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O22年3月我寫了一篇《因情懷而堅守》的小文,其中記錄了因研究臺灣民俗文化,以收藏精品瓷酒瓶而聞名的《對瓶居》館主高祥玉先生的故事,他是兩岸民間交流方面的文化使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一次和高祥玉微信交流中他告訴我,他曾往返大陸、臺灣3O余次,背回了23O0多個酒瓶。這使我想起在那美篇中我介紹的是"他曾有8次往返海峽兩岸的經歷"。8次與30多次這么大的數字差距,這次筆誤讓我很內疚。因為當時感覺能有8次往返海峽兩岸收集酒瓶的經歷,對普通人來說已算是非凡之舉,就沒做最后核對??伤故峭盗?0次,他就這樣超乎想象地執著!他說若不是因為這幾年疫情加上臺灣當局的人為設置障礙,他早就又去了。臺灣的朋友己經為他選擇并收集了許多瓶子,他真盼著能早日成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細品高祥玉的收藏,會發現一個普通人為傳承民族文化,促進兩岸民間交流所能做的努力,雖只是潺潺細流,卻足以暖心。《對瓶居》博物館收集的瓷器酒具,都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從造型,材質,畫面,工藝都有故事,特別經過成系列的收藏整理會發現,這些藏品竟能折射出當時的地理人文風貌,從一個角度還原當時社會發展水平。收藏也是中華文化自信潤進中國人的骨子里的一種現象。酒文化之所以淵遠流長,它能穿越歷史跨越地域,突破民族和階層,所以可以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一種載體。我想當祖國統一大業實現曰,人們一定會舉杯豪飲,萬巷酒香!</b></p> <p class="ql-block">一<span style="font-size:20px;">訪《對瓶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一次聽說大連有個藏家,收藏了二萬多個精品瓷器酒具,我很好奇。這是2018年初夏我和臺灣楊家茂先生在浙江蘭溪市見面時他提供的信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退休后回大連定居多年,但蝸居家中孤陋寡聞,不知《大連日報》《大連晚報》曾介紹過這個人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9年夏,楊家茂先生帶臺灣桃園餐飲工會交流團到大連后,我隨他們一起參訪了巜對瓶居》這家民間私人博物館。初次參觀讓我大開眼界,能被遠在三十里堡的小山村,從外表看再普通不過的那幾間農舍吸引,是因為這里的藏品能讓人受益匪淺。這次參觀時間不長但印象深刻不虛此行。從那天也結識了館主高祥玉先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臺灣桃園餐飲工會代表團訪問《對瓶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與《對瓶居》館長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高祥玉在全國有眾多的傳承酒文化的知音好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高祥玉和他的《對瓶居》博物館被收錄進《中外酒文化弘揚者風彩錄》中</span></p> <p class="ql-block">二訪<span style="font-size:20px;">《對瓶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果說第一次是參觀,是跑馬看花還沒來得及細品那些藏品,但還是打動了我,讓我產生了再訪《對瓶居》的沖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年后應邀我和愛人一起去高祥玉的《對瓶居》坐客,這就有條件在館中細細地參觀,一邊聽老高侃侃而談收藏故事,一邊品著那些設計精美,造型各異,品種繁多,數量巨大的藏品,體會著這里蘊含著的豐富的文化氣息,真是一種享受。</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最讓人震撼的是他從臺灣背回的二千多件藏品,今天已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媒介。經常有從臺灣慕名而來的訪客參觀《對瓶居》,《對瓶居》的品牌也成了老高參與臺灣民俗文化交流的名片。"酒好不怕巷子深"這就是酒香的魅力,是文化的魅力。</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酒文化成了聯接兩岸的一條紐帶,《對瓶居》成了促進交流的一個民間平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細品藏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老物件,該算文物了。這塊牌子應該是臺灣售煙酒的許可標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臺灣魏明仁先生贈送給高祥玉的字。</span></p> <p class="ql-block"><b>郁慕明,臺灣地區新黨第一屆至八屆主席。</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OO5年7月訪問大陸,和胡錦濤總書記會談,表示支持一個中國政策和兩岸三通。2O1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會見許歷農,郁慕明率領的"臺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會參訪團"。</span></p> <p class="ql-block">郁慕明向高祥玉贈送新黨成立二十周年紀念酒</p> <p class="ql-block">李奇茂,祖籍安徽人,臺灣中國孔學會會長,中國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客座教授,臺灣著名水墨畫大師。</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李奇茂藝術館位于山東高唐縣雙海湖風景區,是促進兩岸書畫交流的重要基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李奇茂老先生為高祥玉提寫《對瓶居》館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高祥玉參加臺灣民間文化交流活動。曾被聘為"歐文國際有限公司"文化藝術顧問。</span></p> <p class="ql-block">參加臺灣民間民俗文化交流</p> <p class="ql-block">三<span style="font-size:20px;">訪《對瓶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二次細品《對瓶居》藏品時,知道之所以起名叫《對瓶居》,是其藏品都盡量一對一對收藏。但我看到展架上大連萬達足球隊最輝煌時出產的,有全體隊員簽名的足球型酒卻只是單瓶,我當時眼前一亮,因為我珍藏了一對這個紀念酒。上次臺灣友人楊家茂帶團訪問大連,他臨回臺時贈他一冊《本溪書畫作品集》和這個大連足球酒。正好家里還剩一個,可以送給老高配成一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回家找到酒后發照片給高祥玉,我說這是緣份,老高回信息說"天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種種原因二年一直未能成行,前幾天終于如愿三訪了《對瓶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次去更多是想聽老高講收藏的故事,想知道他是怎樣做到的,能有這種毅志力和韌性,能奈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苦,把精力和能力都全身心地投入到酒器收藏上。這是他的事業,他在以一已之力追逐并實現著自己的夢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但他給我講的更多的是他圈子里其它藏友的故事。例如他介紹一個專門收藏服裝的藏友,藏品數量,品種之多遠超常規想象。每一個年代的流行服裝款式,面料,裝飾等,在那里都能找到樣本。多少專搞服裝設計的,多少影視劇組都到這里取經或直接租用,他己成為這方面專家。常說"高手在民間",是他們用實物留住了歷史。老高見我感興趣馬上用電話聯系那位藏友,想讓我親自去參觀感受一下,可惜這位藏友正在外地為某劇組服務沒能成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此行更讓我懂了些收藏的價值和樂趣。</span></p> <p class="ql-block">高祥玉在《對瓶居》大廳里高歌</p> <p class="ql-block">我的手機里保存著老高獨自在《對瓶居》的大廳里引亢高歌的一段視頻,:"我身披潔白的哈迖…美麗的格?;ǎ?lt;/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蒼桑歌聲又不失昂揚的氣場,那是戰勝自我,排解孤寂守護那份夢想的自娛自樂,那是一份收藏者的執著,那是文化使者的內心旁白。接觸越多,離老高的內心世界越近,對收藏者的理解越深刻。他為自已也在為走在相同道路上的拔涉者們高歌。。</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新市|
昌图县|
阿坝|
色达县|
南岸区|
丹江口市|
泽库县|
蒙自县|
吉安县|
道真|
桓台县|
抚宁县|
平舆县|
永年县|
杭锦后旗|
仪陇县|
施秉县|
伊金霍洛旗|
历史|
泽普县|
堆龙德庆县|
威海市|
万山特区|
沽源县|
香港|
开封县|
衡阳市|
什邡市|
四子王旗|
明星|
伊金霍洛旗|
磐石市|
新源县|
白沙|
贵德县|
垫江县|
海林市|
当雄县|
丰都县|
高雄市|
兴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