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忘卻?還是紀念?這是一個問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回憶我的童年,有懵懂的天真,有難忘的快樂,最多的,還是那至今令我刻骨銘心的苦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1958年生于四川資陽。資陽位于成都和重慶之間,位于成都平原東部的丘陵地區,花生和豆瓣醬是當地的著名土特產。我出生的時候,資陽是隸屬于內江地區的一個縣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兩歲多的時候就離開資陽了,所以,沒有小時候的對資陽的記憶。后來夢里時常出現山水田園,我想也許是潛意識里留下兒時見到的資陽的景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當時,我的媽媽是縣城一所小學的老師,教語文和音樂。媽媽要么高中畢業,要么師范畢業——我從沒問過媽媽到底她讀的什么學校,她肯定沒上過大學,但應接受了正規的中等教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據媽媽說,我小的時候,姥姥帶過我,在我兩歲多,還沒記事的時候,姥姥去世了。我自然記不起姥姥的模樣。家里人——媽媽、舅舅、姨媽也沒有給我看過姥姥的照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按當時的社會風尚,姥姥應該活得很低調,不會多照相留念,更不會將照片堂而皇之地擺放在家里顯耀。那時姥姥的身份是:歷史反革命、國民黨軍官遺屬,地主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的外公,是一個國民黨的舊軍人,抗日戰爭時期,任國軍某部旅長——今天我也不知他是否有軍銜,當年他多次率部隊與日軍作戰。多少年以后——應該到了20世紀的80年代初,大人們才在我面前偶爾回憶外公,記得他們說,我的臉龐和身形長的像外公——我大額、方臉、顴骨略高、身材魁梧 ,但他們說外公看上去遠比我威武,他當年能騎在戰馬上,雙手同時用槍。據說我的外公,原籍廣東(由此我理解了,父系作為山東人的我,為什么顴骨略高,因為我也有廣東人的血統。),外公父母早亡,他年少時只身由廣入川。抗日戰爭勝利后,外公不愿參加內戰,就解甲歸田了,回到資陽置辦了一些房產和地產,并開始做生意。不消說,劃分出身成分,外公定為地主。20世紀50年代初,開展了鎮壓歷史反革命運動,資陽當地有檢舉外公的,說他依然有號召力和組織力,這樣,外公就被鎮壓了(通俗一點說,是被槍斃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學畢業后——1982年初,我去資陽看望媽媽,一天她帶著我在城里街上走,看看市容,當走到縣城中心的一處高臺旁邊,媽媽用手指著高臺,輕聲說,當年外公就是從這個高臺公審后,被帶走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學理科出身的,推算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功,我當時推算,外公被鎮壓的時候,媽媽應該十六、七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以上,幾乎是我對出生地資陽的所有相關記憶。</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喀则市|
静安区|
德格县|
东山县|
临夏县|
怀集县|
淮安市|
甘洛县|
石渠县|
习水县|
三河市|
喀喇|
绥化市|
醴陵市|
温宿县|
闻喜县|
上饶市|
永顺县|
射洪县|
西安市|
乌鲁木齐县|
信宜市|
揭阳市|
嘉黎县|
合水县|
同心县|
嘉峪关市|
石河子市|
文水县|
新绛县|
亚东县|
横峰县|
锡林郭勒盟|
绥芬河市|
淳安县|
牡丹江市|
宝鸡市|
龙南县|
黑山县|
怀安县|
太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