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月8日,莒縣第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一行11位青年教師赴青島參加2023年中層領導力提升主題峰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天的學習結(jié)束后,這群青年在酒店大堂里交流第一天的學習心得,越分享越激動,越計劃越期待!大家紛紛亮出自己當日最難忘的學習片段,結(jié)合自身負責的工作,談發(fā)現(xiàn)、談差距、談不足、談目標,分享持續(xù)到深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許崇楊:程紅兵校長說,關注真實的學習,實現(xiàn)知識學習和經(jīng)驗生長的有機融合,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他們的團隊從培養(yǎng)學生個人思維發(fā)展技巧的角度出發(fā),開發(fā)了哲學啟蒙課程,用繪本的形式講述“我是誰”,尊重孩子的問題,讓問題被看到,讓問題上墻,讓老師、學長、家長等等更多人參與到問題的回答中,建立個體與世界的聯(lián)系,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生活感知等能力。我們在很多工作中,常常為了“趕路”,忽視了育人這個重要的課題,孩子大多數(shù)時候沿著老師設置好的軌道按部就班前行,缺少自主能力的鍛煉,也童言童語發(fā)聲的渠道,與孩子無關的學習很難成為真實的學習。</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趙曼琪:馬骉校長說,學校不是一個人的學校,也不是一群人的學校,而是所有學生的學校。在馬校長的校園里,我們看到孩子們參與了教學樓、學校道路、報告廳的命名。馬骉先生特別解釋了“不可思議廳”的名字由來,來自于本校五年級的范同學,更加提出“教育的追求就是希望發(fā)生孩子眼中不可思議的事”的教學理念。學生的發(fā)展需要舞臺,而學校就是最不可思議的舞臺。最令我們感動的是看到一年級新生用稚嫩的筆體寫下教學樓的名字并被學校采納懸掛在教學樓上。在馬校長的校園里,我們看到了“尊重”: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體發(fā)展,更尊重個體化差異,尊重學生表達個性。在未來的學生活動設計中,我們要多從學生參與的角度出發(fā),讓活動成為學生成長的工具,讓學生成為雕刻時光的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琳:程紅兵校長全面分析了中層的現(xiàn)狀——被圍。同時,探討被什么所圍、如何突圍。其報告非常現(xiàn)實且有指導性。當看到學生們從少年階段就自己設計貨幣并把自己的思考記錄下來、分析基金盡顯邏輯思維時,使我觸動極大。我認為,中層發(fā)展所謂的“突圍”應當這樣理解:“圍”在外部環(huán)境,也圍在內(nèi)心的掙扎與困頓;“突”在全面,于內(nèi)厘清價值取向并直指學生核心素養(yǎng),于外厘清站位以及在校在己的立場。視野打開、格局放開,由學科走向全科,明晰邊界,真正讓培養(yǎng)人成為行動目標。 真正的核心素養(yǎng)應是怎樣的教育,我不由得問我自己。中層所應有的品質(zhì)和能力:既要吃虧,又要吃苦;既有本分又有本事;要聽得進去、想得清楚、說的明白、做得出來、寫得深刻。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從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中心,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中層管理工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張曉凱:教師寫作為什么寫?寫什么?怎么寫?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我。今天,聽了陳主任的講座,大有茅塞頓開之感,更多的是有了一種去嘗試的勇氣。陳主任在教師成長方面提到寫作,關于寫作的素材有很多,像班級活動、班級管理、教學活動、教研活動……甚至令各位老師頭痛的開會,陳主任都能從中尋到寫作的內(nèi)容,成為她創(chuàng)作的素材。反觀自己的教育生活,那些觸發(fā)陳主任的素材在我的生活中真的沒有嗎?并不是,只是那些東西被我忽略了,被我鎖入了“無人之地”,暗無天日。我想我需要培養(yǎng)自己有一雙發(fā)現(xiàn)的眼睛,真正走進教育生活中的“無人處”,用文字去記錄點滴,用思考去沉淀內(nèi)容,去實實在在地為自己積蓄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孫常軍:今天的學習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湖北宜都創(chuàng)新實驗學校課程中心楊靜主任,她對于兒童大腦的腦科學的研究,不管是課程還是素養(yǎng),最終是要落實到兒童身上。所以研究明白了兒童,也就明白了兒童行為的底層邏輯,也就明白了兒童心理學。然后再去結(jié)合本校實際,兒童特點設計的課程才能適合兒童,落到兒童身上、心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許麗華:湖北宜都創(chuàng)新學校楊靜主任的報告在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上給我很大的震撼。她針對“教師研究積極性不高”這一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三大建議:一是實踐化和常態(tài)化的運行邏輯;二是誘發(fā)自生長的有效機制;三是中層角色準確定位。讓我嘆服的有以下幾點具體的操作:1.學校的頂層設計清晰而明確,干什么怎么干都有路徑可循。2.中層的服務意識很強:老師找不到問題可寫,就指導教師如何把“表問題”轉(zhuǎn)換成“真問題”,設計“策略墻”,征集辦法,以智啟智;為了讓老師們嘗到發(fā)表的甜頭,親自動手修改文章,親自“過稿”。3.各種引誘機制很智慧,借鑒商業(yè)模式的“成果收購”,基于心理學的“班級現(xiàn)場頒獎”,從教師實際需求的“育兒”開始的閱讀,“力捧”項目組……從頂層設計到可施行操作到有效測評,真正讓老師們自主地動了起來,形成良性循環(huán)。我想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要提高,離不開教師的專業(yè)能力要發(fā)展。這需要教師自覺學習,也需要采取辦法“引誘”,共同努力,雙向奔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鄭秀梅:濟南歷城二中王校長詼諧幽默,全程的交流向我們傳遞著教育成功的秘訣——精細化管理。他們的扁平管理,使問題在一線發(fā)現(xiàn),困難在一線解決,經(jīng)驗在一線總結(jié),典型在一線推廣,任務在一線完成,責任追究在一線落實,有效解決內(nèi)耗問題,實現(xiàn)直接、簡單、高效管理。他們的高效教研,通過明確分工→計劃詳細→主講精備→全組打磨→示范跟聽→完善推廣→評價反饋,老師輪流執(zhí)教先導課,打造年級精品課,變“單打獨斗”為集體“協(xié)同作戰(zhàn)”,從而使教學由“單兵作戰(zhàn)”,變?yōu)槿轿涣Ⅲw化的集團化運作,最大限度地凝聚教師的集體智慧。他們的勤志文化,培根鑄魂。通過先育后教,先人后事,先管后禮,注重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和意志品質(zhì)的培養(yǎng),使歷城二中學子個個自信從容、健康陽光、活力向上。在自己的崗位上躬行深耕,久久為功,認認真真做教育,踏踏實實抓細節(jié),小事也能做成大教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唐文青:華東師范大學附屬杭州學校馬骉校長在他的報告中指出,課程是:為每個學生充分成長并使之具有核心素養(yǎng)而專業(yè)設計和實施的學生學習經(jīng)歷的總和。是的,學校課程應以學生為本,站在兒童成長需要的角度去架構與實施,樹立“處處是課程、人人是課程、事事是課程”的理念。他分享了學校文化標識的創(chuàng)設課程,“學校樓名我來寫”、“學校路名我來取”等生動有趣且有意義的活動,給了我們許多借鑒和思考,讓我們進一步體會到“兒童立場”的重要性,也喚起我們對“如何做教育”“如何做好滿足兒童成長、教師發(fā)展所需要的教育”“如何將教育做得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等問題的思考,啟發(fā)我們樹立兒童中心的理念,基于兒童立場去開發(fā)課程,挖掘?qū)W生的潛力、促進學生成長。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將加強自我研修,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成長的需要,引領學生成長、促進學校發(fā)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林琳:程紅兵老師介紹他們學校課程中一個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課程評估。根據(jù)社會最前沿的網(wǎng)絡主播為切入點,讓孩子們到超市中體驗主播,介紹商品和與粉絲的同時怎么提高帶貨量。整個過程中平時調(diào)皮的學生專注力也非常強,其實調(diào)皮的孩子之所以為什么調(diào)皮,歸根到底就是沒有找到自己喜歡的定位點,用調(diào)皮來提高自己關注率。課程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反思、復盤、評價。在評價中的自評表可以從全方位立體化的對學生整個課程的學習有個全面的考察,讓課程成為學生最真實的學習經(jīng)歷。真正的學習經(jīng)歷包含真實的情境,向?qū)W生提出一個“挑戰(zhàn)性”的問題;真實的內(nèi)容,建立學習任務與職業(yè)或社會的聯(lián)系;真實的參與,鼓勵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論證;真實的觀眾,拓寬學生成果展示的渠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杰:山東省青島中學的汪正貴校長提出人人即是中層的思想,在整個過程中要注重復盤和反思,在反思中學習,要把平時“要是”變成“我能”,其實在改變世界最好的方式就是改變自己的認知,自己要培養(yǎng)自己擁有“增強鈍感力、培養(yǎng)復原力、激發(fā)內(nèi)驅(qū)力”這三個重要的品格。在面對干擾時,鈍感力能讓我們專注自身,厚積薄發(fā),不要那么敏感的去猜測別人;復原力能讓我們在面對挫折、失敗時走出泥沼,重獲新生;面對機會時,自信力能讓我們把握機遇,沖破藩籬。這樣,我們不管遇到多大的風浪,在外部世界的熙熙攘攘中,我們終會遇見未知的自己,遇見更優(yōu)秀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勃:山東省青島中學的汪正貴校長提出學校變革的突破口。我們還要結(jié)合自己的個性、專長或者偏好,選擇不同的突破口。比如,選擇課程和教學,學校治理結(jié)構作為突破口的,一般屬于激進型;選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學校文化建設作為突破口的,一般屬于穩(wěn)健型。前者直奔主題,問題多,見效快;后者在外圍作戰(zhàn),見效慢,進程相對平緩,進退的余地也更大。我們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fā),將自身的價值發(fā)揮到極致。</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安市|
定襄县|
涿州市|
江山市|
朔州市|
秦安县|
石台县|
平昌县|
库车县|
平原县|
鄂尔多斯市|
东至县|
阿尔山市|
衢州市|
安新县|
闵行区|
桐城市|
梁山县|
大悟县|
湖口县|
无为县|
嵊州市|
逊克县|
固阳县|
安图县|
和平区|
拉孜县|
正定县|
通山县|
金湖县|
屯留县|
康马县|
当涂县|
北碚区|
山东省|
财经|
师宗县|
浦县|
宜兴市|
台山市|
海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