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王母娘娘考察漢武帝的故事

顧然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漢武帝這個人,中國人都很熟悉,從秦到清的近490余個帝王中,有四五個被譽為“千古一帝”,漢武帝便是其中的一個。這種稱號由誰而授我未能找到出處,但肯定不是老百姓所為,“干古一帝”周身光曜已不能令人直視,所以其是供老百姓跪仰膜拜使用的。</p><p class="ql-block"> 漢武帝在五六十年代生人中的知名度甚高,這是拜一首詞的作用,詞中寫道“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什么意思呢?就是秦始皇、漢武帝這兩人武功還可以,可惜文化一般般。 </p><p class="ql-block"> 引起漢武帝這個話頭是因為前些日子在復(fù)旦大學(xué)參加一個端午詩會時,與會詩人由楚及漢,說當(dāng)年楚漢相爭若是楚勝漢敗,恐怕神州大地便為楚族,而國民性也應(yīng)是另一番光景了,到如今成了這么一個德性,完全是劉邦的流氓習(xí)氣遺毒所害……。這個話題能意會但無從下口,也不好論辯,詩人們只好自嘲說,對!對!我是流氓我怕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里,詩會上的話題一直揮之不去,不由地便翻看有關(guān)劉姓漢朝的古文典籍,因為不懂研究課題的方法,所以翻到哪算哪,純粹瞎看。一下子翻到了東漢班固(公元32年~92年)寫的《漢武帝內(nèi)傳》,是講天庭的王母娘娘下凡考察漢武帝是否符合得道成仙條件的故事,讀來很是有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面就根據(jù)此文并參看《史記》、《漢書》、《資治通鑒》等典籍鋪敘敷衍這個故事,當(dāng)然由于那時道仙思想甚是活躍,很多參考內(nèi)容亦真亦幻,雖當(dāng)不得真,但又何曾有真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想起這些年里有個什么“感動大國”的電視玩法,臺上臺下一片淚汪汪的埸面,你不感動都不合適……</p><p class="ql-block"> 漢武帝放下帝王身段而追求得道成仙,無疑是屬于“感動天庭”的人物,當(dāng)然要真正入選,得有個推薦過程,程序公正才能掩人耳目嘛。推薦漢武帝的推薦辭是這樣寫的: “ “聞子輕四海之祿,尋道求生,降帝王之位,而屢禱山岳,勤哉!有似可教者也。” 此話大意為: 漢武帝己不看重當(dāng)?shù)弁醯南硎芰?,他堅定地走上了求索仙道之路,又毅然放下帝王的架子多次到大山里發(fā)誓表態(tài),如此努力,已顯現(xiàn)出他是個成仙得道的可造之才。</p><p class="ql-block"> 漢武帝積極向天庭靠近,要求上進,及時向天庭提出了成仙申請,他寫道: “吾受質(zhì)不才,沉淪流俗,承禪先業(yè),遂罪世累…… 然少好道,仰慕靈仙…… 罔知攸向,鉆啟無師。歲月見及,恒慮奄忽…… 是臣宿命合得度世,愿重哀憐,賜諸不悟,得以奉承切已之教?!?此段說成大白話即是: 我天生愚劣,混在俗世之中,后接手祖業(yè)漢朝這個攤子,也只好熬受世間這份罪累。但我從小就喜歡仙道的理論,特別向往天上人們的生活,但不知努力方向,也沒有遇到老師啟發(fā)我,日子就這樣一天又一天的過去了,心里苦悶不得排遣,但我堅信我的生命屬于上天,愿天庭有關(guān)部門能關(guān)懷理解我,并給我指明前進的方向,并具體給予一些針對我的教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漢武帝能否“感動天庭”還沒有結(jié)果時,漢朝百姓得知情況后就希望天庭快點被感動吧,巴不得他早些升天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班固的文章勾起了我對漢武帝得道成仙的思想動機的好奇心,我想這種大事情肯定不是他腦袋一熱的臨時動議,讓我們從頭捋捋這個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漢武帝姓劉名徹,但“徹”名是后來起的。據(jù)有關(guān)典籍說,剛出生時給他起的名叫劉彘,“彘”就是豬的意思啊。他爹漢景帝是怎么想的,難道也是起個賤名好養(yǎng)活的想法嗎?</p><p class="ql-block"> 這個問題成了史學(xué)界的一個重大研究課題,據(jù)典籍《洞冥記》載“景帝夢一赤彘,從云中直下,入祟蘭閣……” 而據(jù)《漢書.外戚傳》又系其母“夢日入其懷”而誕……。兩種說法,爭論了兩干年,其實這不是個大是大非問題,是什么并不重要,肯定是“不屬于人類”就行了。</p><p class="ql-block"> 我沒有研究歷史的學(xué)養(yǎng)功底,另也上夠了歷史的當(dāng),但就此歷史懸案,我個人是傾向于“赤彘”之夢的,“彘”這個名,我推測漢景帝當(dāng)時可能也沒多想,只是看他生出來,粉嘟嘟的,肉乎乎的,太可愛了,太好玩了,于是順口叫作了小豬豬罷了。我的研究水平也就如此,你們別和我一般見識。</p><p class="ql-block"> 大約是漢武帝長到三歲左右時,他爹漢景帝將其“彘”子抱于膝上說活,問“兒悅習(xí)何書?為朕言之?!?于是其彘兒“乃誦伏羲以來群圣所錄陰陽診候,又及龍圖龜策數(shù)萬言,無一字遺落”。漢景帝一驚,差點沒把彘子扔到地上,大嘆未聞有此心智徹達者,此子恐非常人。</p><p class="ql-block"> 我懷疑自已看錯了,又盯著書看了幾遍,又找了另外典籍來核對一下,沒錯,確實是三歲,人家才三歲啊,就能把伏羲以降后的文化精要又及河圖洛書的天機無一字遺落而誦畢,而大多數(shù)的三歲連自家腳指頭還數(shù)不清呢。三歲小兒劉彘竟能如此,這可能你們不信,反正我是信了。我有個基本原則,就是凡涉及帝王能耐的,一是不懷疑,二是不議論?;氐絼㈠樯砩?,我熱淚盈眶地為漢朝百姓能得遇一個天才帝王感到慶幸,這是漢朝百姓的福氣??!</p><p class="ql-block"> 龍子劉彘七歲那年,他爹漢景帝意識到為龍子改名是當(dāng)下的頭等大事,不能再叫“彘”了,事關(guān)其臉面和心理及形象問題,存在消極因素很多,這事不敢再耽誤了。重起個什么名呢?想到其心智是那么地通透徹達,于是就名之為“徹”?!皬亍敝?,放在我們當(dāng)下理解,就是心里太敞亮了,無論什么學(xué)科領(lǐng)域,他都看得明明白白。</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141年,變劉彘為劉徹的年16歲,登基君臨天下,是為漢武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漢武帝劉徹在位54年(公元前141~87年),“雄才大略”是評價他的標(biāo)配語詞,但此無疑是基于國家主義民族主義的話語表達,是將是當(dāng)時對周邊國家的戰(zhàn)爭及征服行為置于一個國家主義政冶設(shè)定的敘述框架中加以拔高并定性,而且將戰(zhàn)爭征服行為也替換為“拓疆開邊”、“促進民族融合”等,當(dāng)然,為其歷史建立一套話語體系之用意顯而易見,不外乎對國統(tǒng)之傳承根基形成的認(rèn)同之義。</p><p class="ql-block"> 漢武帝對外連年用兵,將文景兩朝休生養(yǎng)息之治的朝庭及百始的財富積累消耗殆盡,在其窮兵黷武好大喜功下,國力衰竭,民生凋敝……。唐代杜甫有首《兵車行》中寫道 :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己……。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干村萬落生荊杞……。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怨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而這些血淚斑斑、白骨累累均淹沒在主流的煌煌宏大敘事之下。是否天道如此,抑或馭民之術(shù),燦爛文明背后的猙獰冷血,令人吁嘆不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這些年來,有關(guān)大帝的影視熱鬧非凡,如大秦帝王大漢天子大唐氣象大明王朝大清江山等…… 一路雄才大略大、搖大擺走來,意淫著四方來賀、萬邦伏仰……</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秦漢之際,一些遠古傳說與域外奇聞開始合流并借助巫術(shù)方士文化開始豐富發(fā)展,另一方面則是在讖緯典籍解讀的推動下,一個神仙世界被逐步創(chuàng)制出來,如海外仙山,瀛洲勝境的具象化。(“讖”即是對河圖洛書的關(guān)闡解,后推及指一些充滿著多種隱晦暗示的語詞?!熬暋奔词侵赶鄬τ谌寮医?jīng)典的緯書,是一些充滿幻想臆斷的神秘典籍)。這種文化現(xiàn)象無疑是一個精神稻草,用以撫慰戰(zhàn)亂不已苦難無盡下人們的哀怨情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漢武帝也開始沉湎于神仙世界,神仙的不老不死之身讓他夢寐以求,對他來說,并不是解脫苦難的問題,而是……</p><p class="ql-block"> 于是,就緊急召來近臣東方朔碰頭研究此事。東方朔聽了天子的宏偉構(gòu)想,說好啊,太好了!想百姓之想,急百姓之急,完全是說出了漢朝百姓的心聲,這事其實也簡單,就是抓緊安排您延年益壽的工作,這里沒有捷徑可走,只有一條路走到黑,那就是得道成仙。</p><p class="ql-block"> 漢武帝嘆口氣說,這些年來方士們也做了大量的練丹畫符工作,仙山芝草的釆集工作也抓得很緊,但預(yù)想的體輕神飛的跡象遲遲未現(xiàn),所有舉措效果都很不理想啊。東方朔呵呵一笑,說這些野路子靠不住啊,得通過正規(guī)渠道辦理?漢武帝一臉不解,問這“正規(guī)渠道”是怎么說呢?東方朔答道,只有天庭給你個指標(biāo),然后通過程序考察合格,最后上會通過并備案…… 如此辦理,才能成為一個貨真價實的神仙啊。</p><p class="ql-block"> 漢武帝發(fā)愁道,到哪去尋這正規(guī)渠道的路子呢?東方朔說,陛下只要肯撒錢,我自然有路子,不過我也只能給你接上關(guān)系,有些程序我插不上手,關(guān)鍵還是看你自身條件過硬不過硬,當(dāng)然你得找一些會給你編材料的人來。</p><p class="ql-block"> 漢武帝又問,假如正規(guī)渠道真弄成了,我被天庭錄取了,是不是就得到天上工作去?但我還是想留在漢朝……。東方朔兩掌一擊說,這倒不是個問題,從人到神這一關(guān)不好過,以神降世這一出卻不難,再說天上哪有什么正經(jīng)工作,神仙們平常就是互相到對方仙山瓊閣旅游扯淡,再則就是參加蟠挑聚會撒撒酒瘋……,你應(yīng)個虛名,然后就說愛下基層(人間)走走,體察百姓生活,天庭不僅會積極支持你,說不定還會把你樹為一個先進神仙典型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東方朔能為漢武帝解開了神仙心結(jié),證明了東方朔不是個一般人,漢武帝早就聽說了有關(guān)東方朔的種種傳言,隱隱約約感覺他是有些來頭……</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東方朔在歷史上真有其人,籍貫?zāi)嗽谏綎|德州地方,東方朔是個辭賦家,就是會寫漢大賦的一個筆桿子,現(xiàn)流傳下來有他的文章有數(shù)十余篇,如,《答客難》《悼李夫人》等。漢朝雖然地廣人眾,但能寫賦的人也就是賈誼、晁錯、司馬相如等五六人,而這些人都先后被調(diào)到漢朝的大機關(guān)里工作去了,因為漢大賦這種大把式,小地方及小百姓根本耍不開,這種意緒輔張辭采華麗以四六局對偶為特點的文體玩藝,最適合歌頌帝王的文治武功以及帝宮的巍偉豪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東方朔成為漢武帝身邊近臣的過程頗有周折。漢武帝征匈奴,平南越,收朝鮮,定西域,四面用兵成就了漢域擴大之功,但異域歸化也帶來的專業(yè)治理人才的缺口問題,于是他親筆寫了篇《求茂才異等詔》,文告如下: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馬或有奔 足是 而致干里,士或有負(fù)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駕之馬,跅馳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等可為將及使絕國者。”此文告的意思為: 我們現(xiàn)在極需要各類人才(含怪異之才),個性太強無所謂,脾氣不好也不怕,往往正是這些個性脾氣才能成事,歸根結(jié)底是在于我們?nèi)绾伟菔褂?,現(xiàn)望各地積極發(fā)現(xiàn)并從速推薦你們那里有卓越才能的人出任文武官員以及擔(dān)任出使工作。</p><p class="ql-block"> 東方朔看到文告后,大喜,自己絕對是個“異等”人才啊,立即寫了自薦書,主要內(nèi)容如下: …… 三冬(即只用了三年),文史足用。…… 十六學(xué)詩書,誦二十二萬言。十九學(xué)孫吳兵法,戰(zhàn)陣之具,鉦鼓之教,亦誦二十二萬言。臣朔…… 勇若孟賁,捷若慶忌,廉若鮑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為天子大臣矣?!?此自薦書很好懂,東方朔自信滿滿地夸獎了自己,把所有優(yōu)點都一點不落地都寫到了。</p><p class="ql-block"> 漢武帝看到東方朔自薦書,大喜過望,說這是個全才啊,趕快調(diào)檔辦手續(x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漢朝的組織人事部門例行公事內(nèi)查外調(diào)后向漢武匯報說,此人是自薦而來,我們過去不掌握的他的成長情況,雖然寫作能力是不錯,但有段歷史不明不白的,檔案中有段空白,誰也說不清楚,我們懷疑其受過刑事處分,但也查不到有關(guān)檔案記載…… 因此,我們的意見是既能寫大賦,用其所長,先調(diào)進來,但要嚴(yán)格掌握使用。漢武帝說,個人履歷清白問題要慎重,不能捕風(fēng)捉影,既然你們安排使用有顧慮,那眼下就先跟在我身邊做些助理工作吧。東方朔本來也不想干實職,虛職就好,不擔(dān)責(zé)任,接到任助理一職后,滿心喜悅表示完全服從組織的安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漢朝人事部門說的真沒錯,東方朔不明不白的歷史空白的原因是他那時根本不在人間,而是在天庭工作。受刑事處分也是在天庭偷了三次王母的蟠桃,再加上其它的胡作非為,數(shù)罪并罰后通過“太白星精轉(zhuǎn)世”貶到人間進行改造,這些檔案都在天庭有關(guān)部門管理著,漢朝人事部門再費勁也沒處找。</p><p class="ql-block"> 東方朔當(dāng)了漢武帝工作助理,依仗自己是經(jīng)見過大世面大埸面的人,舉重若輕,經(jīng)常搞怪出洋相,逗得漢武帝十分開心,時間一長,漢武帝覺得東方朔的瞎攬和與沒正經(jīng)倒把自己的神經(jīng)衰弱癥治好了,過去被那些滿臉正經(jīng)相的大臣搞得太累了,現(xiàn)在精神不緊,腦瓜不懵,睡眠也好,胃口也好…… 東方朔確實是個異等人才啊。</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東方朔接下了走“正規(guī)渠道辦理得道成仙”的工作,很快聯(lián)系上了王子登?!巴踝拥恰贝嗣髠€倜儻美男子,其實卻是天上的一位玉女,系王母娘娘所屬職能部門紫蘭室的負(fù)責(zé)人,主要承擔(dān)“往來扶桑,出入靈州,交關(guān)常陽,傳言玄都”等工作,類似我們當(dāng)下辦公室文秘的外勤工作,此室還飼養(yǎng)著一些青鳥協(xié)助完成特定的業(yè)務(wù)工作。</p><p class="ql-block"> 東方朔在天庭其實人緣不錯,有俠義心腸,見不得天庭某些人看人下菜的作法。偷竊王母娘娘蟠桃之事,就是看見王母太勢利眼了,一個桃子么,什么打緊事,全都對口安排供應(yīng)各路掌實權(quán)的神仙頭上,而那些天庭小玉女們天天勞作為蟠桃園澆水除草,只聞得香氣卻不知滋味,小姑娘們哪個不愛吃水果,但王母卻從不開這口子,說她們規(guī)格不夠,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p><p class="ql-block"> 東方朔氣不過,就偷摘了好多蟠桃送給小玉女們解饞,王子登便是當(dāng)時的小玉女之一,高興得小玉女們天天念叨著一個東方哥哥。后偷挑事發(fā),東方朔一人扛下來,偷也偷了,吃也吃了,吐是吐不出來,愛咋咋地!</p><p class="ql-block"> 東方朔因桃獲罪被眨人間,數(shù)年間王子登也長成大姑娘,成了一個真正的玉女,還成為了一個部門負(fù)責(zé)人,但她沒忘欠著東方朔一份人(仙)情,所以也盡自己所能關(guān)照著在人間的東方朔,有時抽身不得,就派青鳥去問候致意,即所謂“青鳥殷勤為探看”。</p><p class="ql-block"> 王子登見東方朔前來請托,便笑道,又是什么爛事,勞煩東方哥哥面子。東方朔說,也是一時逞能,退身不得。王子登聽完略有所思,說眼下天庭正在清理整頓神仙隊伍,升仙業(yè)務(wù)都凍結(jié)了,如何是好。停頓稍許又說,不過眼下有個“感動天庭”的活動,其實也是創(chuàng)新神仙隊伍建設(shè)一個探索,那就把他報上來,本人再寫封申請,我走個推薦程序,這個途徑更便捷一些,反正結(jié)果都是一樣的。說實話,這樣做,我是有私心的,就是東方哥哥的人情也該還了。東方朔聞之大為感動,說,子登妹子,一碼歸一碼,規(guī)矩還是要講的,事成之后,我親自上門致謝。</p><p class="ql-block"> 這就回到本文開頭所敘的一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漢武帝的申請書與推薦辭很快就擺到了王母娘娘的案頭,王母娘娘是“感動天庭”組委會的主任。這兩天材料開始陸續(xù)報來,漢武帝劉徹的材料引起了她的注意,看著看著不由地蹙起了眉頭。在辦公室踱了兩圈后,王母便召集這次活動組委會及辦事機構(gòu)人員開會。她說,此次“感動天庭”活動,影響面大,天庭各界也非常關(guān)注,我看了一部分己報來的東西,發(fā)現(xiàn)有個傾向很不好,就是身居高位的各級負(fù)責(zé)人的數(shù)量占比是否太大了,是否有不公正公平的暗箱操作,我們一定要注意入選人員的代表面,只有如此,才能保證該項工作獲得天庭大多數(shù)人的支持,也使得我們的探索神仙隊伍建設(shè)的工作順利推進。</p><p class="ql-block"> 王母娘娘環(huán)視了一會議現(xiàn)埸,語重心長地又講,現(xiàn)在人間漢朝的一些負(fù)責(zé)人一有好事就聞風(fēng)而來,而我們天庭的有關(guān)部門私心作怪也為他們大開綠燈,這里面有沒有利益輸送,誰敢拍胸脯!據(jù)我所掌握的情況,太上老君練丹研究院這兩年增補的院士均為大漢官員,就連我的蟠桃園的園藝學(xué)博士學(xué)位也紛紛授予了大漢官員們,社會對此反響很強烈啊,因此,我決定,關(guān)于大漢天子劉徹的情況將由我親自考察,我不管他有沒有后臺,也不論誰給他打招呼,丑話說在前頭,我可是要得罪人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漢武帝得知王母娘娘將親自前來考察,激動之余,但又不懂天上的規(guī)矩,這么大的來頭怎么接待,心里沒底。</p><p class="ql-block"> 東方朔也接到了通知,他馬上趕到皇宮對漢武帝講你得親自掛帥,“王毋旦暮必降尊象,上宜灑掃以待之”。(看到這里,不由我笑了,兩干年前的迎接上級打掃衛(wèi)生的做法一直在我們這個國度傳承著。)</p><p class="ql-block"> 漢武帝此時“其四方之事,權(quán)委于冢宰焉”,東方朔這個帝王助理這時才當(dāng)出點意思來,跑前忙后,滿頭小汗,成立好了接待班子,然后又安排布置接侍場所,“乃修除官掖之內(nèi),設(shè)座殿上,以紫羅薦地,燔百和之香,張云錦之帳,然九光之燈,設(shè)玉門之棗,酌葡萄萄之酒,躬監(jiān)肴物,為天官之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吉辰己到,祥瑞乍顯,漢武帝率一干文武大臣們站在宮殿的空地仰天而望,“忽天西南如白云起,郁然直來,徑趨宮庭間。須臾轉(zhuǎn)近,聞云中有簫鼓之聲,人馬之響。復(fù)半食傾,王母至也?!?漢武帝一看,王母的考察班子隨眾竟有“群仙數(shù)萬”,暗暗乍舌,這動靜也太大了,不是說要改變作風(fēng)輕車從簡了嗎…… 但又趕快把這些念頭全咽回肚里去。</p><p class="ql-block"> 再看王母娘娘及各仙個個都是牛逼哄哄,凡人不搭的作派,”或駕龍虎,或乘獅子,或御白虎,或騎白麐,或控白鶴,或乘軒車,成乘天馬……” 天上官員們的坐駕均為定制專駕,不存在超標(biāo)問題,當(dāng)然別人也駕駛不了。而王母娘娘則是“乘紫云之輦,駕九色斑龍,別有五十天仙,側(cè)還鸞與……”</p><p class="ql-block"> 誰能招架住這種陣勢,象是草原上的騾馬大會一般。漢武帝悄悄問東方朔,說夭庭是否任何工作都講大排埸?東方朔說,這與王母娘娘的出行規(guī)格有關(guān),再說陣勢小了有失天庭威儀,就是算政治賬不算經(jīng)濟帳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王母娘娘來的人是多了些,但是卻不擾民不清道,也不搞交通管制,因為是從天上直接降落下來的,一站直達宮庭,原安排的扛著紅地毯的接埸接站人員統(tǒng)統(tǒng)解散,老百姓呢該出門還出門,該擺攤還擺攤。但萬余神仙從天上降落頗費時間,各神仙們只好在云頭盤旋排隊等待空管調(diào)度指揮,全部落地后已到了中午開飯時間,宮庭膳宴主管忙來請示按什么標(biāo)準(zhǔn)安排,漢武帝看看東方朔,東方朔大笑道,多此一舉,說他們哪吃人飯,人家是天上的。果然,王母娘娘“母自設(shè)膳,膳精非?!?。神仙們一邊說吃又一邊說笑,漢武帝在旁干看著又聽不懂神仙們在說笑什么,轉(zhuǎn)頭又問東方朔,東方朔又大笑不止,哈哈!人家天庭的,說得就不是人話呀,你何能聽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神仙們吃飽喝足,考察活動正式開始。聽匯報的,看材料的,搞座談的…… 有條不紊,秩序井然。</p><p class="ql-block"> 漢武帝看到王母如此干練,指揮若定,感慨道,嘖,嘖,真是一個天才??!東方朔應(yīng)聲而說,天庭什么地方!沒兩下子誰敢主持天庭工作?光是神仙打架就夠你受的,誰不知神仙是出名的愛打架。漢武帝問,神仙們按說都很有修養(yǎng),打架為何?東朔說,陛下不知高處不勝寒嗎?打架取暖呀。漢武帝暗忖,原來如此,又一想,真弄不清這個東方朔嘴里的真真假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各小組展開工作后,王母娘娘則與漢武帝坐在大殿談話,東方朔象翻譯坐在他們身后中間。王母娘娘高瞻遠矚而指點乾坤,海闊天空而心系蒼生,洋洋灑灑,虛虛實實……漢武帝雖然似懂非懂,但馬上擊掌說太精彩了,太精彩了。東方朔對之耳語,說在天上時間一長,站的天高,不用專門學(xué),誰都會唱這些高調(diào),誰去誰也會,你去你也會。</p><p class="ql-block"> 王母娘娘說累了,便側(cè)頭請漢武帝談自己有什么感想,對天庭有關(guān)工作有什么要求沒有?漢武帝頓時抖起精神,大氣層以上的虛事他不感興趣,也不想說繞話了,直奔主題,直接了當(dāng),帝便“請不死之藥”(即索要得道成仙之藥之意)。 王毋娘娘一怔,說,藥嘛,我們就是生產(chǎn)不死藥的地方,東西是不缺的,但有嚴(yán)格的發(fā)放供應(yīng)辦法,劉徹既是心切,就先請生產(chǎn)負(fù)責(zé)人給你介紹一下此藥的基本情況吧。不一會,云頭上下來一個發(fā)須皆白、肩上搭袋手中執(zhí)拂者,直趨漢武帝面前,說,目前天庭所有仙藥企業(yè)生產(chǎn)正常,質(zhì)量控制體系完善,仙藥產(chǎn)品共有九大類八十一個品種,著名品牌有“中華紫蜜”、“云山朱蜜”、“玉津金漿”、“五云子漿”、“風(fēng)實云子”、“玄霖絳雪”幾個系列。漢武帝問有沒有樣品帶來,也讓我開開眼。王母娘娘便對來的白發(fā)白須者說,若帶著不妨讓劉徹瞅瞅。天庭仙藥生產(chǎn)負(fù)責(zé)人忙說,啟奏王母,一則,實未曾帶有樣品,二則,這卻使不得,小臣們都知人間慣能仿造制假,瞅一眼包裝便可畫瓢,乍一望去,并無二致,幾能亂真,就怕我等還未回到天庭,他們的產(chǎn)品已滿世行銷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考察工作到了收尾階段,王母娘娘說,通知大家休息一下,放松放松,換換氣氛,勞逸結(jié)合嘛,都集中到大殿里,天庭的文藝團體己準(zhǔn)備好一場精彩演出奉獻給大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首先是玉女王子登客串演出“彈八瑯之瑕”,接著由董雙成、許飛瓊,阮凌華、范成君、段安香等演秦家表演 “吹云龢之笙,擊昆庭之鐘,鼓震靈之簧,拊五靈之石,擊洞庭之磬,作九天之鈞”。傾刻間,大殿內(nèi)“衣袂帶風(fēng),發(fā)髻高?!?,但聽“眾聲徹朗,靈音駭空”,最后壓軸的是女高音歌唱家安法嬰的獨唱《玄靈頌》,她唱道:</p><p class="ql-block"> “大象雖廖廊,我把天地戶。披云沉靈輿,倏忽適下土?!U神三田中,納精六闕下。遂乘萬龍車盾,馳騁眄九野。”</p><p class="ql-block"> 詞的大意是描寫天庭的非凡氣概主宰著宇宙,并抒發(fā)著玄靈的一切均在掌控中的豪邁之情和驕傲之情。</p><p class="ql-block"> 漢武帝有些暈菜,怎么開起音樂會了,這算哪一出呢?東方朔看到了漢武帝迷惑不解的眼神,遂告之,這就是用先進的作品教育人,用優(yōu)美的作品感染人的具體實踐啊。漢武帝聽此恍然大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藝演出結(jié)束,王毋娘娘上臺與全體演職人員親切握手,祝賀她們的演出獲得成功,感謝她們的辛勤付出。這時,臺上臺下一起響起了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p><p class="ql-block"> 漢武帝隨王母娘娘回到殿堂坐下,須臾,云頭翩然而降一玉女,“以鎜盛桃七枚,大如鵝卵,形碩,色青,以呈王母”。</p><p class="ql-block"> 漢武帝盯著果品盤,七枚桃子,教人如何吃法,心里疑惑不解,便問王母,七枚仙桃,王母一人不能盡啖,我二人分之又不均,三人若啖二又余之一也…… 實不解之七枚何意?王母微微一笑,無他,劉徹不知有歌乎?“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劉徹可知易經(jīng)乎?六十四卦象,三分天功七份人事也,“七”乃仙數(shù),人有三七開,事有三七分,所以仙家事體多應(yīng)七之?dāng)?shù)也。稍停,又說今與劉徹品此仙物,君男我女,可知我等女子拈果僅需兩指,而你等男子取果卻是五指滿掌,合則也為七指,此中奧妙,君能諳乎。漢武帝忙離座跪下,說還請王母指點迷津。王母笑而不答……</p><p class="ql-block"> 王母娘娘“以五枚與帝,自啖二枚”,漢武帝吃完后,又將挑核收攏入帕,王母娘娘娘見此便問,劉徹這是什么意思?漢武帝回說,我也想種植此挑樹。王母娘娘笑曰“此桃三干歲一生實耳,中夏地薄,種之不生如何?” (意為人間的地力貧薄,種下也不會有結(jié)果)漢武帝乃棄挑核,說見識固淺,徒增笑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很快,考察團的三個小組都先后結(jié)束工作,王母娘娘說那就開始匯報吧,漢武帝聽此便轉(zhuǎn)到后殿回避,休息等待。</p><p class="ql-block"> 聽匯報的小組說:事跡很感人……</p><p class="ql-block"> 看材料的小組說:過程很生動……</p><p class="ql-block"> 搞座談的小組說:成績很突出……</p><p class="ql-block"> 王母問,不存在什么問題和不足之處嗎?</p><p class="ql-block">匯報人員互相補充說,問題當(dāng)然是有的,不足也是存在的,主要是劉徹在尋道求仙的過程中走過一段彎路,找了一些野路子方士,應(yīng)屬于用人不當(dāng)?shù)膯栴},當(dāng)然客觀上對天庭的正規(guī)的升仙工作帶來些不良影響,不過這也反映出我們天庭的升仙工作存在一定的死角,所以,本著實本事求是的態(tài)度,我們認(rèn)為劉徹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是屬于工作探索中的一些難以避免的小失誤。</p><p class="ql-block"> 王毋娘娘聽畢各組匯報,說大家辛苦了,我也不多說客套話了,各位即可收拾行裝啟程返天了,剩下的工作,我與組里其他成員碰頭后,再研究決定,請大家相信,夭庭在對待人神的問題上非常慎重,我們會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后,才會作出決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毋娘娘在大殿里踱來踱去,不時地又走到殿門臺階上極目天際,回過身來,決定與與劉徹個別談活。</p><p class="ql-block"> 漢武帝劉徹知道到了攤牌時刻,心內(nèi)陣陣發(fā)緊,來到大殿,看到一臉正色的王母娘娘,頓覺殿內(nèi)一時寂然肅氣,不由地打了個冷顫,耳邊也傳來了王母娘娘的如冰似霜的語聲,帶著回聲似出天際而來。</p><p class="ql-block"> 王母言: 劉徹好道,心切身躬,“然女情恣體欲,淫亂過甚,殺伐非法,奢侈其性……。欲得全身永久,難可得也?!?若能閉邪宮而開悟,靜奢侈于寂室?!己蹯`味,務(wù)施惠和,煉惜精氣,棄卻浮麗?!?如其不爾,無為抱石而濟津矣”。此大意為: 劉徹放縱欲念,罪孽深重,如此,想得道成仙很困難啊。希望你能遠邪惡而覺悟,戒奢侈而歸真,常思圣潔,樂施惠和,練聚體內(nèi)的精氣,棄絕外在的浮艷。若這些做不到,得道成仙就是一句空話啊。</p><p class="ql-block"> 稍傾,空中一揭飄然而落,上書“劉徹滯情不遷,欲心尚多,不死之藥末可致也?!?漢武帝見此周身冷汗,遂伏地不起。</p><p class="ql-block"> 王母娘娘賜座漢武帝,放緩語氣說,我也不能搞一言堂,我己請上元夫人過來一趟,聽聽她對此事的意見。</p><p class="ql-block"> 上元夫人是天上玉女的總班頭,接到王母娘娘的傳話,立即啟程趕了過來,“來時亦聞云中簫鼓之聲。既至,從官文武千余人”。王母娘娘對上元夫人說 : 劉徹好道,適來視之,見徹了了。然形慢神穢,五藏不淳,…… 殆恐非仙才?!?此大意為,劉徹追求修道成仙,我來考察了一下,但是見了很失望,他外未脫俗,內(nèi)積污垢,我考慮,他大概達不到可以升仙的標(biāo)準(zhǔn)。</p><p class="ql-block"> 王請上元夫人說,你再和他談淡,我想聽聽你的看法。上元夫人見到劉徹開見山說:“女好道乎?聞數(shù)招方士,祭山岳,祠靈神,禱河川,亦為勤也。然不獲者,實有由也。女胎性暴,胎性奢,胎性淫,胎性酷,胎性賊,五者恒舍于榮衛(wèi)戶中五藏之內(nèi),雖鋒铓良針,固難愈矣”。 此大意為,劉徹你真喜歡道仙之術(shù)嗎?我聽說你也做了廣招方士等不少事,也算努力了一番,但一無所獲,這是有原因的。你內(nèi)心存在著兇暴、鋪奢、貪色、陰酷、奸滑五種惡邪,此己久久占據(jù)了你的臟腑,眼下,再好的良藥醫(yī)術(shù),也難將其治愈啊。</p><p class="ql-block"> 而后,上元夫人回復(fù)王母,劉徹的情況我還是基本掌握的,和他談后,我同意您的看法,您的判斷是準(zhǔn)確的,決定也是正確的,我們要對天庭負(fù)起責(zé)任來,這樣的人是不能招入神仙隊伍的,否則,我們就有失察之責(zé)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母娘娘與上元夫人統(tǒng)一意見后,一同召見了漢武帝,說我們馬上就要返回天庭了,你命中合無仙緣,也只得好自為之了。</p><p class="ql-block"> 漢武帝下席跪謝曰:“臣受性兇頑,生長亂濁,面墻不啟,無由開達。今日受教,此乃天也。輒戢圣令以為身范,唯垂哀護,愿賜元元?!?此大意為: 我劉徹天性有虧,又受亂濁人世影響,象對著一面墻而不知方向。今天有幸你們給予點撥我,這真是天啟??!今后,我將以天啟圣條作為自身行為的規(guī)范,只希望能得到你們的關(guān)心佑護,并恢復(fù)我的原本面貌 。 </p><p class="ql-block"> 這時,簫鼓驟起,鳳鳥翔集,夭音回響,四象頓和,“昔涉真元道,騰步登太霞。負(fù)笈造天關(guān),借問太上家?!诰熬毾珊?,萬劫方童牙。誰言壽有終,扶桑不為查。”</p><p class="ql-block"> 王母娘娘與上元夫人相攜著,徐徐升空,漸漸遠去。漢武帝仰頭遠目,良久回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至此,王母娘娘考察漢武帝的故事就完結(jié)了,以漢武帝未達仙標(biāo)被天庭駁回申請而告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到班固的《漢武帝內(nèi)傳》原文上,用當(dāng)下俗語說,很顯然這是一篇拿漢武帝開涮的文章。文章假以虛渺世界,曲筆暗喻,以仙道思想的立場及價值觀對漢武帝進行了否定。其實,透過其仙道的表現(xiàn)形式,其批判的工具實質(zhì)是民本仁政思想。由此看來,文章的主旨在于表達了對給蒼生帶來無窮災(zāi)難的帝王的深惡痛絕,并以統(tǒng)馭天地的神仙法力從精神上震攝這些帝王們,令他們恐懼于最終審判,從而將修德寡欲,施仁寬民謹(jǐn)記在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班固此篇《漢武帝內(nèi)傳》,有研究者認(rèn)為是偽托之作,但從有關(guān)佐證研析,也應(yīng)為是東漢順帝朝代(公元115年—144年)作品,但偽托之考無法確證,所以大多刊行此文時仍冠以班固之名。</p><p class="ql-block"> 此文行世其時,漢武帝一朝已過了二百余年,一方面看,是說明漢武帝窮兵贖武,好大喜功,刻剝于民生,峭酷予政冶,由此造成的深重災(zāi)難的陰影仍籠罩在社會及民眾心頭。另一方面恐與司馬遷《報任安書》與李陵《答蘇武書》兩文的廣為傳播深入人心有關(guān)。班固此文客觀上也是與上述兩文的一種共鳴,文中上元夫人對漢武帝的心性概括,“胎性暴,胎性奢,胎性淫,胎性酷,胎性賊”,與兩文所述漢武帝一朝的現(xiàn)實境況相映照,是以天理人心對漢武帝的政治清算,并以“天庭棄之”的結(jié)果將其在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司馬遷與李陵均是漢武帝一朝“李陵事件”的當(dāng)事人。下面簡略介紹一下李陵事件。</p><p class="ql-block"> 李陵是漢初名將李廣的孫子,官拜都騎尉,天汗二年,即公元前99年,漢武帝用兵匈奴,令其寵妃李夫人之弟李廣利為主軍,李陵為偏師,進擊匈奴。</p><p class="ql-block"> 李陵率授 “步卒五千,出征絕域,五將失道,陵獨遇戰(zhàn)…… 入強胡之域,以五千之眾,對十萬之軍……。追奔逐北,斬其梟帥…… 匈奴既敗,舉國興師,更練精兵,強逾十萬,單于臨陣,親自合圍…… 死傷積野,馀不滿百…… (見李陵《答蘇武書》)</p><p class="ql-block"> 而李廣利卻按兵不動,李陵失援,苦撐殺敵萬余,后兵盡降胡…… 消息傳回漢庭,引發(fā)政爭庭訐,司馬遷為寬舒上意,塞睚眥之辭,便奏曰 : “ 仆與李陵俱居門下,素非能相善也。趣舍異路,未嘗銜杯酒,接殷勤之余歡。然仆觀其為人,自守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其素所蓄積也,仆以為有國士之風(fēng)”。(見司馬遷《報任安書》)</p><p class="ql-block"> 但司馬遷此話一出,卻未能達到初衷,反倒激怒了漢武帝,認(rèn)為其是“仆沮貳師”,即詆毀李廣利 ,而為李陵游說,遂被下獄處以宮刑。于后,又盡屠李陵老毋,弟及妻兒等?!?李陵文: 上念老母,臨年被戮;妻子無辜,并為鯨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陵降胡后,蘇武(即北海持節(jié)牧羊十九載之蘇武)致信勸其歸漢,李陵回復(fù)之,即《答蘇武書》,書中敘述了當(dāng)時的慘烈戰(zhàn)況,陳說自已兵盡降胡確是不得己,并反駁了蘇武“漢與功臣不薄”的勸解之語,歷數(shù)漢立以來的文武功臣簫何,樊噲、韓信、彭越、晁錯、周勃、魏其候、竇嬰、賈誼,周亞夫等在讒毀之下,或喪命或獄禁的悲慘境遇,又言及祖父李廣,雖忠勇兼具,功績蓋世,也因得罪權(quán)貴而不容,自盡于疆埸。再看那些嫉賢妒能之朝臣及皇親國戚和貪佞之徒,盡為萬戶候及高官……</p><p class="ql-block"> 司馬遷則是在《報任安書》中,敘述了自己因陷李陵之禍,以至大質(zhì)虧缺,身殘?zhí)幏x。受此大辱,然而向死而生,他還是在已往先賢們的精神感召下,茍以殘命,“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繼續(xù)堅持完成自己的有關(guān)歷史著述,使之留傳于后世。</p><p class="ql-block"> 《報任安書》與《答蘇武書》兩文,徹底撕破了漢武帝一朝政冶的虛偽性和一些手段的酷毒,讀來字字血淚,不忍卒讀,從而也在道義上對漢武帝予以了強烈的鞭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綜上所述,班固《漢武帝內(nèi)傳》之要旨所在是“天怒”,而司馬遷《報任安書》及李陵《答蘇武書》之核心所在是“人怨”。“天怒人怨”是警示性的社會情緒,預(yù)示著一個王朝的行將崩潰,從這點講,《漢武帝內(nèi)傳》的思想內(nèi)核還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坪县| 奉化市| 庆云县| 黄浦区| 封开县| 延川县| 平山县| 承德市| 威远县| 卢龙县| 贵定县| 兰坪| 班戈县| 德惠市| 元朗区| 沁源县| 石屏县| 合阳县| 乡城县| 胶南市| 武义县| 镇安县| 博爱县| 镇江市| 河北省| 凤冈县| 竹山县| 荥经县| 淄博市| 格尔木市| 云阳县| 辉县市| 平阳县| 敦煌市| 常德市| 陈巴尔虎旗| 莱西市| 扶风县| 临沂市| 柞水县| 保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