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明清之際,中國傳統家具發展達到頂峰階段。明式家具結構嚴謹科學,簡潔大方;清代家具承明遺緒,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雕刻精細、選材奢華、裝飾豐富。其中坐具式樣繁多,工藝精湛,是明清家具重要的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2011年6月20日,中國郵政發行《明清家具——坐具》六圖。設計者:馬剛 于山</p> <p class="ql-block"> (寶座) 亦稱“寶椅”,帝王專用的大型坐具,在宮廷陳設中居于核心地位,一般置于皇帝或后妃寢宮正殿,后置屏風,邊置香幾、宮扇等。</p> <p class="ql-block"> (交椅) 亦稱胡床,起源于古代的馬扎。因椅足呈交叉狀,遂稱交椅。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王朝,坐交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因此,“坐第一把交椅”便成了首領的代名詞。</p> <p class="ql-block"> (官帽椅) 因造形酷似古代官員的官帽而得名,大致分為“四出頭式官帽椅”和“南官帽椅”兩種。坐椅靠背頂部的搭腦向左右兩端出頭,左右兩邊扶手前端亦探出頭,即為四出頭,而南官帽則無一處出頭。</p> <p class="ql-block"> (圈椅) 靠背和扶手由高至低,由后向前貫通順勢而下,連接成半圓形,故稱圈椅。其造形圓婉優美,線條簡潔流暢,是明清家具中最為經典的制作,也是中華民族獨具特色的坐椅樣式之一。</p> <p class="ql-block"> (太師椅) 是唯一用官職來命名的坐椅。清代,太師椅成為屏背式扶手椅的專稱,其靠背板、扶手與椅面(坐板)之間形成直角,造形莊重嚴謹,極富禮儀感,是清代家具造形風格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 (鼓墩) 一般呈圓形,中間腹部大,上下小,尤似古代的鼓,故稱“鼓墩”。由于其上端多覆蓋絲繡織物而又名“繡墩”。通常在上下彭牙位置做兩道弦紋和鼓釘,保留著蒙皮草、釘帽釘的形式。</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甸县|
绥中县|
清徐县|
乌什县|
卢氏县|
玛多县|
义马市|
东阿县|
黄冈市|
富蕴县|
甘孜|
库车县|
大姚县|
平陆县|
林甸县|
吉林市|
全椒县|
延寿县|
抚宁县|
灵山县|
德江县|
永平县|
封开县|
铅山县|
成武县|
灯塔市|
双江|
莫力|
庆云县|
运城市|
乐业县|
平阳县|
五峰|
寿光市|
襄汾县|
浑源县|
炎陵县|
龙井市|
彭水|
临沂市|
琼中|