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少年行》(之九)</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閑話官渡林場企業管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小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從林場出來工作幾十年,在十多個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過,管理過實施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國內外不同公司。比較起來,覺得官渡林場的企業管理是一流。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官渡林場高層管理人員就三個,王文明書記,一把手,主要負責思想政治工作;熊浦庭場長,負責生產管理;葉觀武主任,負責辦公室工作。人事、財務、醫療、采購、庫房、食堂人員都歸在辦公室下。林場下設五個工區,一個測量隊。他們三人直接管理到各個工區和測量隊。全場100多名職工和知青絕大多數都在生產第一線。典型的小管理大生產機制。現在國內這樣的企業,會配備有生產科、政工人事科、財務科、供銷科等一大堆中層管理部門。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官渡林場建設投入大,任務重,管理忙而不亂。林場建設估計投入100多萬,這在上世紀70年代初是一筆很大資金。場部辦公宿舍樓建設面積約5000平米,木薯加工廠、釀酒廠建設面積2000平米,植樹造林約2.2萬畝,道路1.5公里。林場轄區約10平方公里,最多時有十多個民工隊,上千民工在墾山植樹。這樣大的工作量,簡直不敢相信就是在三人管理下完成的。 </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看看熊場長管生產的這攤子事吧。除了各工區的生產安排,他直接管理一個測量隊和幾個管民工的片長,在約1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對十多個民工隊的挖山、植樹、撫育進行生產安排,分配調撥樹苗、肥料,組織工程驗收、結算,各項工作都進行得井井有條。他每天在生產現場巡視,沒看到民工圍著他簽字,排隊結賬的情況。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官渡林場的職工管理很人性化。大家都看到,那時林場領導的工作作風與現在有些單位相比,有天壤之別。王書記和藹可敬;熊場長樸實隨和;葉主任嚴肅寬容。沒有嚴厲訓斥,故意欺壓,少有內耗紛爭,阿諛奉承。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權力過于集中通常就會造成官僚腐敗,在林場很難看到發生這種現象。場領導和各工區長都是與我們同吃同住同勞動。有年冬天,每天早上在沉淀池挖木薯淀粉出來曬干。池里寒氣逼人,手腳凍得冰冷僵硬,場領導都是帶頭下池。要挑點腐敗出來,大概是在測量隊、民工隊吃點喝點。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官渡林場管理的最大問題是,各個工區沒有生產統計,沒有成本管理。作為一個靠上級撥款以建設為主的單位,這是很大的問題。但仔細想想,林場下屬的幾個生產部門,只有苗圃工區和測量隊是必須設立的,其他工區做的那點活,還不如請民工干來得高效經濟。也就是說,從企業管理角度看,撫育、跨馬、茶園、火燒嶺工區都是耗錢的,不需要設立,之所以設立是為了安置知青。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無意貶低大家在林場耗費的青春、勞動成果和流下的汗水,事實就是如此,要感恩。我們在林場的工作生活環境是林業局的領導、黃忠民伯伯,林場領導刻意為我們營造出來的。他們算的不僅僅是經濟賬。</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后 記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從74年開始,下放官渡林場的知青陸續開始離開,有的是推薦出去讀大學,有的是頂替父母參加工作。 75年3月,也是運氣好,我回林場辦事,剛好碰上來林場招生的株州田心鐵路機車車輛廠技工學校張成業老師。張老師嫌客房里太臟,在走廊里直嚷嚷。我請他到我房間住。張老師來瀏陽主要是為了帶回株洲田廠下放子弟,縣政府給他強行配了一半本地知青名額,到公社又被卡,要求增招本地青年,他急得焦頭爛額,反復請示廠領導要求增加名額。倆人聊了一晚上他,他同意帶我走。王書記知道后,特意問我:“這是技工學校(初技、招小學畢業生),你愿意去嗎?”我明白他的好意,堅定地說:“我去”。這樣,下放三年后,我和少敏,金健離開了官渡林場,去技工學校讀書。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回憶短文,是用時間把一些小故事串起來,和大家一起回憶那段難忘的歲月。有人說,忘記過去,努力向前;也有人說,不忘過去,珍惜今天。不管當年有多少歡和樂;有多少愛和恨;有多少血和淚,我們最美好的青春年華是在官渡林場。我們離開父母,走向社會的第一堂課是從官渡林場開始。正是這些經歷,這份情感,幾十年來把我們緊緊系在一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感謝幫助我邁開人生道路第一步的林場領導和職工!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感謝相互支持至今扶助前行的知青朋友!</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辽县|
化州市|
永修县|
旬阳县|
定兴县|
白沙|
淅川县|
望城县|
都匀市|
苗栗县|
连平县|
乐平市|
平塘县|
罗山县|
综艺|
司法|
永川市|
金坛市|
习水县|
东安县|
灵石县|
万盛区|
登封市|
西盟|
周至县|
南康市|
富宁县|
涟源市|
康保县|
杭州市|
昌宁县|
广丰县|
澜沧|
北票市|
沁阳市|
博罗县|
独山县|
墨脱县|
涞水县|
蒲城县|
晋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