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公說這一段是在講人類文化的基本精神。</p><p class="ql-block">孔老夫子在這一段中采取的是“舉一隅”的方式來講解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底什么是君子?</p><p class="ql-block">與君子相對應的是小人。那什么是小人呢?</p><p class="ql-block">在哲學的層面上來講,是很難給“君子”和“小人”下定義的。這就有點類似于好人和壞人。</p><p class="ql-block">一個所謂的好人,也可能會有不為人知的陰暗面。而一個所謂的壞人,即使各方面都壞透了,他也許有自己好的一面。</p><p class="ql-block">從社會、政治的角度來講,不能以哲學觀點的討論,好與壞是針對于事功而言的。</p><p class="ql-block">所以這一篇里里討論的“君子”,是從哲學層面來講,是一個抽象的代名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到這句話,在中國文化里,君子是不爭的。不但與人無爭,與事也無爭。他的一切都是講禮讓而得來。</p><p class="ql-block">無所爭是一種窩囊的表現嗎?</p><p class="ql-block">當然不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孔子舉出了射箭的例子來說明君子立身處世的風度。射箭是古代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之一。</p><p class="ql-block">在射箭比賽開始之前,雙方相對而立,互相作揖以表示尊重對手,表示對不起——禮讓。</p><p class="ql-block">在比賽結束之后,無論誰輸誰贏,彼此對一杯,贏的一方說“承讓”,輸的一方說“領教”。大方而體面。</p><p class="ql-block">即使在比賽中為了贏得勝利而爭,這依然是君子的做派。因為始終保持著人文的禮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和動物有什么分別呢?</p><p class="ql-block">分別就在于人有思想,和文化的精神。</p><p class="ql-block">孔子通過講射箭這一件小事,就是在告訴我們,無論于人于事,都應該爭,但是要合理、有風度、不失禮節。這一種“爭”的背后是禮讓的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就類似于古代希臘的民主精神。</p><p class="ql-block">東西方都有民主精神,然而我們中國的民主精神是以禮讓為基礎的,而西方的民主精神是以法治為基礎的。禮讓和法治有根本上的不同,禮讓是人由內而外自發的道德精神,法治有外在加以管理的含義在里面。</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庆市|
嵊州市|
资阳市|
苗栗市|
成武县|
丹凤县|
自治县|
关岭|
乌拉特前旗|
凤阳县|
安图县|
东莞市|
东源县|
松潘县|
蚌埠市|
巴马|
洛隆县|
永兴县|
启东市|
三亚市|
综艺|
工布江达县|
武山县|
巨野县|
大同县|
莒南县|
昌平区|
蓬莱市|
汉源县|
科尔|
丰城市|
东丽区|
铜山县|
石河子市|
建阳市|
千阳县|
麟游县|
呼图壁县|
合川市|
读书|
呼伦贝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