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山水畫形成于魏晉南北朝時期,但尚未從人物畫中完全分離;隋唐時開始獨立,五代、北宋時趨于成熟,成為中國畫的重要畫科。傳統上按畫法風格分為青綠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淺絳山水、小青綠山水、沒骨山水等。</p> <p class="ql-block">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現的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活躍著生命律動的韻味無窮的詩意空間。</p> <p class="ql-block">中國山水畫是中國人情思中最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大陸文化意識,以山為德、水為性的內在修為意識,咫尺天涯的視錯覺意識直成為山水畫演繹的中軸主線。從山水畫中我們可以集中體味中國畫的意境、格調、氣和色調。再沒有那一個畫科能像山水畫那樣給國人以更多的情感。若說與他人談經辯道,山水畫便是民族的底蘊、古典的底氣、人的性情。</p> <p class="ql-block">山水畫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歷代的畫家對山水畫意境形成了獨特的表現方式。在創作過程當中不要求對山水刻畫相像為佳,而以意境取勝。</p> <p class="ql-block">讀書人都缺不了的文房四寶,對于畫家來說就更是需要精挑細選的了。由于運筆的方法的多樣性,如露鋒、順鋒、逆鋒等,而不同筆的表現力也各有千秋,因此,在作畫之前,創作者對于筆的材質、粗細甚至對筆與紙的搭配的選擇都很講究。除了筆的精挑細選,墨的存在也不可或缺。中國畫又被叫做“水墨畫”,足可見墨在作畫中的重要地位。墨在大家眼里似乎就是黑色而已,其實水墨畫中將墨色分為幾種,如,淡墨、濃墨、焦墨。由于筆中含水墨量的差異,又有干、濕、濃、淡的變化。這種以墨代色的方法,便產生了墨分五色的觀感,再加上宣紙本身的白色,雖然是平面的畫面,卻可讓觀賞者產生一種立體感,層次分明,使得山水畫如一位漫步在煙雨朦朧的西湖邊的美女一般,當真是“淡妝濃抹總相宜”。筆墨就是創作者的語言,通過他們,我們仿佛親眼看到那些大好河山,體會到作者藏匿在筆墨間的深情。正如我們在山水畫中所看到的形式之美,正是由于畫家在創作過程中對于筆墨技巧的恰如其分的運用。可以說,筆墨是繪畫的基礎,筆墨語言是繪畫的根本。</p> <p class="ql-block">在山水畫的發展歷程中,名家輩出,他們除了學習傳統筆法,也繼往開來地總結出了許多值得后人學習繼承的技巧。如近現代山水畫家黃賓虹的“五筆七墨法”。這位大師行走于山水之間,師法自然,歸納出了這一獨一無二的、渾厚華滋的現代山水畫技法。“五筆七墨”中,五筆:一曰平,二曰圓,三曰留,四曰重,五曰變。七墨:濃墨法,淡墨法,破墨法,潑墨法,積(有時用“漬”)墨法,焦墨法,宿墨法。</p> <p class="ql-block">除了筆墨技巧,要體現山水畫深遠的意境,還需要作畫者將氣勢、虛實完全詩化,才能做到畫外有畫,意蘊悠長,使觀畫人的情操受到陶冶。首先是氣勢,在藝術上,即為氣韻。畫家要把握山水的整體走勢,畫面的整體布局,做到我手繪我心,將眼中的山水與心中的山水有機統一起來,這樣才能表現出大山河川的震撼感與作者內心的感情。再言虛實,國畫山水講究空靈二字,這就需要畫面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因此留白手法在山水畫中隨處可見,從而引起無限遐想,更添意境。置換虛實,相輔相成,是我國山水畫的特殊魅力之一。除此之外,再加上動靜結合的表現手法,又為國畫營造了一種靈動活潑的意境。以上種種技法,都是為了一個完美的空間構圖,正如唱戲前畫的恰如其分的完美妝容。墨色的層次過渡,表現了景物的遠近與景色的虛實,線條的蜿蜒回轉,使得畫面錯落有致,層次分明,表現了空間的極致美感。然而,要將國畫山水中的意境完美完全地展現出來,更需要創作者遵從本心,做到情景交融。</p> <p class="ql-block">不同于人物畫所表現的人類社會中人與人的關系,花鳥畫里表現大自然的各種生命。山水畫所表現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體現了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與思想主旨。欣賞山水畫,先要了解畫家的胸襟意象。因為國畫山水是創作者的一種抒情表現方式。畫家把名山大川的特色,先儲于心,再形于手,做到“胸有成竹”,所以不以“肖形”為佳,而以“通意”為主。一棵樹一方石、一座亭一處閣,皆可代表畫家的意想。而不必像是西方畫那樣斤斤計較透視比例等問題。</p> <p class="ql-block">對于中國山水畫而言,意境就是它的靈魂。它既不是對于自然的簡單描摹,也不是對于繪畫技術的單純追求。都說“治大國如烹小鮮”,其實,繪畫亦如此。畫家首先需要有情可表,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也不能無病呻吟。備好了真情實感,然后情景交融,正如將調料放入鍋中,如此才能有效地實現國畫山水中意境的設計與展現。通過給作品中山川溪流等形象賦予生命力,將生活中的所思所感,博覽群書的積累與沉淀融入山水畫創作當中,這是我們可以感受到國畫山水的獨特魅力與撲面而來的生機的重要原因。越是高品位的山水畫,越是可以令觀賞者仿佛跨越當前時間與空間的界限,進入到無限的宇宙當中,獲得具有智慧性與哲理性的感悟。</p> <p class="ql-block">所謂意境,既有繪畫技巧的運用,更加是感情的流露,“以物相思”,通過情感傳遞來直達人們的心靈,從而實現情感互鳴,才是支撐山水畫在歷史長河中歷久彌新的秘密。就拿范寬所作的《溪山行旅圖》來說,作為其唯一傳世的名跡,作者大量采用點墨法與雨點皴,硬生生將一座巍峨大山搬至觀者面前,其雄偉巍峨,使得作者豁達開朗的心情也呼之欲出。勤勞的商人帶著他的行旅商隊走在山間,若隱若現,這是怎樣的一副自然與生命和諧相融的畫面,又表現了作者對于祖國大好河山怎樣的贊嘆與熱愛啊。寥寥數筆,就將作者復雜的感情如墨一般鋪陳在觀者的眼前,令人感同身受。正如國畫大師李可染所說:“意境是藝術的靈魂,是客觀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熔鑄,經過高度藝術加工達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從而表現出來的藝術境界,詩的境界,就叫意境。”</p> <p class="ql-block">詩意,是中國山水畫藝術的靈魂,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文藝作品中的具體呈現。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理想追求,因而,每個時代的中國畫藝術中也就有著不同的詩意表達。</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晋县|
肇州县|
乃东县|
抚宁县|
佛学|
洪雅县|
红桥区|
固镇县|
鲁甸县|
农安县|
山东省|
遂溪县|
元江|
城口县|
富源县|
疏附县|
崇文区|
大石桥市|
双牌县|
凭祥市|
长宁县|
封开县|
兴安县|
双峰县|
建瓯市|
台州市|
理塘县|
恩平市|
远安县|
成武县|
资溪县|
休宁县|
集安市|
错那县|
宣恩县|
河南省|
晋城|
柞水县|
凤冈县|
红安县|
玉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