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元音老人 《心經抉隱》07:明心見性和神通的關系。

蓮之芬芳 香遠益清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般若乃修行之眼目,佛法三藏十二部皆在里許;心經是般若之精華,大典一函六百卷盡攝其中。十方菩薩,由此啟揚根本大教;三世諸佛,從斯開示無上法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乃佛法經典之核心,故得“心經”之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修法用功有個嚴重的錯誤傾向,就是求神通。現在一百個修道人就幾乎有五十雙要求發神通,以此來炫耀自己,而滿足名聞利養的要求,或以為不發神通不算成道。不少人把明心見性和發神通聯系到一起,以發神通為明心見性的標準。認為如果是明心見性了,就應該發神通,如果沒有發大神通,那就沒有明心見性。可見,他們并不知道什么叫明心見性,怎么會發神通呢?這二者之間的關系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這些問題必須要搞清楚。倘若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將會成為修道的一個大障礙。非但修道不成,而且入魔有份。所以,今天要著重講一講這個問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前,異見王(印度的一個皇帝)問婆羅提尊者(成道的菩薩):“何者是佛?”尊者說:“見性是佛。”異見王問:“師見性否?”尊者說:“我見佛性。”王又問:“性在何處?”尊者說:“性在作用處。”王問:“是何作用,我今不見?”尊者說:“今現作用,王自不見。”王問:“于我有否?”尊者說:“王若作用,無有不是;王若不用,體亦難見。”王又問:“若當用時,幾處出現?”尊者說:“若出現時,當有其八。”王說:“其八出現,當為我說。”尊者說偈曰:“在胎為身(就是十月懷胎,有身體形成了),出世為人(出生以后,就成為人了),在眼曰見(人生出來,小孩落地了,要睜開眼睛看東西。大家都以為能看東西,是眼睛的作用。即眼球為物鏡,根據光學原理,能看到東西。豈不知,能看東西的實在不是眼球——眼根,而是我們的能見之性。假如這眼睛能看東西,那么,我們一口氣上不來了、死了,但眼睛還在,怎么就不能看了呢?所以說,這眼睛能見的視覺作用,就是性的作用),在耳曰聞(耳朵能聽到聲音,也不是耳根的作用,而是聞性的作用),在鼻辨香(鼻子能嗅味,香味、臭味等,是嗅性作用),在舌談論(一切語言談論,都是佛性的作用),在手執提(我們手拿東西,做工作等,也都是佛性的作用),在足運奔(兩只腳走路,也是我們佛性的作用)。”總之,時時處處無不都是性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祖壇經》云:“見性之人,言下須見。若如此者,掄刀上陣,亦得見之。”上陣打仗,性命在呼吸之間,他還是了了分明見性的。因為一切作用都是性的作用。佛在臘月初八,夜睹明星見性了。什么叫夜睹明星見性呢?星星離我們何止十萬八千里之遙,可是,這個能見的“見性”呢,還是見得清清楚楚。這就顯示了性的作用是廣大無邊的,一切無不都包含在我們的性之中。“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就是說世界上再沒有比性更大的東西了,大得無邊無際。世界上再也沒有比性更小的東西了,小得已沒有內部空間了。即所謂“放之則彌于六合,收之則退藏于密”。佛性的作用就是這么千變萬化,作用多端。你曉得世間的一切都是性的作用,就叫做見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婆羅提尊者作了結語:“遍現俱該沙界,收攝在一微塵。識者知是佛性,不識者喚作精魂。”前句說的就是性的作用,大而無外,小而無內,無所不包。后句意思是:知道的人,曉得我們的一切作用都是性的作用,就是見性,就得真實受用;假如你不明白這就是見性,而住在事相上,你就蒙受精魂的迷誤,而淪為六道眾生!你把佛性認作精魂,就不免造業受報,生死輪回,解脫不了了。異見王很有根基,聽了婆羅提尊者的開示,馬上就見性悟道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大家聽了上述道理以后,如果能夠從這里悟到本性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這就是開悟!這就是見性!你不要以為:“哎呀!這并沒有什么稀奇特別,沒有什么玄奇奧妙,也沒發神通,恐怕不是的吧。”因而不敢承當。那么,我們再來談談什么是神通?所謂“神”者,就是一切事物都是我們無所不能的佛性所起的妙用。所謂“通”者,就是無阻無隔,暢通無礙。我們凡夫眾生,日常工作,穿衣吃飯,心中無所住著,就是神通。相反,一旦發生了什么事情,就驚慌失措,患得患失,憂傷悲愁,痛苦難受,處處有阻礙,這就是不通。倘若我們知道一切都是空花水月不可得,不去追取,知道妙明真心乃是眾生人人都有的,只要隨緣起用,毫無掛礙,便得無窮受用,則不通而自通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接下來我們講講明心見性和神通的關系。二者之間有根本和枝末的區別。在修法過程中,悟和通是有先后之分的。真正通曉佛法的修道人都以明心見性為先驅,而后才能開發神通。因為一切神通都是佛性本具有的,只因習染深厚,遮蓋了,而發不出來。就象陽光被烏云所遮一樣,只要將烏云驅散,陽光就會即時大放。要消除我們的習氣,只有明心見性之后,才有力量。因為這習氣是我們多生歷劫以來養成著相、逐境的習慣,又因我見之故,事事都要符合己見,所以人人都有貪、嗔、癡、慢、疑五大惡習,要一下改掉這多生歷劫養成的舊習,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在明心見性后,于事境中辛勤磨練,勤除習氣。一旦習氣除盡了,烏云散了,光明自然大放,神通自然大發。所以,明心見性在先,發神通在后。明心見性是根本,神通是枝末。但得本,不愁末。真正見性了,根本具足了,培養它,自然會生起枝葉來,形成大用。這就叫做悟后真修,長養圣胎,這是古來用功的規范,我們一定要弄清楚。倘若修法不以明心見性為先,而妄求神通,則是本末倒置,修法不但不會究竟,還有著魔的危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佛在世時,五通仙人問佛:“世尊有六通,我有五通,如何是那一通?”佛叫他的名字:“五通仙人。”他答應了一聲。佛說:“那一通,你問我。”這里我們要講一講,五通仙人缺的究竟是哪一通呢?是漏盡通!什么叫漏盡通呢?漏者,就象我們的鍋、碗、瓶子,一旦破了,裝東西就會漏掉的。世間法都是有漏法,都不是長久的,都是生住異滅,成住壞空,生生滅滅不已的。所謂盡者,就是盡絕、沒有。在前面講有余涅槃時已講過,我們有兩個大執著:一個是我執,執著有我這個人;另一個是法執,認為有法可得、有道可修、有生死可了、有涅槃可證。由于有這二執,則有兩種生死。執了人我,有我這個人,就有分段生死。執了法我,有法可得,就有變易生死。如果二執都除盡了,煩惱就都沒了,兩種生死也都凈盡了,“有漏”盡絕了,就叫做漏盡通。那么,為什么外道得不到漏盡通呢?因為他們不知道什么是佛性,而執著法,認為有法可得,心外求法,所以叫外道。既然是心外求法,那就沒有漏盡,所以得不到漏盡通。又由于外道修法是壓制念頭,強制入定,認為只有入定以后才能得神通。他們的目的也就是如此。所以,他們可以修得五通(即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他心通),但終因沒有漏盡通而不究竟。第一,因為這神通是克制得來的,當此生入滅之后,就有失去的危險。第二,因為著相的緣故,執著神通,更有著魔的危險。為什么這樣說呢?我們要知道,佛和魔不是兩回事,是一物的兩面。所謂佛者,就是一絲不掛、一塵不染、絲毫不著、清凈無所得的覺者。《心經》說:“以無所得故。”所以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外道是有所得,要得神通。那么,有所得就不免著相,故不是佛,而是魔。佛和魔是一回事。不是魔之外有佛,佛之外有魔,就在于你有無所求,有無所得。因此,我們修行一定不要著相,先了人我,后除法我,一切都不可得。這樣方能既了了分段生死,又了了變易生死。得了漏盡通,五通自然齊發。最后,就是發了大神通,也不見有神通可得,還是無所得。這才是真正證道!</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阳县| 云霄县| 红桥区| 新竹县| 合川市| 大洼县| 湖口县| 阳山县| 体育| 如东县| 确山县| 德阳市| 新宾| 井陉县| 永城市| 临邑县| 诸城市| 金寨县| 象山县| 建德市| 黑龙江省| 云霄县| 大同县| 丰镇市| 股票| 会宁县| 青浦区| 乌审旗| 潼南县| 怀远县| 榆中县| 乐昌市| 江阴市| 罗甸县| 安丘市| 凤山市| 安国市| 犍为县| 惠安县| 昆明市| 巴林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