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常用“行云流水”來評價一幅好的書法作品,這個很恰切。云在行走,忽左忽右,忽疾忽徐,一會兒獨自飄浮,一會兒又與它云聚集。溪水在流動,一會兒從崖頭躥下,一會兒在山間疾走,一會兒在平地靜淌,左突右奔,隨著岸勢的走向,曲曲折折,忽明忽暗。“行云”也好,“流水”也罷,它們都是動態的物象,是人們眼中自由無拘,氣脈相連,恬淡灑脫的詩意畫面。</p><p class="ql-block"> 對 巜蘭亭序》這幅天下公認的第一行書,一開始我是不喜歡的。一是不會欣賞。我不知道從哪里入手去欣賞它,反而對它的幾處涂改抱有幾分嗤笑的心理,都抹成那樣兒,還稱“第一”?二是臨寫不了,王羲之的筆畫繞來繞去,我實在轉不過筆來。即使有寫像的,也是描畫出來的,不能掌握它用筆的規律,不能達到他八面出鋒的水平,所以對于巜蘭亭》,我心理上總是疙疙瘩瘩的。我既想探秘它的高處,又為自己沒有欣賞它的眼光而苦惱。</p><p class="ql-block"> 直至我遇到了在久。“在久”這個名字很特別,它是一個書法老師的藝名。在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二十節巜蘭亭序》課程里,我漸漸了解到了巜蘭亭》的魅力:筆畫的多變,單字的欹斜,字組的疏密,行列的一氣貫通,篇章的渾然一體。我仿佛迷路已久的人突然間碰到了一個熟人,在她的帶領下,我找到了欣賞行書的康莊大道。</p><p class="ql-block"> 在久是一位年輕的女性老師,或許還不曾在書法界露過頭角,但她的講解讓我茅塞頓開,如醍壺灌頂。我有了頓悟,我曾想到過孔子的一句名言: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或許正是我處于“憤”與“悱”的焦灼狀態,在久的“啟”與“發”就如同甘醴般讓我享受不盡了。是的,我拿到了一把欣賞巜蘭亭》的鑰匙。</p><p class="ql-block"> 道家說,道法自然。學書之道同樣法照大自然。“錐畫沙”說的是用筆的力度,筆鋒要像尖錐畫沙一樣深入到紙張內部。“屋漏痕”說的是筆畫的形狀,要向墻水一樣向外擴拓。“折釵股”說的是曲形筆畫中飽含的張力。“點如高空墜石”說的是點畫的質感與力量······以上種種,都告誡人們學書要向自然界取法,大自然是書法之師。難怪上乘書法作品要用“行云流水”來評價了。</p><p class="ql-block"> 不光如此,書法作品還要有音樂性,似那巜高山流水》,有節奏的抑揚頓挫,旋律的輕重緩急。筆畫粗了細了,字形收了放了,墨色濃了淡了,字組或密集或疏朗了,字行或左頃或右側或曲了或折了等等。</p><p class="ql-block"> 除了字形的關系處理,情感的加持是書法作品的靈魂。好的書法作品都表現了創作者內心的情感,或喜悅自在、舒緩從容,或哀情婉轉、悲憤交集。</p><p class="ql-block"> 巜蘭亭》創作之前,羲之酒正酣,情正暢,架字構文,胸中已有丘壑;巜蘭亭》創作之時,書圣筆墨俱,書已老,起承轉合,紙上龍鳳立就。那情那景那幫文人上巳節“曲水流殤”詩情畫意碰撞出的氣氛火花統統融于王羲之的筆端,使得天下第一行書橫空出世。難怪書圣不能二寫巜蘭亭》,是情不能再造啊!</p><p class="ql-block"> 筆力雄健,構圖合理,字字如畫,端莊秀美,一氣呵成,氣韻悠遠。我終于認識了天下第一行書-----巜蘭亭序》。</p><p class="ql-block"> 巜蘭亭》已識,我心中甚是喜悅,但學書的長道漫漫,我也不免有“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舊好;人,憔悴了”的隱憂。</p><p class="ql-block"> 不過我還是下定決心為書法“上下而求索”,因為我堅信“道遠且長,雖遠必達;心之所向,行必能至”。</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州市|
萍乡市|
龙山县|
安达市|
安乡县|
宝丰县|
革吉县|
宜兰市|
德昌县|
遂昌县|
元氏县|
保山市|
平阴县|
祁连县|
贵港市|
中西区|
社旗县|
巴里|
怀化市|
宜兰市|
庆元县|
英吉沙县|
定陶县|
青海省|
大化|
隆安县|
门源|
十堰市|
巨鹿县|
沾化县|
寻乌县|
波密县|
乐山市|
古浪县|
本溪市|
台南县|
股票|
江都市|
延庆县|
北辰区|
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