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水墨上河景區(qū)位于婺源縣城東8公里處的秋口鎮(zhèn)上河村,背倚青山,三面環(huán)水,形似大元寶,與圣人朱熹同宗的朱氏建村,距今已有920多年歷史。因古代進上河村必須過河,故稱上河村,有上上臨河之意,風水極佳,素有“天子寶地”之稱。</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以“徽州的前世今生”為主題定位,以徽州文化體驗為核心,以“紙、墨、筆、硯”為人文背景,復活了徽州古鎮(zhèn)原汁原味兒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碧水西流、歸亭帆影、樟蔭古泉、茗谷涌綠、枕流漱石、尚荷書聲、硯湖瀲滟、亭橋清影、霞映文峰被譽為“上河十景”。</p> <p class="ql-block">走進水墨上河,斜陽、炊煙,青竹、翠柏、粉墻、黛瓦構成一幅洗盡鉛華淡墨寫意的唯美畫卷。</p> <p class="ql-block">古徽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春天的水墨上河,是一幅清麗婉約的詩歌。細雨蒙蒙中,漫步在前往水墨上河村的路上,穿越一道道古色古香的門,一樣有著韻味悠長的美。</p> <p class="ql-block">清代詩人齊彥槐在《沖麓村居》里寫道:“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huán)”描寫這一帶山水景色,也是這里的真實寫照。</p> <p class="ql-block">這里有個小南京碼頭,曾經(jīng)是原上河村的主要的交通動力,是婺源通往徽州府的驛道,連接起陸路和水路的重要交通樞紐。幾百年前,繁華的小南京碼頭商鋪林立,倉庫成行,貨物如山。碼頭裝卸繁忙,各種吆喝聲不絕于耳,場面熱鬧非凡。江面船來船往,舟楫絡繹……</p> <p class="ql-block">古時候每一個碼頭都會配上一個亭子,連名字也大多相似,叫做“歸心亭”或者“望夫亭”。這里見證著太多的離合悲歡,有多少個婦人每天站在這里癡癡地望著江邊等待著自己夫君的消息。它屹立在風雨之中看著這里的興衰歷史,在歲月中磨平了棱角卻抹不去它的故事,綿延的江水每日在它面前流過,真不禁讓人感嘆“渡口看潮生,水滿蒹葭浦”。</p> <p class="ql-block">徽饒古驛道,這里曾經(jīng)繁華一時,在那曾經(jīng)的歲月里,挑夫們在這條古道上爬山涉水,路人們在這里來往穿梭。一路上來見到較多的便是樟樹了。</p> <p class="ql-block">穿過五顯廟,來到了村口的老樟樹下。婺源人對于樟樹有著特別的偏愛,幾乎到哪兒都能看到。古徽州人在建村的時候,都會在村口種植樟樹,修筑古井,這應該和徽州人最講究的風水學有關。</p> <p class="ql-block">樟樹下是一潭碧泉井,凌冽的地下泉水中有幾尾荷包紅鯉魚,幾乎婺源所有的井里都會養(yǎng)上幾條魚,只要魚正常地活著,那么說明水質(zhì)是好的可以飲用,如果鯉魚死了那就說明水里有毒,就不會再有人喝井里的水了。</p> <p class="ql-block">沿著古老的樟樹一直前行,來到了一道古色古香的城門前面,青磚修筑的城門上,寫著“古越”二字,穿過城門,也就穿越了九百多年的歷史塵煙,將一腳踏入古老的徽州,體驗當一天徽州人的悠閑慢生活。</p> <p class="ql-block">一方古戲臺、一座老書院、錯落有致的徽派古建筑,清泉淙淙,古韻悠悠,這就是水墨上河留下的第一印象。這里是現(xiàn)代人的心靈棲息地,夢中的桃花源,在水墨上河,尋覓琴棋書畫詩酒茶的田園生活。</p> <p class="ql-block">天青色煙雨中的徽派民居門前,潺潺而流的小溪,欣欣然綻放的花朵,狹長的小徑和高低錯落的徽派建筑將古樸景色勾勒出來,充滿著詩情畫意。</p> <p class="ql-block">水墨上河的一大亮點,就是這里有20余幢明清古宅及古戲臺等古建筑,重現(xiàn)清末明初的古徽州村落繁華。房子大多沿河而建,遇上下雨天更是非常有古徽州的韻。</p> <p class="ql-block">水墨上河是詩意的,蜿蜒流淌的小河,都讓人感到無比愜意,煙波畫橋,曲水流觴,老房子在經(jīng)年歲月的滄桑里始終沉默著,保持挺拔的姿態(tài),眼前的一切就是我喜歡的模樣。</p> <p class="ql-block">一步一景,隨著空間的轉(zhuǎn)換,時間仿佛也在身邊流轉(zhuǎn),古徽州風韻盡在身邊。</p> <p class="ql-block">向前走去就來到了硯湖邊上。這里的水是如此的柔軟,能夠?qū)⑺械匿J氣包容,自己的心胸也能釋放,一切就都釋然了。硯湖有著“婺源小西湖”的美譽,三百六十度的全景山水與周圍的徽派建筑交相輝映。</p> <p class="ql-block">細心的人會發(fā)現(xiàn),水墨上河的布局,十分符合古人風水學的原理,暗合筆墨紙硯文房四寶,寬闊的硯湖,就是指硯臺, 湖心亭似一錠立著的“墨”,湖岸高聳的文峰塔,象征著如椽之“筆”,而上河古鎮(zhèn)大地則是鋪展的“紙”,文房四寶在水墨上河各得其所,相映成趣,徽派建筑依山就勢,構思精巧,自然得體,在水墨上河得到了完美體現(xiàn)。</p> <p class="ql-block">煙雨時分,硯池湖畔,平如明鏡的湖水倒映著天光,倒映著環(huán)湖而建的樓閣,眼前是寫意的水墨,是帶來恬淡心情的好風光。</p> <p class="ql-block">春樹、房舍、溪水、小橋,美景構成的畫卷讓人大飽眼福,游人也如同置身美輪美奐的山水畫卷中,正應了那句“初聞不知畫中意,再見已是畫中人”。</p> <p class="ql-block">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huán),水墨上河的每一處景致,細細看來,都有著意味深長的韻味兒,古徽州鐘靈毓秀,文化積淀非常深厚,自古以來人才輩出,走進水墨尚荷書院,在這里感受一下古徽州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尚荷書院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間的尚荷書院,門前的這對“門當”,你能看出什么端倪嗎?在過去不同等級的家世門當?shù)牡燃壥鞘稚瓏赖摹?lt;/p> <p class="ql-block">邁步尚荷書院,進門是一個偌大的天井,正堂的講堂需拾階而上,它基本沿襲了古代書院講堂的基本規(guī)制卻又與時俱進。正中間是朱子朱文公畫像,兩是婺源歷代進士榜,彰顯著婺源的歷代文人雅士的在歷史長河中留下的腳印,如今尚荷書院已經(jīng)聽不到讀書聲了,不過卻有茶藝可以欣賞。</p> <p class="ql-block">循著淡淡的花香,漫步在水墨上河,在一磚一瓦一木雕中,可以感受到厚重的歷史,這里的民居有著典型的徽派民居特色,建筑裝飾以磚、木、石雕為主,雕刻精致細膩,有很高的藝術水準,特別注重庭院園林的營造。</p> <p class="ql-block">不經(jīng)意走進一棟老宅,原來是一間婚房,大大的喜字掛在客廳的中間,把整個房間裝扮得喜慶,在客廳的上梁充滿著古徽州的韻味,在一個個由工匠精心雕琢的木雕中,感受時光流逝,沉淀下的建筑文化魅力。</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古街的石板路上,路邊的鮮花把整個古村落裝扮得很美,小橋邊,那翠綠的樟樹,小溪旁的綠草鮮花無不為這座古城增添了美麗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水墨上河延續(xù)了古人的建筑思維,看似不經(jīng)意的古墻古巷,其實都大有講究, 整個村子以風水理論指導村落選址布局,枕高山面流水,特別注重對水的活用,因為水在徽文化里面,就以為著財富。</p> <p class="ql-block">水墨上河如一幅徐徐打開的江南水墨畫,漫步在上河村,在這一磚、一瓦,一木雕中,可以感受到厚重的歷史文化。處處是美景,處處是美畫,一段浮生半日閑的時光,讓人不知不覺沉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煙雨江南,夢幻徽州”,小橋流水的景致,枕流潄石的韻味,多少人夢中的詩情畫意,徽州這讓人沉醉的古建筑,千百年來如泣如訴,流淌著一個又一個美麗的傳說,閃爍著一代又一代人智慧的光輝。</p> <h5> <font color="#9b9b9b"><br></font></h5><h5><font color="#9b9b9b">拍攝于2023年3月23日</font></h5><div> <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兴市|
越西县|
广元市|
台南县|
图木舒克市|
颍上县|
虎林市|
奉节县|
二连浩特市|
屯留县|
衡阳县|
图木舒克市|
海城市|
荥阳市|
临湘市|
沅江市|
开远市|
嘉义市|
南通市|
太仆寺旗|
增城市|
法库县|
南澳县|
吴旗县|
玛纳斯县|
公安县|
万安县|
揭西县|
凤冈县|
中卫市|
新晃|
航空|
博野县|
安新县|
尖扎县|
新沂市|
宕昌县|
仪征市|
右玉县|
宜昌市|
四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