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小時候聽魯智深大鬧五臺山的故事,認為五臺山有眾多和尚修行的大廟,一定是個美麗而神奇的地方。國強說今天去五臺山,我自是喜出望外。七點出發到五臺山景區東口,看著翠綠色的遠近山巒,心情格外舒暢。</p> <p class="ql-block">國強介紹:五臺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是國家自然、文化雙遺產。風景名勝區是由五個頂如平臺、相互連接環繞、挺拔秀麗的山峰組成,分別為東臺望海峰、南臺錦繡峰、西臺掛月峰、北臺葉斗峰、中臺翠巖峰,這些臺頂的海拔高度平均在3000米左右,現在的位置是景區東口,我們趕在對汽車限流前進入了景區大門。</p> <p class="ql-block">進入景區最先看到的是碧山寺, 中軸線上有四座大殿。 第一進大殿是天王殿, 殿內供有彌勒佛,兩側立四大天王, 后門正中的有護法神韋馱。 第二進大殿是雷音寶殿,向寺內高僧請教為何稱《雷音殿》,他曰佛祖在此講經如雷音慣耳,因此此殿喚雷音殿。現存的戒壇為明代遺物. 戒壇上供有一尊緬甸石雕玉佛。 玉佛盤腿坐在蓮臺上,服裝簡樸, 發髻隆起, 面頰豐滿, 神情開朗, 凝目下視、若有所思, 看去還是英俊的青年形象。這尊歷史人物的傳神雕刻 , 跟真人盤坐在那里一樣大小, 不用說雕刻藝術的逼真、精湛, 就說當初的玉石原料也是十分難得的。</p> <p class="ql-block">殊像寺是五臺山五大禪林之一, 因寺內供奉著文殊菩薩而得名。1983年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廟.。</p> <p class="ql-block">殊像寺寺內最著名的建筑是文殊殿,殿內正中佛臺上供奉的文殊騎獅塑像, 高近十米,是五臺山諸寺中最高大的一尊文殊塑像,在文殊像的背后,面向后門供奉了一尊觀音菩薩像。大多數寺廟里的觀音都是臉朝南坐, 而殊像寺的觀音卻面向北方, 因此被稱為"倒坐觀音"。有趣的是在后門外的影壁墻上畫 了一幅伏虎羅漢圖 , 其兩旁的對聯為: "問觀音為何倒坐;恨凡夫不肯回頭"。 其意也嚴肅, 恨也深遠。 問的是大慈大悲法力無邊的觀音不愿回頭普渡四方, 恨的是凡夫俗子不肯拋卻手中和心中的名利。文殊殿的另一看點是懸塑佛像。 殿內三面墻壁上望有五百羅漢渡江的故事,形狀如山洞里倒垂下來的冰棱, 千姿百態、無一雷同,如同一幅有動有靜、色彩絢麗、刻劃逼真的彩色懸望畫 , 給人一種上下幾千年,縱橫幾萬里的博大深遠之感。殊像寺沒有大雄寶殿, 只有大文殊殿。 出大文殊殿后門, 拾階而上, 最后的建筑為藏經閣。</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殊像寺停車場旁邊的小市場簡單吃了肉夾饃,老伴在哪買了綠松石,菩提子串珠各一串,留作紀念。</p> <p class="ql-block">顯通寺銅殿</p> <p class="ql-block">顯通寺銅塔</p> <p class="ql-block">顯通寺無梁殿</p> <p class="ql-block">顯通寺 ,中軸線上有七層殿堂, 寺院南端是觀音殿, 觀音殿對面是清建文殊殿, 殿內佛壇上, 供著五尊文殊圣像, 表示五臺山的東、南、西、中、北五座臺頂,故合稱五方文殊。 文殊殿后面的是顯通寺主殿大雄寶殿。無量殿 (無梁殿) 一-即顯通寺的第四重殿七處九會殿, 取釋迦牟尼佛曾經于七處講華嚴經九會之意 (在七個地方說了九次法) , 是一座磚結構的建筑。 因殿內無樑柱, 磚砌仿木結構形式, 故名無梁殿。殿正面七個拱洞上都嵌著一塊磨磚雕刻的匾額: "法菩提坊"、"普光明殿"、"切利天宮"、"夜摩天宮"、"兜率天宮"、"他化自在"、"逝多園林", 殿內供奉有一尊元代木塔, 保存完好。第五重殿宇"千缽文殊殿". 此殿后高處筑有五座組合式銅塔,這五座塔是極具中國特色的金剛寶座塔, 銅殿是第六層殿宇。 藏經殿是第七重殿宇. 殿內供奉著一尊金光閃閃的甘露文殊銅像。 在該殿東西兩壁的佛臺上; 置有木制佛龕,內供八大論師,這八尊大論師像, 都是銅質, 是五臺山中獨有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五爺廟整體坐北向南, 主要建筑有五龍王殿與文殊殿,是五臺山香火最盛的寺廟之一,也是游客最多的廟宇。五爺的傳說在當地廣為流傳。相傳五臺山原名五峰山,氣候異常惡劣,冬天滴水成冰,夏天酷熱難當,農民們根本無法耕作和生活。后來文殊菩薩來到這里,看到人們遭受苦難,便去東海龍宮借了一塊清涼寶石,這塊寶石叫做“歇龍石”,是龍王五兒子驅暑歇涼之物,也是他練功的地方。龍王五兒子知道這件事后,便尾隨文殊菩薩來到五臺山討要“歇龍石”。但五臺山實在是太大了,五太子生氣地用龍尾把五個山頂都掃平了,因此我們現在看到的五座主峰的山頂都是平的,上邊都是碎石頭。然而文殊菩薩非常有智慧和慈悲心,用智慧和慈悲感化了五太子,最終將他降服。龍王五兒子也皈依了文殊菩薩,成為了五臺山的護法,專管五臺山的云雨。</p> <p class="ql-block">廣角鏡頭拍攝,圖像畸變很大。</p> <p class="ql-block">龍泉寺, 相傳 昔有九龍作惡, 文殊菩薩將其壓在山下, 清澈的水底可見九條小龍的影子。寺因此而得名。寺院坐北朝南。 現存有牌樓、 影壁、臺階和三座院落, 主要建筑中院有天王殿 觀音殿、大佛殿。石牌樓座落于殿宇最前端, 是一座純漢白玉雕刻建筑。 石牌樓下接一百零八級臺階,階下為青磚影璧, 龍泉寺雖然不是五臺山規模最大的寺廟, 也不是歷史最您久的寺廟, 但是這里的石雕卻首冠五臺山, 輩聲海內外, 吸引著廣大游客前來觀賞.且不說聲名遠揚的 "三寶" ,單單是石牌坊后的石獅、幡桿、金水橋石雕組合就有 無限趣味。牌坊后面有一對漢白玉石獅, 整體造型威武而富有情性, 掙狩但不失溫柔。 石獅底座上還刻有許多吉樣寓意的紋飾。 兩側雕刻著盤龍的漢白玉石幡桿插在石方臺上,整座幡桿造型大方,別具一格。 漢白玉石橋體量不大, 卻精致華麗。 橋面上雕刻有 祥龍騰云圖案,兩側刻有若干枚錢市紋飾。兩邊護欄外側中央各刻 "銀河" 與 "金橋" 石雕卷軸, 卷軸之上雕有許多展翅的喜鵲,卷軸兩側分別雕有牛郎織女像。織女的上方云朵里清晰可 見三顆星星 , 而牛郎上方的云朵里有四顆星星,象征 "北斗七星" 。 仔細觀察 ,刻有 "金橋" 的牛郎腳下踩著喜鵲,在 "銀河" 這邊牛郎則踩著祥云。</p> <p class="ql-block">龍泉寺前一百零八級臺階</p> <p class="ql-block">(由于距離太短,用廣角拍攝,牌樓照片產生了畸變)</p> <p class="ql-block">這座純漢白玉雕刻的 石牌樓下接一百零八級臺階,"在龍泉寺的 "三寶"中, 石牌樓, 以位置、塊頭、工藝繁復 占盡了風頭。石為四柱三門, 上蓋三個樓頭, 分上下兩層,居中的樓頭既高且大,兩個耳樓頭下傍,四根方柱入四方墩,每根方柱又有前后兩根圓柱斜頂, 結構緊湊而穩固。 石牌樓形制剛健挺拔;, 通體精雕細刻, 堪稱"石雕建筑藝術珍寶" 。</p> <p class="ql-block">青磚影壁藝術佳品龍泉寺的第一寶一一影壁,也叫 "照壁" , 這座青磚影壁為八字形, 周邊沿以雕刻圖案為裝飾 , 正中刻有整塊漢白玉雕望, 上面刻有五臺山的文物、建筑、寺廟及人物, 堪稱 "五臺山佛教縮影龍泉寺。</p> <p class="ql-block">菩薩頂, 位于五臺山靈鶯峰上, 寺廟整體金碧輝煌, 絢麗多彩, 是歷代皇帝朝拜五臺山時的行宮, 具有典型的皇家特色。菩薩頂山門內分布著天王殿、鐘鼓樓、菩薩頂、 大雄寶殿等主要寺廟建筑, 這些建筑的屋頂 , 都用三彩琉璃瓦覆蓋 , 顯得五彩繽紛。 雖經幾百年的風風雨雨, 至今依然色澤如新。菩薩頂是滿族語言的叫法, 意思是文殊菩薩居住的地方。菩薩頂歷史悠久, 到了清朝它實際上成了皇帝的寺廟, 地位極其尊貴。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筑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文殊殿等。 兩旁, 對稱地排列著鐘樓,、鼓樓、禪院等。 主殿居中, 高大雄偉;配殿位居兩側,左右對稱。 全寺建筑的布局不但中心突出,而且壯觀恢宏, 加之紅柱紅墻, 金色琉璃瓦, 更顯得金碧輝煌, 富貴豪華。 菩薩頂主要殿宇, 都用黃、綠、 藍三彩琉璃瓦覆蓋。康熙御制碑 , 立于前院之中。乾隆御碑矗立在東院,為方形巨石雕成。</p> <p class="ql-block">大照壁</p> <p class="ql-block">寺前一百零八級石階,仿佛一架天梯直架天宮。佛家認為, 人有一百零八 (種) 煩惱,解脫煩惱之道稱為"法門"。 寺前的每一級臺階就象征著一個"法門", 踏上一級臺階 , 就意味著解脫一種煩惱, 石階盡處就是超凡脫俗的佛土。 聳立于石階高處平臺上的木牌樓, 四柱三門, 上下三層, 七個樓頭 , 雄偉而多姿.牌樓中門大匾上是康熙皇帝御筆親題"靈峰勝境"四個婆金大字。</p> <p class="ql-block">塔院寺,這座歷史悠久的寺廟,以其宏偉壯觀的建筑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而聞名于世。 這座寺廟的核心建筑就是大白塔。這座大白塔高達75.3米, 周圍為83米, 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時, 歷代屢經損毀明成祖朱棣派遣西域高僧主持重建。 據記載大白塔內中藏有印度阿育王的舍利塔, 所以佛教徒到五臺山首先都要朝拜這一圣跡。 塔院寺內還有座文殊塔傳說塔內藏有文殊i的頭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白塔不僅是塔院寺的標志性建筑, 也是五臺山梵音佛國"的形象大使和"清涼圣境"的獨特名片。由于白塔正在進行修繕,未能入內參觀。</p> <p class="ql-block"> 普濟寺位于五臺山南臺臺頂, 宋代重建時名為普濟寺,據說普濟寺在"文革"中受到了極大的毀壞, 一座規模不小的寺廟幾年之間, 竟變得殘恒斷璧,。今天寺門緊閉,沒能進到里面。</p> <p class="ql-block">來五臺山國強計劃帶我們看十個世界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文化遺產建筑,最特別是唐代建造的《佛光寺、南禪寺》,從普濟寺掉頭二次進景區汽車又排起了長隊,時間已到五點多,估計趕到這些寺院已過了參觀時間(下午六點),雖然來五臺山的收獲遠遠超出我的預期,沒看到這兩個我國最早的木結構建筑(始建于唐代)也留下了很大的遺憾! 原計劃今晚宿懷仁,車行到山陰已是晚上七點,為安全起見,決定就此結束今日行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源市|
永兴县|
平山县|
宕昌县|
朝阳县|
古丈县|
舞阳县|
静海县|
荥阳市|
大埔区|
永济市|
南丰县|
佛山市|
榆林市|
彭泽县|
鹤山市|
鄄城县|
宁远县|
孟州市|
临湘市|
赤壁市|
雷州市|
兖州市|
南部县|
阿合奇县|
珠海市|
资溪县|
和林格尔县|
福海县|
西青区|
墨江|
旅游|
北京市|
丰都县|
涪陵区|
荔浦县|
澄迈县|
广宁县|
凌海市|
佛学|
宜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