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不經意間,那縷縷回憶的光芒照耀在我前行的路上,令我感嘆從前,展望未來……</p><p class="ql-block">在我家的書房里有一個特別的角落,存放著一沓用芒果香煙紙包著的糧票,上面還清晰地寫著三斤的票面69張,小心翼翼地打開里面是從1956年到1966年整整10年間的全國通用糧票,每種面額的都有,那都是父親留下來的。</p><p class="ql-block">20世紀六十年代,那時候的淮安還是一個小小的縣城,家里的孩子多,為了一家老小的溫飽問題,父母親每次都要精打細算、思考再三才舍得用這些來之不易的全國糧票。等到1993年糧票被宣告停止使用,這些父母親縮衣節食積攢下來的糧票就變成了一個時代的回憶。</p><p class="ql-block">這些積攢的糧票見證了我國從買不到、吃不飽到物產豐富、生活富足的全過程。我把父親的自畫像,掛在家里最顯眼的地方,想讓父親看到這繁榮昌盛的景象,讓他看到我們現在不缺糧食了,我們的生活變好了,同時也時刻在提醒我,要銘記老一輩的不易,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p><p class="ql-block">而在如今,需要糧票、布票、油票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我們只要擁有一部手機,想買啥就買啥,想買多少就買多少,我們享受著由互聯網給我們帶來的便捷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常言道,衣食住行,乃人之生存大事,也有人講“先治窩再治坡”。從石灰墻到環保涂料墻,從鵝卵石地磚到配有抗輻射采暖的高極實木地板,從家里三大件到如今的別墅跑車……這一切都說明了中國在進步。</p><p class="ql-block">建國初期,人們的居住條件極差,住的房子破舊,年久失修,岌岌可危。國家也不忍看百姓過這樣的生活,于是實行了“改革”。改革開放后,百姓的居住環境不斷改善,可謂是“脫胎換骨”、“煥然一新”——樣式統一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國初的破舊民居。再后來,新興的住宅小區拔地而起。一大批居民走出了沒有廚房、廁所、上下水道的老房子,搬進了房屋質量有保障、小區環境優美、購物交通方便的新樓房。</p><p class="ql-block">這些變化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我們村——在過去的十幾年,村里家家戶戶幾乎都是平板房,屋頂是一片片魚鱗狀的瓦片,墻面是石灰砌成的,雖平坦,可房屋內部卻很少有裝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但是在現在的十幾年就不同了,村里居住的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進村口,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漂亮的小洋樓。這些小洋樓鱗次櫛比,一座比一座更顯大方、莊重。這不光外表好看,內部也是頂尖的。就拿我家來說吧——我家是一座三層的樓房。這是村里第一座樓房,在當時算是很氣派的。房子外部的四周,都是用粉色小磚塊一塊一塊粘起來的;內部全用白灰粉砌成,地板也都是用那一塊一塊略黃的地磚鋪成。第二層可以說是整座樓里最華麗的。這層里的擺設極其的華雍,有時會讓人誤認為是哪家豪華酒店的包廂呢。 不僅村里如此,城市的變化甚是壯觀。市里的新型小區一座比一座更具特色,一座比一座更能體現改革開放后國家的偉大功績。</p><p class="ql-block">中國的巨大變化使我感到驚訝,但在驚訝之余,我覺得的是喜悅。現在生話中處處是改革開放的影子,人們的衣、食、住、行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改革的春風已吹遍千家萬戶。</p><p class="ql-block">每當我們回顧黨的革命與建設的歷史,就會給我們的心靈帶來一次升華。只要我們始終不忘初心,永遠跟黨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一定能匯集起不可戰勝的磅礴力量,就一定能放飛中國夢,實現我們心中的激情夢想!</p><p class="ql-block">(黃勇 淮安區平橋電信支局原局長書記 聯系電話:18994557988通信地址:淮安區山陽街道梁紅玉路18號世紀佳苑69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超|
黄梅县|
祁阳县|
寿宁县|
湘潭县|
仙游县|
甘泉县|
武宣县|
丰宁|
宁陵县|
临沧市|
中阳县|
九江县|
古蔺县|
合水县|
晋城|
长春市|
无为县|
津市市|
宁远县|
蓝山县|
嘉祥县|
佳木斯市|
峨眉山市|
安西县|
玉田县|
康保县|
历史|
兴仁县|
德格县|
青川县|
东山县|
汤原县|
南汇区|
奎屯市|
西畴县|
寿光市|
鹰潭市|
哈巴河县|
虹口区|
青铜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