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日目的地,敦煌莫高窟</p><p class="ql-block">距離:600公里</p><p class="ql-block">昨天去了一趟七彩丹霞,回賓館惡補了絲綢之路才敢碼字,今天去了一趟敦煌莫高窟,回賓館后依舊是惡補,去一個有文化有歷史底蘊的旅游景點真的是太難了。一夜惡補有關敦煌知識,導游車上滔滔不絕六個小時的授課,自己四小時的親臨,應該說都沒摸得莫高窟一角。</p><p class="ql-block">一直以為敦煌莫高窟就是一個里面描繪著飛天仙女的一個洞窟,洞窟里除了飛天仙女外還有很多其他精美畫像,其實不實地來看,只靠別人的文字真的無法體驗它的美。</p><p class="ql-block">先來聽聽我們小邵導游是怎么說的吧!</p><p class="ql-block">歡迎來到美麗的敦煌莫高窟,它是世界上現存規(guī)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記住去了莫高窟一定要用心去看,把它帶回家放在心里,記在腦中。不管你是二十歲還是六十歲,或許這是你最后一次來看敦煌莫高窟了,因為專家預言莫高窟50-100后就會消失。所有的專家正在用一切手段延緩它的消失,但是它消失只是時間遲早而已。你到洞中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走動都會加速它的老化和消失,所以在游覽期間絕對不允許拍照。(本篇文章大多數圖片都來自網絡)</p><p class="ql-block">為了限制人數,莫高窟把票分為AB兩種,A票需提前一個月在網上訂購,可以參觀八個洞窟,B票就是我們旅行社所購置的票,可以參觀四個洞窟。每一次來參觀應該都不可能看到和上次一樣的洞窟,洞窟是輪流開放。</p><p class="ql-block">敦煌莫高窟的第一窟的出現,有些奇幻。一千多年前,行游僧人樂尊走到莫高窟只見山崖上光芒四射,如現萬佛,受到感召,他便在崖下的巖壁中鑿出第一個洞窟,修行于此。</p><p class="ql-block">那時正是絲綢之路興起之時,為莫高窟的繁榮提供了契機。無論是由東向西還是由西向東,無論是取道路途較長的北部路線還是較為難走的南線,敦煌都是必經之路。</p><p class="ql-block">往來于絲綢之路的商人中,有許多是傳法的佛教修行之人。由西而來的,會駐足此地傳播佛法、翻譯佛經、開窟造像;向西而行的,也會在這里歇息。敦煌,成為了繁盛之地。</p><p class="ql-block">而莫高窟距敦煌的人口聚集地不遠,這里有適合開鑿洞窟的陡直崖壁,還有一條足以養(yǎng)活生命的小河,具備僧人靜修的條件。自此,一項延續(xù)了千年的偉大“工程”,在這里悄然開始。</p><p class="ql-block">從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花了一千六百多年的時間,形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規(guī)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guī)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p><p class="ql-block">元代以后莫高窟漸漸衰敗,而被廢棄。沒落而被封存的幾百年,反而讓莫高窟成為了歷史的“第一現場”。</p><p class="ql-block">莫高窟到底何人所建呢,洞窟內供奉有佛像,繪制了經變圖,目的就是供養(yǎng)菩薩為家族祈福。由此可見莫高窟其實是民間自發(fā)進行開鑿的產物,是各朝代達官顯貴們積累下來的文化遺產。</p><p class="ql-block">我們現在看到的壁畫其實就是一本藝術的編年史,不同的畫風,不同的造型,不同的文化都匯聚在了一起。</p><p class="ql-block">聽完小邵的講解應該對莫高窟有了大概的認識了吧,剩下的時間就和我一起走進,走近莫高窟的96,130,148,138四個洞窟,一起游覽吧。</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96窟,建于初唐695年,窟主是陰氏家族陰祖一家。敦煌雖遠離中原,但陰氏家族也抓住這一有利的時機,積極獻瑞,修建石窟,迎合統(tǒng)治者的意圖。</p><p class="ql-block"> 窟外的紅色木構窟檐高達45米,依靠山崖而建,氣勢恢宏,俗稱九層樓。是敦煌標志性建筑物,站在前面咔嚓留影,也是我在敦煌留下的唯一一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走進后就能看到一座高35.5米的佛像,是敦煌石窟中最大的塑像,在唐代時已稱為“北大像”。大佛呈依坐之勢,兩腿自然下垂,兩腳著地,雙手支在腿上,目光下視,高大威嚴,具有一種震懾人心的氣勢和威力。佛的臉龐顯得豐滿充實,低低的肉髻,刻著波狀紋,表現手法與龍門奉先寺大佛相似。容納大佛的洞窟是下大上小的高聳空間,這種窟形的處理能引起人的透視錯覺,更加感到空間的深遠。洞窟底部佛像前的空間并不寬闊,人在窟底貼近仰視大佛時,更加感覺到佛的莊嚴偉大和自身的渺小。佛的頭部微微向前傾,眼光下視,好象與仰視者的目光相接,這種神人感應的效果增加了宗教的感染作用。</p><p class="ql-block">這個洞窟的營造和建成,是莫高窟歷史上的偉大創(chuàng)舉,也是唐代前期國家強盛,社會穩(wěn)定和經濟繁榮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上述文字不是我寫的,是度娘那里找的,稍加了整理。我跟著熙熙攘攘的人群走進96窟也是三分鐘左右,旁邊不停有人提醒,請不要停留請不要停留。真正意義上的走馬觀花,進去以后的感覺咋就是這么大,因為之前沒做攻略,不知道里面會有這么巨大的佛像,進去后確實震撼到我了,不過當我回家以后搜索96窟,給與的震撼更多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130窟開鑿于盛唐開元、天寶年間,前后費時約二三十年。窟內塑像為倚坐彌勒佛像,高26米,是莫高窟僅次于第96窟“北大像”的第二大佛像。</p><p class="ql-block">第130窟彌勒佛像從洞窟形制看,屬于大佛窟,覆斗形頂,洞窟呈上小下大的方錐形,其中僅塑一尊通頂大佛。整個洞窟高28.2米,底部寬17.26米,頂部寬11.95米,佛像高26米。大佛雄偉的身形倚崖而坐,雙腿下垂,兩腳著地,左手扶膝,輕柔自然,右手施無畏印,頭部微俯,雙眼微合下視,略含笑意,神情莊重慈祥。古代匠師在塑造這尊大佛時,有意放大了頭部的體量,佛像通高26米,僅佛頭就高達7米,這顯然超出了人體的正常比例。這種藝術處理,使觀者在仰視的情況下,仍然能清晰地看到佛面部的表情,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藝術匠師的聰明才智。</p><p class="ql-block">上述文字也是來自度娘,在看130窟的時候和96窟一樣,前面貼著人后面貼著人,旁邊還有人在催,不要停留不要停留。</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138窟開鑿于晚唐時期,距今一千多年。這個洞窟的形制屬于覆斗頂形,洞窟中心設佛壇,壇上的佛背屏與窟頂相連。洞窟的前室中部是清代重修時加建的木構平頂,前室南端有晚唐時期繪制的六臂觀音一鋪,而前室的北端是一個殘窟,現存有覆斗頂形,窟頂是茶花井心,四披畫有千佛。</p><p class="ql-block">在第138窟的洞窟內,我們可以看到五代、元、清等時期重修的歷史痕跡。這個洞窟的壁畫內容非常豐富,包括許多經變圖和佛本生故事圖,以及裝飾圖案等。其中,南壁繪有《天請問經變圖》,這是根據敦煌遺書中保存的《天請問經》繪制而成,圖中描繪了釋迦牟尼在靈山會上說法時,舍利弗、目犍連、須菩提等弟子有疑,遂向佛發(fā)問,佛一一作答。北壁繪有《彌勒經變圖》,這些畫面生動地描繪了《彌勒下生經》中彌勒菩薩下生人世,在華林園龍華樹下成佛,救助眾生的情景。</p><p class="ql-block">138窟是一個具有豐富內容和歷史價值的洞窟,為我們了解古代社會、文化和藝術提供了重要的參考。</p> <p class="ql-block">敦煌148窟的參觀重點是有體量龐大的涅槃佛塑像和涅槃經變畫。這個洞窟建于盛唐大歷十一年(公元776年),是由隴西望族李大賓建造的。148窟的洞窟主室平面呈長方形,窟頂為縱券頂。在洞窟中央的佛壇上,塑有釋迦牟尼涅槃像,這尊涅槃像頭南腳北,面向東方,右脅枕手,累足橫臥,長14.40米。這尊涅槃像從體量上來說,是莫高窟的第二大涅槃像。在涅槃像身后,還塑有多身菩薩、比丘、天人等,不過這些塑像大多經過后代的重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148窟中,你還會看到涅槃經變畫。在涅槃經變畫中,畫面中央的釋迦牟尼涅槃像與真人大小相等,畫的兩側是他的弟子,他們形態(tài)各異,生動地表現了當年弟子們哀痛、眷戀和悲痛的情景。此外,涅槃經變畫中還有許多佛教經文中的故事,比如薩埵那舍身飼虎、尸毗王割肉救鴿等。</p><p class="ql-block">148窟是一處富有歷史和文化價值的洞窟,為我們了解古代佛教藝術和敦煌地區(qū)的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資源。</p> <p class="ql-block">面對眼前的輝煌藝術和燦爛文化,我的觀賞水平僅限于欣賞和咂舌,對其深奧內涵的理解非常膚淺。強烈建議去莫高窟之前呢,一定要做些功課。先看再做功課總是覺得差了些什么。想體會到這1000多年的文明瑰寶,古代中西文化的交融和傳承。快來敦煌吧。</p><p class="ql-block">其實敦煌要寫的太多太多了,晚上的王潮歌導演的”又見敦煌”演出,還有是敦煌文化的外流,文物的盜竊,那些東西寫出來我估計三天我的心情都會是郁悶和傷心的,不想去寫那些戳心肺的文字。</p><p class="ql-block">再見敦煌,來過,足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那曲县|
蓬莱市|
黑龙江省|
德化县|
舒兰市|
惠安县|
丁青县|
荔波县|
大名县|
宜丰县|
望城县|
武胜县|
海晏县|
绥化市|
南京市|
肥东县|
新龙县|
芒康县|
丹寨县|
荣昌县|
北碚区|
乐至县|
麻城市|
赤壁市|
南安市|
手游|
平安县|
隆安县|
长乐市|
南开区|
乌兰浩特市|
额尔古纳市|
兰州市|
习水县|
景德镇市|
望都县|
丰镇市|
工布江达县|
甘洛县|
长岭县|
新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