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背起行囊,繼續出發,今天的目的地是革命圣地——延安。</p> <p class="ql-block"> 延安,見證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共中央在延安13年的崢嶸歲月和建立的千秋偉業,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是中國共產黨的第二個根據地,也是中國革命的重要歷史見證地。</p> 延安革命紀念館 <p class="ql-block"> 延安革命紀念館,一座紅色展館,就是一間“行走的學校”、一個“流動的課堂”、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p> <p class="ql-block"> 紀念館里,一幅幅珍貴的照片,一件件陳舊的文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把人們的思緒拉回到了革命戰爭年代,陳列廳里采用聲光電等現代化表現手法,以700余幅照片及近千件革命文物及雕塑、油畫、圖表、場景復原等形象、生動地再現了黨中央及老一輩無產階段革命家在延安的艱苦歲月和艱苦卓絕的革命歷程,深刻感受到老一輩革命家不屈不撓,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p> 楊家嶺 <p class="ql-block"> 楊家嶺革命舊址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駐地舊址,位于延安城西北2公里處,為國家AAAAA級景區。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和中共中央機關在此居住。這期間,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繼續指揮抗日戰爭敵后戰場并領導了解放戰爭,領導了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召開了黨的“七大”和延安文藝座談會。于1942年在此建成中央大禮堂,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中央大禮堂隆重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p> <p class="ql-block"> 憶往昔崢嶸歲月,老一輩革命家的足跡印刻在這里,黨的七大開幕的掌聲似乎還回蕩在這里。</p> <p class="ql-block"> 延安文藝座談會后, 農民歌手李有源在中共中央辦公廳,根據陜北民歌《白馬調》改編了唱遍全國的《東方紅》,表達了陜北農民對共產黨的無限熱愛。在現場導演的引唱下,“東方紅,太陽升……”悠揚的旋律回蕩在這座古樸的小樓里。</p> 寶塔山 <p class="ql-block"> “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寶塔山,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標志和象征。始建于公元766~779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了,1937年黨中央進駐延安后,延安成為領導中國革命的中心和總后方。1956年8月6日延安寶塔被公布為陜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寶塔歷經350余年的風雨侵蝕和戰火洗禮。</p> <p class="ql-block"> 山下還有歷代遺留下來的摩巖刻字多處,范仲淹隸書的“嘉嶺山”和“胸中自有數萬甲兵”等題刻最著名。</p> <p class="ql-block"> 滾滾延河水,千年不斷滋養著延安,講述著一個個真實的紅色故事,傳播的是一種催人奮進、永不停歇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猶如晨鐘暮鼓,穿透時空,悠然回響,任何時候都不能丟。</p> <p class="ql-block"> 讓我們穿過歷史的煙塵,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精神,讓延安精神永放光芒!</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阳市|
黄浦区|
弥勒县|
建始县|
洱源县|
南漳县|
富宁县|
固阳县|
龙游县|
讷河市|
江孜县|
嫩江县|
桐乡市|
虹口区|
定兴县|
巴马|
武陟县|
邵阳市|
武鸣县|
广州市|
灌阳县|
石台县|
阿城市|
卢龙县|
离岛区|
类乌齐县|
弥勒县|
烟台市|
抚远县|
阳西县|
登封市|
凤山县|
岱山县|
华池县|
会同县|
横峰县|
灵丘县|
洱源县|
亳州市|
朝阳区|
井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