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的聲母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漢語拼音方案中的聲母是21個輔音聲母,每個都有著不同的發聲部位和方法。請規范發音,保證語音的準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小學漢語拼音教學的聲母與此有所不同,為了便于小學生學習和記憶,多了(大)Y、(大)W。這個叫法也是為了與韻母中的(小)i、(小)u相區別。請注意這個差別。</b></p> 普通話的韻母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漢語拼音方案中的韻母是39個。按照內部結構成分的不同,分為單韻母(10個)、復韻母(13個。其中前響復韻母4個,中響復韻母5個,后響復韻母4個)和鼻韻母(16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為了便于小學生學習,小學漢語拼音教學重新調整、劃分韻母,留下24個,其他的劃歸到“整體認讀音節”中。</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10個單韻母保留了6個常見的:ɑ o e i u ü。-i(前)和-i(后)分別只和z c s與zh ch sh相拼,移到整體認讀音節里了。 er外觀是倆字母組成,就移到復韻母里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13個復韻母調整成了9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16個鼻韻母保留了9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其余的都歸到16個整體認讀音節里了。</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特別強調一下:單韻母發音時口型不能有任何改變,否則就變成其它復韻母了。特別是O,教學時不少老師和學生會自覺不自覺地或前或后給加上個U。這樣原本單韻母的O就變成了復韻母UO或OU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在普通話中單韻母O只能和聲母b p m f相拼,且發音時必須保持圓唇音口型,不能扁成e韻母音。只有什么的“么”me這一個音節例外。</b></p> 普通話的聲調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普通話的聲調有4個:陰、陽、上、去,也叫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小學漢語拼音教學叫做一聲、二聲、三聲、四聲。輕聲不屬于獨立調類。</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信丰县|
巴里|
喀喇沁旗|
闽清县|
贵定县|
包头市|
安吉县|
广宁县|
白水县|
门头沟区|
延庆县|
哈密市|
策勒县|
永平县|
剑阁县|
泸州市|
望谟县|
临武县|
兰考县|
杨浦区|
调兵山市|
静乐县|
台中市|
凤冈县|
南岸区|
安溪县|
广灵县|
深水埗区|
余庆县|
无为县|
石景山区|
成都市|
原平市|
雅江县|
通州市|
清涧县|
洪湖市|
阿巴嘎旗|
彰化县|
桂林市|
翁牛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