖國懷抱,切莫再任人宰割之意,而訃山是以人工補綴天然景色不足,隱含山河破碎,亟待修補之意。</p><p class="ql-block">“藏海”是菽莊花園的一個特點,園中有一片池水,是利用海水的潮漲潮落而積蓄的。漲潮時把這邊閘門打開放海水進來,潮落時打閘門關上,不讓海水流出。</p> <p class="ql-block">四十四橋</p><p class="ql-block">因主人建橋時四十四歲而得名,并非是 44座橋梁。四十四橋為蜿蜒曲折的花崗石橋,全長100多米此橋下有閘門,把海水引入園內,構成了大海、外池、內池三處,把大海藏進去。由于橋身迂回曲折,凌波臥海,宛如游龍,十分壯觀。橋上有觀魚臺、涼亭,亭臺全為石構。橋面大部分為平梁式橋,中間個別地方為拱橋。橋中部分與一天然巨石相連,巨石上正背面分別題刻有“海闊天空”和“枕流”字樣。</p><p class="ql-block">若憑欄遠眺,遠山近海,一覽無遺,風景秀麗而壯闊。!</p> <p class="ql-block">橋墩巧妙地利用海中自然的礁石興建,橋的中間兩塊巨大的礁石上有景觀平臺,在這里可以把鼓浪嶼的日光巖、菽莊花園、港仔后海濱浴場盡收眼底,凸顯人在畫中畫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海面上搭建涼亭,修建一座座石橋,將亭子連接起來,組成一條海濱棧道。</p><p class="ql-block">園在海上,海在園中,既有江南庭院精巧雅致,又有海鷗鳥不翔的雄偉壯觀。</p><p class="ql-block">其中半山腰的紅色建筑是鼓浪嶼鋼琴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漫步長橋,面前有塊出自明朝張瑞圖之筆“海闊天空”四個紅色的大字的天然巨石,石背是林爾嘉親題的“枕流”二字,故名曰“枕流石”。月明之夜,在橋上的渡月亭里,欣賞夜空中的潔白明月。</p> <p class="ql-block">迷宮的假山“十二洞天”</p><p class="ql-block">十二洞天,又稱猴洞、迷魂洞。補山園與頑石山房相鄰,用赤棕色的砂巖、礫巖、火山流紋巖疊構筑成的景區大假山,山中洞洞相連,石階高低錯落,構筑成“十二洞天”,假山的十二洞室依地支孑、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編列,高低起伏,曲折迷離。十二洞室室頂上塑有十二生肖動物,洞洞相連,猶如迷宮。</p><p class="ql-block">假山取靜,很多游人在里面穿行游玩,形成一幅動的景象。動靜的巧妙令人不得不佩服林爾嘉先生的匠心獨運。</p> <p class="ql-block">海的坡面,海灣里的礁石,漲落的潮水,造橋津宮,使狹小的海灣,變成涵納大海,視野寬大,頗具層次的海濱花園。</p> <p class="ql-block">最后來到菽莊花園的海濱沙灘,清新的海岡溫和的拂面而過,海邊的風景令人矚目,《鼓浪嶼之波》的歌聲,把我的思緒帶到了遠方,大海中船舶飄揚,腳踩在海苔柔軟的細沙上,看腳下海浪的浪花,聽潮起潮落濤聲,還有那海鳥帶來的歡悅的叫聲,讓人無比舒暢。</p> <p class="ql-block">港子后天然海濱浴場,</p><p class="ql-block">沙清水凈,可容數千人游泳。</p> <p class="ql-block">(本文部分照片來自網絡和美友,在此致謝!若有侵權,立即刪除!)</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磐石市|
基隆市|
上虞市|
喀喇|
洪洞县|
永登县|
大渡口区|
顺昌县|
铁岭县|
嵩明县|
临猗县|
哈尔滨市|
台山市|
桃园县|
中西区|
扎鲁特旗|
柘城县|
德昌县|
稻城县|
伊宁市|
乌苏市|
密云县|
望江县|
淮北市|
连江县|
漳平市|
方山县|
南华县|
大同市|
哈巴河县|
昭苏县|
钟山县|
三亚市|
景德镇市|
金溪县|
上杭县|
襄垣县|
雅安市|
兴宁市|
东平县|
建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