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認識我媽媽的人都知道她在家是一個典型的賢妻良母,在單位是一個與世無爭的同事,從不與人沖突。她的溫文爾雅和在與人為善方面的極大包容性,埋沒了她的很多其他優點。很少有人知道,媽媽年輕時是一個熱愛運動的文體活躍分子,更少有人提及她在教學方面的成績,除了上過她的課的學生。看這張她抱著我拍的照片,那就是一個典型的鄉村婦救會會員。</p> <p class="ql-block"> 媽媽從16歲中師畢業就開始當老師,到60歲退休,當了一輩子的老師,是一個典型的職業女性。但在我們兄弟姐妹的眼里,她天天忙忙碌碌都一直是操持瑣碎家務,我對媽媽最深的印象就是做衣服。媽媽不僅要負責全家5口人春夏秋冬的全套內外衣服,還經常義務為學校的女老師和家屬大院的女鄰居當裁縫。每天我深夜醒來,都能聽到縫紉機的噠噠聲。有一次她熬夜為鄰居蔣老師裁衣服,不小心把領口開錯了地方,只好連夜找到相同的布把剪錯的地方修補好,然后第二天還要向鄰居賠禮道歉。就這樣柴米油鹽瑣瑣碎碎的母親,我們似乎從來沒有意識到,她還是一個受學生愛戴的高中語文教師。</p> <p class="ql-block"> 母親工作的焦作一中,本是市里唯一的高中學校。我上中學時恰好碰上教育革命,一中增加了初中部,我就作為初中生也進了這所中學。記得她當時恰好送走了前面的畢業班,到我們這個年級教語文,不過不教我們這個班,我們班的語文老師是姬長祿老師。</p> <p class="ql-block"> 那時的語文課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征,或者說基本上就是另一門政治課。課文多數是毛主席語錄和毛選中的選篇、報紙上的大批判文章等,最具文學色彩的也只是毛澤東的詩詞。老師在課堂上也基本上是讀課文和講解課文,寫作文大多都是抄報紙。盡管有些內容很經典,甚至頗有風采,但這些內容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已經讀了背了上百遍,早已是耳熟能詳。說句不太恭敬的話,那時的語文課和政治課差不多,都是非常枯燥無味的。我上課時一般都是低著頭偷偷看那些違禁小說,很少認真聽課。</p><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33333">(60-70年代初中語文課本的封面和目錄)</font></h5> <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姬老師不知有什么事不能上課,要找人代課,看到來代課的老師正是我母親時,真把我給嚇壞了。 </p><p class="ql-block"> 小時候在家里常聽父親調侃母親,說她每次上課都要花很長時間備課,就算是上過很多次課也是這樣。調侃得多了,留給我的印象就是母親的上課水平很一般。如果她在我們班上課上砸了,我的臉該往哪里擱啊?</p><p class="ql-block"> 出乎意料的是,母親那天的語文課上的非常生動,讓全班同學都耳目一新。上課時全班鴉雀無聲,下課后班里的同學紛紛對著我稱贊。我提著的心放了下來,大大松了口氣,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p><p class="ql-block"> 記得那次講的是寫作課,大致是舉例分析寫作中的一些常用方法。具體內容記不完整了,但有幾個印象非常深刻的例子。一個是講到寫作中常用的夸張手法時,告訴我們,如果說“燕山雪花大如席”,是蘊含了美好想象的夸張。但如果說“廣州雪花大如席”,那就是敗筆。母親還調侃地用一首唐代的詩,介紹了以物喻景的寫作方法。記得那是一首打油詩,寫雪景卻沒有一個雪字的:“江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p><p class="ql-block"> 這些內容對現在的中學生甚至小學生都是耳熟能詳的,但對我們這些幾乎是浸泡在語錄歌和背誦老三篇長大的少年來說,卻足以令人驚嘆。而且,那個年代講這些內容,也需要一點勇氣,這讓我對母親有些刮目相看!</p> <p class="ql-block"> 這節課過后,媽媽一如以往還是象一個典型的家庭主婦那樣操持家務,但她的教師本色也會在需要的時候顯露出來。七七年恢復高考,是我人生的一次轉折機會。能否告別日復一日的田間勞作,高考成績是關鍵。說實在話中學的數理化我都不怕,最怕的就是現場寫作文。媽媽為了幫助我,根據她整理的幾個作文思路,收集了大量的資料。那時沒有網絡,媽媽收集的資料都是報紙書籍上的,找到后她把那些她認為有價值的文字一個個寫在紙上拿給我。憑借著媽媽對高考作文題目的預估以及她收集的文字資料,我選擇了最貼近的題目,高考作文得了92分。高考完這篇作文還成了焦作市教育局的高考范文,讓我在很多年后又看到了此文,并抄錄了下來。</p> 就這樣,我以焦作市高考第一名的成績結束了我的知青生涯,也走出了那個河南的小山城,成了中山大學計算機系的第一屆本科生,也是后來計算機系第一個博士畢業生。報考中山大學,還是我媽媽的愿望。她是廣東人,在她心里中山大學就是最好的大學。我的第一志愿,就是這所她理想中的大學。當然,如果不是媽媽的堅持,我的大學就是清華北大了,人生或許全部改寫。<h5> <font color="#333333">(下圖左:拿到錄取書時全家到市人民公園合影,這是我們全家的第二張合影,第一張是在我下鄉前;右圖:大學畢業后的照片。)</font></h5> <p class="ql-block"> 媽媽退休后依然忙于操持家務照顧子女孫輩。每次去看父母,媽媽都親自買菜下廚,端上我最喜歡的飯菜。雖然不需要縫制衣服了,但依然經常重操舊技,幫我們修改買的衣服。下圖就是她幫我改衣服時我拍的照片。</p> 除此之外,媽媽還自學了木蘭劍和太極舞蹈,我去看她時就叫我一起學。她還把早年在師范學校學過的音樂撿了起來,70多歲又開始學鋼琴。80歲那年我去深圳時,媽媽眼睛不好,就摸索著給我彈了她新學的《春江花月夜》,我就用一個小相機給她錄了一段視頻。這段視頻成了我們最寶貴的記憶,終身學習也是她留給我們的財富。 然而,最能體現媽媽教師本色的,是退休前后她和我父親一道出版了十幾本古詩詞研究和古詩詞教學的書,總結了他們幾十年的教學經驗和研究成果。出版這些書對他們而言和名利職稱已經沒有任何關系,他們只是希望能幫助年輕的中學老師,減少在語文教學中出錯的機率。父母拿到的稿費,也全部買成了書送給了偏遠地區的學校。記得聽到他們捐贈了3萬元的書籍時,我還挺心疼的,父母的退休工資并不高。 <p class="ql-block"> 今年的8月1日是媽媽90歲的生日,她離開我們也已經有兩年了。我不知道該如何紀念她90歲的生辰?既然媽媽一輩子都是教師,我也幾乎當了一輩子的教師,就把這篇斷斷續續寫了近三年的文章送給媽媽吧,我想她會喜歡的。</p><p class="ql-block"> 媽媽和爸爸合作出版的著作,也聯系好準備捐贈給一個師范大學的圖書館,以此告慰一個辛勤了一輩子的老師,恐怕也是我們能夠給與媽媽最好的生日禮物了。</p> 2023年8月1日凌晨于美國西布萊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化市|
嘉义市|
正安县|
吴旗县|
桐城市|
高阳县|
德阳市|
德令哈市|
盐津县|
邢台县|
清水县|
京山县|
北票市|
晋中市|
叶城县|
崇阳县|
无极县|
资阳市|
大田县|
陇南市|
闽清县|
霍邱县|
元阳县|
招远市|
静海县|
咸丰县|
台南县|
丰城市|
奎屯市|
余姚市|
长寿区|
荃湾区|
莆田市|
上饶市|
陆良县|
页游|
莲花县|
沐川县|
哈巴河县|
化州市|
禄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