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長安三萬里》有感 <p class="ql-block">最近,火了一首歌,《羅剎海市》?;鹆艘徊侩娪埃堕L安三萬里》。</p><p class="ql-block">一歌一影,都是從古文字中來。歌曲《羅剎海市》,唱的是蒲松齡《聊齋志異》里的故事;《長安三萬里》,講的是李白和高適的故事,中間穿插了唐詩三十首(這是抖音網友數的)。《羅剎海市》作者刀郎才華橫溢,年輕時屢屢不得志,年過半百橫空出世一首《羅剎海市》震驚世人。《長安三萬里》高適年輕時郁郁不得志,年過半百投奔昔日父親的好友,終于能施展他的文韜武略。</p><p class="ql-block">古代五十歲還有出頭之日,姜子牙七十歲出山還可拜相封侯,換在如今,五十歲就該退休了,咳咳,不扯遠了,說電影哈。</p> <p class="ql-block">話說電影院這個廣告牌挺好看的啊,可治愈一切不開心。</p> <p class="ql-block">年輕就是好,可以懷抱希望和夢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追求理想的旅行。</p> <p class="ql-block">就像李白和高適。二十歲兩人相遇在洞庭湖畔,兩人都懷抱理想,挺進長安。</p><p class="ql-block">(但歷史事實是公元744年,43歲的李白和32歲的杜甫在河南開封第一次遇見大約44歲的高適,之前他們互聞其名,并未相見過。歷史上高適出生年月不詳,只是知道他是卒于公元765年。)</p> <p class="ql-block">那時候的李白,自信滿滿,“天生我材必有用”;那時候的高適,雖然口吃,雖然父親去世,但好歹出身名門貴族(事實上高適并不口吃,出生名門,但家族隨著父親的去世而沒落是真)。</p> <p class="ql-block">“北冥有魚, 其名為鯤。 鯤之大, 不知其幾千里也; 化而為鳥, 其名為鵬。 鵬之背, 不知其幾千里也;”年輕人,都有大鵬展翅恨天低的理想和氣概,卻沒有想到現實卻狠狠地暴擊了他們。商人的后代與沒落的貴族在那個時代想要實現抱負是何其艱難。</p> <p class="ql-block">所以,李白入贅,想要改變自己后代的商人的身份;高適無路可走,只有回去種田。影片里,入贅,可以說是高適與李白人生觀分歧的起點。</p><p class="ql-block">而李白,他難道不知道入贅是一條被人瞧不起的路嗎?不,他知道。</p><p class="ql-block">戴建業老師在《李白反對李白》一文里寫到:“他同時匯聚了涌動在當時民族情感中的兩股激流:向往建功立業和渴望精神自由?!比胭樦皇撬胍üαI的第一步,哪怕這第一步充滿了泥濘,他也要走下去。</p><p class="ql-block">影片中,高適和李白,既是矛盾的,又是統一的。高適既羨慕李白的豪放不羈,但又從內心里不贊同這種與世俗格格不入的豪放不羈??梢哉f,李白的精神自由是高適學不來的精神自由。</p> <p class="ql-block">所以,他們雖然互為朋友,卻越走越遠。</p> <p class="ql-block">也許,他們情誼最濃的時候,就是和丹丘生、岑夫子、杜甫、張旭、等人相聚一起吟詩作對,開懷暢飲的時候吧!李白寫下的千古絕唱《將進酒》,把自己的理想和悲憤表現得淋漓盡致的同時,也把他和朋友一起相聚的場景表現得淋漓盡致。</p> <p class="ql-block">“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p><p class="ql-block">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p><p class="ql-block">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p><p class="ql-block">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p><p class="ql-block">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p><p class="ql-block">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p><p class="ql-block">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p><p class="ql-block">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p><p class="ql-block">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p><p class="ql-block">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p><p class="ql-block">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p><p class="ql-block">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p> <p class="ql-block">年輕時候的友誼,是純粹的,如見一樹陽光,明媚而歡喜。五十歲以后,各自追隨的目標不同,兩人漸行漸遠。</p><p class="ql-block">歷史事實是: 高適年輕時自恃才高,不屑于科舉,待到50歲,又屈服于現實,靠宰相張九齡的弟弟舉薦進入仕途,并且極盡奉承權貴李林甫。這個可是與電影大相徑庭。 </p><p class="ql-block">當然,高適奉承贊美李林甫,是當時為了站穩腳跟的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站穩腳跟以后,他至少沒有參與禍國殃民的事,而且還因為憂國憂民得到了皇帝的賞識。</p> <p class="ql-block">電影為什么要拔高高適,貶低李白呢?</p> <p class="ql-block">我想可能有這幾個原因:</p><p class="ql-block">一、高適寫的邊塞詩,有“憂國憂民”的思想,有揭露腐敗的社會現象的勇敢和骨氣。這是符合現代社會的主流的。</p><p class="ql-block">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高適向皇帝諫言:“哥舒翰忠義為國,但是年老體弱,難以勝任。而監軍李大宜整天飲酒歌舞,不恤軍務。盛夏時節,將士們連糙米飯都吃不飽,怎么能夠不???”這種對國家和人民忠誠的官員是無論哪一個時代都需要的。高適,是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而李白,大多是以個人英雄主義的形象出現的,比如讓高力士穿鞋,讓楊貴妃磨墨等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個人英雄主義雖然老百姓也喜歡,但真正匡扶社稷的還需要像杜甫和高適這樣的人。</p> <p class="ql-block">二、高適,是盛唐時期,唯一封侯的詩人?,F時代背景下,相比于理想主義者,社會更需要既有文化修養,又有報國情懷,敢于上陣殺敵的知識分子。高適的成功,不只是勵志這么簡單,也是現實社會鼓勵知識分子投筆從戎的一個美好愿景,——來吧!學子們!成功不止一條路,不想當將軍的大學生不是成功的好學生!人生不留遺憾,軍營造就英雄!我想,這也是這部電影票房大火的原因!</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原市|
涿鹿县|
南皮县|
东光县|
天台县|
钦州市|
东港市|
黑龙江省|
商城县|
彭山县|
治多县|
屏南县|
隆回县|
恩施市|
乌鲁木齐县|
通州市|
边坝县|
瑞安市|
乡城县|
鹤壁市|
汾阳市|
遂昌县|
镇沅|
余庆县|
霍州市|
新乡市|
民丰县|
乌拉特中旗|
揭东县|
乌什县|
新化县|
巴林左旗|
蓬溪县|
康马县|
萨迦县|
丰顺县|
兰州市|
永川市|
读书|
肇庆市|
长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