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年7月16日晚七點,原65軍194師581團三炮連老戰友2023年通遼聯誼會,在內蒙通遼市舉行。46年前,我曾在這個連隊任指導員,最近五年我們已經是第三次聚會了,因三年大疫聚會中斷了四年。這次大家來到美麗的科爾沁草原重啟戰友聚會活動,都非常高興。宴會以座談會形式,邊吃邊喝邊聊,大家頻頻碰杯,祝人人健康長壽,戰友之情與日俱增。這次特別來了10位軍嫂,還有4位第三代傳人。大家看到了明天的希望,仿佛又回到了當年激情燃燒的歲月。</p> <p class="ql-block">宴會開始前,戰友們按照兵齡順序入場,紛紛對著攝像機打招呼:“戰友們好!”</p> <p class="ql-block">然后拍了此次聯誼會大合影,有15位老戰友參加。</p> <p class="ql-block">再加上10位軍嫂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還有4位第三代小朋友,參加了爺爺奶奶們的聚會。</p> <p class="ql-block">10位軍嫂合影。</p> <p class="ql-block">4位第三代娃娃合影。</p> <p class="ql-block">拍照的比照相的多!</p> <p class="ql-block">全體老戰友高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熱烈慶祝八一建軍節96周年!</p> <p class="ql-block">7月17日上午8:00,我們一行30多人,分乘一輛考斯特中巴和兩輛商務車,前往庫倫旗銀沙灣風景區,經過近三個小時奔波,行駛180多公里,終于到了目的地。今日行程圖標成三角形,中午在庫倫旗城內午飯后又奔科爾沁左翼后旗的大青溝原始森林景區。兩處皆為國家四A級風景區。</p> <p class="ql-block">銀沙灣風景區是以沙漠旅游為主的國家級旅游區,主要以蒙元文化為背景,以沙漠探險、民族風情、養生康體、休閑度假為主打產品,突出庫倫本土特色,充分彰顯當地特有的沙漠、水域、草原等自然生態優勢,揭示崇尚自然、敬畏自然、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使其始終閃爍沙漠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無窮魅力,被世人稱之“東北第一漠”。</p> <p class="ql-block">這里剛剛舉行完第六屆中國北方自駕游發展論壇暨科爾沁500公里風景大道穿越季啟動儀式。老戰友及軍嫂們集體合影后,就乘坐沙漠山地車,闖入銀沙灣大沙漠。</p> <p class="ql-block">銀沙灣風景區主要建設項目有:安代文化博物館、銀沙灣大酒店、蒙古部落、薩滿文化博物館、蕎麥文化博物館、那達慕觀禮臺、吉祥如意殿、草原民族風情展示區、越野車營地、房車營地、UTV四驅摩托車營地、影視基地、沙漠船、賽馬場、滑沙、滑翔機等景區。景點的建設有近100種,以蒙古文化為背景,突出庫倫本土特色,充分彰顯沙漠、水域、草原等自然優勢。我們經過像乘過山車那樣十幾分鐘的驚險顛簸,來到沙漠深處一處拍攝景點,張開橫幅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來到沙漠觀景臺,我們分別展開這次聚會的橫幅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我與任指導員時的一排長馮建彬(左一)、八班長閆新興(左三)、文書李志淮(左四)合影留念。時光荏苒,日月如梭,46年前的軍旅生涯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大家在美麗壯觀的沙漠風情中都感慨萬千,非常懷念一生中那段最美好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我與當年的八班長(后任排長、副連長、連長)閆新興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庫倫旗(縣城)里吃了當地特色的蕎麥面餃子和蕎麥面條,之后路經三大寺。這里曾是清代政教合一體制下長達四百多年的喇嘛旗政治中心,寺廟的大喇嘛同時又是庫倫旗旗長(縣長),最后一任喇嘛旗長到全國解放后的1956年才終止撤銷。三大寺素有“小五臺”之稱,也是國家4A級景區。</p> <p class="ql-block">我們接著參觀了三炮連一位老戰友參辦的民營企業電纜廠,這個工廠曾經最高每年創利潤一個億,自治區領導也曾來廠參觀。大家都為退伍老戰友做出的成績和貢獻感到驕傲。</p> <p class="ql-block">當天下午15:30,我們奔赴科后旗大青溝原始森林風景區游覽。這是美麗的科爾沁草原中的峽谷奇觀,經歷了距今100多萬年的復雜地質變更,谷底草木幽深,林下泉水叮咚,方圓幾十公里大青溝內生長著許多北方難以生長的如黃菠蘿、水曲柳等奇珍樹種。炎熱的三伏天,這里卻清爽如秋,真是沙漠里的一片綠洲。</p> <p class="ql-block">入口處是高高聳立的防火瞭望塔。我們一個老戰友的兒子在應急管理部門消防部隊工作,擔負著這片森林的防火重任。</p> <p class="ql-block">大家沿著搭建好的棧道,緩緩步入溝底,別有一番風味在心頭。</p> <p class="ql-block">溝底像一座天然大氧吧,生長著許多北方難以見到的珍稀古木。</p> <p class="ql-block">大青溝里綠樹如茵,流水潺潺。這里是清代著名愛國將領曾格林沁的故鄉,他曾在大沽口炮臺帥軍抗擊過英法聯軍的入侵。</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溝內攀爬了一個小時,返程時氣喘吁吁,終于走出了大青溝。74歲的老頭體力還行,與大家一起走完了全程,出口處再見瞭望塔。</p> <p class="ql-block">16:45,我們一行人告別大青溝,返回通遼市。晚上在市中心品嘗了麥飯石火鍋開涮的小肥牛盛宴。大家再次頻頻舉杯,慶賀此次老戰友聚會的喜慶氛圍。科爾沁草原不僅是盛夏的避暑勝地,也是鏈接戰友情誼的理想殿堂。期盼著明天還有更精彩絕倫的旅途游程!</p> <p class="ql-block">7月18日上午,參加三炮連聚會的老戰友們,在通遼市內游覽了遼河公園。這個公園占地面積很大,截流河水后有效地控制了遼河洪水泛濫。兩岸興建了大片新區,園內水面上荷花盛開,有不少雕塑和運動場館,是當地人民娛樂休閑的好去處。</p> <p class="ql-block">我與當年的一排長馮建彬合影。我任指導員時,他已提升為副指導員,后接任指導員,又提升團后勤處長、師供應科長、師農場政委。之后轉業到石家莊工作。多年來我們聯系不斷,這次老戰友聯誼會就是主要靠他張羅組織的。</p> <p class="ql-block">與戰友在通遼市雙擁廣場合影。</p> <p class="ql-block">與蒙族戰士阿古拉合影。</p> <p class="ql-block">阿古拉(右)入伍時,是個16歲的小兵,一句漢話都不會說,看電影就打瞌睡。圖為當年指導員馮建彬(左)與他一起學習文化。這是當年師攝影干事高長明拍攝的新聞照片,曾登過解放軍報。</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遼河公園展示三炮連聯誼會橫幅,再次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公園里慢步了一個小時,接著游覽了遼河北岸的薰衣草種植園。</p> <p class="ql-block">上午10:10來到市中心的通遼市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館前大廣場矗立著一座騎馬彎弓射大雕的高大人物,這就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弟弟科爾沁。當年因立有戰功,被世襲封為這塊領地的頭目??茽柷卟菰惨虼说妹?lt;/p> <p class="ql-block">我們戴上耳麥,隨著講解員進入博物館大廳,從距今一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歷史,開始了解通遼的歷史。通遼市位于西遼河平原中心地帶。在探索中華文明的起源上,遼河因與長江、黃河并列而聞名中外。通遼文化底蘊深厚,隨著通遼地區考古發掘的不斷進展,形成了以哈民、南寶遺址為代表的一個個聚落古國,并與中原文化日益交流。一下子把中華文化的歷史提前了兩千多年。</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內展板布置得非常有序,用上千件無可辯駁的出土珍貴歷史文物,講述了通遼地區各個歷史階段的人文、經濟、政治、軍事發展史。讓我們這些老兵大開眼界。</p> <p class="ql-block">展室內各類歷史文物琳瑯滿目,使我們加深了對中華民族歷史大融合的認識。</p> <p class="ql-block">館內有不少鎮館之寶,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觀眾的眼球。</p> <p class="ql-block">經過一個半小時的參觀,使我們對通遼地區的歷史有了初步了解。最后大家在展覽大廳入口處大浮雕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午飯后前往科左中旗孝莊皇后莊園。孝莊是清開國大帝皇太極的妃子,后封為皇后。孝莊一生培養、輔佐了順治、康熙兩代皇帝,雖未垂簾聽政,但在順治帝登基后輔佐幼帝,追懲多爾袞,輔助康熙帝擒捉鰲拜、鞏固皇權及平定三藩之亂、察哈爾布爾尼叛亂中都起了一定作用;并從行政上提出一些有利于安定、恢復發展生產及統一的建議。這對于清初政權的鞏固,統一及強盛起了很大作用。</p> <p class="ql-block">孝莊以后第十代王爺,因拒絕給日本人當漢奸,流亡香港。解放后回國參加了政協工作。</p> <p class="ql-block">孝莊故居分為五進大院,因其在清初長期處于皇太后和太皇太后的地位,后代世襲罔替,康熙和乾隆皇帝都曾親自回故鄉給孝莊祝壽,大堂兩側墻上有兩幅巨制畫記載了這兩段歷史。</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排殿宇供奉著緬甸來的釋迦牟尼佛玉石像,北京雍和宮的主持親自前來開光慶賀。兩側大墻供奉著千尊佛像,因此又稱千佛殿。</p> <p class="ql-block">兩位蒙族老戰友和兩位第三代在莊園小試身手,拉弓射箭,還有模有樣的,可惜技藝不精,大多脫靶。</p> <p class="ql-block">離開孝莊故居,我們又行駛半小時,來到哈民考古遺址公園,進入哈民遺址保護展示館參觀。哈民遺址博物館因修整內部,暫停開放。</p> <p class="ql-block">在哈民遺址博物館,安排大家小憩,品嘗了西瓜、李子等水果。</p> <p class="ql-block">哈民遺址總面積達17萬多平方米。曾因出土大量非正常死亡的人骨遺骸而轟動一時,2014年度的發掘面積為1000平方米,共計清理房址13座,墓葬1座、灰坑4座,出土遺物近千余件,距今5500~5000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出土的部分玉器的器形與遼西地區紅山文化的同類器十分接近,這對于進一步探討新石器時代考古學諸文化之間的關系具有重大的意義。</p> <p class="ql-block">哈民遺址保護展示館建于2016年,國家出資兩個多億,修建了大跨度鋼梁展示館,把已發現的90多個遺址坑回填了70多個,以防朽新技術僅保留了21個半地下遺址,供世人參觀。這個遺址曾在當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p> <p class="ql-block">參觀結束后在哈民考古遺址公園大門口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離開哈民遺址公園,我們就前往附近的蒙古包品嘗蒙古族最精美的食品——烤全羊。當地蒙族兄弟姐妹以最隆重的民族禮節,歡迎我們這批退伍老兵。大家踩著紅地毯,飲著下馬酒,披著藍哈達,走進一座巨型蒙古包。</p> <p class="ql-block">我們進入蒙古包,先是品嘗了奶茶和酸奶、奶酪等奶制品。蒙古包圍墻上也掛起了我們戰友聯誼會的橫幅。</p> <p class="ql-block">當晚18:50,隆重的烤全羊敬酒儀式正式開始。一位蒙族小伙子帶領一隊歌舞手,抬著烤好的全羊,邊喊邊唱走進蒙古包,請三炮連老指導員和老連長做為最尊貴的客人,入席操演。我和閆連長按照蒙族的風俗習慣,一人手持一把蒙古刀,先切割一片羊肉敬天地,再切割一片羊肉自己品嘗,然后一口飲盡蒙族姑娘敬獻的馬奶酒,對方真誠地向我們敬獻了藍哈達。</p> <p class="ql-block">儀式結束后,我們向全體貴賓表示深切謝意?;顒幼允甲越K都在歡樂的歌舞氛圍里進行著。</p> <p class="ql-block">接著,蒙族姑娘挨個為每一位來賓敬酒唱祝酒歌,敬獻哈達。氛圍極為熱烈,時間長達半個多小時。</p> <p class="ql-block">宴會中,蒙族男女演員不斷獻上精彩的文藝節目,有馬頭琴獨奏曲、呼麥、蒙族舞蹈等。大家載歌載舞,向這群退伍老兵提前祝賀八一建軍節!我們這些軍嫂也換上蒙族服裝,與演員共同起舞,使這次聯誼會氣氛達到了高潮。</p> <p class="ql-block">宴會結束后,又在蒙古包外舉行了篝火晚會,我們以最傳統的大放焰火的形式,圓滿地結束了這次活動。</p> <p class="ql-block">7月19日上午,參加通遼戰友聯誼會的一行人,經過三個小時跋涉,終于到了通遼市西北部扎魯特旗的山地草原。這里是三炮連1982年入伍的蒙族老戰士包海峰、阿古拉的家鄉。上午11點多,我們到車隊終于開到了山地草原。這里草美畜壯,藍天白云下的草地鮮花盛開,一派祥和優雅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我們進入一座蒙古包旅館。</p> <p class="ql-block">中午12:30,我們在號稱“白云敖包蒙古部落”的草原旅店,包了一個大蒙古包,品嘗地道的蒙餐手扒羊肉、羊血腸、羊肝、羊雜湯、奶酪等美食。</p> <p class="ql-block">大家猜猜這張照片中是什么食品?這可是尊貴客人才能品嘗到的佳肴美味。</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兩位蒙族戰友,陪同我們三位遠道來的漢族戰友,一起攀爬遠處山巔上的敖包。敖包是蒙古語的直譯,意為“堆子”,也有譯成“腦包”、“鄂博”的,意為木、石、土堆。最初是道路和地界的標識,就像我們現在的路標一樣。后來逐步演變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禱豐收、家人安康平安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聯誼會的主要組織者鄒鐵壯因下午要趕飛機回呼和浩特總局開會,匆匆吃了口飯,就與大家提前告別了。大家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在草原上送別了老戰友。</p> <p class="ql-block">在山頂敖包前,我們按照蒙族禮節,祭祀了天神、山神、路神,向這個敖包祭灑了白酒、牛奶,并圍繞敖包步行了三圈。</p> <p class="ql-block">我們還在敖包前拍了不少相會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站在山巔上的敖包邊,遠眺山腳下的蒙古包群,自然與人文景觀交織在一起,令人格外心曠神怡,飄飄欲仙。</p> <p class="ql-block">我和蒙族老戰友包海峰、阿古拉多次拍照留念,感謝他們帶領我們來到自己美麗的家園。</p> <p class="ql-block">下山后,阿古拉帶我們去午餐做飯的后廚參觀,不僅掀開煮手把肉的大鍋,還領我們看了烤全羊的烤箱, 看到了剛剛剝下的羊皮。</p> <p class="ql-block">老戰友的第三代后人還興致很高地在牧場練習了騎馬。</p> <p class="ql-block">下午14:30,我們結束了在山地草原的旅游,經過三個小時奔波,終于回到了所住賓館。聯誼會籌備組抓緊時間開了個短會,在通遼市老戰友全力籌備、精心策劃組織下,在兄弟部隊老戰友鼎力協助下,活動組織嚴密、圓滿,收支基本持平。各方面都很滿意。</p> <p class="ql-block">晚餐時,老指導員馮建彬做了認真細致的總結,表達了全體參加聯誼會戰友們的心愿,決心繼續發揚三炮連的優良傳統,在以后每年一次的老戰友聚會活動中,把大家更緊密地團聚在一起。祝戰友們明天的歸途一路平安!</p> <p class="ql-block">晚上的告別宴自然少不了送行餃子。大家頻頻舉杯,再次祝賀此次聯誼會取得圓滿成功!祝愿戰友們身體健康,家庭幸福,萬事如意!</p> <p class="ql-block">告別宴會前,我們三位連的領導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7月20日中午,我做為最后一位離開銀座賓館的聚會者,鄒鐵壯委托夫人姜教授和會務組負責人劉宗寶給我餞行,吃了一頓地道的蒙茶和通遼餡餅。</p> <p class="ql-block">下午三點,戰友劉宗寶親自把我送到高鐵站。終于結束了四天的戰友聯誼會活動。</p> <p class="ql-block">再見啦,通遼!再見啦,老戰友們!明年聯誼會再重逢,又是一年花開日!祝福戰友們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友誼長存,萬事如意!</p> <p class="ql-block">我們的老營房,戰友們的第二故鄉。</p> <p class="ql-block">2018年戰友聯誼會留影。</p> <p class="ql-block">2019年戰友聯誼會留影。</p> <p class="ql-block">以此美篇,獻給八一建軍節96周年!獻給581團三炮連全體老戰友!祝大家節日快樂!闔家幸福!身體健康!老有所為!</p><p class="ql-block">2023年7月29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饶平县|
柳河县|
唐河县|
黄平县|
饶平县|
永平县|
巴林右旗|
唐山市|
滁州市|
湘潭县|
六盘水市|
平谷区|
河津市|
宝应县|
会昌县|
凯里市|
昂仁县|
临泽县|
吉木乃县|
正蓝旗|
交口县|
北京市|
三河市|
河曲县|
古交市|
克什克腾旗|
青龙|
共和县|
留坝县|
商南县|
浦县|
鹤山市|
铅山县|
六安市|
商都县|
子长县|
应城市|
崇明县|
广平县|
巴中市|
东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